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新農村建設呼喚職業教育

時間:2022-12-28 09:52:43 教育教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新農村建設呼喚職業教育(通用6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那要怎么寫好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農村建設呼喚職業教育(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新農村建設呼喚職業教育(通用6篇)

  新農村建設呼喚職業教育 篇1

  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社區教育擔負著重要作用,社區教育是完善新農村社區居民終身教育體系,提高村民文化素養,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途徑。所以,必須要重視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社區教育建設工作。

  1 、社區教育在新農村社會管理中的作用

  (1)社區教育是新農村實施終身教育平臺。當今社會是知識更新的時代。人們的職業不斷變動,學校生活無法滿足知識變動、社會變動和職業變動的需要,所以,人們學習和獲取知識,不再局限在學校的體制之內,而需要不斷學習、終身學習,這成為一種現實社會人的需要。網絡學習、數字化學習和移動學習成為人們進行終身學習的重要手段。當前,現代農村要實現現代化,必須建立終身教育的體系,才能真正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所以,農村的社區教育成為傳播現代農業先進技術的載體,是農民接受終身教育的平臺。

  (2)社區教育有利于凈化農村的文化市場。加強社區教育還能夠凈化農村的文化市場,促使農村向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農村群眾文化市場主要是農村文化宣傳材料、文化出版物、網吧管理、科技文藝活動等內容,對這些方面管理好了才能建設好農村的文化市場,消除農村文化市場中的落后與弊端的地方,維持農村文化市場的秩序,繁榮農村文化市場,使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成為新農村精神文明的重要支撐。

  (3)社區教育為農村培養出更多文化人才。社區教育離不開農村文化人才,農村也存在一些具有高超技巧的人才,他們傳承了當地農村的民族傳統文化,和農村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因此要想發展好農村群眾文化建設,離不開這些人才,同時農村群眾文化的發展也挖掘出并培養出更多的文化人才,為農村的后續發展提供人才支撐與保障。

  2、 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加強社區教育的建議

  (1)創新理念,改善硬件。加強新農村信化建設是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手段,也是普及社區教育理念、灌輸知識技能的重要途徑現階段,中國農村的信息化普及率還比較低,很多人沒有掌握通過網絡進行學習的技能,只能通過現場講座和讀書的形式實現終身學習村民想要接受新知識快速融人城市生活的`愿望和聘請專職教師的高額費用,構成了供需矛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家應該加大農村地區的社區教育宣傳和經費投人,使通過社區教育實現終身學習的理念深人人心。

  (2)整合資源,課程研發。建立農村社區書屋和遠程平臺等硬件設施后,還要考慮課程開發和資源整合等軟件為面的建設現階段圖書資源、音像資源和課程開發的側重點,應放在如何讓農村居民提高素質適應城市生活和掌握生存技能上我們需要通過調研了解農村居民的實際生活和技能需求,制作、編寫一此簡單實用、通俗易懂的市民化學習課程和書籍,及時將新的知識和技能傳遞給這此未來的新市民,同時為了避免重復建設和浪費也要充分整合現有教育資源,統一資源建設渠道。

  3、 新農村建設中社區教育發展的新途徑

  (1)營造包容互助的文化氛圍。包容的文化氛圍包括社區共同體成員之間的互相認同與支持、互相幫助與合作、互相交流與欣賞,具有團體凝聚力,對團體具有強烈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社區成員之間應該敞開心扉,加強與其他成員的協調合作,積極與其他成員交流自己的心得體會,在這個過程當中應該包容不同意見的存在,保護不同的見解,容許成員提出批判意見,參與其中的成員受到充分的尊重,只有這樣的文化氛圍才可以擦出更多智慧的火花,加深對問題的理解,才能使社區學習共同體更好地發展。

  (2)建立專家引導的學習機制。社區學習共同體的發展離不開專家隊伍的引領,社區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可以在相互交流中取得進步,但是來自高層次教育科研機構的指導專家可以幫助成員更好地開拓視野、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學習新的內容、了解到新的學習方法等,可以更好地促進成員的成長。吸取專家的思想,取得進步,專家可以為社區學習共同體的發展指明方向,糾正其在發展過程的錯誤,或者引導其避開發展障礙,在專家的指導與引領下,社區學習共同體可以發展的更好。

  4、 結語

  社區教育關系到整個新農村建設和社會管理水平,因此,要加強對社區教育在此過程中的重視,為了能夠進一步推動新農村社區教育事業,政府部門要加快落實社區教育事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社區居民要積極參與,齊心協力推動社區教育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新農村建設呼喚職業教育 篇2

  一、引言

  流動人口子女教育問題總是與勞動力流動相伴而生的。近二十年來,中國經歷了一個快速的城市化和現代化過程,人口流動也隨之增加。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06年底全國有1.32億農民工,其中2644萬舉家外遷(國家統計局,2007)。農村勞動力流動,無論是否攜同子女外出,都會對他們子女的教育產生一系列新的問題,也會對政府的相關政策和制度安排提出新的挑戰。

  本研究試圖描述和分析由農村勞動力流動產生的農民工子女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正文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利用有關數據估計農民工義務教育階段子女的規模和區域分布;第二部分分析影響農民工子女教育決定的因素;第三部分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二、中國農民工子女教育概況

  (一)中國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界定

  由于農民工所采取的對待子女教育的方式不同,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主要表現為三類基本問題,即流動兒童教育問題、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和農民工子女的失學問題。

  流動兒童教育問題主要源自農民工子女與其父母一起流動到家鄉以外的地區上學所面臨的種種不適以及流入地政府或社會對外來兒童入學的包容和接納方面的'約束。它具體表現為三種形式:

  (1)流動兒童隨父母進入流入地后能否繼續其學業或能否進入流入地小學就讀;

  (2)流動兒童能否與流入地當地的兒童同等分享流入地的教育資源和條件;

