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成功人士的奮斗事跡

時間:2025-01-08 16:35:02 詩琳 勵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成功人士的奮斗事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吧,事跡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事跡到底怎么擬定才正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功人士的奮斗事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功人士的奮斗事跡

  成功人士的奮斗事跡

  李嘉誠

  年齡:81歲

  創業時間:1950年創立長江塑料廠

  第一桶金:塑膠花生意

  逆境的時候,你要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條件,當我身處逆境時,我認為自己有足夠的條件,因為我勤力,節儉,有毅力,我肯求知,肯建立信譽。

  李嘉誠:塑膠花傳奇

  為了實現對父親的承諾,李嘉誠覺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行,要想出人頭地,學習是惟一的武器,他開始自學。一邊工作,一邊自學,雖然艱辛,但李嘉誠覺得十分充實,“年輕時我表面謙虛,但內心很驕傲。因為你看見身邊的人每天保持原狀,而自己的學問卻日漸提高。”

  1940年秋,李嘉誠一家從潮州逃難至香港,棲居在舅舅的鐘表行中。李家原本沒有商業傳統,到香港前,父親是一位小學校長,爺爺是清朝最后一屆秀才,兩位伯父在民國初年就取得了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博士學位。李家可算的書香門第,在當地受人敬重。

  但這些在當時的香港沒有半點價值,甚至為生存帶來了壓力,一家人卑微如螻蟻。13歲的李嘉誠不得不失學,寄人籬下當學徒。白天有做不完的工作,夜晚則必須搬開家具與其他伙計挨著入睡。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本攻占香港,李嘉誠的母親只好帶著弟妹重回老家,留下他們父子二人。更大的不幸是,貧困抑郁的父親竟染上肺結核,大半年后去世。在父親過世前一天,并沒有向他交代事情,反而問他有什么話說。“我安慰父親,告訴他‘我們一定都會過得很好’。”14歲的李嘉誠獨自面對父親的死亡,“彷佛一瞬間被迫長大”。歷經家道中落、少年失學、父親過世、孤獨的流落異鄉,迫使李嘉誠在很短的時間內壓縮成長。

  為了實現對父親的承諾,李嘉誠覺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行,要想出人頭地,學習是惟一的武器,他開始自學。一邊工作,一邊自學,雖然艱辛,但李嘉誠覺得十分充實,“年輕時我表面謙虛,但內心很驕傲。因為你看見身邊的人每天保持原狀,而自己的學問卻日漸提高。”

  李嘉誠的機會終于來臨。1945年,二戰結束后的某天,他所在工廠的老板亟需發信,但是書記員請假,李嘉誠因好學被推薦幫忙。出色的表現使得老板對他另眼相待,將其從雜役小工調至做貨倉管理員,繼而成為了業績很棒的推銷員,再升到經理,19歲更成為總經理。李嘉誠也從中學到了更多的關于貨品的進出、價格、以及貨品管理,推銷等技巧。

  因為業務關系,李嘉誠一直訂閱英文塑料專業雜志,順便提高英語,這也讓他能時刻把握該行業的可能商機。隨著二戰后經濟復蘇,塑料制品的市場需求很旺盛,李嘉誠認為機不可失,決定自行創業。1950年,他利用自己的積蓄連同舅父的借款共5萬港元,開設了長江塑料廠。

  1957年,李嘉誠從行業雜志中得到啟迪,赴意大利考察,回港后轉產塑膠花。得益于當時的消費環境,業務迅速發展,由于產品能不斷創新,李嘉誠繼而成為了香港乃至全球的塑料花大王。如今這已成為李嘉誠財富故事中的經典情節。之后,李嘉誠又瞅準地產業機會,從而開始了成為“超人”的脫胎換骨般的升級。

  柳傳志

  年齡:65歲

  創業時間:1984年創立聯想

  第一桶金:漢卡

  在企業的初期狀態,目標是一個暗藏的、朦朧的意識。因為你還很弱小,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和企業還缺乏把握,無論你具有怎樣的信心,目標對于初創企業至多是一個遠大抱負,因而無法量化與明確。

  柳傳志:做“倒爺”被騙

  1980年代初,計算機革命已經在全球興起,硅谷也成為中國的技術研究者們的熱門話題。中科院內部的科技人員早已經禁不住誘惑,不斷走出高墻深院創立公司。

  老帥柳傳志在2月初復出擔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聯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時候我出來,是我義不容辭的事情。”柳傳志自剖心跡,雖已年逾65,但激情不減當年。

