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社會]小學社會課教學要注重“四性”
社會課是我國義務教育(www.xfhttp.com-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小學階段新開設的一門綜合性課程,教學內容包括社會生活、歷史、地理以及法律 等常識。又因為許多教師是在以前教過歷史、地理等課程之后轉向社會課教學的,所以在社會課教學中就很可 能自覺或不自覺地沿用歷史、地理等學科的教法,因而不能體現社會課的教學特點,也很難達到社會課的教學 目的要求。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小學社會課教學應注重“四性”。
一、社會性
社會性是小學社會課教學最本質的特點,是區別于其它課程最突出的特征。社會課教學大綱規定:“社會 課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認識一些常見的社會事物和現象,初步了解一些家鄉的、祖國的、世界的社會常識;從 小培養他們正確觀察、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生活的初步能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www.xfhttp.com-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以及法制觀念的啟蒙教育(www.xfhttp.com-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培 養他們對社會的責任感。”又規定:小學社會課教學要“遵循小學生的認識規律,使他們從認識周圍社會開始 ,進而認識祖國和世界,逐步擴大認識社會的范圍。”由此可見,無論在教學目的的確定上,在教學內容的安 排上,還是在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的設計上,都是緊緊圍繞“了解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這個 中心來說的。這充分顯示了小學社會課的社會性。
既然如此,那么在教學中應怎樣體現和突出社會課的社會性呢?以社會課與歷史課和地理課的區別為例:
1.關于社會課中的歷史常識,在教學中不再強調歷史的順延銜接關系,不再面面俱到地講述歷史人物和歷 史事件,而是把重點放在與認識社會有關的內容上。如“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自古以來就是統一 的多民族國家”、“有著光輝燦爛的文化”、“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等等。這些基本觀點和基本史實,都是 認識祖國所必須掌握的社會常識,必須讓學生充分認識,深刻領會,而對于其它的一些歷史知識,則不必糾纏 和補充。
2.關于社會課中的地理常識,在教學中不再單純按空間分布講述地形特點、氣候特點、交通干線、物產分 布等地理事物和現象,不再要求學生泛泛地牢記一些地理名稱,而是從認識社會的角度去組織教學內容,著重 了解地理環境與人們生產生活的關系,又因為讀圖識圖能力是社會生活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社會課教學 特別注重對學生讀圖識圖能力的培養。
二、整體性
盡管社會課教學內容包括社會生活、歷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常識,但它決不是這幾方面內容的大雜燴,更 不是所謂原來小學歷史地理兩門課程簡單相加,而是一門自成體系的完整的系統的綜合課程。這是因為社會課 的教材內容都是從小學生認識社會的需要出發來選定的。聯系這些知識材料的紐帶就是社會關系。打個比方說 ,“社會關系”是編織社會課教材的“毛線”,而時間(縱向發展)和空間(橫向聯系)這兩個坐標,即是編 織社會課教材的兩根“竹針”。社會課教材就是用這兩根“竹針”作為工具,沿著社會關系這條“毛線”,將 有關的必要的社會事物社會現象社會常識編織在一起,形成了小學社會課新的完整的知識體系。拿社會教材中 的歷史常識和地理常識來說,要了解社會,就需要了解社會的歷史和現狀。了解歷史就是從時間這個坐標了解 社會的發展歷程,了解社會的昨天;
[1] [2] [3]
【[小學社會]小學社會課教學要注重“四性”】相關文章:
作文批語要注重藝術性04-28
品德與社會課教學論文12-28
社會競爭與社會多樣性04-25
教師要注重教學反思04-29
語文課激趣應注重五要04-29
小學品德與社會表現性學習評價總結05-01
《品德與社會》小學教學計劃03-31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04-11
班級管理要注重藝術方法-小學語文論文04-30
技術的社會制約性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