- 《有理數乘方》反思 推薦度:
- 有理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推薦)有理數反思
有理數反思1
我授課班級七年級(7)班,51名學生,基本上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和初步的借助數學語言來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大部分同學學習數學的興趣濃厚。但三分之一的同學基礎比較差,認知水平仍有限,綜合運用所學內容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
本節課我采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方式,共同找出有理數乘法的規律,并學會如何利用利用乘法法則正確進行有理數乘法運算。在教學實施中我比較注重過程教學,引導學生探索、歸納,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也注意到去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對照小學乘法的意義和負有理數的意義,以復習數軸鞏固舊知識,為新知識的鋪墊;利用講故事和學生配合表演的形式進行情景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角色,提高本節課的教學效率。
結合故事中的小動物的位置及在一條直線上運動的實例,得出不同情況下兩個有理數相乘的結果,進而由學生觀察、思考、討論、歸納出兩個有理數相乘的乘法法則;以小組競賽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鞏固知識點并突破符號的確定這個難點,讓學生牢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特別是兩負數相乘,積為正;通過自主學習和具體例子學會如何具體正確運用法則進行計算,利用課堂作業當堂反饋學習效果,以課堂小結和適當的課后作業,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初步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根據同學們課堂上的表現和課堂作業的反饋,這一節課還是成功的。首先,在故事和學生配合表演的'情境下,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參與度高,利用形象的式子,思考探索,交流討論,很快歸納出了有理數乘法的法則;其次,課堂氣氛活躍,在小組比賽的過程中,同學們團結協作,很快的學會了如何去確定兩數相乘的符號,突破了難點;再次,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基本上在理解有理數乘法法則的基礎上能正確利用法則解決問題,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點。
不足之處,是時間把握得不夠好,課本上的例題在學生自學之后,沒有再重復講解以加深學生的印象。不過,在點評課堂作業的時候,規范的講解了兩題計算題,也足以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解題過程了。
浮石鎮初級中學數學組成員及課題組成員參與了聽課,他們的評價讓我更有信心去上好數學課了。他們基本上都認為這節課總體比較成功。例如教學過程設計比較合乎七年級學生情況;情景設計好,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投入學習中來,學生學習積極性強,整節課課堂氣氛活躍,鼓勵表揚學生做得很好,語言豐富,課堂生動、活潑;課堂上講、練、演、思、算結合,形式多樣。
遺憾的是節奏不夠快,容量比較少,練習的題目有些簡單,同時上黑板演算的同學太多,顯得亂;畫數軸用的時間太長,可以再抓緊些,比如可以利用圓規。我虛心的采納了他們的意見,如果有機會再次給同樣的學生上同樣的課,我會特別注意時間的分配和練習題的設計,使得難、中、易適當,讓學優生和后進生都得到很好的訓練。
有理數反思2
我今年任教的班級是七年級(7)和(8)班,共有110名學生,這屆學生普遍數學基礎差,對小學數學知識掌握不扎實,計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一般,而且缺乏數學語言,表達和交流的能力,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也不濃厚。本節課主要學習有理數的乘法運算,我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方式,共同找出有理數乘法的規律,并學會如何利用乘法法則正確進行有理數乘法運算。在教學實施中我比較注重過程教學,引導學生探索、歸納,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也注意到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結合小學乘法的意義引入新課,然后根據負有理數的意義,以復習數軸鞏固舊知識,為新知識作鋪墊,利用動畫《蝸牛爬行》和學生配合表演的形式進行情景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迅速進入角色,提高本節課的教學效率。
結合故事中的小動物的位置及在一條直線上運動的實例,得出不同情況下兩個有理數相乘的結果,進而由學生觀察、思考、討論、歸納出兩個有理數相乘的乘法法則;以小組競賽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鞏固知識點并突破積的符號的確定這個難點,讓學生牢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的規律,特別是兩負數相乘,積為正;通過自主學習和具體例子學會如何正確運用法則進行計算,利用課堂檢測當堂反饋學習效果,以課堂小結和適當的課后作業,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初步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通過學生課上的表現和課堂作業的反饋,這一節課所學的概念和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基本上掌握了,但是在運用法則上還存在著符號差錯,不熟練。從課堂教學的參與度來看,在故事和學生配合表演的情境下,學生積極性還是很高的,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了,在觀察思考、交流討論、探索歸納環節中,學生表現的`有些束手無策,雖然得出了有理數乘法的法則,但是個別學生還存在著一些困惑;其次,課堂氣氛活躍,在小組比賽的過程中,同學們團結協作,很順利的學會了如何去確定兩數相乘的符號,突破了難點;再次,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基本上在理解了有理數乘法法則的基礎上能正確利用法則解決問題,掌握了本節課的重點。