  1980年代初,計算機革命已經在全球興起,硅谷也成為中國的技術研究者們的熱門話題。中科院內部的科技人員早已經禁不住誘惑,不斷走出高墻深院創立公司。時任計算所所長的曾茂朝(現任聯想控股董事長)也一直在私下里鼓勵手下創立公司。已年逾40歲的柳傳志主動提出了要創業,“我40歲的時候是因為前面沒有路可走,所以選擇了創業。”

  當年10月,中科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即聯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樹和、柳傳志、張祖祥組成三人核心成員,柳擔任副總經理。曾茂朝將計算所的傳達室交給柳傳志使用,又給了20萬元開辦經費,還給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納本所人員,可以使用所里的技術成果,員工可以使用自己原先在計算所里的辦公室、電話以及所有資源等。

  雖然支持很多,但是從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幾個月里,公司里最令人頭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么。柳傳志后來回憶,“當時實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著,哪怕掙點兒錢發工資也好。”于是,包括柳在內的所有員工都當過“倒爺”、“板爺”,在中關村拉平板車去賣運動服裝、電子表、旱冰鞋、電冰箱。

  后來因為聽說倒買一臺彩電能賺1,000塊,聯想也跟著去做。當時有說法“騙子比彩電還多”,盡管柳傳志小心謹慎的叮囑要看到電視才付款,他們也的確看到了電視,不過等錢匯過去,對方卻消失了,聯想一下被騙去14萬元。公司一下子更加艱難。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為公司帶來收入的各種業務幾乎試了一個遍。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將計算所倪光南主導開發的“漢字系統”帶到了公司,成果產品化后就是后來知名的“漢卡”。當時電腦大部分靠進口,全是英文系統,必須裝上漢卡,每臺電腦經過改裝后利潤高達一、兩萬元。聯想在6個月內至少銷售出了100套,為公司帶來了約40萬元毛利潤。

  曾茂朝的妻子,計算所研究員胡錫蘭就在1985年的夏天從自家樓上看到了一個難忘的場景:烈日炎炎下,柳傳志和李勤(現任聯想控股常務副總裁)等人正在人拉肩扛,將一堆微機從大院門口搬進來,柳傳志滿頭大汗,衣服濕透,而李勤把褲子卷到了大腿上,氣喘吁吁。回想當日情景,柳傳志后來表示,“我們第一桶金就是靠出賣技術勞力賺的。”

  魯冠球

  年齡:64歲

  創業時間:1969年接管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

  第一桶金:萬向節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難戰勝的也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質欲望有利于磨練自己的意志。當企業家如果光會享樂,早上圍著車子轉,中午圍著盤子轉,晚上圍著裙子轉,企業家就不成為企業家,是敗家。

  魯冠球:被逼上梁山的小鐵匠

  魯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蕭山市寧圍鄉,父親在上海一家醫藥工廠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親在貧苦的鄉村,日子過得很艱難。15歲輟學后,經人幫忙,魯冠球被介紹到蕭山縣鐵業社當了個打鐵的小學徒。

  2007年,在接受一家美國媒體的采訪時,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這樣解釋自己當時的創業動機,“如果你出生在教室里,那么你以后就可以在那里讀書,如果你過去是一個農民,那么就一直會是農民,而我不想一直當農民,我要想一切辦法跳躍龍門。”

  魯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蕭山市寧圍鄉,父親在上海一家醫藥工廠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親在貧苦的鄉村,日子過得很艱難。15歲輟學后,經人幫忙,魯冠球被介紹到蕭山縣鐵業社當了個打鐵的小學徒。

  但三年后,由于精簡人員,他被辭退回農村。不服輸的魯冠球決定創業,“沒想過要當企業家,我辦企業是逼上梁山。”當時他看到鄉親們磨米面不方便,而自己對設備很感興趣,便籌錢購買設備,開辦了一個沒敢掛牌子的米面加工廠。后來因為禁止私人經營,加工廠又被迫關閉,為了償還債務,魯冠球不得不將三間老房子變賣。

