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晚清廣東學者的經學研究探析
梁啟超曾將清代學術的演變分為四個階段,而將康有為和他本人歸入第三期.然而廣東學術的發展并不符合這一軌跡.廣東學術在道光以前,宋學占主導地位;隨著學海堂的創建,漢學成為廣東顯學,并成為晚清中國經學研究的重鎮.道光以前,廣東雖治經學的不乏其人,但以<四書>為主,兼及<五經>.學海堂創建后,廣東學者以<十三經>為其治經范圍,且頗具乾嘉遺風.學海堂創建后,在晚清廣東學壇上出現了東塾學派和九江學派,兩者既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九江學派后來又分化出康有為一系和簡朝亮一系.康有為走向今文經學,簡朝亮則與朱次琦的治學精神一脈相承.
【晚清廣東學者的經學研究探析】相關文章:
當代學者關于唐宋詩詞月亮意象研究述評論文04-28
廣西財經學院獲專業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04-28
貴州財經學院2012年研究生簡章目錄書目04-28
我國研究生創新能力不足三大原因探析04-27
廣東商學院2011級研究生新生入學指南04-26
易經學習心得5篇11-26
講課學者邀請函02-13
醫學者求職信08-11
講課學者邀請函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