  (3)流動兒童能否在學習上跟上所入讀的流入地學校的學生的平均成績并在心理上適應新的環境。通常這些問題會更具體表現為三個選擇性問題,即:流動兒童是在流入地繼續上學還是被迫輟學,流動兒童在流入地公立學校就學還是去學習條件較差的農民工子弟學校或類似的私人學校就學,以及在公立學校就學的農民工子女能否受到公平的對待。有許多因素影響和決定流動兒童的教育選擇,這些因素包括:

  (1)流動兒童的父母承擔子女生活和教育的經濟能力和時間;

  (2)中央、地方政府以及社會組織為流動兒童所提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

  (3)有關支持或限制流動兒童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安排;(4)流入地政府和居民對待流動兒童教育的態度。

  留守兒童是指因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務工而留守在家的兒童。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主要關注的是父母外出務工對留守子女的身心發展和學業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農民工子女失學主要是指農民工義務教育學習年齡段的子女因直接或間接受到父母外出打工的影響而無法正常完成義務教育。在實際中,農民工子女失學問題主要表現為三種形式:一是從來沒上過學;二是上學后未完成9年義務教育就輟學了;三是延遲入學(即在較正常上學年齡更晚的年齡入學和上學)。

  (二)不同類型農民工學齡子女總量估計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4年全國農村有外出勞動力1.1823億,另有700萬6~14歲的流動學齡兒童和2200萬的留守學齡兒童。這一估計是根據國家統計局農村住戶抽樣調查的結果推算出來的。由于樣本大、抽樣和調查方法科學,其估計結果應該基本可信。但是由于國家統計局的農村住戶調查采取記賬方式獲取數據,在抽樣時舉家外出的農戶一般多被排除在外(樣本確定以后舉家外遷的農戶會包括在樣本中),因此根據農村住戶調查結果估算的舉家外遷農戶數據和流動兒童的數量會被低估。

  除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之外,還有一些研究也對全國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總量做過估計。段成榮和周福林利用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中0.95%樣本數據估計全國農村14歲以下兒童中有8.05%是留守兒童,根據同一調查的年齡結構估計,2000年全國留守學齡兒童1496萬。假定在2000~2004年流動人口的年齡、婚姻狀況結構和城鄉分布不變,2004年全國留守學齡兒童為2880萬,其中農村留守兒童為1944萬,這一數字僅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農村留守學齡兒童總數少256萬。這一差別可能由于全國流動人口中來自農村的比例上升所致。可以相信國家統計局提供的2004年的農村留守學齡兒童的數字是可信的。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2006年全國農村外出勞動力為1.3212億,如果假定2004~2006年留守學齡兒童與沒有舉家外遷的農村外出勞動力的比率(23.52%)保持不變,2006年全國農村留有學齡兒童為2486萬人。

  為了更準確估計全國農村流動學齡兒童的數量,我們先來看看一些相關的估計。據四川省統計局的一項研究,該省每一萬名外出農村勞動力就會產生4000名留守學齡兒童和1000名流動學齡兒童(四川省統計局,2005)。這個比例大大高于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同年全國流動學齡兒童的數字。由于四川是全國農民工數量最大的省區,該省農村留守學齡兒童和流動學齡兒童的比值對全國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還有不少其他的研究也反映出國家統計局估計的農村流動學齡兒童數字偏低的情況。我們在廣東的調查獲知:2005年作為全國農民工流入絕對量最大的廣東省有2300萬外來勞動力和180萬流動學齡兒童。廣東流動學齡兒童和流動勞動力之比值為7.82%。一項關于上海的研究顯示2003年上海有外來務工人員400萬,義務教育階段流動兒童32萬。兩項關于北京的研究顯示2003年和2005年北京分別有外來務工人員300萬和357萬,周期流動學齡兒童分別為22萬和50.4萬(王璐,2005;段成榮,2007)。江蘇省農民工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數字顯示2006年全省有900萬農民工和56萬流動學齡兒童(江蘇省農民工領導小組辦公室,2007)。浙江省統計全省2005年有流動學齡兒童65萬,相當于全省同期農民工總數的6.2%。綜合這些研究,保守估計農村流動學齡兒童應不低于農村外出勞動力的7%。根據國家統計局基于對全國7100個村的68000樣本農戶的調查估計,2006年全國農村外出勞動力為1.3212億。以7%比值估計,2006年全國農村流動學齡兒童有925萬。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還顯示2006年全國農村有2644萬舉家外遷的勞動力,按估計的勞動學齡兒童推算每兩個舉家外出勞動力平均帶出0.7個學齡兒童。由于舉家外出勞動力中包括家庭中其他成員,如小孩的叔叔、嬸嬸、爺爺、奶奶等,這一數字看起來是比較合理的。

  新農村建設呼喚職業教育 篇3

  一、中等農業職業學校服務新農村存在的問題

  1.專業建設水平不高,使得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能力弱化

  近些年由于農業類專業招生不景氣,在設置新專業的過程中,一些學校比較隨意,既不考慮學校自身條件,也沒能針對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缺乏前期的充分論證和必要的準備,致使一些新開專業從一開始就在低標準上運轉,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具備開設的條件。另一方面,農村職業學校所開設的專業地方針對性不強,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能力較弱。同時,由于地方政府部門對學校專業設置的統籌和指導力度不夠,更使專業設置門類繁多,交叉重疊現象普遍,專業設置缺乏地方特色和農村職業教育的個性。一些院校的農類專業實際上已瀕臨絕境,脫離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實際,不具備為農服務的能力。

  2.高素質教師流失嚴重,服務隊伍的素質與結構不合理、服務的專業性不強

  由于農村職業學校的地理與人文環境相對較差,教師的待遇與個人素質能力結合不緊,以及職業教育的地位未能提升到一定高度等多種原因,不少農村職業學校難以吸引、留住一些高水平的教師,導致教師隊伍建設非常困難。具體表現在教師人數總量不足、專業課教師結構性缺乏的矛盾嚴重。在中等農業職業學校所流失的教師中,相當部分是既有較高理論素養、又有較強動手能力和豐富實際經驗的專業教師,還有一部分是具有較高業務水平的文化課教師。優秀教師的流失,對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是一個巨大損失,也成為服務的一大劣勢。