  雖然受到打擊,魯冠球并未放棄。由于“停產鬧革命”,當時人們連鐵鍬、鐮刀都買不到,自行車也沒有地方修。在經過15次申請之后,魯冠球開辦了一個鐵匠鋪,很快生意紅火起來。到了1969年,由于政府要求每個城鎮都要有農機修理廠,富有經驗且有些名氣的魯冠球被公社邀請去接管已經破敗的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其間除了管理農機修配廠,只要能賺錢、做得了的營生,魯冠球都做了嘗試。

  之后10年間,靠作坊式生產出的犁刀、鐵耙、萬向節、失蠟鑄鋼等五花八門的產品,魯冠球艱難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積累。1978年春,魯冠球的工廠門口已掛上了寧圍農機廠、寧圍軸承廠、寧圍鏈條廠等多塊牌子,員工也達到了300多人。由于看到中國汽車市場開始起步,魯冠球調整公司戰略,集中力量生產專業化汽車萬向節。當年秋天,他將工廠改名為蕭山萬向節廠(即今天萬向集團的前身)。

  在1980年的全國汽車零部件訂貨會上,雖被拒絕入場,但魯冠球并不放棄,在會場外擺起了地攤。在聞聽會場內正陷入價格拉鋸,他便張貼廣告,以低于場內20%的價格,銷售自己的高質量產品,很快廠家便涌出場外交易。萬向此役獲得了210萬元的定單,魯冠球成為最默默無聞的大贏家,打出了名氣。

  劉永好

  年齡:58歲

  創業時間:1982年四兄弟開始從事養殖業

  第一桶金:鵪鶉養殖

  創業20多年的磨練對于我來說,擁有多少財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擁有了創造這些財富的能力!假如我的所有財富都消失了,還可以從頭再來。  ——劉永好

  出生于四川新津一個貧苦家庭的劉永好,20歲之前幾乎沒有穿過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標是擁有一雙新鞋和一輛自行車。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進入當地的工廠當一名工人,那樣自己就可以衣食無憂慮了。

  出生于四川新津一個貧苦家庭的劉永好,20歲之前幾乎沒有

  符保盧

  符保盧(1914-1943),又名符保陸,吉林省濱江縣人,中國近代體育史上著名的田徑運動員,擅長撐竿跳高。中國奧運史上第一個進入復賽的運動員。

  1936年8月,第11屆奧運會在德國柏林舉行。動蕩之中的中國不顧國力微弱,卻依然派出由100多人組成的代表團,迎戰奧運。

  當時,中國參奧運動員坐火車剛到柏林,就引起了很多外國人的圍觀,好奇地看中國男運動員頭后有沒有辮子,女運動員是不是裹了小腳。

  當運動員們到達柏林住地后,當地人德國人還給駐地送了一個很大的一個鴨蛋,稱中國代表團肯定一分都得不到。

  在這一屆奧運會比賽中,中國代表團幾乎全軍覆沒。而為中國奧運代表團贏得唯一一分的,是撐竿跳運動員符保盧。當年參加奧運的他本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但卻因為沒有撐竿跳的桿子,硬是借外國運動員的桿子完成了比賽。

  深眼窩、高鼻梁,這位有著俄羅斯血統的帥哥就是符保盧,他的身份不僅是一位體育明星,也是電影明星,更是抗戰飛行員的一員。

  符保盧的母親是俄羅斯人,父親是中國人。符保盧在成為飛行員之前,身材魁武、外表俊朗,引起了許多電影導演的注意。

  中國電影家協會,依然珍藏著符保盧當年的從影資料。1935年1月,應電影《海葬》劇組的邀請,符保盧與著名電影導演田壯壯的父親田方聯袂演出,成功塑造了貧苦漁民“虎子”這個角色,成為了兩棲明星。

  符保盧的從影之路是短暫的,1936年的奧運之旅,讓所有參賽運動員深受刺激。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他們當中的許多人紛紛入伍參軍,奔赴抗日前線。

  1937年9月的一天,符保盧的身影出現在西北蘭州空軍基地。此時,他已經成為一名飛機修理機械師,曾經的體育明星、電影明星一身油漬,在飛機前跑來跑去,忙個不停。

  但他并不滿足只做一個機械師,在地面為飛機服務。之后,他考上了當時中國空軍航校第12期,又到美國去接受飛行訓練。學業完成的他回到昆明,參加了陳納德領導的“飛虎隊”,成為了一名飛虎隊飛鷹。

