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教學與審美教育
編入小學語文教材的古詩,以極簡煉、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畫面,創設了優美的意境,表達了深摯的情感,千百年來膾炙人口。詩中的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為一體,有著特殊的審美功能。我在教學中體會到,引導學生從古詩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學生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是古詩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
一、讀詩作畫,再現古詩的畫面美
畫家用線條、顏色表示形體,詩人則用語言來繪色繪形。高超的“畫筆”,可使“畫中有詩”,而美妙的“詩筆”又可使“詩中有畫”,從而使得詩情畫意融為一體。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古詩就不乏“詩中有畫”的千古名作。如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從而構成了一幅農村春末特有的溫暖熱鬧、鳥語花香的絢麗圖案。又如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詩中深秋的高山,彎彎曲曲的石徑,飄渺的白云,若隱若現的人家,紅得似火的楓林,構成了一幅清新明麗的深秋山野圖。再如楊萬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詩人以清新活潑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撲蝶圖。
古詩的語言極為精煉。僅僅通過接觸語言來學習古詩,兒童對古詩畫面美的理解就會是籠統的、模糊的。我抓住古詩“詩中有畫”的特點,把“詩”與“畫”結合起來進行教學,通過作畫,具體而形象地再現古詩中的畫意,喚起學生豐富的聯想,從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古詩的畫面美。
讀詩作畫,我經常采用以下幾種形式:
教師作畫。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詩意,用簡筆畫的形式一次性或逐步再現詩的畫面,幫助學生感受詩的畫面美,加深對詩的理解。如在教學《小兒垂釣》一詩時,我將一幅小兒垂釣圖用簡筆畫勾勒出來,展現在學生面前,在觀察圖畫的基礎上,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理解詩句。詩畫結合,一個天真活潑、聰明伶俐的可愛的兒童形象,在學生的心目中就活起來了。
師生同畫。在初步了解詩意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共同作畫,把無形的語言變為直觀的畫面,理解詩的畫面美。如《望廬山瀑布》一詩的教學,師生分三步讀詩作畫。第一步,我在解題時,邊講邊畫出詩人李白仰望瀑布的簡筆畫,讓學生一開始就進入詩境,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形象。第二步,讀完第一、第二句詩后,我讓學生想象詩的意境,添畫“香爐峰”、“生紫煙”、“瀑布掛前川”,突出瀑布的背景美。第三步,讀三、四句詩后,為了突出“飛流直下”的氣勢,我在學生畫的瀑布上用粉筆橫著由上往下添上有力的幾筆,讓學生感受瀑布的動態美。
學生自畫。在教學中,我常常引導學生在把握詩意之后,展開想象,在頭腦中形成畫面,再獨立地畫出詩意。如《尋隱者不遇》一詩中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一句,是童子回答來訪者的話。為了
[1] [2] [3]
【古詩教學與審美教育】相關文章:
古詩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4-29
感知激情入境悟理-談古詩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4-30
試論高職歷史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4-29
淺談中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4-28
淺談美術欣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5-01
審美何為-讀席勒的《審美教育書簡》04-26
怎樣在化學教學中進行審美教育04-29
新課標下小學古詩文教學的審美熏陶04-29
新課標下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4-28
論中專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