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山水的美學特質研究哲學論文
摘要:
我國的山水在長期的發展中具有中華民族的美學特征,它形神結合重神韻,物我交融重情意,知悟兼顧重感悟。從其開始階段到成熟階段,經歷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和宋元等時期,隨著它的發展,中國自然美意識也逐漸形成。描繪自然山水,傳達生命自我內在的精神意蘊,體現出時代的特征和美學思想蘊含著經久不衰的生命力。
關鍵詞:
山水;自然審美意識;生命力;美學特質
中國古代的山水畫歷史悠久,在長期的發展中具有中國鮮明的民族特色,即要求神形兼備,又強調意境之美。基本精神是追求形神結合更重神韻,物我交融更重情意,知悟兼顧更重感悟。在自然美藝術的創作中,追求化工天成,清新淡遠之美。
一、山水形象
山水形象作為描繪的對象開始于我國的古代,中國山水畫簡稱“山水”。所謂“山水”指大自然中的事物,以山川河流森林自然景觀作為主要描寫對象。山水形象作為描繪的對象開始于我國的古代,我國的山水畫自隋、唐時期開始形成獨立的畫科,唐宋以后在中國古代美術史上成為繪畫的主流,它的地位、成就和影響是任何畫種不可比擬的。由于山水畫家的門派不同,在歷史上創作出各種風格和特色的作品。又由于畫法不同,它們的具體名稱也不同。比如有青綠山水派、金碧山水派和淺降山水派等等。早期的山水形象,是作為背景出現在畫面上的,人物未從畫中分離,作者的目的不是表現山水,而是表現人物。到魏晉南北朝時,山水形象由背景變為主體;隋唐時期,開始獨立并逐漸發展成為獨立的畫種,山水形象是以描繪大自然山水景色為主體,并且有一系列傳統表現技法。
二、自然審美意識的覺醒和逐漸寫實的山水
1、逐漸寫實的山水中國文人墨客喜歡山水、草木、花鳥的美,看到自然美,贊美歌頌祖國家鄉,也特別愛好大自然中蘊含的審美精神,抒發美好情感。在古代出現了很多的著名的山水家,東晉的顧愷之在中國古代繪畫史上,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的人。以他為代表的人們為山水畫的形成,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對待描繪對象的態度上,主張寫生,即真實的表現對象物體。他認為人最難、次山水、再次狗馬。“手揮五弦易,目送飛鴻難。”就是說,作為視覺藝術的繪畫表現形似比較容易,而要畫出飛紅鴻而目送神馳的會心,就需極深的文化藝術功力。從顧愷之的山水來看,山石主要依靠線的變化,來表現不同的面,依靠層次的變化,來表現不同的山巒變化,利用俯視的角度,來表現縱橫的山川,這些都是山水的基本表現技法。人物和山體的空間關系還安排的很不協調,山川、野獸、森林、花鳥結合的很完整,表現得比較真實。盡管這種表現還停滯在比較幼稚的階段,但是作者為真實表現對象所做出的努力和初步獲得的成就,為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自然審美意識的覺醒
伴隨著發展理論體系和自然審美意識也不斷的豐富和發展著,代表人物有宗炳,他酷愛自然風景,壯游名山大川,《畫山水序》是我國最早的一篇山水畫論。他提出暢神的觀點,認為對自然山水形象這些自然美的欣賞,使欣賞者的情感得到抒發,得到滿足,從而使人的精神為之一暢。宗炳認為“山水以形媚道”。“萬趣”應于目而會于心。若能用筆巧妙地表現出來,“目亦同應,心亦俱合。”暢神說豐富了中國的理論體系,暢神所尊重的是它自身的足以令人舒暢怡悅的審美價值,欣賞者從自然界中可以直接得到審美的滿足。古代人們的自然審美意識隨著社會的發展開始具有民族的特色。
這種觀點提出標志著自然審美意識的覺醒,這在中國古代藝術史上是具有開山意義的。
三、禪境山水實現天人合一,心物合一美學之境
1、知山樂水,天人合一圓覺之境在山水詩中和山水畫中,實現了中國傳統美學中“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唐代王維是一位罕見的多才多藝的藝術家,他在詩歌、繪畫、音樂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蘇軾評論王維的詩曾經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的山水畫最重要的特色是詩和畫的有機結合,創造了詩情畫意的境界,表現自然蕭瑟冷寞超塵絕世,不食人間煙火的境界。由于出生在信奉佛教的家庭里,他一出生家里人就給他取了一個與佛教結緣的名字,把佛教著名居士維摩詰三字拆開,以“維”為名,以“摩詰”為字。他富有獨創性的水墨山水奠定在我國古代繪畫史上的不朽地位,同時他也是我國最早的禪畫家,王維對佛教禪宗有過較深的研究,是他最早將禪宗的意境說,融進山水畫的創作,運用禪宗澄心觀照的審美方法,將禪的意境、畫境、詩境融為一體,使繪畫達到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人們喜歡山川河流、樹木花草等自然美,山水畫緣起也由于其天人合一意境的歷史集成,是知山、樂水大田園觀民居意識的集中體現。以山為樂和水為知、以空為悟和遠為覺精神的確立,這種天人合一的憂樂圓融意識,是一種精神,也是素樸生命哲學的藝術體現,這在中國山水中找到更豐富和具體的內涵。