  1943年6月,符保盧奉命調入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駐守重慶。1943年7月8日,在重慶白市驛機場練習飛行時,符保盧駕駛一架P-40戰斗機在轉彎時失速墜地,不幸以身殉職,那年,他只有29歲。

  “從來征戰無歸日,兩翼斑斑血染紅。”一代明星符保盧,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他壯志未酬的祖國的藍天。

  每年的9月18日,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內的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前都會聚集很多人,他們來這里緬懷那些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中為國捐軀的空中驕子。符保盧的名字也鐫刻在大理石石碑上。

  1938年,符保盧所在的中國空軍和援華的蘇聯、美國空軍是一支重要的抗日力量,為奪取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立下了不朽功勛。

  錢人元

  錢人元生卒年:1917年9月19日出生于江蘇省常熟縣湯家橋。江蘇常熟人。

  1931年,在蘇州中學化工科學習。1935年,化工科畢業,進入浙江大學化學系學習。1939年,化學系畢業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1940年,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理化系任助教及教員。1943年,赴美國留學,在加州理工大學化學系學習。1944年,在威斯康星大學化學系做研究生并任研究助教。1947年,到依阿華州立大學化學系學習。1948年,回國,在廈門大學化學系任教授級講席。1949年,到浙江大學化學系任副教授。1951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53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63年起,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理事長兼高分子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等。1977年,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副所長,1981年,任所長。1985年,當選為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高分子部聚合物表征和性能委員會委員。1990年,當選為太平洋高分子協會理事。

  錢人元研究領域:

  物理化學家、高分子物理學家,開拓了中國的高分子物理與有機固體電導和光導的應用基礎研究,并結合實際在丙綸纖維的開發等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錢人元作品:

  主要著作有《無規與有序:高分子凝聚態的基本物理問題研究》、《有機晶體中的電子過程》、《高聚物的分子量測定》等。

《欧美最猛黑人xxxx,国产AV天堂,亚洲 欧美 日韩 卡通 另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成功人士的奮斗事跡】相關文章:

成功人士的事跡11-01

成功人士的奮斗創業故事(2)10-03

職場上:成功人士胡聞俊的奮斗之路與成功秘訣06-19

成功人士訪談-成功人士訪談錄10-01

成功人士名言07-15

成功人士的名言08-12

成功人士的感言06-30

成功人士的愛好10-29

成功人士的故事10-09

成功人士的奮斗事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吧,事跡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事跡到底怎么擬定才正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功人士的奮斗事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功人士的奮斗事跡

  成功人士的奮斗事跡

  李嘉誠

  年齡:81歲

  創業時間:1950年創立長江塑料廠

  第一桶金:塑膠花生意

  逆境的時候,你要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條件,當我身處逆境時,我認為自己有足夠的條件,因為我勤力,節儉,有毅力,我肯求知,肯建立信譽。

  李嘉誠:塑膠花傳奇

  為了實現對父親的承諾,李嘉誠覺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行,要想出人頭地,學習是惟一的武器,他開始自學。一邊工作,一邊自學,雖然艱辛,但李嘉誠覺得十分充實,“年輕時我表面謙虛,但內心很驕傲。因為你看見身邊的人每天保持原狀,而自己的學問卻日漸提高。”

  1940年秋,李嘉誠一家從潮州逃難至香港,棲居在舅舅的鐘表行中。李家原本沒有商業傳統,到香港前,父親是一位小學校長,爺爺是清朝最后一屆秀才,兩位伯父在民國初年就取得了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博士學位。李家可算的書香門第,在當地受人敬重。

  但這些在當時的香港沒有半點價值,甚至為生存帶來了壓力,一家人卑微如螻蟻。13歲的李嘉誠不得不失學,寄人籬下當學徒。白天有做不完的工作,夜晚則必須搬開家具與其他伙計挨著入睡。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本攻占香港,李嘉誠的母親只好帶著弟妹重回老家,留下他們父子二人。更大的不幸是,貧困抑郁的父親竟染上肺結核,大半年后去世。在父親過世前一天,并沒有向他交代事情,反而問他有什么話說。“我安慰父親,告訴他‘我們一定都會過得很好’。”14歲的李嘉誠獨自面對父親的死亡,“彷佛一瞬間被迫長大”。歷經家道中落、少年失學、父親過世、孤獨的流落異鄉,迫使李嘉誠在很短的時間內壓縮成長。