  二、中等農業教育服務新農村的意義

  1.中等農業教育是發展農業生產、壯大農村經濟的需要

  發展生產是建設新農村的物質基礎和中心環節。當前,農業生產發展要轉變增長方式,優化農村產業結構,提高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產業化、現代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農村非農產業的逐步擴大。從農村的實際看,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占農業勞動力的比例不足1%,農村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為7.3年,而且素質較高的勞動力大多率先轉移了,剩下的勞動力素質很低。科技人才的缺乏和勞動力素質的低下,嚴重影響了農業生產發展與科技成果轉化。我國現有適合農村應用的'科技成果有70%左右推廣不了,科技進步對農業增產的貢獻率只有30%,農業勞動生產率難以提高發展生產、改善經營的關鍵在于激活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勞動力因素,因此,必須發展中等農業職業教育,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與經營能力,培養知識化的新型農民。

  2.中等農業教育是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的需要

  長期以來,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增加農民收入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有效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發展勞務經濟是轉變農民增收方式、促進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徑。但是,農民素質的低下制約了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規模、速度以及轉移層次的提高。目前,我國約有農民工1.2億人,其中初中文化水平的占66%。農村勞動力中受過短期培訓的只占20%,受過中職教育的僅占0.13%,沒有受過技術培訓的高達76.4%。普遍缺乏勞動就業培訓的農民工的技能素質不能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求,與市場的素質要求相差更遠。因此,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提高農民素質,培訓農村勞動力的就業技能實屬當務之急。

  3.中等農業教育是改變農村風貌、實現民主化管理的需要

  改善農村居住環境,為農民提供更好的生產、生活、生態條件,既需要政府的投入;更需要村民依靠自己的勤勉、自助與協作改變家鄉的面貌。實現民主管理,倡導文明鄉風,不僅需要農村基層政府真正成為服務型政府,能夠為群眾謀健康、謀福利、謀發展,促進農村社會安定、和諧,也需要激發農民的主人公意識,增強其參與農村文明建設的自覺性、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未來的新農村應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和諧統一,建設新農村的關鍵是提高農村人口的整體文化素質。目前,我國人口的60%生活在農村,農村居民素質低下,不僅影響生產發展和增加收入,而且也影響農村精神文明與制度文明建設。因此,發展農村職業教育,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增強農民主體意識、法制意識與民主意識,是新農村文化發展、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

  新農村建設呼喚職業教育 篇4

  當前,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時期,也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加速推進的關鍵時期。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使國民經濟整體水平和綜合國力都邁上了一個新臺階,這必然要求農村教育適應農村經濟體制的轉型并作出相應的調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這明確指出了農村教育發展的兩個最終目的: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村社會進步。而農村經濟和社會本身又是農村教育發展的兩個立足點。因此,農村教育的發展顯示著農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水平。

  一、農村經濟環境的變化對農村教育的要求

  1.從國內外經濟的大環境中考察我省農村經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基礎,把加大農村的財政投入,提高農業生產率,改善農民生活,作為我國經濟運行的導向。隨著我國農村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經濟將更快地走向世界,進一步融合到世界經濟的大潮中,市場國際化、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這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之一,意味著我國農村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脈搏將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湖南省地處我國中部東南腹地,是一個農業大省,轄14個市州、122個縣市區,總面積21.1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732萬人,其中農村人口4241萬人,農村人口占全省總人口的63%。具有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以及文化、經濟氛圍,經濟必然會承東擊西。要認識我省的農村經濟,就必須把它放到國內外經濟發展的大環境中進行考察。那么現在及未來一段時期內,我省農村經濟發展的趨勢如何呢?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人均GDP1990年約為3006美元,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和地區中排在100位左右,剛跨入世界銀行劃定的溫飽型國家行列,屬國際范圍的貧困地區。而湖南省的經濟水平又處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屬于中間的省份,1990年,全省人均GDP為1106元,經濟落后是毋庸置疑的。2005年,我省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發展水平跨入全國中等發達省、區的行列,其發展是很快的,但差距也是明顯的。2005年,我省GDP達到6473.61億元,排全國第13位。排名比2004年后退1位。全省第一產業增加值為1254.98億元,增長5.7%;第二產業增加值2604.57億元,增長11.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10366元人民幣。全省經濟結構出現新變化,三項產業結構為19.4:40.2:40.4,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一點一線”地區GDP為4108.31億元,增長13.2%,比全省快1.6個百分點,占全省總量的63.5%。“長株潭”三市GDP為2412.6億元、增長14.0%,比全省快2.4個百分點。大湘西地區GDP為733.66億元,增長11.4%,比上年快0.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物價漲幅回落,全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3%,漲幅較上年回落2.8個百分點。就業形勢較好,年末全省就業勞動力3801.8萬人,增長1.5%。湖南在2004年度全國經濟普查之前,GDP總量在全國排名12位。普查之后12位的排名并沒有變動,但北京GDP總值超過湖南排到了第9位,而原來排在前面的湖北省,以GDP總量低于湖南8個多億的微弱差距排到了第13位。湖南周邊的省份,除廣東之外,其余基本發生了位置后移的情況。經過國家統計局審核,2005年湖北省的GDP總量再度以幾個億的優勢,超過了湖南,目前湖南在中部六省中,落后于人口大省河南和湖北,排名第三。

  2.湖南省農村教育發展側重點的選擇。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這是我國教育指導思想的主要內容。湖南的農村教育應該如何適應本省農村經濟的發展?怎樣才能更有力地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呢?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形勢下農村教育面臨的課題之一,當中就有一個農村教育發展側重點的問題。農村教育發展側重點的選擇,主要取決于在這種特定農村經濟條件下,將農村教育層次的組合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刺激作用的大小。很顯然,對一個國家和地區來說,總體教育水平和經濟增長是正相關關系。然而不同的教育層次對不同經濟水平和發展程度的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刺激作用是不同的。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的欠發達國家為了尋求加快本國和本地區自身經濟的發展,不斷地進行教育發展探索,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形成了不同的教育發展模式。這為我省確定農村教育的發展方向,更好地為農村經濟發展服務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亞、非、拉欠發達國家在教育的發展上,有的側重發展初等教育,如韓閏、泰國、肯尼亞、薩爾瓦多等;而有的則側重于中等及以上教育的發展,如印度、巴基斯坦、加納、利比里亞等。耐人尋味的是,幾十年來在教育發展上側重于初等教育的國家一般來說經濟都獲得較高增長,而側重于中等及以上教育的國家,絕大多數經濟增長都是緩慢的。國外的學者經過長期的大量的統計研究得出結論:就經濟增長而言,貧困國家和地區得益于小學資格和更大的國際貿易開放度,而中等及以上教育的發展并不刺激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在中等收入的國家和地區中小學和中等及以上教育層次以及經濟開放度,都積極地影響經濟增長。

