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懷特海過程哲學視野中的知識觀論文
摘要:
懷特海過程思想的核心要素在于強調:過程、關聯性、創造性、自然價值、和諧、互補、尊重。過程思想對教育的關照,教育即為人延續終生的過程,走進學校的知識絕非文本,而是經驗、情境的承載;教師對學生的知識“給予”不是“施舍”,不是“分發”,不是“強送”而是“共享”;學校教育應該保護好學生“挑戰”,“冒險”、“探究”、“創新”、“求知和希望”的機體本能,使學生通過自我發展的沖動而獲取知識。
關鍵詞:
懷特海;過程思想;知識觀
20世紀西方著名思想家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在數學、邏輯學、理論物理學、科學哲學和形而上學等方面都有較深研究。過程思想是懷特海集數十年數學、邏輯、科學和哲學等問題的潛心思考而沉淀的思想精華。過程思想認為,存在即是生成,過程是事物存在的方式,過程是事物發展的必然途徑和必經環節。過程、關聯性、創造性、自然價值、和諧、互補、尊重是過程思想的核心要素。基于過程思想,本文對走進學校的知識做如下理解。
一、知識的本質
懷特海認為,宇宙是一個不斷變化和發展的生成過程,這個生成過程由“流變性、多樣性與統一性、具體事實與抽象形式等對立的方面綜合而成”[1],宇宙中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個時刻。宇宙中的每一個實體都是通過與周圍其他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每一個實體都應被理解成生成的過程。宇宙具有不斷創造的特性,在此基礎上新事物不斷出現。創造性是宇宙的終極本質。未來產生于積極創造的基礎之上。宇宙因為富于創造而日新月異。
教育影掠1:
在學校教學中,學生常被灌輸“無活力”的概念。如數學課中教師教授學生計算長方形的面積,首先板書呈現的是長方形的面積公式,S長方形=長×寬,之后將公式套入習題,反復訓練。一天的學校學習結束,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時,部分學生將長方形的面積公式記憶成S長方形=長+寬。為什么會發生此類的混淆?說明課堂教學中,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長×寬”與“長+寬”的數學意義有何不同,只是機械地記下了一條數學公式,對于“面積”的意義并沒有很好習得,沒有能夠挖掘數學的精髓。
教育影掠2:
語文課上學生問老師:“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詩句的作者是男人還是女人?老師答:“當然是男人。”學生又問:“既然作者是男人,詩句中用的又是‘他’,那這首詩就是男人寫給男人的啦?男人為什么要給男人寫這樣的詩句呢?”老師答:“嗯,是男人寫給男人的……”學生再問:“可是,在《還珠格格》中,蕭劍吟給晴兒的就是這句詩‘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晴兒是女孩子呀,你怎么說是男人寫給男人的呢?”老師答:“這你問瓊瑤去吧。孩子,不要在這些沒用的問題上費時間了,好嗎?”“我總是問沒用的問題。”———課后,此學生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基于過程思想,學校里的知識絕非固定的文本。我們習慣于將知識化約為公式、課本、習題冊,這是錯誤的,甚至是有害的。知識的本質在于知識的不斷發展和生成,不斷創新和超越。知識是經驗、情境的承載。學校里的知識是與五彩繽紛的生活相聯系著的,因此具有動態特質。知識與生活的關聯性及知識的生成性首先體現為教師對文本知識基于個體經驗的不同解讀,這種解讀是超越文本符號的經驗再現。其次,是學生基于個體特質的知識理解。知識從存在之時起,就是涵括實際應用的,生活與認知活動存在著必然的關聯,知識展現的是這種關聯性,如果不能展現這種關系,學生對知識就沒有真正掌握,也就無所謂真正的知識。其三,知識具有精神生活價值,“不管你要加強學生什么樣的能力,必須即刻就進行;不管你的教學給予精神生活什么潛在的價值,你必須現在就展現它。