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地區綠色距離和綠色貢獻的變遷分析
摘要: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摒棄"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模式,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走綠色發展道路.該文以萬元GDP能源消耗、水資源消耗、COD排放、SO2排放4個指標為基礎,建立體現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綠色距離和綠色貢獻2個綜合性指標,以生態省和生態市相應指標為標準,分析了我國大陸地區各省份對應4個指標的綠色距離和綠色貢獻現狀.比較分析表明: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省份開始向"綠色經濟"變遷;經濟中游地區如遼寧、河北、湖北、安徽、吉林、黑龍江等省份則處于走出"黑色經濟"發展的邊緣并向"綠色經濟"轉化的階段;其他地區則基本上處于"黑色經濟"發展階段,不僅綠色距離大,而且綠色貢獻均小于1. 作 者: 王金南 李勇 曹東 WANG Jin-nan LI Yong CAO Dong 作者單位: 中國環境規劃院,北京,100012 期 刊: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ISTICPKUCSSCI Journal: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2005, 15(6) 分類號: X196 關鍵詞: 綠色變遷 綠色距離 綠色貢獻【地區綠色距離和綠色貢獻的變遷分析】相關文章:
家庭綠色行動和綠色消費活動方案09-16
大班音樂教案綠色、白色和黑色03-08
大班語言教案:綠色的和灰色的03-19
綠色生活10-09
綠色的作文09-06
綠色作文12-23
綠色的作文[精選]11-13
綠色的日記02-08
綠色的作文03-08
綠色的眼睛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