  目前,湖南還有38個國家級、省級貧困縣。2005年,我省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5.8%,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52.0%。由此可見,農村社會發展水平低是我省的現狀,廣大的農村地區尚處于貧困和溫飽階段,農業在經濟中占主要地位。從另一角度來看,人是生產力中的主導因素,人和生產的其他要素相比,勞動力素質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另外,人受教育的層次越高,其流動性就越大,而且這種流動往往是從貧困地區流向發達地區,從邊遠地區流向中心城市。初中以下教育主要影響農村人口的文化素質,而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主要集中在縣城或縣城以上的人口集中區。因此,要從根本上改變農村人口文化素質過低的狀況,很好地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應重點鞏固“兩基”成果,提高義務教育質量,這才是提高農村人口文化素質的關鍵所在。湖南只有全面鞏固提高義務教育,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才能使科學技術在廣大農村得到推廣和應用,從根本上改變全省農業方式落后、生產率低的面貌。農民的溫飽解決了,鄉鎮企業的發展就有了堅實的基礎;農業發展了,國民經濟的增長就有了后勁,同時也為高一級人才的培養與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因此,我省除少數經濟發達地區外,大部分地區的教育則應低重心發展,在今后一段時期內,只能立足于九年義務教育的鞏固和提高,只能整合農村各種教育資源,發展農村教育和成人教育。在人才培養結構上,要把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培養初、中級人才擺到突出的位置。

  3.農村教育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適應。農村教育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適應就是在辦學、投資管理體制、思想觀念、培養規格、教學內容和方法等方面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

  (1)擴大各級教育機構的自主權。現在我國正處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時期,農村經濟將形成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經濟運行體制。農村經濟體制發生變革,農業結構調整向縱深推進,農村教育體制也必須相應地進行變革。農村、農民、農業等“三農”問題將成為中心議題,而基層教育管理部門缺乏應變能力,學校缺乏自主辦學的活力。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通過市場進行資源配置,并且由此形成一套不斷變化的價值規律、競爭機制、公平與效益觀念。這些都會對農村教育的內容與形式產生影響,并對人才信息反饋、人才供求產生極大的協調作用。這就要求農村教育體制進行改革,使各級教育機構具有相應的自主權,以適應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對勞動力及人才資源的不同規格要求。農村教育的改革,可以采取先易后難、抓大放小的策略。在辦學體制上,堅持國家占主導地位的同時,鼓勵發展多種辦學形式,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培訓機制。在管理體制上,以招生為先導,以就業為龍頭;在人才培養上,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

  (2)對市場經濟波動性的適應。國外市場經濟的經驗和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的實踐告訴我們,實行市場經濟,經濟發展就處于一種螺旋式的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客觀波動性及周期性。幾十年來,我國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由于過度的人為干預,經濟的運行帶有明顯的政治色彩,經濟發展隨政治的`指向而波動,呈現出不規律性。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完善,我國的經濟發展將按照國情有規律運行,必然會出現規律性的波動。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農村經濟與農村教育的關系,主要表現為農村經濟發展決定社會對農村教育的人力、物力、財力的供給能力。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決定社會以及人民群眾對農村教育的需求程度,決定教育培養人才的數量、質量,從而對教育教學內容也提出新的要求;教育對農村經濟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促使其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市場經濟的被動性,影響最大的是農村中等職業教育,因為市場經濟的一個作用就是通過市場對各類人才進行合理配置,必然影響到人才培養的配置。市場經濟的繁榮與疲軟,最明顯的就是表現在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呈現出波動性。這就要求中等職業教育不斷適應農村社會、經濟的變化,在專業設置和教育內容上改變幾十年一貫制的狀況,在人才培養的數量和質量上要主動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斷增強辦學活力。而農村基礎教育是提高農村人口素質的奠基工程,不管市場經濟如何變化,它主要是在教學內容與形式上與之適應,而不能隨之波動而變化。這是由基礎教育的本質決定的,我們應當切實把它擺到農村經濟社會與整個農村教育發展的基礎地位上,必須有人力、財力和物力作保證。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的需求與供給是決不能由市場來調節的,而是法定的、強制性的,是兒童平等的權利與義務,也是國家和各級政府應履行的責任。

  二、加快農村教育發展是我省農村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1.湖南農村教育發展很快,但與全國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改革開放以來,我省農村教育事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全省農村人口文化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2005年,全省有20868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其中縣鎮及以下農村的學校有19744所,約占93%;有717萬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其中縣鎮以下農村學生有618萬人,約占86%。全省小學、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分別為99.03%、96.67%,年鞏固率分別為98.96%、94.75%。