不足之處,課堂環節安排的還不夠緊湊,小組討論有些學生不專注,在時間的把握上不夠好,課本上的例題在學生自學之后,沒有再重復講解以加深學生的印象。不過,在點評課堂作業的時候,規范了計算題的解題步驟,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準確的解題格式。
這節課我總體感覺還是一節比較成功的課,教學過程設計比較合乎這些學生的實際情況,坡度小,貼近實際,易于學生接受,情景設計也很有趣,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盡快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學生學習積極性強,整節課課堂氣氛活躍,我非常注重適時鼓勵和表揚學生,教師語言豐富,課堂氣氛生動、活潑;課堂上講、練、演、思、算結合,形式多樣;遺憾的是節奏不夠快,容量比較少,練習的題目有些簡單,同時上黑板演算的同學太多,顯得亂;畫數軸用的時間太長,可以再抓緊些,還能節省一些時間在安排一點訓練。
在今后的備課準備、教學設計和教法運用上加強,我會特別注意時間的分配和練習題的設計,讓優生和后進生都能得到很好的訓練和發展,使我的課堂教學更加精彩。
有理數反思3
我們學完第一章《走進數學世界》后,就開始了第二章《有理數》的復習,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越來越深切的感覺到學生在小學里學過的《有理數》一章由于經過了一個暑假已遺忘較多,特別是在其運算能力上更讓我們覺得學生就像沒有進行過正規訓練一樣。為了讓學生補上《有理數》這一章中拓展不夠的知識及能力培養上的欠缺,我設計了復習課《有理數的運算》。
運算能力是整個數學學習的基礎,關系到以后數學學習的方方面面,所以我認為應該讓學生合作學習、共同探討,努力提高對運算法則的熟練應用,并在運算過程中合理使用運算律簡化運算。通過對計算過程的反思,獲得解決問題的經驗,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本節課在復習上分3個階段,首先是導學前測的計算題目,達到對運算法則的.復習,一起回顧法則,進一步鞏固法則。然后是三組學生自主探究題目,第一組請你評判,通過暴露計算過程中的易錯點,達到對法則及運算律的進一步鞏固。第二組探究討論是兩個用簡便方法計算的題目,盡量讓學生自己找出簡便方法,并比較哪一種方法更簡便。第三組拓展創新,是根據三個等式所反映的規律,用含字母的等式表達出來。全方位地訓練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以到達運算能力的提升。
以上題目先是讓學生自己完成,然后小組進行討論,也可以組與組之間進行交流。設計初衷是兩個用簡便方法計算的題目,盡可能多的讓學生板演各種簡便算法,然后比較哪一種方法更簡便。最后拓展創新這個題目,讓一個成績稍差的學生來完成,盡量的暴露出錯點,然后集體找出錯誤,共同引以為戒。最后是6個當堂檢測題目,也相當于鞏固練習題吧。當堂檢測能夠順利完成,并及時進行反饋矯正。
有理數反思4
有理數乘方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之一,也是初中數學教學的一個難點。所以我們在教這一節課的教學中要從有理數乘方的意義。有理數乘方的符號法則的分類討論,有理數乘方的易混淆點三個方面來教學。
一、 要求學生深刻理解有理數乘方的意義。
即一般地n個相同的因數相乘。在教學中,這一部分主要采用學生自學的`方式,我通過學案后的相關問題檢測學習的效果。利用學案讓學生能自己學會乘方各部分的名稱、意義,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我們知道,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探索才能學會數學和會學數學,與其說學習數學,不如說體驗數學、做數學。始終給學生以創造發揮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在學習中扮演主動角色,教師不代替學生思考,把重點放在教學情境的設計上。例如,通過實際計算,讓學生自己體會到負數的乘方不全是負數,而需要分不同的情況來討論。
二、特別注意有理數乘方的符號法則的分類討論。
有理數的乘方中反映出來的數學思想主要是分類討論思想,在例題中,設計了兩組計算題,引導學生從底數大于零、等于零、小于零分析、歸納、概括出有理數乘方的符號法則,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分類討論思想。符號語言的使用,優化了表示分類討論思想的形式,尤其是負數的奇次冪和偶次冪是大分類中的小分類,用符號語言就更加明顯。
三、講清有理數乘方中的常見易混淆點。
如 與—2 ; 與— 在意義、讀法、結果上的區別。最主要的是弄清底數的不同。同時會把他們轉換乘法,觀察各自的特點,與其他幾個的區別。要學生明確寫有理數乘方是在乘法的基礎之上的一種運算,要結合乘法來學乘方。
有理數反思5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感觸很深。七年級的學生,剛從小學生變成一個中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接受大多還停留在小學生的水平上,他們善于思考,但是卻把握不好思考的方向,而我們新教師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對于知識的深淺拿捏不好,一不小心就又把知識講深了,但是我一直又在不斷重復的一個錯誤就是明知有些知識講的時候不夠十分的科學,十分的確切卻又迫于無法讓學生完全的掌握,而只好“舍卒保車”了,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初一數學老師的一點悲哀。另外,我對新課程理念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這一點貫徹的有些不到位。一節課的時間,只有45分鐘,除去課前準備,上課的板演時間,上課的時候提問學生,提問成績好的.學生,起不到什么作用。提問成績不好的學生,等半天還是回答不上來,有時等不及學生說出答案就自己把答案說出來了,有時一節課學生動手動口的機會真的不多。唉,我也不斷反思,想辦法,希望以后這樣的事件在我的課堂上能越來越少!