  為了實現對父親的承諾,李嘉誠覺得只有加倍努力才行,要想出人頭地,學習是惟一的武器,他開始自學。一邊工作,一邊自學,雖然艱辛,但李嘉誠覺得十分充實,“年輕時我表面謙虛,但內心很驕傲。因為你看見身邊的人每天保持原狀,而自己的學問卻日漸提高。”

  李嘉誠的機會終于來臨。1945年,二戰結束后的某天,他所在工廠的老板亟需發信,但是書記員請假,李嘉誠因好學被推薦幫忙。出色的表現使得老板對他另眼相待,將其從雜役小工調至做貨倉管理員,繼而成為了業績很棒的推銷員,再升到經理,19歲更成為總經理。李嘉誠也從中學到了更多的關于貨品的進出、價格、以及貨品管理,推銷等技巧。

  因為業務關系,李嘉誠一直訂閱英文塑料專業雜志,順便提高英語,這也讓他能時刻把握該行業的可能商機。隨著二戰后經濟復蘇,塑料制品的市場需求很旺盛,李嘉誠認為機不可失,決定自行創業。1950年,他利用自己的積蓄連同舅父的借款共5萬港元,開設了長江塑料廠。

  1957年,李嘉誠從行業雜志中得到啟迪,赴意大利考察,回港后轉產塑膠花。得益于當時的消費環境,業務迅速發展,由于產品能不斷創新,李嘉誠繼而成為了香港乃至全球的塑料花大王。如今這已成為李嘉誠財富故事中的經典情節。之后,李嘉誠又瞅準地產業機會,從而開始了成為“超人”的脫胎換骨般的升級。

  柳傳志

  年齡:65歲

  創業時間:1984年創立聯想

  第一桶金:漢卡

  在企業的初期狀態,目標是一個暗藏的、朦朧的意識。因為你還很弱小,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和企業還缺乏把握,無論你具有怎樣的信心,目標對于初創企業至多是一個遠大抱負,因而無法量化與明確。

  柳傳志:做“倒爺”被騙

  1980年代初,計算機革命已經在全球興起,硅谷也成為中國的技術研究者們的熱門話題。中科院內部的科技人員早已經禁不住誘惑,不斷走出高墻深院創立公司。

  老帥柳傳志在2月初復出擔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聯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時候我出來,是我義不容辭的事情。”柳傳志自剖心跡,雖已年逾65,但激情不減當年。

  1980年代初,計算機革命已經在全球興起,硅谷也成為中國的技術研究者們的熱門話題。中科院內部的科技人員早已經禁不住誘惑,不斷走出高墻深院創立公司。時任計算所所長的曾茂朝(現任聯想控股董事長)也一直在私下里鼓勵手下創立公司。已年逾40歲的柳傳志主動提出了要創業,“我40歲的時候是因為前面沒有路可走,所以選擇了創業。”

  當年10月,中科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即聯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樹和、柳傳志、張祖祥組成三人核心成員,柳擔任副總經理。曾茂朝將計算所的傳達室交給柳傳志使用,又給了20萬元開辦經費,還給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納本所人員,可以使用所里的技術成果,員工可以使用自己原先在計算所里的辦公室、電話以及所有資源等。

  雖然支持很多,但是從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幾個月里,公司里最令人頭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么。柳傳志后來回憶,“當時實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著,哪怕掙點兒錢發工資也好。”于是,包括柳在內的所有員工都當過“倒爺”、“板爺”,在中關村拉平板車去賣運動服裝、電子表、旱冰鞋、電冰箱。

  后來因為聽說倒買一臺彩電能賺1,000塊,聯想也跟著去做。當時有說法“騙子比彩電還多”,盡管柳傳志小心謹慎的叮囑要看到電視才付款,他們也的確看到了電視,不過等錢匯過去,對方卻消失了,聯想一下被騙去14萬元。公司一下子更加艱難。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為公司帶來收入的各種業務幾乎試了一個遍。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將計算所倪光南主導開發的“漢字系統”帶到了公司,成果產品化后就是后來知名的“漢卡”。當時電腦大部分靠進口,全是英文系統,必須裝上漢卡,每臺電腦經過改裝后利潤高達一、兩萬元。聯想在6個月內至少銷售出了100套,為公司帶來了約40萬元毛利潤。

