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別太迷信關系的力量
多年前,初進小報做編輯。同事中有位大姐,寫作仍處于“今天天氣真好,萬里晴空飄著朵朵白云”的階段。雖然文不如人,但大姐另有所長,每天上班搬出半尺厚的通訊錄,開始撥電話:“張總,好久不見,哈哈。”“李社長,最近忙不忙啊。”我們出去開會,她總是拍著翅膀招呼打得滿場飛,似乎所有人都認識,所有的遇見都是久別重逢,真是厲害!
認識久了,了解她經營友誼的方式:A的老婆得感冒,她會打電話聯系C,請C幫忙找D掛個號。待C孩子出世了,她也會幫C去聯系E,買到便宜的紙尿布。她用大量的時間照顧所有熟人的瑣事,為自己攢人品和交情。
她的口頭禪是:多個朋友多一條路嘛。
因我與她合住一套宿舍,有幸成為離她最近的那條路。沒飯吃,上我這吃。沒衛生巾,來我這拿。沒衣服穿,也向我借。有一個春天,她說,“今天這么熱,我還沒買涼鞋呢,你借我一雙吧。”說著拿走我一雙全新的涼鞋。待春去秋來那雙鞋終于還回,我一看,鞋底都穿掉了。
后來有一天她破天荒說,“我請你吃飯吧。”我以為太陽從西邊升起了,結果跟她到餐廳,發現一大桌陌生人坐在那里。
原來是她朋友的朋友請她的朋友,她朋友通知她,她順水人情捎上我。我尷尬地加入這轉了好幾手的飯局,在回去的路上,我委婉地對她說,下回還是別請我吃飯了。
之后,離開那個城市,與她斷了聯系。前段時間在網上遇到同行,對方提起她。我問:你也是她的朋友?對方聞言嗤之以鼻:有的人相識遍天下,好友爛大街,還是做她的敵人物以稀為貴。
我才知道,她混了這么多年,即將奔四,仍租房住,仍沒有嫁,仍錙銖必較地占便宜,仍一間公司換一間公司地打工。工作、生活、文字都沒有進步。她曾經結交過那么多朋友,鋪過那么多條路,誰也沒能把她拉上陽光大道。
她并不是不努力,只是她太迷信人際關系的力量,若把時間花在其他方面或許早有建樹。
其實一個庸人對于友誼最大的利用,不過是蹭頓飯吃、蹭件衣服穿、占點微不足道的小便宜。朋友就算愿幫大忙推薦你去做CEO,也要你自己有料啊,你的表現不至于讓對方蒙羞才是。
許多人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靠一己之力、一技之長、埋頭苦干、自給自足,如果有朋友提攜是錦上添花,沒有也不會太糟。
網上有一條成功法則這樣寫:你的收入是10個身邊常聯系朋友的平均收入。我不知道這勢利又武斷的話出自何方,論壇微博上轉的到處都是,可見很多人是相信的。于是大家越來越功利,削尖腦袋去結交比自己聰明、能干、有錢的朋友,以便幫助自己進步。可如果這句話是真的,馬化騰、馬云們出門就不能隨便交朋友了,以免不小心認識兩個窮鬼,收入馬上被拉下大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一定道理,但是不能本末倒置,更多時候不是你認識了有錢的朋友你才變有錢,認識了優秀的人你才變優秀。而是你有錢后,你才真正融入有錢人的群體,成為有錢人的朋友。你優秀了,那些優秀的人才自然而然地來結交你。友誼應源于個人魅力、人格、品德、才學的互相吸引而不是刻意的殷勤和巴結。你和誰在一起,和誰相遇,和誰有緣,上帝都已經先在可行性上給篩了一遍,這是物以類聚。
借用奧斯卡·王爾德的話,照顧好你的奢侈品,你的必需品自己會照顧自己。他的意思是如果你能養得起奢侈品,你的必需品自然會有,根本無須操心。我想說,照顧好你的工作,你的朋友也會自己照顧自己。如果我們不競選總統,不傳銷和保險,那么對于朋友的功能我們無需奢求太多。
【別太迷信關系的力量】相關文章:
月兒,別太亮作文08-03
反對迷信作文(精選7篇)12-25
太巧了作文08-20
太匆匆作文07-28
別抱怨作文12-10
別這樣作文08-02
別回頭作文09-24
別多想作文07-29
《南浦別》鑒賞12-17
匆匆,太匆匆作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