有理數反思6
對于《有理數的乘法》的教學設計主要針對剛邁人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以及他們現有的認知水平,采用啟發式,小組合作、嘗試練習等教學方法,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自覺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首先本節課在引人時利用數軸通過蝸牛運動的例子,且采用形象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先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在興趣的指引下逐步開展探究。在引例中把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正負數在實際問題中求積的問題與小學算術乘法相結合,通過直觀演示與多媒體結合,采用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得出法則。
其次在歸納法則的過程中,既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觀察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也讓學生通過歸納體驗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使他們既學會發現,又學會總結。通過例2的氣溫變化問題和練習中的`降價銷售問題,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數學,體現數學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的思想。
最后遵循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在練習設計與作業布置中都體現了分層次教學的要求,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并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通過多媒體。
輔助手段,更好地展示出數學的魅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感官,同時,也騰出了足夠的時空和自由度,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有理數反思7
(1)學生的參與性可以更強,主體地位可以更突出。例如在學生總結法則時,有多名同學發言且每位同學各說出了法則的一部分,此時可以讓同學將以上幾位同學的發言提煉,總結歸納,進而讓一位同學完整的敘述出整個法則,從而鍛煉了學生思維的合理性,提高了學生的總結能力。
。2)對學生的追問可以更深入,盡管我已經隨機應變,但對學生的追問還可以更加深入一步。例如在引入有理數乘法算式時,要求學生觀察(-3)×4這個算式與我們小學時學過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一個同學發言說“小學時學的.都是正數乘以正數,但現在可能會有用一個負數乘上一個正數”。我當時的追問是“第一,你為什么要用‘可能’二字?是不確定的意思嗎?還是個別的意思?”學生回答“不是不確定,而是除了負數乘以正數外,還有別的情況”。接下來我就追問了第二個問題:“第二,我們小學時只學過兩個正數相乘嗎?”學生略考慮回答:“應該是兩個非負數相乘”。但實際上,當我在追問第一個問題時,如果能夠讓該生盡其所能得把所有“可能”的情況都列出來并板書在黑板上,由此引入有理數的乘法,既能體現語言的嚴謹與簡潔性,效果也可能會更好。這就說明追問不僅要“追”,而且要追得恰當,追得深。
。3)語言不夠簡潔,該留白時沒有留白,要努力做到“點到為止”。留白是十分重要的,它既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探索的積極性,又能避免“填鴨式”的教學方法。
通過本節課的分析,我有主要兩點收獲:一是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也要注意個別差異,因材施教;二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果是學生主動的學習,他們就會對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熱情就會得到提高,思維也會非常的活躍,這樣就更容易掌握相應的知識,收獲就會更多。乘法教學反思筆算乘法教學反思小數乘法教學反思
有理數反思8
有理數的乘法是有理數運算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它與有理數的加法運算一樣,也是建立在小學算術運算的基礎上。“有理數乘法”的教學,在性質上屬于定義教學,歷來是一個難點課題,教師難教,學生難理解。有一個比較省事的做法是,略舉簡單的事例,盡早出現法則,然后用較多的時間去練法則,背法則。但新課程提倡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本節課盡量考慮在有利于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的掌握和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能最大限度地使教學的設計過程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使設計的思路符合新課程倡導的理念。
反思這節課,成功之處在于: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理念。。