  2004年湖南省教育統計報告顯示,全省各學歷人口分別為:研究生3.91萬人,本專科生122.8萬人,中等職業教育生97.43萬人,普通高中生178.68萬人,初中生529.53萬人,小學生6493.19萬人。全省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年。我省研究生排全國第16位,普通專業本科生排全國第15位,成人專本科生排全國第23位,中等職業教育生排全國第13位,普通高中生排全國第17位。各學歷人口均排在全國中下位置。我省和全國相比,主要差距是什么?對于這個問題,全省各界認識不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回顧一下德國、日本的發展史有助于我們認識這個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德、日兩國可謂一貧如洗,經濟已近崩潰,工業、交通、能源、農業等基礎設施已是一片廢墟,科技人才流落他鄉,科技水平一落千丈,還有沉重的戰爭賠款,差距可謂大矣。然而德、日兩國10年以后經濟起飛,30年后就已重新跨入世界發達國家的行列。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而創造這個奇跡的是兩國具有較高的國民素質。早在19世紀末,德國的小學入學率就高達99%,在20世紀初,日本的小學普及率也達99%,是當時教育普及率最高的兩個國家。而我省2005年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9.03%,從這個角度說,我省教育可謂是“百年差距”!戰后,日本面對一片廢墟,仍將義務教育由6年延長到9年,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資,到20世紀70年代高中在校生增加了65%,大學在校生增加1.9倍,教育水平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一切經濟的、科技的差距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教育上的差距。我們應該認識到我省農村經濟、科技的落后只是表象,根本的還是農村教育的落后。因此,我省農村人口素質形勢是嚴峻的,改變這種狀況是全省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務。

  2.人力流動性小的特點要求加快農村基礎教育發展。歷史發展到今天,融合已成為世界的大趨勢之一,它使生產力發展的決定因素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資源的多寡已不構成生產力發展的決定因素。因為資源的流動性使資源的短缺可以在市場交換中得到彌補。事實上許多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在經濟發展上已被自然資源貧乏的國家和地區超過。如東亞與拉美、我國的東部和西部,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其次,資金也不再是影響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因為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市場經濟機制的健全,集資渠道多樣化發展,資金的流入在很大程度上是決定于投資效益而不是投資總額,或者說投資主要受到經濟利益的激發,外資尤其如此。另外,對于經濟增長至關重要的科學技術也可以通過轉讓而獲得。人是事物發展的決定因素。農村經濟的發展也是這樣,任何資源、技術、資金都可以在市場的融合中得到彌補,而只有農村人口是無法通過引進來提高質量的,即使有提高也是微乎其微的。

  21世紀的競爭,是科學技術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更是人口質量的競爭。農村人口質量是農村人才的基礎,也只有在一定的農村人口質量基礎上才能發揮人才對農村經濟的推動作用。提高農村人口質量只有立足于農村基礎教育。要把沉重的農村人口負擔轉化為農村人力資源優勢,只有以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為基礎,大力加強農村基礎教育。

  三、提高全省農村教育質量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培養大量的農村合格人才,而農村合格人才的培養,又需要全面提高農村教育的質量,因此,在農村教育事業發展上,不僅農村教育的規模要有較大發展,而且要把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1.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樹立新的教育質量觀。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培養人的活動,它是社會進步的基礎和動力。農村教育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服務是通過培養的人來實現的,這樣農村教育才能成為勞動再生產與提高勞動生產率和促進科技發展的手段。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今天,農村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形勢下,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從理順機制入手解決制約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的經費投入等問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因此,教育界必須牢固樹立一種思想:農村教育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最重要的是全面提高農村教育的質量,培養大批適應農村經濟需要的合格人才。

  2.提高辦學的效益需要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形勢下,我們要樹立全新的教育質量意識:農村教育質量是農村教育的生命,是農村教育成敗的關鍵,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就是農村教育效益的體現,低質量是教育最大的浪費。辦學效益就是經費使用效益與社會效益。我省在擴大各級教育培養能力的同時,必須把農村教育的質量與辦學效益放到突出的地位上。

  應當看到,全省的農村教育質量在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在各級黨政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取得了長足進步。然而,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農村教育質量低下在我省是帶普遍性的問題,尤其是在老、少、邊、山、窮的地區。還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高質量、高水平普九的全面推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任務就更艱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必須提高農村教育的質量,走質量和效益發展的路子,以質量求發展,才能提高農村教育的投資效益與社會效益。我們必須樹立教育的質量意識與危機感。教育周期長,調整緩慢,今天的教育質量就是明天的人才質量與競爭力。因此,在增加農村教育投資的同時,必須把質量放在首位,常抓不懈,才能實現“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根本目的。

  3.提高農村教育質量關鍵是提高農村教師整體素質。農村教育質量低的根本原因是我省農村教師整體素質不高。一方面,教師職后培訓不足。2004年,全省小學專任教師合格率為98.68%,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3.56%,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78.26%。小學教師大專化、初中教師本科化的比例分別為16.77%、27.99%。另一方面,教師隊伍的結構性矛盾仍然比較突出。從層次結構上看,由于生源變化,全省小學教師將繼續出現富余,初高中教師不足;從年齡結構看,小學教師年齡老化問題比較突出;從學科結構看,音、體、美和英語、計算機教師仍然不足;從區域結構看,城鎮教師相對飽和,而農村特別是邊遠山區教師不足。因此,要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就要抓住教師隊伍建設這個重中之重,必須從現在抓起,今天的教師素質就是明天的教育質量。而教師質量提高,一是投入更大人力、物力、財力建設好師資培訓基地,辦好湖南師大、各地師范學院,培養培訓高素質的農村教師,這樣農村中小學教育質量就有了一定的保證;二是充實各級教育學院、教師進修學校,提高辦學水平與培訓能力,不斷更新教師的知識和教學方法,使全省農村教師整體素質始終保持較高的水平;三是穩定現有的農村教師隊伍,下大的決心,花大的力量,采取重大政策和措施,改善農村教師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條件,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使之成為社會上最受人尊重的職業。

  新農村建設呼喚職業教育 篇5

  內容摘要:傳統藝術文化教育在河南寶豐的農村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幾百年的藝術文化教育傳播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傳播特征。在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發展新農村的進程中,重視農民群眾利用自身的藝術文化資源傳播致富求發展的創造,將對于促進“三農”工作、擴大藝術文化教育產業發展、保護傳承民族民間藝術文化,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關 鍵 詞:新農村 傳統藝術 傳播

