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韻·詩意·詩境-以《泊船瓜洲》為例談古詩朗讀教學
詩韻·詩意·詩境 ——以《泊船瓜洲》為例談古詩朗讀教學 福建省永春縣蘇坑學區 陳永林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有助于理解古詩的內容,領悟只能意會而無法言喻的意境和韻味,是綜合感受語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古詩朗讀教學要抓準韻腳、節奏、語調等諸多要素,引導學生讀好詩韻,讀準詩意,讀出詩境。下面以《泊船瓜洲》為例談談古詩朗讀教學。 一、抓準韻腳,讀好詩韻。 詩韻是古詩朗讀中潛在的情感語氣,它主要依賴于讀準平仄音,表現好韻腳韻音等得以實現的。因此要讓學生明白,朗讀古詩要想表現出詩韻,首先要將平仄音讀正確,如《泊船瓜洲》中的“間”字是仄音jiàn ,如果讀成平音jin,就會損傷音節的諧和效果。其次要注意將各韻腳的音節讀得正確中肯。古詩中的絕句和律詩一般情況下奇數句不押韻,偶數句押韻,一押到底,不變韻。朗讀時對韻腳要恰當重讀,非韻腳音讀得輕佻一點兒,使上下句音節諧和對應,這樣才能產生沁心感懷的韻味效果。當然,對韻腳重讀不是一成不變的,如《泊船瓜洲》一詩的韻腳有四個:“間山、岸、還”,如果把這四個韻腳都重讀了的話,就會使人感到重復乏味。這時應根據詩意的表現需要,對“間、岸”給予恰當重讀,而“山、還”的朗讀力度應稍弱一點兒。此外,詩歌朗讀是介于讀和唱之間的形式 —— 吟誦,為了更好地表現出詩的韻味,朗讀時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適當拖長些,從整體上表現出古詩回環起伏、委婉動聽的音韻美。 二、正確理解,讀準詩意。 理解是朗讀的基礎。只有正確理解內容,朗讀才可能表情達意。因此在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詩歌的意思后,必須引導學生讀好古詩的節奏、重音及語調,準確表現詩意。⒈節奏。劃分節奏的一般規律是:首先將句子分成前后兩大部分,五言句分成“△△|△△△”形式,七言句分成“△△△△| △△△”形式,然后再根據結構、內容等具體情況,將后一部分三字劃分成“△ |△△”、“△△ |△”或“△△△”停頓形式,有時七言句的前部分劃分成“△△ |△△”形式。如《泊船瓜洲》一詩,可指導學生合理劃分節奏并用符號加以表示:京口瓜洲 |一水間,鐘山 |只隔 |數重山。春風 |又綠 |江南岸,明月 |何時 |照我還?⒉重音。詩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達是依靠情感語氣來實現的,其中語音輕重是關鍵。因此必須根據詩歌的表達重點,確定少而精的詞語加以重讀處理,并用著重號“·”標示。如本詩應把“只、又、何時”讀成重音,強調詩歌的內在情感。⒊語調。根據詩歌的情感表達確定哪句(部分)用升語調,哪句(部分)用降語調,分別用“↑”“↓”表示,注意詩句前后部分語調要相反或相對配置,如“明月何時照我還一句可作如下語調處理:明月何時↑照我↓還?讀升語調時音量逐次加大,力度漸次加強,語尾音節上揚且拖長;讀降語調時力度從強次減弱,語速平緩。而且就整首詩而言,上句與下句,前兩句與后兩句語調配置也要交錯對應,以取得起伏跌宕、相應諧趣的效果。 三、展開想象,讀出詩境。 朗讀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詩朗讀也不例外。因此在學生讀出詩韻、讀準詩意的基礎上,應誘導學生感受詩歌的情境,讓他們進入角色,獲得自己的情感體驗,發揮自己的創見性,去表現詩歌的思想情感。要引導學生讀出詩境,首先應幫助學生獲取更多有關詩歌的背景資料,這才可能進入詩人的內心世界。如《泊船瓜洲》一詩是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抒情杰作。經查證,該詩寫于他再次入相的赴京路上,泊船瓜洲古渡之時。這次復相,意味著對他前期改革的肯定,此時此刻,一種將要為國家一展雄才的歡娛充盈著他的整個身心,然而他畢竟是一位身歷風霜的政治家,對前程并不抱有幻想,倒不乏絲絲憂愁。回望自己的第二故鄉 —— 鐘山,他在想:什么時候事功有成,在明月清輝之下,我將回到鐘山;萬 一事功遇阻,這山林綠野正是我最好的歸宿[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