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文立意的創新
作文立意的創新1
古人云:"意猶帥也."這里的"意"就是指立意,文章的立意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寫作意圖在文章中的集中體現.立意不僅決定著材料的取舍,還影響著文章的謀篇布局.因此,立意的'好壞是一篇文章成功的關鍵.那么,怎樣從"人人心中有"的題材中,提煉出"人人筆下無"的主題來呢?
作 者: 李曉波 作者單位: 刊 名: 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 英文刊名: THE LANGUAGE TEACHER'S FRIEND 年,卷(期): 20xx ""(12) 分類號: G63 關鍵詞:作文立意的創新2
有一個明確的中心,是寫好文章的重要保證。所謂主題明確,中心突出,說明其在文章中的份量絕不容忽視。行文必須先立意, 綱舉的確保目張, 就是說這個“意”是統領全文的“主帥”,是文章不可或缺的“魂”。而在作文訓練教學活動中,經常能見立意不明,主題不清,文法不著邊際,行文漫無目標等等混亂情況出現。究其原因,主要是未下功夫認真立意,或是不知道如何正確立意。因此,好好地研究立意定中心的方法,能使作文訓練指導游刃有余、有條不紊,促成落筆一氣呵成。
中心是什么,立意要解決什么問題?找到了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寫出的文章絕不會是斷頭的蒼蠅,無魂的軀殼。其實,這就是寫作目的的問題,也就是為什么寫文章的問題。比如,有這樣的作文題目:寫一個熟悉的人。生活中熟悉的人那么多,而每一個不同的人都有各自相異的特點和獨有的豐富人生經歷。寫怎樣的人,表達人的哪方面特質,就看你的寫作意圖如何了。要頌揚好人的真、善、美,或是鞭撻壞人的假、丑、惡;是贊美人的模范先進,還是批評人的落伍不羈,中心問題定下來了,要寫成怎么樣的文章,就任憑你構思操作了。
明確了立意的實質,就要過好如何立意這一關。習作指導不走好這一步,就不可能有高質量的學生習作產生,這是事物因果關系的.必然規律。
這一步怎么走呢?創設情景、由表及里、誘導參與、啟發聯想是可行之路。
情景的氛圍是激發創作欲望的前導因素。鳥語花香、瓜果滿樹、青山綠水、鳥飛魚躍、雞啼鴨唱……多美妙的畫景啊!要寫美麗的大自然,還需費盡心思找題材嗎?關鍵是指導學生時時處處留心身邊周圍的多彩世界。要表達美,就必須善于發現美、捕捉美。
描述事件又怎樣確立中心、誘發寫作激情?秘訣是全情投入,尤如置身其中,即所謂的“入戲”。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在發生著各種各樣的奇聞趣事,為什么往往到寫文章時卻沒材料可寫?原因是人們對表面的這些熟視無睹的事件不在意,所謂多見不怪,更不容說體味其是否包含著奇妙之處了。要寫好文章,必須引導學生由表象看實質,善于抓住事物的內部聯系,把自己當作事件中的主角,完全融入其中,切身感受事件可能出現的種種結果,體驗事情結局的喜怒哀樂。喜劇結局怎樣寫,悲劇結局怎樣寫,要表達怎樣的主題,主意定下來,何愁無從下筆呢?就拿寫一件難忘的事這么平常的習作來說吧,如果單憑習作要求表達什么思想行為就找什么樣的內容隨便寫三五段文字,能達到目的嗎?假如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當時的真切感受肯定是非同一般的。如果把要敘述的事件當成是自己實際經歷,并在此基礎上誘發其充分展開聯想,令想象之門驟然大開,盡情地容納天地萬物,任憑激情縱橫馳騁,寫作的靈感必定由其而生。開心的、痛苦的、該褒揚的、需批判的、美好的、丑惡的……由于自己的真實感受融入其中,必然思緒萬千,激情澎湃,敘述的沖動躍然而出,要表達你的寫作意圖就可隨心所欲了。
具體到課堂教學上,精心設計創意性的誘導問題,是誘發激情,準確立意的關鍵。
寫事件,就力求把自己融入事件中。事件的性質如何?你想通過事件表達怎樣的主題?如果事情發生在你的身上會有怎樣的感受?你認為事件有可能包含著深層次的東西嗎?從事件中可否反映出某些深刻的哲理呢?要寫好這件事,應從何入手選材表達怎樣的中心……