  民間傳統藝術文化教育的傳播發展,不僅是農民群眾自娛自樂的藝術文化傳播的一種活動,同時也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環境下,農民群眾利用自身文化資源傳播致富求發展的一種創造,對于構建新農村的和諧社會的環境,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河南寶豐的新農村藝術文化教育伴隨著民間傳統藝術文化的悠久歷史,得到傳承與傳播發展,并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藝術文化特征。尤其是魔術、曲藝音樂藝術,有著深厚的群眾文化教育基礎,近兩年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在當代“三農”(農業、農民和農村)工作建設中,農民群眾利用自身的藝術文化資源進行廣泛的教育傳播,以藝術致富求發展的創造探索和實踐,擴大了藝術文化產業發展,保護和傳承了民族民間藝術文化,對于新農村的“三農”工作建設及藝術文化教育,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藝術文化教育資源的形成與傳播

  寶豐位于河南省西部,現人口約48萬,有13個鄉鎮,320個村。民間傳統藝術文化歷史悠久,魔術、曲藝音樂的群眾基礎深厚,素有“曲藝之鄉”“魔術之鄉”的稱號。影響較大的藝術文化教育形式為馬街書會和魔術表演。

  馬街書會是我國民間文化的一大奇觀,1996年被列入“中國十大民俗”之一。現今每年正月十三,來自全國各地的說書藝人聚集在馬街村展示說書音樂藝術,已成為馬街、寶豐等農民的重大節日和曲藝盛會。馬街書會至今已有700余年文化藝術教育的歷史,據《寶豐縣志》記載:“此會源于元延佑年間(1316年),當時有一老藝人,演技精湛,廣收門徒,在曲藝界德高望重;且正月十三,農民藝人便從四面八方趕來,負鼓攜琴,吹拉彈唱,為其獻藝祝壽。以天為棚,以天為幕、以地為臺,在河坡處、山岡上、麥田里、小路旁擺下陣勢、扎起攤子,臺臺相連,說書獻藝。時間僅一天,到會藝人多時達3000人,千余臺書匯成了波瀾壯闊的曲藝海洋,聽書群眾多時達10多萬人。”①在馬街村廣嚴寺及火神廟碑刻中記載:“馬街書會源遠流長。”②馬街書會在當今,既是藝人的展示與農村群眾的自娛,又是節目演出的交易會。藝人的表演,稱之為“亮書”,如被人請到他鄉繼續演出,稱之為“寫書”。這種風俗延續了數百年不衰成為中華奇觀,馬街書會的形成與發展是在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時間產生的,它深深扎根于民間,它的延續和發展與河南寶豐農民的生活息息相關。

  寶豐魔術表演藝術源于唐宋時期,經過不斷發展,逐步形成了粗獷、幽默、滑稽、神奇的地方特色。寶豐民間劇團和農民表演有著歷史的傳統,解放前每年遇災年,常出現成群結隊的農民外出表演戲法,以求得溫飽,混口飯吃。20世紀50年代成立了木偶魔術民間劇團。民間魔術劇團開始在趙莊鄉出現,至90年代,民間劇團迅速增加。目前,寶豐縣13個鄉鎮擁有民間表演團體1200家,從業人員5萬余人,主要分布在商酒務、趙莊、肖旗、石橋、大營、張八橋、前營7個鄉鎮。其中民間藝術表演團體形成比較集中的是在趙莊鄉,有魔術專業村6個,民間表演團體600多個,演出專業戶2000多戶,從藝者2萬余人,分布在世界及國內許多地區,形成了農民魔術表演藝術團體。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寶豐文化現象”的產生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農村剩余勞動人員的增加和廣大基層群眾藝術消費的高漲,為“寶豐文化現象”的發展提供了必要條件,廣大農民強烈的致富愿望則是其直接的推動力。

  二、傳統藝術文化教育成為新農村的文化產業

  目前全縣擁有50個團體以上的民間表演專業致富村達15個,平均每年演出42萬場次,觀眾達5000萬人次以上,年收入達2億多元,占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0%以上。2004年寶豐縣民間演出團體的演出總收入達2.86億元,約占全縣GDP的5.6%,成為寶豐縣經濟發展的六個主要產業之一。據文化部文化市場司了解,全國共有2000多個民間演出團體,10萬多人的民間藝人,寶豐縣均占了一半。他們走遍了全國農村演出市場,到過青藏高原,走出了一條農民自辦文化、政府扶持農民辦好文化,農民辦文化樂起來、富起來的農民發展新路子。

  寶豐縣民間演出團體的演員大部分來自農村,大多數團體農忙務農、農閑從藝,小部分團體堅持常年在外演出。大致分兩類:一類是集魔術、雜技、歌舞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團體;另一類是以武術、氣功為主的表演團體。較大的.團約有120人,較小的團以家庭成員為主。從經營狀況看,有部分的團體演出、管理水平較好,每年的門票收入在100萬元以上,主要在國內大中城市演出。一部分團曾到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國家進行演出,另一部分團已與我國香港、澳門等文化演出公司簽約演出。

  寶豐縣民間演出團體的主要演員收入多在每月5000元左右,有65%的團體具有中等表演水平,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演出地點主要在縣城及城鄉結合部,有時在集貿廟會上演出,演出形式主要以大篷車、大蓋棚為主,有的在城市劇場。還有200多家團體演員素質較低,裝備和管理水平差,演出多在偏遠鄉鎮,收入僅能維持生存。

  目前,國內文化界和新聞媒體對寶豐文化現象給予了很大關注,外國電視臺為馬街書會拍攝了電視片,題為《當田野成為舞臺》。河南省和寶豐縣文化部門也對民間演出團體不斷提高認識和管理,改變針對個別表演團體在演出中存在問題進行圍追堵截的做法,提出“全力支持、積極引導、加強管理、逐步提高”的方針,促進寶豐民間演出團體形成了目前蓬勃發展的局面。

  三、藝術文化教育傳播的思考

  寶豐的民間文化發展,不僅是一種農民群眾自娛自樂的活動,同時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環境下,農民群眾利用自身音樂文化資源傳播致富求發展的一種創造,它對于促進“三農”工作,擴大音樂文化產業發展,保護民族民間文化,構建農村和諧社會,提供了一些積極的思路。

  (一)開創分流農村富余勞動力、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新路子,對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具有啟示意義

