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論文
摘要:體育教學細節可以分為教師的細節、學生的細節、教學內容與教材的細節、動作技術的細節等,而且這些細節在課堂上的出現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有研究表明,體育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利用這些細節,使其貫穿體育教學的全過程,從而促進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具體而言,教師要調整課堂結構,培養學生個性能力;創設問題情境,培育學生學習興趣;優化教學計劃,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體育教學;教學細節;教學質量
體育教學是體育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構成的一種雙邊互動的活動。這種互動過程一般會產生大量的教學細節,而教師能否很好地處理和利用這些教學細節,對于體育教學目標的達成至關重要。我們知道,知識技能是課堂教學的核心,而細節則是圍繞教學內容生成的“枝節”和“脈絡”,因此,體育課堂教學要想取得較好的效果,教師須認識到細節的重要性,在細節上多下功夫。[1]
一、何謂體育教學細節
有學者認為體育教學細節就是“發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具備體育教學特質并影響體育教學效果的最基本的體育教學要素或行為”[2]。有學者認為:體育教學細節是組成體育教學行為的若干部分的分解,是在師生連續不斷的教學互動過程中產生的最小的行為單位,是構成體育教學行為的最細致部分;谝陨嫌^點,我們可以把體育課堂教學細節分為教師的細節、學生的細節、教學內容與教材的細節、動作技術的細節等,而且它們的出現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與其他科目的教學細節體現為更多的內在思維活動不一樣,體育教學細節具有突出的情境化特性,涉及很多肢體語言,包含了更多師生之間的互動行為、學生的自我練習等直觀的外顯性行為。對于體育教學細節資源的利用,教師應通過教學資源整合、教學方法優化及教師的靈活捕捉三種途徑。首先,教學資源的整合。教學實踐表明,若要使體育教學過程中的相關細節處理得更為科學、合理,就需要對體育教學資源進行整合。這是因為,只有把體育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才能使其共同朝向體育教學的目標,而不至于浪費資源或偏離目標。其次,教學方法的優化。好的教學方法可以提升教學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體育教學更是如此。體育教師選擇教學方法時必須要在對學生實際情況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通過分解法、糾錯法、游戲法、直觀法、領會法以及探究法等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實現教學細節對體育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最后,教師的靈活捕捉。有時候一些細節的出現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靈活捕捉。例如,一位體育教師在分組練習組織過程中,本應“向右轉”(練習場地在學生的右側)的口令錯喊成了“向左轉”,學生稍楞片刻后馬上執行了指令。但這位體育教師靈機一動,接著喊又來了個“向后轉”的口令,整個隊伍隨即就直接面向了練習場地,從而避免了錯誤。
二、教學細節的實現途徑
好的體育教學細節要達到三個目標:一是體現教師對學生的尊重、理解和人文關懷;二是體現教師的教學能力;三是滿足教學任務的需求。而這三個目標的達成需要教師通過調整課堂結構、創設問題情境、優化教學計劃來實現。
。ㄒ唬┱{整課堂結構,培養學生個性能力
對教師來說,凸顯細節的體育課結構設計要圍繞教與學的規律進行,保證教學有起伏但又有條不紊。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對理論知識講解和對動作示范的時間如何分配、課堂中的紀律與學生的自由活動如何掌控、學生可承受的壓力如何界定等都需要依據教學規律和學生的特點來完成,這一過程便形成了教學細節;谶@一細節,教師依據本班實際情況科學設計課堂結構,能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可以使體育課堂教學變得更有樂趣。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互動過程的一舉一動都突顯出教學細節的變化,細節在教師的語言變化、表情變化、示范動作以及學生學習領悟過程產生的變化中顯現。其中雙方動作過程產生的細節變化可以通過肉眼來觀察到,但表情、心理活動等不明顯的和隱性的變化往往是學生不易察覺的,這就需要教師適當引導。教師應在把握學生接受的程度的基礎上,認真觀察學生的反應,從細節入手,把教學內容一點一滴地滲透進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基本知識和動作要領。
。ǘ﹦撛O問題情境,培育學生學習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讓學生樂于去學習的關鍵是要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個性特點。教師可以通過創設一種極具誘導性的學習情境來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當然,營造問題情境需要教師進行深度研究,了解學生的認知接受能力,在適當的時機提出問題,然后通過趣味性的課堂活動讓學生自主地去探索和研究問題的答案,使教學成為催生學生智慧的主要途徑,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比如,體育舞蹈教學的教學內容以音樂為主,教學活動以發展學生動作技能為目標,在教學中,動作細節是由人體動作的形態來組成的,同時以音樂節奏來規范。只有這樣,舞蹈形體動作才能較為有節奏性,也就是說每個動作間隔要符合節奏的變化。由此可以認為,動作細節是體育舞蹈教學中音樂和教學的連接和紐帶。舞蹈者動作的節奏與速度受到舞蹈音樂節奏與速度的制約,舞蹈者的動作只有與音樂密切吻合,才能使舞蹈具有生命力和藝術性。因此,在這類教學中,除了告知學生動作技能的要領之外,教師還應逐步教給學生節拍等音樂知識,例如:強拍與弱拍的結合是怎么樣的,四分之二拍、四分之三拍、四分之四拍等之間存在何種區別等等,以幫助學生理解節拍的重要性,找準音樂的節奏,真正實現體育舞蹈教學的目標。
。ㄈ﹥灮虒W計劃,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體育教學效果的好壞與學生的身體素質有很大關系,教師應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如年齡、性別、身體素質等差異,合理安排運動量和運動方式,采取差異化教學,實現因材施教。事實上,這種差異性教學也正體現了教學過程的細節化。另外,體育教師在設計教學計劃時,還應以教材與大綱為前提,正確處理教材教學的先后順序關系。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對教材的先后次序進行適當的改變,以舞蹈教學為例,教師在講授完重點后,可以讓有把握完成整套動作的學生站在前面示范,其他的同學則在一側進行觀看。這種做法一方面鼓勵了那些優秀的同學,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展示自我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激發了那些尚未掌握動作的同學的不服輸精神。這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細節,但對于提升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是非常有價值的。