同樣的道理, 寫人、寫景、狀物, 或是寫其他文章, 不考究怎樣激發寫作熱情,不引導正確立意,是很難達到寫作目的的。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與三隅反,則不復也。”立意的誘導,在于為作文訓練指點方向,舉一反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寫出中心明確,情節感人,邏輯嚴密,能從深層次說明問題的文章,必須在立意這方面下足功夫。
作文立意的創新3
葛朗臺在天使的引領之下,來到了上帝的面前,接受最后的審判: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
一到上帝的眼前,葛朗臺老頭就迫不及待地跪下,雙手合掌,央求上帝:“仁慈的主啊,可憐可憐我這個老頭子吧,請讓我到天堂吧。我是那么地信仰您,尊敬您,也無時無刻不憧憬去天……”
“你帶來了什么?”上帝顯然有些不耐煩了。
葛朗臺一驚:沒想到上帝這兒也興這個!他慌忙掏出一把金銀珠寶,自己還留了幾個在衣袋里,捧到上帝面前:“您收下,這是我小小心意,請您把我派到天堂吧,我是那么……”
正說著,只見上帝衣袖一揮,眼前的珠寶全化為云煙飄散,葛朗臺傻眼了。
“你還有什么?”上帝又問。
“我……我還有錢。”葛朗臺慌忙又摸,這下他真傻了,衣袋里什么也沒有了。
“錢財為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你帶來的只是過眼云煙,你沒有一點實際的東西嗎?”上帝準備拿出地獄通行證。
“我還有,還有,我有才學,我機敏,我是個賺錢的好手。”葛朗臺幾乎要哭了。
上帝冷笑一聲:“哼哼!這些人地獄里多的是。你沒有通往天堂的證明,去地獄吧!”
葛朗臺一屁股坐在地上,面如土色。
這時,卡西莫多也被帶來了,他面帶微笑,臉上洋溢著生前幸福的微笑。
“你有什么?”上帝問。
“除了誠信,我一無所有,尊敬的上帝,您看著辦吧!”卡西莫多回答得很坦然。
上帝一揮衣袖,卡西莫多立即身著清白的衣服,頭上懸著一只光環,駝背也直了,宛然成了一位天使。
“去吧,你的天堂在等著你。”上帝笑著對他說。隨后卡西莫多消失在天宇間,去他的極樂凈土了。
“為什么,他那么丑,又駝背又傻,而且沒有錢和榮譽,他沒有資格上天堂!”
葛朗臺跳了起來。
“可他有誠信,這是永恒不變的靈魂。健康、美貌是天生的;機敏和才學是培養的,他可以永存人世間。金錢和榮譽是虛幻的,死后一切歸為塵土。你現在一無所有,只能去地獄!”
葛朗臺徹底服了,他發誓下輩子要以誠信為人生目標。
文章避實就虛,未寫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而憑自己的豐富想像,把兩個世界文學長廊中的著名人物形象放在一起寫,卡西莫多因一生誠信而上了天堂,守財奴葛朗臺卻因一生缺乏誠信而下了地獄。最后借上帝之口揭示了“誠信是永恒不變的靈魂”這一深刻的主題。
作文立意的創新4
面對大海
清代張潮《幽夢影》中有言:“菊以淵明為知己,梅以和靖為知己,竹以于猷為知己。”當面對著海,面對著這片蔚藍,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為知己呢?海與大河不同。河流緩緩流淌,如老聃的“清靜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變化萬千,如莊周的“洞達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勢,海水的傲視天下,海水的寧靜微瀾――面對這樣的海,我聽到的是曹操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我看到的是李白的“孤帆一片日邊來。”我想到的是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海在歷史的進程中閃耀著文學的`光芒,并且這片光不僅在亮度上耀眼,色彩更是炫目――因為海的多變。但當面對這片藍色時,我們又如何能夠只專注于它的磅礴、它的孤傲、它的寧靜呢?曹操的壯志,李白的才華,張九齡的妙句不是更應得到我們的關注、我們的肯定和我們的繼承?大海成為古典文學眾多意象中的閃亮一點,它的價值又豈止是它的多變?古人為我們留下海一般博大精深、奧妙無窮的燦爛文化,作為擁有悠久歷史與豐富傳統的民族的子孫,我們的目光不該僅停留在海水表面。