  隨著新農村生產力的發展,農村剩余勞動力越來越多。農民以傳統民間藝術為基礎,以家庭為單位,組織民間藝術表演團體在城鄉巡回演出,并逐步形成藝術文化產業,走上一條發展民辦文化產業實現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據寶豐的趙莊鄉文化站統計,在寶豐趙莊、商酒務等鄉鎮的農村,1998年僅魔術一項全鄉收入達1000萬元,人均800元,2000年上升到4000萬元,2004年將近6000萬元,早在1996年,趙莊鄉就在全縣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和村村通電話的目標。不少從事民間藝術表演的家庭蓋起了樓房,買了轎車,走上了富裕之路。

  寶豐民間演出藝術的發展還帶動了當地的服裝、道具、音響、大棚、運輸和廣告設計等十多個產業的發展。據統計,這些相關產業每年可為當地農民創造產值700余萬元。現在,寶豐縣趙莊鄉已經成為全國唯一初具規模的民間演出服裝、道具、燈光音響服務市場,僅加工作坊達20多家。他們生產的魔術道具物美價廉,周邊外省等地農民演出團體常到這里采購。

  民間演藝團體的負責人賺到錢后,還在家鄉投資發展工業、高效農業和服務業,加快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在我國地少人多的農村,如何加快發展又不以破壞環境資源為代價,寶豐農民通過辦文化來致富的做法,為農村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有專家說,“寶豐文化現象”是在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中以非物質生產的方式分流農村富余人口的創舉,為解決“三農”問題、增加農民收入找到了一條重要途徑。

  (二)藝術文化教育產業的文化價值

  寶豐縣民間音樂藝術文化產業的發展走過了一條艱難曲折的道路。起初,大多數的民間藝術表演團體依法經營,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稱贊,但也有個別表演團體受利益驅動,上演一些格調低下的節目,造成了不良影響。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變堵為疏,制訂管理規范,加大宣傳力度,搭建行業平臺。通過舉辦培訓班、研討會、表演比賽等,進行正面引導。

  特別是2003年5月,為防治“非典”大部分團體返鄉,寶豐有關文化部門借這一有利時機,全面摸清了新農村民間演出團體數量和人員的情況,組織了“十大表演才藝標兵”“十大誠信演出標兵”和“十大守法表演標兵”的評選表彰活動,有效樹立了新農村農民表演團體的楷模,促進了民間演出團體和民間文化產業健康發展。同時根據市場需求不斷創作適應新農村農民喜愛的新節目,如:從木偶到小魔術、硬氣功,再到現代魔術、綜合歌舞等藝術表演形式。

  寶豐縣民間文化團體的演變發展過程揭示了民間文化產業發展的市場真諦,任何演出團體、企業既要在市場中求生存、求發展,又要接受政府的規范管理;既要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又要堅持健康有益的教育原則,演好戲。縣政府對民間演出團體的管理立足于促進行業發展,既要加強對民間演出團體的規范和引導,又要注重對其關心和幫扶,做好服務,幫助演藝團體做大做強,對推進河南和全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三)構建新農村和諧社會具有的教育價值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正在不斷提高,開拓音樂藝術文化產業市場,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一定的意義。目前音樂藝術文化產業,特別是演出業,很多集中于大城市,對農村和中小城鎮的低端市場開發不夠。寶豐民間藝術表演團體來源于農村,演出作品來源于傳統和民間,又有時尚因素,符合農民喜歡的藝術樣式,很適應農村和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對填補低端文化市場的不足發揮了一定作用。

  寶豐農民在辦音樂藝術文化中,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些農民已有二十多年的辦團經歷,思想觀念不斷更新,走遍全國各地演出,達到見識開闊、談吐不俗的水平。有的農民魔術演員技藝已達到國家演員水平。寶豐民間演出團體“忙時務農,閑時演出”的形式,又使農民有活干,有錢掙,提高了自身素質,促進了家庭和諧,改善了鄰里關系,小偷小摸、打架斗毆、封建迷信、等現象明顯減少,幾乎沒有上訪事件,有的鄉鎮十多年來沒有發生過刑事案件,社會治安狀況明顯好轉。農民開始注重生活質量,關心社會事業和公益事業。在趙莊鄉周營村、大黃村,依靠表演發家致富的農民自愿出錢修建村里道路,為縣文化設施、修建學校捐款捐物。

  搶救和保護民族民間文化遺產,特別是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貫徹科學教育發展觀和藝術文化教育工作中的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經濟不太發達的農村,需進一步加強保護和開發本地民間傳統藝術文化教育。

  注釋:

  ①《寶豐縣志》中州古籍出版社河南 1987年3月第1版第56頁

  ②《寶豐縣志》中州古籍出版社河南 1987年3月第1版第103頁

  參考文獻:

  [1]當代河南歷史叢書編輯委員會《當代河南的文化藝術》北京 當代中國出版社1996年3 月第1版

  [2]河南省文學院編《圖說河南文學史》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新農村建設呼喚職業教育 篇6

  摘要:通過對生態危機問題進行道德的思考,從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新型農民全面發展兩方面闡述了農民生態道德教育的價值訴求;在分析農民生態道德教育內容的基礎上,進而提出加強農民生態道德教育的路徑:利用農村學校平臺、農村村委會平臺、農村經濟發展平臺來進行生態道德教育,培育新型農民,造就理性生態農民,促進新農村建設又好又快地發展。

  關鍵詞: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態道德教育;新型農民

  一、農民生態道德教育的價值訴求近些年來,生態問題日益嚴峻的現實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與自然的關系逐漸被納入道德的視野進行考察并由此產生了生態道德教育的新主張。生態道德教育的提出拓寬了公民道德教育的內容,是時代的發展給公民道德教育提出的新課題。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包含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新型農民的全面發展包含著農民生態道德素質的提高。不管是從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還是從新型農民全面發展的角度來說,都需要生態道德教育,逐漸顯示出生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1、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需要生態道德教育國家提出的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充分說明了在發展的過程中,除了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外,還需要人文道德精神的支持和推動,尤其需要新的道德觀念即生態道德來支持。因此,對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進行生態道德的思考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社會的發展、變遷從來都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過去,人們只重視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要素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而忽視了生態要素的作用。但是,近年來人類生存的危機昭示了生態要素的重要性,生態要素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根基。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已經是時代的必然要求。