這是教育的金科玉律,也是一條很難遵守的規律。”[2]11—12“你理解了太陽、大氣層和地球運轉的一切問題,你仍然可能遺漏了太陽落下時的光輝。對事物在其實際環境中的具體達成態度的直接認識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代替的。我們需要的是具體事實,并且需要把它有價值的地方顯示出來。”[3]191“偉大的藝術就是處理環境,使它成為靈魂創造生動的但轉瞬即逝的價值。”[3]193知識是過程,是敏于細節的、耐心的過程,新的思想、新的視野、迥乎于過去的經驗根植于這一過程中。“企圖通過一種虛幻的方法做出高明的概括,學習上絕無此種捷徑。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使學生通過樹木看見森林。”[2]55二、知識的給予懷特海認為,宇宙中的萬事萬物相互關聯、彼此容納。人類在與地球的和諧共生以及人與人的相互關愛中臻于完善。和諧并非強求千篇一律。人類生活在共同的地球家園,彼此分擔痛苦、共同承擔責任,分享情感,并感動于彼此的惺惺相惜。過程思想強調創造性的和諧,通過彼此關愛而通達創造性的和諧。人們通過關愛自己、通過對他人提供幫助、通過欣賞他人賦予我們的生活之美而走進創造性的和諧。這里所強調的和諧不只關乎人類,也在于強調宇宙萬物之間的相互關愛。自然具有本身的價值,自然界的所有生命都應該被尊重和照顧。巖石、樹木、山川、河流等等,也并非自然界的簡單事實,它們也有自我覺知。
教育影掠3:
每到周末假期,學生們會大量涌入補習班,其中相當一部分學生是由家長“押送”的,在去往補習班的途中還可依稀聽得學生與家長的計較,表達著不想去補習的牢騷。也常會聽到家長之間的交流:“反正我花錢送孩子去補習了,至于學不學就是孩子的問題了,做家長的心思我已經盡到了。”也有家長總結道:“孩子不想學,送去補習也沒有意義,并不見成績提高,補了也是白補。”這應該算是已覺悟的家長了吧。
基于過程思想,知識的給予應該是在問題與情境中的,事物的本真應該放在系統中加以考察與理解。針對具體的問題或情境,組織、應用相關的知識來進行處理,這些問題或情境是經過選擇和設計的、在真實世界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學校給予學生知識的過程,是與學生的大腦打交道而不是與僵死的物質打交道的過程,因此應該考慮如何的“給予”才會引起學生愉快的接受。“權力的實踐有兩種途徑———強迫和說服———后者優于前者。強制力是武力和暴力,說服力顯示的是尊重與道德的力量。人應該處于相互提高的關系中,雙方通過彼此的關系可以使各自變得強大,即使是在等級關系中,通過彼此尊重也會強化雙方各自的力量。”[4]39首先,“給予”不是“施舍”。“施舍”是出于憐憫或積德思想,與人財物。受施者被定于弱者地位,由受施產生的積極方面的心理多為感激、報答、回饋,消極方面的心理則是自慚形穢、自愧弗如、怨天尤人。無論是感激、報答還是自慚形穢、怨天尤人都并非愉快(快意、舒暢)的感覺,因此形同“施舍”的給予不是給予知識的最好方式。
其次,“給予”不是“分發”。“分發”是逐一地發給,分發物是完全相同的,分發者不必考慮接受者的個體需求、個體差異、個人喜好而一并發放。分發之物會滿足部分接受者的需求,因為其恰好與部分接受者的個體需求相吻合,于是激起此部分接受者的愉快感覺,而另有部分接受者因為所分發之物并非自己所需之物,而覺累贅與厭倦,因此不會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
其三,“給予”不是“強送”。“強送”即違拗接受者意愿給強行給予。我們會經常提到“填鴨式”,并對“填鴨式”的批判之聲不斷,“填鴨”是一種強制肥育的飼鴨方法,為達鴨子體重快速增長目的而采用的一種強制性、規律性的人工進食的方法,至于鴨子的饑飽自不重要,即使是腹飽腸滿也要“填”。以“填鴨”借比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是很生動的。知識的“填鴨”式“給予”即是“強送”,被給予者只能無條件接受,雖然于腦于心可能已充溢得滿滿,并久已產生宿疾,但因為是“強送”便無法拒絕。“強送”伴生的將是痛苦與拒斥的情感體驗。