海的能量不僅蘊藏于中國古典文學,它于全人類的藝術領域都有巨大貢獻。當莫奈懷著對自然的膜拜與對光的獨特認識畫出一片生機盎然的日出之海,當海明威筆下的老人與澎湃海洋做著殊死搏斗,當貝多芬聆聽內心洶涌的潮聲譜出震撼人心的命運之曲……藝術家面對大海的時候,它們看到的不只是海水,還有宇宙萬物,他們聽到的不只是浪濤聲,還有心潮起伏。他們用獨特的心去感悟海,去感悟人類世界,于是他們為人類留下的藝術珍寶又如何能用海水去度量?無論是印象畫派,還是《老人與海》,抑或《命運交響曲》,這些誕生于海又比海更為廣闊更為豐富的文化,值得全人類去傳承發揚。
文學與藝術在海的滲透中格外鮮活,而我又由此想到了人類更本質的東西――那便是人性。也許雨果那句“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心。”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但在現代科技高速發展的今日社會,人性似乎又重新回到一個需要被討論與審視的高度。曾有人提出所謂“魚的哲學”――能夠隨波轉向便是適者――適者生存。但大海給予我們更堅定更值得欽佩的礁石。礁石任由海水沖刷,我自巋然不動,當潮水逐漸退去,顯露的才是真我本色。每個人的心均是片汪洋大海,做魚還是做礁石是處世哲學的選擇,而勿庸置疑的是,礁石比魚更長久。
其實大海給予我們的遠不止文藝哲學,或者說文藝哲學中包含的遠不止大海。但面對大海,馬爾克斯的冷峻、富恩特斯的磅礴、魯爾弗的神秘、柯塔薩爾的細膩,都一一浮現,我們可以聽見來自先人們的呼喚,以及內心真我的自白。
“面對大海”可以寫實,寫大海的碧波萬頃、海天一色,寫自己在海上的經歷和感受。但若采用虛寫的聯想,更能使文章富有新意。本文正是采用此法,由大海想到了道家在這里“論劍”,中國古典文字之星在這里“試鋒”,國際文藝大師在這里“競技”。作者引領我們,由文學而藝術而哲學而人性,處處都不離大海。
作文立意的創新5
老學究是搞社會科學的,研究了大半輩子社會的他,事業有成,學術界人人尊敬;家庭幸福,四個兒子各有所長。
老大,政府機關工作,長得慈眉善目,白白胖胖。人如其貌,為人圓滑的他,在機關里慢慢攀升,前程無量。
老二,報社,瘦瘦高高,一副“酒瓶底”的眼鏡,小眼聚光,極為銳利。此人可是時事評論專欄的一支“名筆”,因其筆法銳利、思想深刻,在報社有“小魯”之雅稱。
老三,工人,長相普通,個頭普通,屬于擺在人堆中絕對找不出來的那一種。
老四,商人,長相精明,為人極靈活,鬼點子也多,在生意場上打滾,憑著小聰明也賺了不少。
老學究每每向外人提起這四個兒子,總不知該如何評說,只能說各有其特點。獨自一人時,他總愛琢磨,老大太過圓滑,要是有老二的深刻、尖銳就好了;老二要能圓滑點,肯定能升級快點,總不能總是小!老三太老實、平庸,有老幺的精明就不至于一輩子平庸;老幺太滑,平穩點肯定會更成功。
一次家庭會議上,老學究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四個兒子,建議他們兼份職,完善完善自己。兒子們也覺得父親的話有理,便試著做起了兼職。
老大到老二的報社做見習,雖然能融洽處理與同事、領導的關系,但終因其性格的圓滑,無法寫出令人稱贊的佳作來而離職。
老二到老大工作的機關干小文員,雖然思想有見解,但終因過于尖銳,讓領導無法接受而辭職。
老三借老四的資金作本,做了點小生意,雖然為人老實,有些熟客,但競爭激烈的商場將平庸的他淘汰,最終血本無歸。
老四進了工廠,早九晚五,按程序操作單調的工作。最終他還是干起了老本行。
看著四個兒子干著與各自性格相悖的職業,最終以失敗告終,老學究感慨萬千:
不同性格的'人適應不同需要的行業。
圓滑或許顯得世故,但在關系復雜的某些政府部門,它卻能發揮巨大的調和作用。
尖銳或許太傷人,但在某些地方卻需要它的鋒芒。
普通顯得平庸,但生活中,大多數人是基石。
見機行事,有點小聰明,或許給人不踏實的感覺,但它卻適應競爭激烈,變化萬千的行業。