2、禪宗物我同化,心物合一審美之境王維所描寫的物體,常常不受時空的限制,得心應手,意到便成,造理入神,迥得真趣,被稱為文人畫宗師。因仕途受挫,無心仕進,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禪宗既有入世,又有出世的超然人生態度,這給王維很大的精神安慰,同時這種態度也影響他的創作。禪宗的“物我兩忘”的超然境界,在他的山水畫中,也得到充分地體現。他的雪景、棧道、捕魚、村莊、雪景等景物,都充滿淡泊高遠的境界。歷史上對王維的禪畫評價很高,明代的董其昌從文藝流派和風格上來探討王維的成就,確立他為禪宗南宗畫派的創始人,獨具慧眼看到王維對禪宗的貢獻。
王維詩境與禪境交匯,中國山水的大象和大音之境便油然而生,體現對禪宗物我同化,心物合一境界的追求。其思想產生了一些追求禪境者。唐代張璨得王維的真傳,主張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隨意縱橫,出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有時創作到得意處,忘乎所以,干脆以掌抹色,揮涂起來。唐代畫家王洽,繼承張璨畫法,并發展為潑墨法,將墨色潑于絹素之上,隨其濃淡形態用手抹之,有時醉酒以后,以頭髻取墨抵于絹素,墨氣橫生,灑脫淋漓。宋代梁楷的減筆潑墨畫。元代黃公望注重觀察寫生得其自然,多用干筆淡墨著重低飯瘩澹有時淺降著色這些是他的個人風格;平淡簡遠,意境幽深的風貌,體現他的美學追求;η蠡面的簡括崇尚寫意,層戀迭翠如歌行長篇,遠山疏麓旭,愈簡愈深永S捎謁側重借景抒情,也就更講求筆墨趣味,對自然物的形式美的感受力和表現Χ幾為精細,對自然風光的美,顯得特別敏感,借筆墨寄寓人生理想表現主觀精神境界是他重要的美的境界C鞔徐渭的意趣自然的大寫意畫,清代八大山人、石濤、0邇諾然家繼承傳統勇于創新不斷向前發展,他們強調的“不似之似”的創作理論,體現了對物我同化,心物合一境界的追求6歐洲直17世紀荷蘭畫派的興起,風景畫才第一次作為獨立的藝術出現。歐洲的風景畫在表現技巧上與中國的山水畫有很大差別。被歌德贊美的魯本斯“高于自然”的風景畫卻常常表現出過多的人工雕琢之氣不夠自然;威尼斯畫派在神話故事中出現的風景雖具有詩意但幻想的成分居多。西方風景畫講究光和色的調和,中國山水追求意境美,用借喻等方法含蓄地表達思想感情。
四、山水蘊含生命內在精神的美學特征
1、形神結合重神韻山水之所以一直為人們所喜愛,在于山水畫中的“意境”,意境是山水的靈魂,表達了文人對大自然的自我感情和表現出的個性,對大自然風景的生動刻畫中貫穿著理性思辨的過程和展開,這些精神內涵滲透在形象的刻畫上和意境的熔鑄中。王弼在《老子指略》中曾經說過四象不形則大象無以暢,五音不聲則大音無以至。一些精神的,無形的,虛無的東西,總是借助于一定物質的,有形的,實的東西來表現,意境就是景與情的融合。
2、物我交融重情意
人們對大自然有較高的審美能力,通過詩人將自然美熔鑄成藝術美———是景與情的融合。古人說“緣物寄情”,寫景就是寫情,表達了人對自然的思想感情,見景生情,景情結合。南宋時期的山水畫家馬遠。他作畫簡潔往往在紙上畫一角,所以人稱“馬一角”。他的山水畫水墨蒼勁,不作層層渲染,但是注重濃淡層次的變化,所以遠近分明。例如:《寒江獨釣》描繪了一只孤舟,在遼闊的江面上,有一個老人在獨自垂釣。這給人以不盡的遐想,是意境深遠的佳作。如果山水畫片面追求自然科學的一面,象地理、自然環境的說明和解圖,那么畫風景就會缺乏興趣、情趣,沒有畫意,也就不能感動人,失去了山水的傳神、表達情感、傳意的作用。
因此,山水畫這一反映以自然美為對象的藝術,不僅講究“神形兼備”,而且要求“思與境偕”,要求創造出特寫的藝術境界,其中的韻味,意境、意蘊和情趣的講究,都更深入地接觸到文藝創作的美學規律。
3、知悟兼顧重感悟
中國的山水自始是一種“意境中的山水”,而不是純客觀自然景物的再現,具有重情意,重神韻、重領悟、重天然的美學特征,繼承了莊子哲學中的清淡玄學風氣,無以自化、清靜自正。那些畫家及士大夫們以虛無的胸襟、玄學的意味去體會自然和表現自然,知悟兼顧的同時注重感悟。在他們看來,山水的美不在山水本身,而在于它體現“道”。山水是以其外形,而體現“道”的,山水與“道”是相結合的。中國古代的山水畫在實踐中,對藝術意境的發展,對藝術家們玄遠的美感、藝術觀、感悟,對美學中意境理論體系的形成,做出獨特的貢獻,使其在世界上成為一個獨立的體系。
五、結論
中國古代山水審美意識的核心,是體驗自然美中的得趣、暢神等一些自然美意識,同時也是外物與自我的統一,形似與氣韻的結合,應目與會心的相承,天然與人工的融匯,形成情景交融,含而不露,天然渾成的韻味,這些成為我國自然審美的基本格調。自然審美意識是在我國多樣的、秀美的山川景物之中不斷發展的,正是在這些山水不斷發展中,展現出美學特質,看到古代的中國人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愛,表明我國山水具有常盛不衰的藝術魅力和無限生命力。
【山水的美學特質研究哲學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武術美學研究的反思論文05-03
美學--哲學的最高形態04-26
孟子道德哲學的踐履特質04-27
懷疑論與希臘哲學的特質04-30
西方哲學研究邏輯演變思索論文05-02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與孔子美學思想比較研究04-27
戲曲電視劇的中和美學研究論文05-03
柏格森生命哲學美學的歷史歸宿04-29
哲學論文04-30
關于美學論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