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論文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其目的就是要解決學生在綜合性學習中死記硬背被動應付的問題。因此,需要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改變過去“一講到底”的教學模式,積極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獨立探究和密切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獨立探究和密切合作中,更自覺、更主動地獲得新的知識。
一、以獨立探究為前提,擴大學習面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獨立探究”就是把課堂交給學生的積極嘗試,是為學生確立學習主人的地位,讓學生在“獨立探究”的前提下,擁有學習主動權,進行個性化的探究學習,擴大個體的學習面。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西湖》一文時,我就先安排學生在課前獨立完成一項任務,那就是搜集有關西湖的資料。從與西湖有關的歷史故事和神話傳說,到西湖著名的景點,讓學生從各自的興趣和經歷出發,對西湖進行獨立探究。然后在課堂上,讓到過西湖的同學先講一講自己看到的西湖,再拿出自己在西湖邊拍的照片供大家欣賞。為了擴大學生的學習面,在上課時,筆者沒有讓學生逐段學習,而是讓學生自由選擇一個方面進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我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組4個學生。每組的4個學生從4個方面進行探究。如:同學一可以從整體入手,了解西湖給人的整體印象;同學二可以站在高處遠賞西湖,欣賞西湖的美景;同學三可以近賞西湖,在西湖邊上走一走領略湖中的風光;同學四可以進入月光下的西湖,感受西湖天上人間的月色學生在獨立探究和相互交流過程中,吸取別人的精華,充實自己的體驗,感悟全篇。如此一來,學生在獨立探究中擴大了學習面,不僅積累了語言,加深了語感,陶冶了情操,而且培養了個性,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加強。
二、以獨立探究為原則,增進參與度
“獨立探究”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方法,也可以延伸為學習所要遵循的原則,也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一方面表現為老師的正確引導,另一方面表現為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這都需要通過“獨立探究”來實現。所以,作為老師,必須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且有效地參與。如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公儀休拒收禮物》時,因為這篇課文是一出獨幕劇,所以非常適合表演,筆者鼓勵學生大膽表演,在表演當中獨立探究每一位角色,增進學生的學習參與度。為了幫助學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我首先要求學生講述故事情節。然后才是讓每組學生在小組內根據劇本進行表演。一名學生扮演公儀休,一名學生扮演子明,一名學生扮演管家,一名學生演旁白。表演開始,旁白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子明坐在席上讀書,公儀休由內室上,就這樣故事一步步展開。學生的表演惟妙惟肖。這個教學環節使每個小組的四名同學都參與了進來,然后讓準備比較充分的小組上臺表演。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了,很快理解了課文內容。這樣不僅能夠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還增進了參與度,凸現了學生主體,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突出了學習的重點,突破了課文的難點。
三、以密切合作為手段,突出綜合性
以分組學習的形式,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密切合作的能力,可以說是一種新的教學方法的嘗試,對班級學習方式而言是一種補充和改進。在小組基本單元內,每個小組明確分工,同時密切合作,既彌補了個體學習中的不足,又鍛煉了學生密切合作的學習能力,突出了大語文的綜合性。如在教學蘇教版小學語文《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一文中,筆者就采用了分組學習的形式。根據二年級的課標要求:找容易讀錯、寫錯的字;難理解的字詞;難讀和難體會的句子以及難懂的畫面等。在眾多目標當中,識字教學仍是低年級教學的重中之重。為讓學生增加識字數量、學會識字,我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提出在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每個小組指定一名學生代表發言,然后由其他同學與自己的學習結果作比較,互相補充不足;最后由每組組長負責,互相交流后提出不同的意見,進行爭辯比較,在辨析的過程中得到進一步提高。學生紛紛發言,互學互補,識字數量顯著增長,識字能力快速提高。分組學習讓學生的合作更加密切,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幫互學提供了客觀條件,為掌握語文知識提供了多種可能,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獨立探究,密切合作,已成為現在教學的一種常態。它改變了傳統的學習模式,擴大了學生的學習面,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發揮了小組的作用,提高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養了具有合作精神的一代新人,使學生掌握了高效的學習方法,為現代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機。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論文】相關文章:
淺析語文綜合性學習論文04-27
對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粗淺認識05-02
“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初探04-26
淺談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的幾點體會論文04-27
中考語文綜合性學習04-30
小學語文:《向往奧運》綜合性學習教學設計03-25
中考語文綜合性學習歸納復習04-30
綜合性學習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