三、教學細節的實踐運用
。ㄒ唬┱Z言教學細節的運用
語言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講與學生練是體育課堂教學的兩個基本要素,課堂中反復交替的講與練形成的教學細節是體育教學效果實現的基本途徑。一般來說,教師的講解、示范和指導是學生掌握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主要途徑,講與練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只依靠教師講解而學生不實踐,則很多動作如同紙上談兵,難以真正掌握;而教師不就練習中的問題進行必要的講解,學生只一味地練則容易導致學生迷失方向,學不到規范的動作技能。因此,無論是練得太多、講得太少,還是講得太多練得太少,都會產生負面影響,使教學失去平衡。只有經過多次反復的講與練過程,學生最終才能掌握并鞏固知識和技能。[3]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講解與指導是至關重要的,優秀教師的講解極具啟發性和感染性,語言生動、直觀、形象、生動,易于學生吸收。例如,體育教師在講解一個動作時涵蓋很多要素,如動作的方向、順序、路線,以及如何站位、如何發力、哪個部位發力等等。講與練的過程中產生的細節是最容易掌握的細節,體育教師應在這一過程中合理運用語言教育的細節,幫助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
(二)節奏教學細節的運用
體育課堂教學的很多細節都體現在動作的表達上,如動作由低層向高層遞進的細節變化、動作力度的強弱變化、動作速度的快慢變化等,這些細節都屬于規律性的節奏變化。節奏的變化對學生掌握具體的動作技能有著重要的影響。以體育教學中的舞蹈教學為例,同一連貫性動作教師可以一拍示范,也可以分成兩拍甚至三拍來示范,這種間歇式的示范和速度的變化,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每一種形式的示范,其肌肉強度、動作速度和力度等都是不同的,這些細節就是便于學生記住動作的關鍵點,也是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重點強調之處。另外,對于不同類型的課程,體育教師可配上與之相適應的音樂,創造一個讓學生興奮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積極學習的動力,緩解學生的疲憊感。有效的體育課堂教學要注重張與弛的節奏細節變化,即張弛有度。因此,體育教師應充分利用節奏細節的變化引導學生學習相應的動作技能,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ㄈ┳ヅc放教學細節的運用
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抓”和“放”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白ァ钡闹黧w是教師,是指教師的教學活動,如傳授知識概念、示范動作技能以及組織管理等,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扮演“傾聽者”的角色!胺拧币揽康氖墙處熞龑В珜嵤┲黧w是學生,是指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的自主練習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練習技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應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發揮個性和創新精神,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以某教師的體育舞蹈教學為例,以往教學中,學生們要么注意力渙散,思想開小車;要么總是抓不到學習重點,顯得力不從心;要么不求上進,只為混時間,一節課下來學生大多沒有任何收獲。針對這種情況,該教師讓學生自由組合,隊員根據共同的愛好選擇適合這個團隊的音樂,然后自編動作或針對音樂風格進行舞蹈創新,完全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種更生動的課堂教學能將抓與放細節之美體現得淋漓盡致。但在“放”的過程中教師應充當好引導者的角色,處理好學生自主與教師引導的關系,這樣才能有效掌控體育課堂教學的進程,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而又不至于使教學走向無序和混亂。
(四)場地器材教學細節的運用
體育課大多在室外進行,場地與器材是上好室外體育課的重要基礎。如果場地與器材得到了合理、充分的運用,將有利于體育教師合理組織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格外注意場地器材細節的運用。首先體育教學中的場地與器材設計要從教材的實際出發。因為教材是場地設計的依據,備課中對于場地的設計一定要根據教材特點,因材設計、因地制宜。[4]其次,場地與器材的設計要簡潔、實用。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發展,場地與器材的簡單設計便于學生操作和掌握,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最后,場地與器材設計要規范、合理。體育教師需要在場地設計上注意規范化與合理化的問題,如場地的選擇既要考慮陽光、風向等自然因素,又要考慮學生、教師等人為因素。
參考文獻:
。郏保荩郏常輨⒂⒔,孫永泰.體育課堂教學的細節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1):72-74,81.
。郏玻葳w子建.體育教學細節的理論考釋及資源生成的策略[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7):91-95.
。郏矗堇钣鲕姡w育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J].成功(教育),2012(12):14.
【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論文】相關文章:
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之我見05-01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體育課堂教學質量的論文04-27
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論文04-27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論文04-27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淺談04-26
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論文04-27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點滴體會論文04-27
如何提高中學生體育課堂的質量的論文04-27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方案(精選13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