  曾茂朝的妻子,計算所研究員胡錫蘭就在1985年的夏天從自家樓上看到了一個難忘的場景:烈日炎炎下,柳傳志和李勤(現任聯想控股常務副總裁)等人正在人拉肩扛,將一堆微機從大院門口搬進來,柳傳志滿頭大汗,衣服濕透,而李勤把褲子卷到了大腿上,氣喘吁吁。回想當日情景,柳傳志后來表示,“我們第一桶金就是靠出賣技術勞力賺的。”

  魯冠球

  年齡:64歲

  創業時間:1969年接管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

  第一桶金:萬向節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難戰勝的也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質欲望有利于磨練自己的意志。當企業家如果光會享樂,早上圍著車子轉,中午圍著盤子轉,晚上圍著裙子轉,企業家就不成為企業家,是敗家。

  魯冠球:被逼上梁山的小鐵匠

  魯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蕭山市寧圍鄉,父親在上海一家醫藥工廠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親在貧苦的鄉村,日子過得很艱難。15歲輟學后,經人幫忙,魯冠球被介紹到蕭山縣鐵業社當了個打鐵的小學徒。

  2007年,在接受一家美國媒體的采訪時,萬向集團董事長魯冠球這樣解釋自己當時的創業動機,“如果你出生在教室里,那么你以后就可以在那里讀書,如果你過去是一個農民,那么就一直會是農民,而我不想一直當農民,我要想一切辦法跳躍龍門。”

  魯冠球出生在浙江省蕭山市寧圍鄉,父親在上海一家醫藥工廠工作,收入微薄,他和母親在貧苦的鄉村,日子過得很艱難。15歲輟學后,經人幫忙,魯冠球被介紹到蕭山縣鐵業社當了個打鐵的小學徒。

  但三年后,由于精簡人員,他被辭退回農村。不服輸的魯冠球決定創業,“沒想過要當企業家,我辦企業是逼上梁山。”當時他看到鄉親們磨米面不方便,而自己對設備很感興趣,便籌錢購買設備,開辦了一個沒敢掛牌子的米面加工廠。后來因為禁止私人經營,加工廠又被迫關閉,為了償還債務,魯冠球不得不將三間老房子變賣。

  雖然受到打擊,魯冠球并未放棄。由于“停產鬧革命”,當時人們連鐵鍬、鐮刀都買不到,自行車也沒有地方修。在經過15次申請之后,魯冠球開辦了一個鐵匠鋪,很快生意紅火起來。到了1969年,由于政府要求每個城鎮都要有農機修理廠,富有經驗且有些名氣的魯冠球被公社邀請去接管已經破敗的寧圍公社農機修配廠。其間除了管理農機修配廠,只要能賺錢、做得了的營生,魯冠球都做了嘗試。

  之后10年間,靠作坊式生產出的犁刀、鐵耙、萬向節、失蠟鑄鋼等五花八門的產品,魯冠球艱難地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積累。1978年春,魯冠球的工廠門口已掛上了寧圍農機廠、寧圍軸承廠、寧圍鏈條廠等多塊牌子,員工也達到了300多人。由于看到中國汽車市場開始起步,魯冠球調整公司戰略,集中力量生產專業化汽車萬向節。當年秋天,他將工廠改名為蕭山萬向節廠(即今天萬向集團的前身)。

  在1980年的全國汽車零部件訂貨會上,雖被拒絕入場,但魯冠球并不放棄,在會場外擺起了地攤。在聞聽會場內正陷入價格拉鋸,他便張貼廣告,以低于場內20%的價格,銷售自己的高質量產品,很快廠家便涌出場外交易。萬向此役獲得了210萬元的定單,魯冠球成為最默默無聞的大贏家,打出了名氣。

  劉永好

  年齡:58歲

  創業時間:1982年四兄弟開始從事養殖業

  第一桶金:鵪鶉養殖

  創業20多年的磨練對于我來說,擁有多少財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擁有了創造這些財富的能力!假如我的所有財富都消失了,還可以從頭再來。  ——劉永好

  出生于四川新津一個貧苦家庭的劉永好,20歲之前幾乎沒有穿過新鞋,所以其最大目標是擁有一雙新鞋和一輛自行車。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進入當地的工廠當一名工人,那樣自己就可以衣食無憂慮了。