2、精心設計的現實模型“水位變化,日期前后”使有理數的.乘法法則的“規定合理性”與“規定必要性”都得到了事實的說明。: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師的有效教學應指向學生有意義的數學學習,而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又必須建立在學生的主觀愿望和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此背景下,本節課的引入部分通過幻燈片形象直觀地展示學生熟悉的水庫水位變化情況,創設了真實的問題情境。意在誘發同學們進行探索與解決問題,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問題來源于實際生活。
3、練習設計,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整節課內容安排緊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突破難點。根據初一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年齡特征,設計了“試一試”、“練一練”、“合作學習”等環節,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在教學中盡量用激勵性和導向性的語言來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在比較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較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盡管最初的設計能體現一些新的理念,但經過課堂實踐后,仍感到有許多不足。
1、課堂引入化時間太多。有理數的加法對本節課的作用不是很大,直接從水位變化的實例引出可以節省一些時間用于合作學習的環節。
2、“練一練”這一環節的題目設計的較難,對中下學生一時難以接受。重點應該是練習有理數乘法的法則,計算量不易太大。先從整數乘以整數,再進行分數乘以分數,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學生會容易接受。
3、整堂課感覺教師啟發引導的較多,給學生自主探索思考的空間較少。這樣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有理數反思9
一、感知生活,導入新課
(播放一段錄象)畫面上一個十一、二歲的小朋友站在一個文具店里,銷售文具。畫外音——小明的父親下崗后,在學校后門租了一個小門面,開了一間文具店,若是把每月的租金分攤到每天的上午和下午,這樣不賣出文具時,小店在這半天也是虧本的。小明是一個懂事和孩子,今年暑假抓緊完成作業后,就給父親去幫忙。還專門對一周七天的虧盈做了如下統計。
星期一,上午賺了80元, 下午賺了60元;
星期二,上午虧了20元, 下午虧了30元;
星期三,上午賺了80元, 下午虧了25元;
星期四,上午虧了45元, 下午賺了30元;
星期五,上午賺了30元, 下午虧了30元;
星期六,上午不賺不虧, 下午賺了60元;
星期日,上午虧了20元, 下午不賺不虧;
老師:同學們,如果賺了30元記為+30元,虧了20元記為-20元,請你們幫小明統計一下這一周每天的虧盈情況。并用數學式子表示出來。
評析:這個問題比書本上,在一條東西向的跑道上從東走向西,從西走向東的問題來,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也更熟悉。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高。問題提出來以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就調動起來了。全班沒有一個同學不會的。每一個同學都把手舉得高高的,生怕老師不喊他們回答。
學生A:星期一小明父親的文具店賺了140元,用式子表示為:
+140 =(+80)+(+60) ……①
老師: 大家對這個式子有什么看法沒有?
學生A1:有,140要寫在(+80)+(+60)的右邊。
老師: 說說你的道理。
學生A1:星期一的140元收入是由上午60元和下午的80元,兩個加數得出的。應該是先要有加數相加后再有和,所以140要寫在這個式子的右邊。
老師: 這位同學說得非常好。后面我們也要按照計算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書寫每一個式子。
評析:教師看到①式后,沒有直接糾正過來,而是讓學生思考,發表看法,得出正確的書寫形式。
學生B:星期二小明父親的文具店虧了50元,用式子表示為:
。ǎ20)+(-30)=-50 ……②
學生C:星期三小明父親的文具店賺了55元,用式子表示為:
。+80)+(-25)=+55 ……③
學生D:星期四小明父親的文具店虧了15元,用式子表示為:
。ǎ45)+(+30)=-15 ……④
學生E:星期五小明父親的文具店不賺也不虧,用式子表示為:
(+30)+(-30)=0 ……⑤
學生F:星期六小明父親的文具店賺了60元,用式子表示為:
0+(+60)=+60 ……⑥
學生G:星期日小明父親的文具店虧了20元,用式子表示為:
(-20)+ 0 =-20 ……⑦
評析:由于這些問題都是學生所熟悉的,他們也回答得很正確。正好利用這七個問題引導學生對有理數的加法法則概括和理解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老師:再請同學們歸納一下,上面七個式子表示了幾種不同的有理數相加,
同學H:上面七個式子表示了兩個正數相加,兩個負數相加,一正一負的兩個有理數相加,0和一個有理數相加四種有理數相加。
老師:這位同學的分法較好,同學們還有更好的分法嗎 ?