看待問題不妨從多角度去想,一切便會豁然開朗。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主要通過一家人不同的生活道理來烘托主題,在結構上明顯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以敘事為主,言簡意明;后半部分以議論為主,切中要害。特別是在結尾處,作者卒章顯志,一語破的“看待問題不妨從多角度去想,一切便會豁然開朗。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作文立意的創新6
感情這東西就像無邊落葉,或許它會成為一個絕妙的視角,在你眼前展開一幅完美的圖畫;或許它會蒙蔽你的視線,給你造成終身遺憾。
記得小時候,總喜歡把一片片花瓣、葉片夾在書中,一翻書,或紅,或白,或棕,或圓,或尖,五彩斑讕,形態各異,煞是好看。一天,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從鄰家阿姐手中討到一片香山紅楓葉,通體火紅,似火中燃燒的鳳凰,我高興極了。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學校,等同學們陸續都到了的時候,我才裝作漫不經心的樣子翻出那片紅楓葉,仔細把玩。這時恰好,同桌的梅一扭頭,咦了一聲,“真美,那么好看的楓葉!”不一會兒,我周圍就圍得水泄不通,同學們都想一飽眼福。是啊,火紅的葉面上那根根隆起的紅葉脈恰似象牙般潔白,誰都想伸手摸一摸那骨感的葉片,體驗美的享受。可這時,一只臟乎乎的小手伸過來,還沒有等它觸到葉片,同學便異口同聲地說:“別碰,弄壞了!”那只手便觸電般地縮了回去,我惡狠狠地瞪了它的主人――我后桌的小蘭。
等我們做完操回來,不幸的事還是發生了,我翻遍了所有的書,還是沒有找到半點火紅的影子。
我沮喪至極,滿腔怒火灼燒得我煩躁不已,可那片楓葉又像個幽靈似的,在我眼前晃來晃去,潛意識中,我總覺得它還存在。突然,我聽到小蘭在我身后呼啦啦地翻書,我神經質地轉過頭去,亂翻一下,結果一無所獲,看著我憤恨的眼神,小蘭那雙本來就略帶幾分憂郁的眼神更加黯淡了,晶瑩的淚珠在眼眶里打著轉。
“哼”一絲冷氣從我鼻腔中擠出,班里靜得出奇,只剩下小蘭如游絲般的啜泣……
終于挨到了放學,我向家狂奔,一進門,便把書包扔到桌上,書便蝴蝶般紛紛下落在地上。那不是那片楓葉嗎?我目瞪口呆……
不經意間,我傷害了一顆原本純真的心,我再也沒有膽量承認我的錯誤,只任那片紅楓葉躺在記憶深處,不斷地警示我的一言一行。是的,曾經一時的感情用事,刺傷了一顆無辜的靈魂,毀掉了我們之間的.友情,但那片紅楓葉也成了我一生的坐標,讓我懂得不要讓落葉蒙蔽了眼睛,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以偏見代替對事物的正確認知。
的畫龍點睛之筆放在了文末。在構思上,以紅葉為線索,通過一片紅葉的失而復得,寫出了自己的懊悔之情,并由此領悟到“不要讓落葉蒙蔽了眼睛,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以偏見代替對事物的正確認知”。對人物細節的描寫也顯示了作者深厚的語言功底。
作文立意的創新7
老李是市社會科學研究所的副所長。他有兩大愛好:一是品茶,二是逗寶貝孫女玩。
說起品茶,老李是行家。怎么辨茶、聞茶、敬茶,怎么區別各種不同種類的茶,什么信陽毛尖啦,清香茉莉啦,牡丹繡球啦,他能跟你說得一套一套的。說起孫女,老李有兩個,大的叫大蘭,小的叫小蘭。雖然兩個女孩一樣乖巧可愛,衣著打扮完全相同,但老李私下里更喜歡小蘭,不僅僅因為大蘭不是他的親生孫女,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小蘭嘴更甜,手腳更勤快。每天老李回家,小蘭總是為爺爺捧上一杯濃香可口的茶,而大蘭不是正在看書就是躲在房里。“到底是親生的孩子疼爹媽呀!”老李想。
一天下午,老李緊皺眉頭一邊思索著工作中的難題,一邊往家里走去。剛一進門,就見小蘭捧著冒著熱氣的茶迎上來,脆生生地喊:“爺爺,您喝茶!”然后一邊把茶杯捧到爺爺手中,一邊把他扶到沙發邊。老李打心眼里高興,工作中的煩惱一下子煙消云散了。他一邊撫摸著小蘭的頭,一邊問:“大蘭呢?”