  2、新型農民的全面發展需要生態道德教育生態問題歸根到底是人類自身的前景問題,惟有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將人類走向與自然的'和諧作為自己堅定不移的目標,才有可能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問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最終價值目標是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促進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客觀地說,生態道德教育在我國雖已開展多年,但以農村為主題的生態道德教育仍是薄弱環節。不少農民環境意識較差,有的消極對待環境污染,甚至對因污染引發的財產損失都不能用法律的手段討回。從根本上講,農民對生態環境的漠然與無奈,主要原因是生態價值觀的缺失。因此,迫切需要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生態道德教育來幫助農民樹立科學的生態道德價值觀,以適應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新農村的建設,農村經濟社會的可持續性發展,關鍵還在于農民的全面發展,在于農民素質的提高,特別是農民生態道德素質的提高。因此,在這種背景之下,提出生態道德教育就顯得很有必要。

  二、生態道德教育,培育理性生態農民"保護環境,教育為本。"

  在農村生態危機并沒有明顯好轉的今天,充分發揮教育對認識和解決生態危機問題的特殊功能日顯重要。生態道德教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公德"教育,而是人格養成的教育,是邁向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靈魂教育。

  1、農民生態道德教育的內容

  生態道德教育,從根本上說是人的素質教育,是人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因此,著眼于人的素質提高的生態道德教育可以從兩方面展開:首先應該注重生態科學知識的教育,回顧20世紀,我國的生態道德教育存在著一個不可忽視的欠缺,那就是缺少對生態科學知識的系統普及,缺乏生態科學知識背景,公眾就很難對生態危機的嚴重程度產生足夠的認識。沒有憂患,就沒有震撼,生態道德教育就難見實效。人們對生態科學知識的無知就會造成生態意識的缺失。

  其次就是要強化生態道德方面的教育。人的生態道德是一個綜合性的質量指標,生態科學知識只是其基礎,生態道德則是核心。沒有道德上的指導,人的行為就不一定能規范在環保的主題內。因此,還必須加強生態道德方面的教育。這主要從以下三點來看:第一:加強生態道德理念的教育。生態道德教育承擔著開啟人類生態良知,開發人類生態倫理潛能,開創人類生態精神面貌的重負,其主要目的是塑造新的生態價值觀和對待生態環境的新態度。這就要求人們更新理念,通過教育的方式樹立起全新的道德理念。當前,最根本是要幫助農民樹立綠色消費理念,提倡適度消費,厲行節約。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某些農民缺乏生態道德素養,急功近利,不惜以砸掉子孫后代的飯碗為代價,使得大量的資源被浪費與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發,嚴重地影響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對農民的生態道德教育,幫助農民樹立起綠色消費理念,有助于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加強對可持續發展重要性的認識。

  第二:強調生態道德情感的培養。生態道德教育不僅要有理念的樹立,還要有情感的培養。生態道德情感是人們依據一定的生態道德觀念,在處理生態道德關系、評價生態道德行為時,所產生的一種好惡、愛憎感情。在人類生態活動中,只有對善與惡、美與丑具有鮮明而強烈的愛憎感情,才能產生合乎道德的行為。

  第三:強化生態道德行為的指導。生態道德教育除了要有生態道德理念上的培植、生態道德情感上的培養外,還需要行為上的指導。落實到行動上的生態環境保護才是衡量人們生態道德水平最直接的標志。

  只有動員廣大農民參與環境保護,批判并抵制各種有害環境的行為,環境保護才不會成為一句空話。

  2、農民生態道德教育的路徑

  生態道德教育內容確定以后,還有一個怎樣來實施教育的問題,這就涉及到教育路徑的問題。事實上,選擇什么樣的教育路徑將關系到生態道德教育的效果。根據教育的規律和農村的實際,生態道德教育可以通過以下路徑來實施:第一:利用農村學校平臺進行教育生態道德教育是一個全面終身教育,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強對農民的生態道德教育,要注意農村學校教育平臺的利用。通過一定學時和內容的課堂教育向農民進行正面灌輸,起到一種"先入為主"的作用,幫助他們進行正確的思考和實踐,懂得為什么要這樣做和這樣做的意義,引發他們對社會上的現象從生態倫理的觀點出發產生愛憎的情感。

  第二:利用農村村委會平臺進行教育農村村委會是對農民進行教育、管理的有效組織形式,也是農村基層政權組織形式。在對農民進行生態道德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利用好農村村委會的平臺作用,抓住機會進行教育。比如:利用鄉、村、校召開會議之機,及時介入,見縫插針,把環保理念適時而有機地帶入會場;利用農閑時節走村入戶,言傳身教;利用村委會的有線廣播、電化教育、村頭板報、科普報告會等載體進行教育。

  第三:利用農村經濟發展的平臺進行教育生態道德教育要融入到農村經濟發展中去,發展新產業。當前,重點要根據當地的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產業特色,發展生態農業。生態道德教育只有與增加農民收入結合起來,給農民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利益,才有說服力和感召力,才能激發農民學習生態知識、運用生態知識的積極性。當前,生態道德教育重點要與改變農村臟、亂、差的生態環境結合起來,鼓勵農民參與到新農村的規劃中來,建設新人居,使"三清"成為農民的自覺行動,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參考文獻:

  【1】柳樹滋.大自然觀--關于綠色道路的哲學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華啟和.關于加強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的理性思考【J】生態經濟,2005,12

  【4】周佩德,張恒美.建設環境優美鄉鎮,加強農村環境育--來自基層環境工作者的幾點建議【J】環境教育,2006.5

【新農村建設呼喚職業教育】相關文章:

建設新農村調研報告04-26

新農村建設標語10-03

新農村建設實踐報告10-18

新農村建設調查總結10-14

新農村建設分析報告10-28

關于新農村建設的論文08-31

新農村建設工作總結05-14

新農村建設實施方案02-01

建設新農村工作計劃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