同學J:我把這七個式子分為三種不同的有理數相加。我認為兩個正數相加和兩個負數相加就是同號兩數相加,其次是一正一負的兩個有理數相加,第三是0和一個有理數相加。
老師:這位同學把兩個正數相加和兩個負數相加,歸納為“同號兩數相加”非常好,那么還有沒有更好的分法呢?
“有”學生K大聲地說。
老師:請你說說看。
學生K:我把它們分為四種有理數相加:兩個正數相加和兩個負數相加就是同號兩數相加,一個正數相加和一個負數相加應分為兩種情況。其中象(+30)+(-30)=0可分為互為相反數相加,另外一種是、不是互為相反數的異號兩數相加,最后一種是0和一個有理數相加。
老師:這位同學分得非常好。特別是把“互為相反數的和等于0”從一正一負的兩個有理數相加中分出來是有好處的。互為相反數雖說是一正一負,但它們的絕對值相等,最主要的是,它們的和為0。這為后面的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提供極大的方便。
評析:讓學生逐步概括出有理數加法的四種情形。特別是把互為相反數的和為0概括為有理數加法的一種類型,既有必要,又能給我們在后面的有理數運算中帶來方便。
老師:四類不同的有理數相加,怎樣求它們的和呢?請同學思考回答并舉例。
同學L: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
如: (+12)+(+30)=+(12+30)=42
(-8)+(-23)=-(8+32)=-31
同學M: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
如:(+1/3
。ǎ 5/3)=-( 5/3- 1/3)=- 4/3
。ǎ44)+(+56)=+(56-44)=+12
同學N: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的和為零;
如:(+6.8)+(-6.8) = 0.
(+17) + ( -17) = 0
同學O: 一個數與零相加,仍得這個數.
如: (-9)+ 0=-9, 0+(+19)=19.
評析:“有理數的加法”法則通過一個學生非常熟悉的教育資源入手,讓學生邊想邊做,邊做邊想,輕輕松松地掌握了這個法則。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的難度。
三、鞏固提高(略)
反思:
以上就是本人對“有理數的加法”這一節課教學的部分實錄。課后我回憶以前對這內容的教學,完全按照課本上的設計,從東西走向入手,得到一個算式,再結合數軸得到結果,然后再得到加法法則。整個課堂教學就是教師帶領學生在數軸上從東走向西,從西走到東。學生愿不愿意走,是不是走得懵頭轉向,只要教師自己知道走就可以了。相比之下,這次我利用小明給他父親的文具店打工這一教學資源,由于學生對這一件事非常熟悉,所以他們情緒很高,興趣也很濃。課堂上沒有看到學生茫然的情況。我自己也覺得這堂課比以前任何一次都教得輕松:“好象他們都會,我沒有為他們做什么似的” 。
教學中如何按照新課程標準,做到用教材教學,而不必一定只教教材。盡量選取學生熟悉的教學素材,降低教學難度,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探究話題。
有理數反思10
有理數的除法法則是怎么樣的?前幾節課采用的探索、討論、驗證的手段,是本節課繼續學習的研究方法.總體上這節課我自我感覺還是良好的,現就幾個方面做一下自我反思:
1.引入新課:學生在小學時已熟知乘法與除法互為逆運算,而且也熟悉“除以一個數等于乘以它的倒數的運算”的法則,所以我對新課的引入就是結合小學以及初一前面所學的有理數的乘法,用乘法引出除法,這種設計既復習了前面有理數的乘法,又合理的引出有理數的除法,這個環節中,學生不僅要回答計算結果,而且要說明理由,即敘述所依據的法則內容,另外因為題目簡單,所以我應機會全部留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讓他們來回答并適當鼓勵,以增強他們的自信.這點我覺得是做得比較好。
2.在講解例題的時候,我采用這種講法,給出三個例題,先讓學生練著解題,三個題目都解出來以后再引導學生得出解題的步驟,這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總結的能力,這樣通過自己的總結也可以印象更加深刻點。所以這種教學思想以后我將試著多用在教學過程中。而且還要注意道例題講解時,要注意板書規范,體現除法法則的應用步驟.要一邊板書,一邊講述法則的內容,可不要求書寫每一步的依據,但應做到心中有數.
