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題八詠樓賞析李清照
題八詠樓賞析,這是李清照一首著名的詩,當中一句‘江山留與后人愁’流傳千古,膾炙人口。本文題八詠樓賞析由編輯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歡!
導讀:
宋朝流行寫詞,李清照的作品中也多數是詞,且詞的藝術成功極高,下面這首是作者的一首七言絕句詩。其原文如下:
題八詠樓
宋·李清照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后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題八詠樓 翻譯:
無
題八詠樓 字詞解釋:
①八詠樓:在宋要州(今浙江金華) ,原名元暢樓,宋太宗至道年間更名 八詠樓,與雙溪樓、極目亭同為萎州臨觀勝地。
②南國:泛指中國南方。
③十四州:宋兩浙路計轄二府十二州(平江、鎮江府,杭、越、湖、要、明、 常、溫、臺、處、衢、嚴、秀州) ,統稱十四州(見《宋史·地理志悅》)。
題八詠樓 背景:
該詩作于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年)或五年,李清昭避亂流寓金華時。
題八詠樓主旨:
詩人感嘆祖國山河破碎,徒成半壁,表現了強烈的憂國之情。
題八詠樓賞析:
在這首詩中,以短短的28字表達了作者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難守的感情,其“江山留與后人愁”之句,堪稱千古絕唱。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早期生活優裕,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創作背景
紹興四年(1134年)九月,李清照避難金華,投奔當時在婺州任太守的趙明誠之妹婿李擢,卜居酒坊巷陳氏第。在金華期間,李清照還曾作《武陵春》詞,感嘆輾轉漂泊、無家可歸的悲慘身世,表達對國破家亡和嫠婦生活的愁苦。又作《題八詠樓》詩,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難守,其“江山留與后人愁”之句,堪稱千古絕唱。
名家點評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研究員杜書瀛:李清照的這首詞(武陵春)和這首詩(題八詠樓),不但寫作時間相近,而且寫作地點相同。我到金華開會,有幸登臨座落于該市東南隅的八詠樓。此樓乃南朝齊隆昌年間(公元五世紀末)東陽郡太守沈約(休文)所建,位于婺江北側,樓高數丈,屹立于石砌臺基之上,有石級百余。……李清照當時己年過半百而孑然一身,國破家亡,生靈涂炭,江山破碎,物是人非,此情此景怎能不感慨萬千!其愁其苦,非一般人所能忍受。李清照在這種情境之中寫的詞和詩自然而然涉及到“愁”,而且于國于家于己,都是大苦、大悲、大愁。但是,請讀者諸君將這詞和這詩對照一下便可體味到,同是李清照一人,同在一個地點、一個時間,同樣是寫“愁”,其詞其詩卻很不相同:她的詞哀婉凄美,所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炸錳舟,載不動許多愁”;而她的詩卻愁腸中充滿豪氣和壯闊,所謂“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后人愁。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這不能不說與兩篇作品分別屬于詞和詩的不同體裁樣式相關。
王延梯:此詩作于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卜居金華時。其中十四州引《全唐詩話》貫休詩:一劍霜寒十四州。
【題八詠樓賞析李清照】相關文章:
玉樓春李清照賞析03-21
《題岳陽樓》原文及賞析02-26
蝶戀花李清照賞析12-08
詠琉璃賞析07-31
西施詠原文及賞析11-14
詠傀儡原文賞析12-17
螃蟹詠原文及賞析12-17
詠鵝原文及賞析11-15
詠華山原文及賞析12-18
詠荔枝原文賞析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