“她呀,看書呢。”小蘭不以為然地朝里屋呶呶嘴。
老李不再說什么,細細地品起茶來。
第二天上午,老李突然回到家中取資料,一進門就見小蘭正在看電視,見爺爺回來了,小蘭習慣性地端起茶幾上的杯子,甜甜地喊著:“爺爺,您喝……”這才發現杯子里什么也沒有。她忙倒上茶葉去拎茶壺,只見她晃晃悠悠地舉起碩大的茶壺,那壺嘴就像個左顧右盼的蛇頭,突然“呼”的一下吐出一股熱水,直撲杯底,杯里少得可憐的幾片茶葉全被撲出來了,小蘭忙放下茶壺,撿茶葉,撿好茶葉卻又打翻了壺蓋。老李詫異地看著這一切。大蘭一聲不吭地從里屋走出來了,她默默地洗好杯子,熟練地倒入茶葉,又仔細地倒好了水,然后輕輕吹了吹,把杯子遞給小蘭,看了爺爺一眼,又默默地轉身進屋了。小蘭高舉著杯子,歡天喜地地喊著:“爺爺,爺爺,您喝茶!”
老李一下子明白了。原來每天為自己泡茶的,不是自己視為掌上明珠的親孫女小蘭,而是一直被自己冷淡的大蘭。而自己卻……老李木然地接過杯子,卻再也品不出先前的味來。他突然找到了那個這幾天一直困擾著自己的`社會學難題的答案——“感情親疏不能代替對事物的正確認識”,釋然地放下茶杯,匆匆向所里趕去。
“感情的親疏與對事物的認識”是個具有抽象意味又充滿哲理的話題,怎樣論證這個道理呢?采用“以小見大”之法,成功地將其轉化為“喝茶”一件小事,通過老李對兩個孫女認識轉變的切身感觸,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主題——“感情親疏不能代替對事物的正確認知”。
作文立意的創新8
“小龍女”:
好久沒這么親切地稱呼過你了。
上次你來信時提到了我們以前在一起的日子。記得初夏時節我們共賞那“滿架薔薇一院香”;夏令營時我們低吟“床前明月光”;放學回家的路上我們高唱那剛學會的“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然時光流逝,我們這“新一代”也終于跨過世紀的門檻了。我以前一直沒想過關于“世紀之交”這個話題,但這次你既然問到了,我就說一下我的想法吧。
可以說過去的一百年是科技飛速發展的一百年。科技進步帶來的各種發現和發明使人類逐漸強大起來,這其中舉世矚目的成就自是不言而喻,但在這成就的背后呢?進步的同時是不是也在失去些什么呢?
人說“碧天銀月亙古如斯”,果真“如斯”嗎?自從登月計劃實施成功以來,月亮的面紗便完全被揭開了,它已不再是人類的神話。試問:現在的人還有幾個有雅興去講“嫦娥奔月”?“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浪漫還會有嗎?“青天有月來幾日,我今停杯一問之”的天真還會有嗎?“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的美好祝愿還會有嗎?這其間,把酒問月的詩人有幾人?科技的發展帶來的.是曾經美好夢想的破滅,瓊樓玉宇、天宮瑤圃頃刻間化為烏有,這不能不給我們帶來幾分失落。
環境是20世紀的一大難題。由于現代人的貪婪與功利,許多物種正籠罩在滅絕的陰影中,據估計,現在世界已有5萬到6萬種植物掙扎在滅絕的邊緣。“綠樹村邊合”的景色恐怕只有在古代才能看到。現在的人是否該好好反省一下呢?只怕到時連一片可供靜坐思考的樹陰也找不到了。
新世紀的我們,面對祖輩留給我們的這些,該怎么做呢?我想我們心中都應有自己的目標,有屬于自己的一座“山”。
孔子需要一座泰山,讓他發現天下之小;
李白需要一座敬亭山,讓他在飛鳥去盡之際有“相看兩不厭”的對象;
辛稼軒需要一座嫵媚的青山,讓他感到自己與山相像的“情與貌”……
我們所需要的“山”就是新世紀中更美好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還記得以前讀過的那句古詩嗎?“籠中剪羽,仰看百鳥飛翔;側畔沉舟,坐閱十帆之過”,歲月的百鳥一只只地飛過,生命的航船也漸漸遠去,但也還有許多從不知名的角落里飛航過來。還要按照父輩們既定的航線走下去嗎?我想我是不會的,我要有自己的航向,你呢?