3.在探討“除以一個數等于乘以這個數的倒數”這個知識點上,我通過提出兩個問題來引導學生討論從而得出。這個過程同學們的討論還是比較激烈的`,最后討論結束后,我做得不大好的地方就是沒讓同學自己說出討論的結果,沒讓學生自己分析兩個等式左右兩邊的區別,而是由我自己說出來,體現不出學生的自主性,這點是以后教學中必須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在最大程度上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到引導的作用。
總之,我認為數學的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識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本節課正是考慮和分析到了這一事實,向學生提供了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有理數的除法法則,并在活動中獲得了一定的數學活動經驗。
有理數反思11
要想盡最大可能的發揮出課堂45分鐘的效益,需要從許多方面去準備,去思考,比如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對課堂的組織對突發事件的應對以及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等等。要想上好一節課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復習課并不是單純的讓學生去重復練習,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鞏固基礎的前提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上課一開始我通過三個選擇題復習有理數的各種運算法則和運算律,目的在于克服學生平時經常出現的錯誤。然后進行三個基礎性的計算題,鞏固有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法則,接下來解一道比較復雜的計算題,涉及的運算比較全面,但是在上課中學生出錯的比較多,我想如果再加強幾個訓練題效果可能會好一些,但是考慮到后面還有任務,所以效果不很理想。后面的教學中,第一道題是用四個有理數去計算,教材上有類似的'題目,對有理數的混合運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他們表現的很活躍。但是在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中填上-1,-2,2,3,8,10使其對面運算結果相同這一題目因為覺得能開發學生的思維,進一步認識有理數混合運算的算理。所以選擇了這道題,但是處理的不好,發現學生對于乘方運算的算式構造與理解是難點。盡管我在課下做了多方面的準備,對學生的情況估計的不夠。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找不到合適的教學方法,至于如何引導學生去發現老是擔心時間不夠,處理的太過于倉促
有理數反思12
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是學生在此之前已經掌握了有理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后進行的。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結合學生正確掌握本節課的知識的反饋情況,進行反思。
一、讓學生在自主中學習,培養學生能力
由于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而在這節課之前,學習的是有理數加、減計算。所以我在設計這節課的教學時,圍繞如何能讓學生自己探求解答方法來設計這節課的。在教授新課前,讓學生復習化簡符號、同號數求和、異號數求和及三個負數求和的計算方法和口算,把學生在本節課在計算過程中所遇到的知識重點,轉化成所學過的舊知識,而不是把計算方法直白的告訴學生,只要學生記住即可。留給學生思維的空間,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突破教材的束縛,使學生很自然的在頭腦中形成概念。學生獲得的知識不再是枯燥乏味、高不可攀的,為后繼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皩W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讓學生實行再創造!倍寣W生實行再創造必須改變學生在傳統數學課堂中教師說學生聽、教師講學生練的被動模式。應該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尋找、發現、認識、掌握和應用,主動構建新知識。在教學中,我以學生為主體,由易到難分層訓練并講練結合,特別是對學困生所遇到的問題更予以關注,使他們有所收獲。通過學生的反饋,我感到還要加大對學生的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計算能力的培養。我班學生不同程度都有讀錯數、抄錯數、抄錯符號的現象出現,嚴重的影響了計算的準確性。只有正確率上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高漲,才能喜歡數學,愛學數學。
二、深鉆教材,提高教師的能力
教師的能力包括教師駕馭教材的能力和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由于對教材的熟悉程度和每個人對教材的理解程度的不同,所以本節課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運算上。強調運算的方法和技巧,教育學生在解題之前先觀察題目然后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運算,如何能巧妙的運算,在下筆解答。運算的方法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夠掌握較好,并應用到實際的運算當中。“法”“理”溝通是教學的關鍵,只有“理”明確“法”才能通。雖然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反饋的教學效果還不錯,但我覺得我在教學中把握教材的能力還要再提高,因為本節課“理”的教學不夠突出。只有揭示概念的實質才能掌握計算的表象,這樣就能做到水到渠成,學生掌握的知識才能融會貫通,構建出牢固而完整的知識體系。在駕馭課堂方面還要多磨煉自己,認真總結每一節課的得與失,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把它作為一種資源來利用,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陽光總在風雨后”。只有不斷反思才能使學生得以成長,教師得以發展。
有理數反思13
這次公開課選了有理數的乘方,本來想能講的很好,但效果不是很好。
(1)從自身原因分析:自己剛開始很重視這節課,但是由于領導比較忙,不去聽課自己的懈怠了很多。從準備有點不重視。
(2)從課堂的整體氣氛來說剛開始我和學生都有些緊張,因為畢竟是初一來第一次講公開課,學生看到那么多聽課的老師有些害怕。但后來氣氛越來越好。
(3)從整體課堂環節來看,在課內探究的時候由于學案和多媒體內容不一致,加之有理數的乘方運算是一種新的運算。學生接觸起來有點難,尤其是乘方運算的.符號的確定。導致學生一直在討論,沒有結束。最后我還是不忍心打算了學生。但通過小組的展示來看:討論效果不好。
最近班里的事情太多了,也感覺自己個性發展的時間都沒有了。
有理數反思14