  出生于四川新津一個貧苦家庭的劉永好,20歲之前幾乎沒有

  符保盧

  符保盧(1914-1943),又名符保陸,吉林省濱江縣人,中國近代體育史上著名的田徑運動員,擅長撐竿跳高。中國奧運史上第一個進入復賽的運動員。

  1936年8月,第11屆奧運會在德國柏林舉行。動蕩之中的中國不顧國力微弱,卻依然派出由100多人組成的代表團,迎戰奧運。

  當時,中國參奧運動員坐火車剛到柏林,就引起了很多外國人的圍觀,好奇地看中國男運動員頭后有沒有辮子,女運動員是不是裹了小腳。

  當運動員們到達柏林住地后,當地人德國人還給駐地送了一個很大的一個鴨蛋,稱中國代表團肯定一分都得不到。

  在這一屆奧運會比賽中,中國代表團幾乎全軍覆沒。而為中國奧運代表團贏得唯一一分的,是撐竿跳運動員符保盧。當年參加奧運的他本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但卻因為沒有撐竿跳的桿子,硬是借外國運動員的桿子完成了比賽。

  深眼窩、高鼻梁,這位有著俄羅斯血統的帥哥就是符保盧,他的身份不僅是一位體育明星,也是電影明星,更是抗戰飛行員的一員。

  符保盧的母親是俄羅斯人,父親是中國人。符保盧在成為飛行員之前,身材魁武、外表俊朗,引起了許多電影導演的注意。

  中國電影家協會,依然珍藏著符保盧當年的從影資料。1935年1月,應電影《海葬》劇組的邀請,符保盧與著名電影導演田壯壯的父親田方聯袂演出,成功塑造了貧苦漁民“虎子”這個角色,成為了兩棲明星。

  符保盧的從影之路是短暫的,1936年的奧運之旅,讓所有參賽運動員深受刺激。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他們當中的許多人紛紛入伍參軍,奔赴抗日前線。

  1937年9月的一天,符保盧的身影出現在西北蘭州空軍基地。此時,他已經成為一名飛機修理機械師,曾經的體育明星、電影明星一身油漬,在飛機前跑來跑去,忙個不停。

  但他并不滿足只做一個機械師,在地面為飛機服務。之后,他考上了當時中國空軍航校第12期,又到美國去接受飛行訓練。學業完成的他回到昆明,參加了陳納德領導的“飛虎隊”,成為了一名飛虎隊飛鷹。

  1943年6月,符保盧奉命調入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駐守重慶。1943年7月8日,在重慶白市驛機場練習飛行時,符保盧駕駛一架P-40戰斗機在轉彎時失速墜地,不幸以身殉職,那年,他只有29歲。

  “從來征戰無歸日,兩翼斑斑血染紅。”一代明星符保盧,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他壯志未酬的祖國的藍天。

  每年的9月18日,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內的抗日航空烈士紀念碑前都會聚集很多人,他們來這里緬懷那些在戰火紛飛的抗日戰爭中為國捐軀的空中驕子。符保盧的名字也鐫刻在大理石石碑上。

  1938年,符保盧所在的中國空軍和援華的蘇聯、美國空軍是一支重要的抗日力量,為奪取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立下了不朽功勛。

  錢人元

  錢人元生卒年:1917年9月19日出生于江蘇省常熟縣湯家橋。江蘇常熟人。

  1931年,在蘇州中學化工科學習。1935年,化工科畢業,進入浙江大學化學系學習。1939年,化學系畢業后,留校任物理系助教。1940年,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理化系任助教及教員。1943年,赴美國留學,在加州理工大學化學系學習。1944年,在威斯康星大學化學系做研究生并任研究助教。1947年,到依阿華州立大學化學系學習。1948年,回國,在廈門大學化學系任教授級講席。1949年,到浙江大學化學系任副教授。1951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53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63年起,當選為中國化學會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理事長兼高分子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等。1977年,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副所長,1981年,任所長。1985年,當選為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高分子部聚合物表征和性能委員會委員。1990年,當選為太平洋高分子協會理事。

  錢人元研究領域:

  物理化學家、高分子物理學家,開拓了中國的高分子物理與有機固體電導和光導的應用基礎研究,并結合實際在丙綸纖維的開發等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錢人元作品:

  主要著作有《無規與有序:高分子凝聚態的基本物理問題研究》、《有機晶體中的電子過程》、《高聚物的分子量測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