“世紀感悟”是個十分寬泛的話題作文,由于限制較少,容易寫得不著邊際,因此要大處著眼,小處落筆,方能寫出自己獨特的感悟。作者在世紀之交的門檻上,感慨萬千,所想的事很多,但最后將思維觸及到三個方面:人類對月亮夢想的破滅、環境惡化的難題以及新世紀的我們該做什么。這樣大題小作,體現了一定的廣度和深度。
作文立意的創新9
古人云:“意猶帥也。”所說的意就是立意,它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寫作意圖在文章里的集中體現。立意的統帥作用,不僅表現在它決定著材料的取舍,還表現在它影響著文章的謀篇布局、表達手法等方面。因此,立意的“有無高下”是決定文章成敗的關鍵。我們如何才能從“人人心中有”的題材中凝煉出“人人筆下無”的主題來呢?相信下面的方法對大家會有所啟示。
一、大題小作,立意顯真情
選擇的內容不一定要是大事,只要我們善于透過表面看到事情的本質,就可以寫出好的文章。有時,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可能就是一個典型;一聲輕語、一次微笑,可能有著豐富的內含。“大題小作”,往往可以達到“小中見大”的效果。《一碗面條》里就有這樣的情節:
每次回家,鑰匙剛插進鎖孔,媽媽的身影會準時地出現在門口,當我把目光移向桌面時,準會見到一碗熱乎乎的面條。那一瓣瓣的蒜頭和綠綠的蔥絲,看著就讓我心動,面里的佳肴更是天天變換著式樣。品嘗著面條,戶外帶來的寒氣頓時溜得無影無蹤。幾口熱湯下肚,一種家庭的溫馨便漸漸地從心頭升起。
由于作者善于觀察,感悟生活深刻,他從一碗面條里看到了母親對自己的一片濃濃的關愛。又如,晚上看書時,父親送來一杯茶,是一件平常的事情,但一位同學從父親生病時送來的一杯茶里,卻看到了其中蘊含的殷殷期待和嚴中見慈的深沉父愛。由于把事件提煉得真實深入,這篇題為《一杯熱茶》的文章,發表在《語文周報》上后,得到了不少讀者的好評。像《一碗白開水》、《三粒荔枝》、《一根紅頭繩》等文章,都屬于“以小見大”、“平中見奇”的立意方式,很值得我們借鑒。
二、角度標新,立意見新穎
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我們應該學會從與眾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文章的立意“高人一等”。
《關心》是湖南省益陽市的中考作文題。當絕大部分同學把筆墨放在生病或遇到困難,老師和家長是怎樣關心自己等方面時,有些同學偏偏轉換視角,將目光移到了大家所關心的一些熱點問題上,寫出了新意。有寫申奧的:一位考生把“體育一竅不通的媽媽”對報刊的那種關注、把“球迷爸爸”在等待中顯示出的那份孩子般的煩躁,寫得讓人忍俊不禁;尤其是對樓上樓下人們言行的描述,讓我們看到了一位位普通的中國人、一個個普通的家庭對奧運寄予的巨大希望,透過文字,我們仿佛可以觸摸到一顆顆正在跳動著的愛國之心。有寫環保的:作者把地球比作一位美麗的少女,通過古今的變化,寫出了她正在遭受的嚴重破壞,表現出了現代中學生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極大關注,對自然的無限熱愛;有寫動物的:考生將青蛙擬人化,用寓言的文學形式,對社會上殘害自然界生靈的丑惡現象進行了有力地抨擊。雖是同一考題,寫作角度卻各不相同,讀來讓人倍感新穎。
三、反面著筆,立意求深刻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事情,從表面上看,是違背人之常情或人之常理的,卻也能夠“逆理”而“成章”;有些事情從正面寫可能難以激起讀者的興趣,從反面著筆,卻能顯出新意。使情節變得曲折,主題變得深刻。
《這個名字最賤》一文中,開頭極力描寫親朋戚友對一個百日小孩名字關心的情景:孩子的爸爸認為“名字越賤越好”,于是大姨取名為“野草”,舅舅取名為“狗兒”。正當大家爭論不休時,突然聽到一聲清澈的響聲,原來,躺在小黑屋里病床上的爺爺(臟兮兮的,瘦瘦的,熱天還蓋著被子)想喝水,由于身體虛弱,不小心摔碎了杯子。面對圍過來的客人,老人掙扎著坐起來,口里不清楚地吐出了幾個字:“我看,就叫……‘爺爺’好了,那野草,狗兒,都沒有‘爺爺’這兩個字賤!”作者從反面作筆,對比鮮明地點出了大家對待小孩與老人的不同態度,一針見血地點出了當今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現象。
