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水經注讀后
水經注讀后1
《水經注》40卷,北魏酈道元著,有清乾隆十九年(1784)趙一清《水經注釋》;乾隆三十九年(1774)戴震四庫館校勘本《水經注》;光緒十四年(1888)薛福成刊行全祖望《七校本》;198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王國維《水經注校》。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陳橋驛點校本。另有1935年哈佛燕京學社鄭德坤編《水經注引得》。
《水經注》是一部以河流系統為綱的古代歷史地理名著,系酈道元在公元6世紀初期為桑欽所撰《水經》作注的一部著作。據載桑欽《水經》,僅記載了我國水道137條,內容比較簡單,而酈道元所作注文,記載的水道卻有1252條,大至江河,小至溪津陂澤,皆在包羅之列。內容比《水經》增加了近10倍,注文多了近20倍,達30萬字。書中不僅敘述了水流的發源和流向,水域內水文、地質、土壤、植被、動物分布等情況,還兼及流經地區的山丘、丘陵、陂澤的地貌,重要的關塞隘障,郡縣鄉亭聚的'地址及故墟和有關的歷史遺跡。對于每一條水道都能多方印證,力求核實其方位和流域,使河流和地區都能脈絡清楚,區劃分明。因此此書是一部我國古代最重要、最全面的綜合性地理著作。后人對其十分重視;歷代都有學者專門研究、翻印、圈點、校正、箋疏。明清時形成了對該書及其作者研究的專門學問——“酈學”。研究校釋者多達四五十家,其中以全祖望,趙一清、戴震三家最負盛名。近人王國維據十幾種版本校勘的《水經注校》,使之有了最完善的校注本。今人陳橋驛著有《水經注研究》、《水經注研究二集》,為研究是書獨辟蹊徑。
水經注讀后2
媽媽買了假期書單中的《水經注》,厚厚的四本呀,經典的文言地理書。我只能淺讀了,因為太厚了,我根本沒有信心細致地讀完。其實文言部分應該并沒有多少字,但是加上注釋和譯文,就厚了。
先看第一冊,光介紹作者酈道元與《水經注》的淵源就用了半本書頁。講酈道元的時代和他的生平用了64頁。酈道元生活的大時代背景是北魏。北魏是由少數民族創立的朝代,統治過程中政治經濟文化逐漸漢化,統治中心也由北方遷到了洛陽,是個民族大融合的朝代。酈道元的.一生與他的家族和北魏王朝的興衰共浮沉。酈道元在北魏孝文帝當政時為官,在孝文帝身邊擔任要職,相當于孝文帝的秘書。彼時孝文帝雄才偉略,心懷統一全國的遠大抱負,推行漢化政策,禁用鮮卑語,改用漢語,都城從大同遷到洛陽,使北魏疆土達到最大。后來,到孝明帝時,因為酈道元在歷史地理方面知識淵博被委以勘察地名的任務。他因此考察西北和北方地區。他曾當過很多地方官,也曾官居要職。但他為官清廉,秉正執法,得罪了很多權貴,后被陷害而死。
酈道元一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實地考察和調查了北魏政權統轄下的大部分地區,去過許多名山大川,但不只是游歷,而是做實實在在的地理考察。經過大量實地考察后,在《水經》的基礎上撰注而成《水經注》一書。因此,《水經注》有兩部分,一部分是《經》文,是《水經》原文,另一部分是《注》文,是酈道元所撰寫。《水經》的字數只有1萬多字,而《水經注》的字數多達30多萬。因此,《水經注》是一部繼承與創新的不朽的偉大的地理著作。
水經注讀后3
讀了酈道元編寫的《水經注》描寫白帝城到江陵這一段三峽江水及兩岸的`俊姿秀景,磅礴氣勢。我才知道李白寫的《早發白帝城》是根據這段文字描述精華概論。
由此可見李白飽讀經書、學以致用。知識不是憑空想象,是勤奮好學的結果。“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現在三峽工程建設可能已使白帝城不覆存在,就讓我們記住李白這首詩,做為永久性記憶。“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水經注讀后4
前幾日科學家屠呦呦再次登上熱搜,一是因為針對瘧疾對于青蒿素的抗藥性的解決,還有就是青蒿素對于紅斑狼瘡的治療正在實驗中,成果顯著。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更是世界人民的希望。從一開始,青蒿素的產生就離不開“中醫”兩個字,尤其是古書葛洪的《肘后備急方》。這讓許多人對于中華文明,尤其是古代文明遺留下的寶貴財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地理專業的原因,在歷史地理課程上,為了增進豐富的歷史地理知識,也是出于對中華古代文化知識的樂趣,花費了十多天的時間大致閱讀了酈道元的《水經注》。
因為《水經注》篇幅不短,而且在閱讀過程中需要查找注釋書籍,也需要參考當今時代的電子地圖等物,專業性程度很高,需要古文和地理許多方面的知識,因此在閱讀之后的感受更多是偏向于酈道元書籍上的感性認識。