有理數的乘法是有理數運算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有理數乘法”的教學,在性質上屬于定義教學,歷來是一個難點內容,教師難教,學生難理解。有一個比較省事的做法是,略舉簡單的事例,盡早出現法則,然后用較多的時間去練法則,背法則。但新課程提倡讓學生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本節課盡量考慮在有利于基礎知識、基礎技能的掌握和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能最大限度地使教學的設計過程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使設計的思路符合新課程倡導的理念。
反思這節課,較好的地方在于:
1、創設情境,引入課題,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理念。首先,由溫度的變化問題,引導學生自己列出乘法算式,使學生體會到當數的范圍擴充到有理數后,學習有理數的乘法運算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進而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2、整個探究新知的過程,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首先,引導學生根據有理數的分類,考慮有理數的乘法可能出現的情況,適當的向學生滲透了分類討論的思想;接著對于學生歸納總結的六種情況,逐一的進行了討論、研究,讓學生自己探究每種情況如何進行運算,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歸納總結;最后,再現學生敘述的'每種情況,進而將六種情況歸結為三種:即同號、異號及與零相乘,放手讓學生自己總結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培養了學生的歸納、總結及語言的表達能力。
3、練習設計,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整節課內容安排緊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突破難點。根據初一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年齡特征,設計了“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新知探究”、“鞏固新知”、“總結歸納”、等環節,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并在教學中盡量用激勵性和導向性的語言來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在比較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中較好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盡管最初的設計能體現一些新的理念,但經過課堂實踐后,仍感到有許多不足。
1、課堂引入花時間太多。對于正數乘負數、負數乘負數、負數乘正數三種情況的探究,太浪費時間,直接從溫度變化的實例引出可以節省一些時間用于合作學習的環節。
2、課堂時間分配的不合理,因為導入新知的過程太過詳細,從而沒有了練習的時間,整個教學過程顯得不完整。
3、整堂課感覺教師啟發引導的較多,給學生自主探索思考的空間較少,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不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在今后的教學中,自己會克服不足,發揚優點,使自己的教學逐漸趨于完善。
有理數反思15
首先講講在乘法教學的時候遇到的一些問題。
有理數加法的教學中,首先提到我們小學學習過的正數和0的加法運算,勾起同學們的回憶,熟悉感使他們能更快進入學習新知識的狀態。同時從章前節的例子中,體會有理數的加減在我們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讓同學們意識到學習有理數加法的必要性。接下來通過講解向左向右運動的物體最終的運動狀態,利用數軸,邊講邊畫。得出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之后將絕對值相加。以及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數的符號,之后將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這部分教學主要強調按照加法法則,一步一步做題,并嚴格按照解題格式。同學們在一開始做加法的時候錯漏百出。將同號兩數相加或者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搞混,出現同號兩數相加的,在確定了符號之后用絕對值大的減去絕對值小的,或者異號兩數相加,符號確定錯了,或者將絕對值相加了。出現這樣的錯誤,我只好讓他們多讀幾遍法則,分清同號兩數相加跟異號兩數相加的區別。同時兼以例題,詳細緩慢地進行講解,讓同學們熟悉解題過程以及格式。在學習了加法運算律之后,學會觀察數字之間的關系。靈活運用運算律,簡便運算。
(減法)
在學習有理數減法的時候,減去一個數等于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有時候出現一個正數減去一個負數的情況,同學們馬上就使用了負負得正,這無疑是正確的,對于能夠熟練使用這四個字的同學來說,計算會更加簡便。但是出現如-3-2這樣的算式時,有些同學也直接使用負負得正,就得出5或1這樣的結果。特別是對于-6-6,很多人等于0。我給他們糾正,減去-6,相當于加上-6的相反數6,也就是-6+(-6),再用乘法法則運算。同學們便反應過來。同時我又給他們舉例子:本來你欠我6塊錢,現在又向我借6塊,欠我多少錢?會是0嗎?這樣我可虧大了,這帳我不認。同學們哈哈大笑,同時也意識到一個負數減去一個正數的正確意義以及負負得正這四個字不能亂用。具體什么樣的情況下使用,為了給下面學習乘法鋪墊,我給他們稍微講了一下負負得正的意義,但是不敢講多,怕他們更亂。同時為了他們之后不要用錯,我跟他們說現在先不要使用負負得正,等我們學習了乘法,再來使用,現在就乖乖地按照法則來,關鍵在將減法轉化為加法,注意符號的改變,再適當運用運算律,熟悉解題過程跟格式。
。訙p混合運算)
不斷跟同學們復習有理數的加法和減法法則,還是有很多同學出錯。在將減法轉化為加法時符號出錯之類的。學習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雖然不斷強調,加減混合運算可以統一為加法運算,再利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進行簡便運算。什么是簡便?怎么簡便,給同學們做了如下歸納:
1. 凡相加是整數的,可以先加
2. 分母相同或易于通分的分數相結合
3. 有互為相反數可以互相抵消的,先相加
4. 正數,負數分別相加
同學們有理數的加減法掌握得不是很好,鄒老師指點,從學業評價上面,同學們錯誤率比較高的題目,重新出出來,整理成練習題試卷讓他們周末回去做,加強鞏固。
。ǔ朔ǎ
有理數的乘法里,主要是讓同學們理解負數乘負數的意義。一只蝸牛在直線上爬行,它現在的位置在原點O上,我們規定,向右為正,向左為負,F在之后為正,現在之前為負。分以下四種運動情況:
如果它以每分鐘2厘米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鐘之后它在什么位置?