寫作時,要善于從自己獨特的生活感受出發,尋找新穎的角度去開掘事物的特點,探求事物的本質。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煉出正確、深刻、新穎的主題來。
作文立意的創新10
所謂“高屋建瓴法”,就是指作文要“大氣”,有高遠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識。有了才識,就具備了發展創新的意識和氣量,就從思想上有了把握全局與選擇目標的能力;有了才識,就能
形成獨立之見,就有了超越平庸的氣概和膽略;有了才識,就有了創造的自信和能力,面對機遇和挑戰,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才識是高考作文的制高點,它決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一些同學立意不遠的主要原因,是囿于自我的狹小天地,他們只停留在記錄自己的見聞感受,喜怒哀樂,榮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氣”。那么文章怎樣才能寫得立意深遠而有才識呢?
一、不斷超越,拋棄小我為大家。深刻高遠的立意總是與“自我”無緣的,所以,必須超越自我局限,追求更高的精神、價值、情感。必須把現實生活融入到作文中,不要就事論事,盡量用大的眼光去看,要用世界的、長遠的、人生的目光去審視生活、生命和人生。在超越中,由低級到高級,由淺到深的大致順序是:自我→家庭→集體、階級→民族、國家→人類宇宙。如“習慣”,多數考生就習慣寫習慣,或生活習慣,或學習習慣,或性格習慣等,自甘平庸,流于一般。若能從宗教談到哲學,從理性高度對習慣加以思考,從科學談到政治,從歷史發展的層面對習慣進行反思,從我國改革開放的.現實,對習慣發出挑戰,這就不再是生活中一人一事的習慣了。這種習慣自然超越了一般,顯示了非凡的才識。
二、運用發散思維,古今中外縱橫。針對一個問題,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尋求答案,由一點向四周輻射的開放性思考,便是發散思維。發散思考的實質是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展開多角度思維。“縱”就是縱向思考,按時間順序,古往今來地聯想。它由過去、現時、未來三部分組成。“橫”就是橫向思考,按空間順序四面八方地聯想。由“水”想到長江、黃河、黑龍江,塔里木河……想到外國的江河湖海,都屬橫向思考,它能使認識向四周延伸拓展。
正如每一條大道總有許多岔路,每個人在一生總會遇見不少抉擇的關口。是啊,許多事物需要選擇。形而上者,如魯迅為改造國民性而棄醫從文;形而下者,如張愛玲所說的“紅玫瑰與白玫瑰”之選。一條道路固然單調,但有時候,太多或太難的選擇未嘗不是一種痛若。這種痛苦,是心靈的痛苦。
前些日子,在看陳寅恪的著作——一些唐宋史論及《柳如是別傳》。我感慨于陳寅恪堅硬的品格。他始終保持著一個人的獨立人格、尊重事實,保持著對史學、對民生的終極關懷。******時期,他寫下“九鼎銘辭爭頌德”;十年動亂中,他又寫下“文章唯是頌陶唐”。由于他的堅貞不阿,他屢遭迫害,以至于哀嘆“淚眼已枯心已碎,莫將文字誤他生”,他從未放棄一個知識分子的責任,于目盲腳臏后寫成皇皇巨著《柳如是別傳》。
【作文立意的創新】相關文章:
感動的淚水作文立意04-24
立意高三作文11-09
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08-04
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02-07
作文立意當高遠「教學總結」04-26
立意新穎的中考作文(精選22篇)08-18
新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教案)04-25
蝴蝶整容作文素材的審題立意04-25
教學設計要著眼于課堂立意04-25
高考作文審題立意的4種方法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