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礦山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論文
人口、資源、環境是當今時代的主體,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這三個中心問題。這三個問題之間是相互關聯的,如何處理,怎樣處理好三者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面對地球資源逐漸減少,部分資源即將枯竭,怎樣科學合理地開采資,如何一邊開采一邊保護資源環境,即保證當代人的發展,又不影響后代人的需要,是當今礦山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礦區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復合生態系統,包含資源、環境、經濟等多種因素。在這樣的生態系統中,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礦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在礦產資源開發的時候,會造成很多問題。大量廢物排放,噪聲污染,空氣環境污染,動植物受到影響,整個地區生態遭到破壞,同時,對資源無節制地開采,資源日益陷入到枯竭的狀態。
一、礦山發展現狀
正確的開采方法是保證礦區實現生產安全未定,效益逐漸提高的主要途徑。許多年來,銅鎳礦區不斷完采取新的開采方法,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和有知識懂技術的開采人員,礦山發展穩定,產值不斷增加。但也有些礦山在采礦中暴露很多問題,礦山坍塌,滑坡等,不僅帶來經濟上的損失,更加造成人員的傷亡。
1.設計問題。一座礦山在準備開采的時候,首要任務是設計開采的方法,這關系到這個開采過程。地表結構可以直觀的看到,但是地質結構卻很難把握,同時,同鎳礦等有色金屬地質復雜,這就給施工設計帶來了很多困難。目前的采礦工作步驟復雜,礦床的開采條件,開采設備,工藝技術等等都較過去有了很大變化。開采設計不能忽視任何一項因素的變化,不然很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是開采陷入困境。近幾年,我國礦山開采雖然已經采用了先進的設備,但還是會在開采中出現許多問題,主要原因就是在開始的時候沒有做好開采設計。
2.管理問題。礦山的承包管理經營在某些方面確實調動了職工積極性,但是在管理過程中出現很多漏洞,管理松懈,不認真。開采自由化,職工不按照規范操作,不能按期完工等等經常出現在采礦現場。采礦是個比較危險的行業,如果在開采過程中不重視管理,員工為了個人利益違規操作,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
3.工人素質較差。采礦行業多數是體力勞動,極少的腦力勞動。近年來,很多企業的工作人員增加,但是工作效率和質量卻越來越差。管理制度改革雖然解決了部分困難,但也帶來新的問題。井下勞動和地面勞動付出的辛苦是不一樣的,面臨的危險也是不一樣的,工資必須有差別。但是很多企業在改革后這個工資檔次沒有拉開,很多工人不愿去井下工作。企業招工只能在偏僻,較困難地區進行。這里的人員大都沒受過教育,個人素質較差,機器操作也不會,常常給工作帶來不便[1]。
二、科技進步推進礦山發展
1.技術革新。開采是一項技術工作,從開采機器到操作,都需要不斷發展。科技創新才能帶來技術創新。企業的注重經濟利益的同時,不應該忘記對新科技的開發運用,加重研發資金比重。在保證井下工人安全,提高開采速度方面不斷創新。
2.提高重視。礦山開采企業領導要始終把科技創新放在首位,科學技術就是生產力。那科技作為提高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
3.科技進步,綠色開采。在礦區開采過程中,會給周圍環境帶來很大破壞。開采產生的揚塵,對地質結構,地表生物的破壞,對動植物生長環境的影響等等。企業要不斷研發新的開采科技,避免或減少資源環境的破壞。
三、采礦區資源環境的保護
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在于把資源消耗、環境惡化、文化破壞和社會不穩定降低到最小限度,達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發展經濟、安定社會的效果;為了改變對自然資源的高消耗重污染破壞、低效益的發展模式,根據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
1.加強宣傳教育,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意識。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價值觀,糾正和制止“有水快流”的口號,這個口號片面強調 “快”,勿視環境效益,缺乏保護意識;對礦區或礦點不實行綜合勘探、綜合評價、合理利用和科學論證的工作,大搞“一哄而起”的遍地開花,對礦產資源采取掠奪式開采;由于亂挖亂采,造成植被破壞,水土流失,環境污染,災害加劇,工傷事故多發的后果,對子孫后代造成危害。
2.加強礦區的社會管理。給礦區的發展創造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在礦區存在有偷盜、哄搶國有企業礦產品、設備設施,強用國有企業水電的混亂現象,甚至個別暴發的礦霸騷擾礦區、橫行鄉里;這種混亂局面不僅造成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也加大了國有企業的生產成本,而不利于國有企業的發展。
3.健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法規和制度。依法處置破壞、浪費礦產資源和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克服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執法不嚴的現象;堅決取締違法開采,有效遏制亂采濫挖。
4.理順礦產品的價格,制定執行有利于礦區發展的價格政策。我國45種主要礦產品中有39 種均不同程度低于國際市場價格,今后隨著各種資源供需缺口愈來愈大,提高資源價格勢在必行。尊重價值規律,運用價值手段,減少國家對礦產原料產品財政補貼,以增加資源供給量,同時迫使加工產品節約挖潛,抑制資源的消耗量。
5.積極通過國際貿易,換取我國稀缺資源。增加附加價值高的礦產加工品的出口,代替礦產資源原料的出口。對我國迫切需要的部分資源,爭取在國外投資建立原料基地。
6.提高金屬二次利用率,尋找緊缺資源的代用品,減輕采礦的壓力。綜合利用金屬邊角料和“廢品”、廢舊金屬物質是“開發第二礦藏”,這有利于保護資源和環境。
7.重視科技進步,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高全體勞動人員的素質,這是落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發展清潔生產的技術保障;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落實到實處,這是實現廢物的無害化、資源化,促進礦區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2]。
四、總結
礦山的開采與資源環境的保護是相輔相成的,良好的自然資源可以提供更好的開采條件,開采過程中加強環保意識,保護環境資源,保證可持續發展。
【礦山發展與資源環境保護論文】相關文章:
礦山開采對水資源的影響論文04-27
旅游持續發展與旅游環境保護論文05-01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礦山生態環境保護04-28
欒川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04-30
欒川礦山環境保護與治理04-26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論文(精選7篇)05-07
利用飼草資源發展畜牧產業的方法論文12-11
淺談高職院校體育資源發展對策論文05-02
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探討論文05-02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