算式為2 《有理數四則運算》教學反思 3=6(厘米)
如果它以每分鐘2厘米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鐘之后它在什么位置?
算式為-2 《有理數四則運算》教學反思 3=-6(厘米)
如果它以每分鐘2厘米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鐘之前它在什么位置?
算式為2 《有理數四則運算》教學反思 3)=-6(厘米)
如果它以每分鐘2厘米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鐘之前它在什么位置?
算式為-2 《有理數四則運算》教學反思 3)=6(厘米)
主要是理解最后一個算式,向左爬行,那么速度記為負,3分鐘之前,那么時間也是負的,結果就是蝸牛向左爬行,現在在原點位置,那么3分鐘之前它在原點的右側,距離原點有6厘米。所以有-2 《有理數四則運算》教學反思 3)=6(厘米)
之后讓同學們觀察這四個等式,總結有理數的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與0相乘,都得0,之后通過講解例題來展示法則的運用。同時告訴他們,負負得正就是同號得正的一部分,兩個負數相乘,得正。對于乘法的學習,同學們掌握得比較好,它們給的反饋就是比較簡單,法則也比較好懂。
。ǘ鄠有理數相乘)
整體來講課堂效果還是不錯的,細心的同學很快掌握,多個有理數相乘,重點在符號的確定,有這樣的法則:幾個不是0的數相乘,負因數的個數是偶數時,積為正數,負因數的'個數是奇數時,積為負數。同學們出錯的地方主要在帶分數化為假分數化錯了,最終結果漏了符號或者沒有將分數化到最簡,甚至有的同學就在這里出現,加法和乘法混淆,結果出現錯誤。
為了同學們更好地理解負負得正,我向同學們介紹了翻牌游戲中的數學道理。通過PPT展示,通過動畫與色彩的配合,吸引同學們的注意,此外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導同學們積極參與,讓他們自主發現規律,最終更好地理解負負得正。
。ㄓ欣頂党朔ㄟ\算律)
講起運算律,同學們還是比較熟悉的。所以在講這節的時候還是比較輕松,主要就是靈活運用乘法運算定律,來簡便運算。同樣,確定符號是第一步,通過典型例題的講解,讓同學們掌握新知識。但是從作業的反饋來看,同學們做的并不是很好,錯誤率比較高,在運算過程中出現錯誤更是層出不窮。講的時候同學們回應得很好,做起題來卻不是這樣。針對做得比較差的同學,在課堂上進行及時的指導。
。ㄓ欣頂党ǎ
學習有理數的除法,同學們接受得比較好,只要記住,除以一個數等于乘以這個數的倒數,大部分同學都能夠掌握。但還是有部分同學,在學習了倒數之后,跟相反數混淆了,講到倒數的時候,給同學們做了詳細的區分,強調各自的特點,不要搞錯。一些同學粗心,做錯了,經過指出能夠改正過來。
【有理數反思】相關文章:
有理數反思02-29
《有理數乘方》反思03-01
認識有理數的加法作文08-06
有理數的混合運算初一數學教學04-27
《坐井觀天》的反思12-17
《畫風》反思02-26
頤和園反思02-28
gkh反思02-29
《愛蓮說》反思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