《水經注》顧名思義也就是主要針對描寫中國的諸多河流的《水經》所做注,《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中國歷史發展中過程中,有很多古籍都涉及到了河流,《山海經》、《禹貢》就在《詩經》中還有“在水一方”的美句。而最為出名的古書和作者卻是酈道元。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晚于南北朝時期的唐代大詩人李白曾這樣形容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而這樣說黃河是母親河似乎長江又不太樂意。可見對于河流的喜愛是中華民族自產生以來就所有的。大河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國文明的共同特點,而中國的河流無論從數量或是總量上都優于其他三個國家,其他三大文明的消亡與中國文明五千年的傳承,和大河關系巨大。酈道元曾在《水經注序》中說:“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載地,高下無所不至,萬物無所不潤。”在古代社會,河流可以直接創造衣食住行。沿河的湖泊和水庫都為人們提供了大量的水產,而且有葷有素,種類繁多。而河流的在交通上的價值十分地大,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長江中下游沿岸經濟都很發達。而現如今,西部大開發廣西西江沿岸經濟地帶也被納入主要經濟帶中。受路上交通不便,水上交通能緩解這種不利。當然,在古代,就有利用水車工作的現象,而現如今,水力發電更是利用河流的最佳方式。《水經注》記載了各條河流從源地開始的整個流程中,沿途的河床寬度、瀑布、急流等情況,而且描述的極為細致,以這樣的古代自然地理資料,與現代情況來比較,那么,對于某一河段的歷史時期的變化,就可以了如指掌。那么根據這些資料或者其他的歷史地理有關資料,地理學家就可以計算河流或者瀑布的位置分析,溯流侵蝕的速度等重要內容,對地質學研究非常重要。當然,《水經注》對于沿海平原的河流季節性枯水和河流水文方面都有非常充分的記載。
沈括的《夢溪筆談》被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而像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都是中國古代科學著作。上邊記載了農業手工業或是科學知識,而酈道元的《水經注》上也同樣包含其內容。《水經注》記載的農田水利工程,內容完整而詳盡,除了描述南方河流的灌溉工程外,對于北方(如永定河)水利工程的主要結構和灌溉效益都有明確的記載,還記錄的領導人和施工人數,可見細致專業。當然了對于如今已經消失的樓蘭等古代新疆綠洲農業也都有設計。最讓人驚訝的是,在酈道元所處的南北朝時期,工業還是相對落后,自然同沈括所處的宋代無法比較,可是酈道元仍然記載了完整的采礦、冶金、機器技術等,對于今陜西和河西走廊的石油分布情況也有了詳細記載。本來在閱讀之前,以為都是關于河流的內容,可是沒想到的是里面還有豐富的城市地理的內容,酈道元甚至花了七千多字的篇幅詳細描述了北魏當時的首都洛陽。當然了,酈道元對于那些小城邑和外國的城市也都有描述。在軍事地理上,酈道元除了軍事地理方面內容外,還描寫了許多戰爭的場面,除了酈道元的興趣和知識的必要性外,和酈道元本身的政治抱負也非常有關系。
酈道元出生于北魏,父親和他自己都受到了拓跋宏的重用,酈道元的.政治抱負和拓跋宏的宏偉政治藍圖有非常大的關系。一個是有決心要統一祖國的皇帝拓跋宏,一個是他器重的漢族知識分子家族。太和十五年拓跋宏親政,從各方面準備,決心實現自己的理想。可惜拓跋宏出師未捷身先死,使北魏喪失明君,內憂外患使得強盛一時的北魏江河日下,南征,無望。酈道元眼看祖國統一無望,河山支離破碎,政治抱負蕩然無存。從這段時期開始,酈道元潛心于《水經注》的撰寫,通過著述來表達他對熱愛祖國河山和渴望祖國統一的胸懷。通過閱讀《水經注》可以清楚地認識到酈道元不是借寫作排遣愁懷,而是用這種對祖國大好河川自然環境和人文活動的細致而生動的描述,來表達愛國之情。
《水經注》的評價如此之高,不僅在于酈道元豐富細致的描寫地理知識,他的文采更是一絕。酈道元歷來被評價為描寫風景的能手。用精簡對仗工整的語言,內容卻特別豐富。這也是《水經注》能夠在當今也受歡迎的原因。《水經注》中一大特色就是還利用了方言,放到文學作品層次來講,像電影《鬼子來了》、小說《紅高粱家族》等,都是極具方言特色,和作者家鄉獨特的魅力。可酈道元寫“注”,在表達和闡述的時候還能注重文學性,尤其是以一個“外鄉人”去表達祖國整個區域的特色,這種能力是非常值得后人學習的。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不僅是古書籍,古建筑、古服飾等都是值得當代人學習的。央視頻道《國家寶藏》第二季第一期在介紹故宮博物院的“樣式雷燙樣”時,講到在清朝建皇陵的時候已經用到現代地理信息系統的格網數字模型,即DTM。其他期節目中還展覽出“萬國坤輿圖”,明朝時期的地圖精確度卻極高。中國文化的寶庫一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無論是《肘后備急方》,還是《水經注》,這些都是五千年文化沉淀下來的。每個專業這都能在歷史中找到精華并且傳承,醫學、地理、植物、建筑……《水經注》是歷史和地理相結合并升華的書籍,里面的豐富寶貴知識值得我們繼續學習。
水經注讀后5
讀了酈道元編寫的《水經注》描寫白帝城到江陵這一段三峽江水及兩岸的俊姿秀景,磅礴氣勢。我才知道李白寫的'《早發白帝城》是根據這段文字描述精華概論。
由此可見李白飽讀經書、學以致用。知識不是憑空想象,是勤奮好學的結果。“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現在三峽工程建設可能已使白帝城不覆存在,就讓我們記住李白這首詩,做為永久性記憶。“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水經注讀后】相關文章:
《水經注》中的程度副詞用法初探02-25
《小海蒂》讀后08-11
朝花夕拾讀后10-15
《城南舊事》讀后11-01
背影的讀后感05-05
母雞的讀后感05-07
《自信》讀后感05-07
《散步》讀后感05-09
觀潮讀后感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