基于過程思想,知識的“給予”應該是“共享”的。所謂“共享”即共同分享,與他人一起使用或分享,共同擁有使用權、知情權及產權。“分享”所伴生的是自主、輕松、理解、協作的感情體驗,“共享”是愉快而幸福的。教師應了解學生的需求以及滿足學生需求的手段,教師不僅要看到當下,同時要看到將來,看到學生將向哪里前進,使學生不要停頓或倒退。
三、知識的獲取
懷特海認為,人類的智力活動不僅僅限于推理,也涵括感知、直覺、想象,所有這些活動共同作用導致對事物的理解。推理也是感知活動的一種形式,即:感知當下的思想,并對它們作出反應。理性的生命,不僅致力于辨明事實、倡導尋求依據,而且也會分析彼此矛盾對立的思想,基于對立雙方的不同立場,從整體與大局著眼,尋求彼此的融通與互補。理論影響實踐,實踐也影響理論,理論與實踐之間的二元對立是錯誤的。人的所為會影響人的思想,人的思想也會影響人的所為。學習的發生是從身體到意志,但這種發生一定要通過實做活動,而不單純是意志指導身體。
教育影掠4:
某中學生因為厭倦家長強迫自己學鋼琴而自行忍痛斷指,以此極端的方式擺脫“練琴”。
教育影掠5:
某小學生為逃避“練琴”,故意將自家房門不鎖,致使家里財物被盜,警方查實線索后,問該學生為何故意不鎖房門,學生答:為了盜賊能偷走鋼琴。
教育影掠6:
某高校工藝專業知名教授,回顧自己的專業成長歷程,笑談:自己小時候癡迷畫畫,上課畫老師,下課畫同學,因為當時“初學乍練”,招致丑化老師、丑化同學之嫌,引起師生不滿,老師頻頻向家長指陳其在學校之不端。上高中時,逃課去火車站畫旅客,警察疑其行為詭異,將其送回學校。因為“畫畫”一直“惹禍”,家長也視“畫畫”為影響文化課學習的“不務正業”,故無數次折其畫筆、毀其畫紙,并執意不許其報考藝術類院校,在經歷了三次高考落榜之后,家長束手無策,索性“放任自流”,于是第四次高考終被工藝專業錄取,此后成就卓然。
“學生是充滿活力的,不能像拆拼圖游戲的七巧板那樣,把他們拆散成分立的小塊。人們在生產一種機械結構時,結構的能量來自外部,它將互不關聯的獨立的部分加在一起。但是,生命有機體的情況卻完全不同,它是靠自我發展的沖動而成長。這種沖動可以受外界激勵和引導,也可能被外界的力量扼殺。盡管你可以激發和引導這種沖動,但智力發展的創造性沖動來自于內部,而且完全為個體所特有。”[2]69當下教育應致力于兩件事情:一是應該使學生對社會有責任心和關懷心,尊重他人和自然世界。
二是激發學生對世界的好奇心,幫助學生發展自身創造潛能。
[4]16—17
基于過程思想,學生有效的知識獲取在于教育活動對學生天性的充分尊重、在于學生內部的自發喚醒、在于學生天賦興趣的自由施展。學生的知識獲取,是在其個性被充分尊重、其內在精神能力得以解放的前提下進行的,學校教育應該在各種手工的、智力的、審美的、社會的和其他的活動中發現學生的天賦興趣,給予學生天賦興趣自由施展的可能和空間。
參考文獻:
[1]黃銘。過程與拯救———懷特海哲學及其宗教文化意蘊[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13。
[2]懷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3]懷特海。科學與近代世界[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
[4]Jay McDaniel What is Process Thought?Seven Answers to Seven Questions[M]。P&F Press,2008。
[5] 張建民。社會歷史規律論[M]。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懷特海過程哲學視野中的知識觀論文】相關文章:
試論哲學視野中的知識形態04-29
科學哲學實踐視野中的學科交叉論文05-04
技術哲學視野中的瘋牛病04-30
論哲學視野中的文化模式05-02
哲學視野中的和諧社會04-26
社會哲學視野中的精神生產04-30
行政哲學視野中的行政文化04-28
哲學視野中的生態危機04-30
實踐哲學視野中的經濟學與經濟哲學05-02
發展哲學視野中的馬克思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