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充分利用生物學科特點論文
摘要: 探究性實驗是自主學習的具體體現,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提高他們的綜合科學素質以及在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不再只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而是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會,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和研究探索的體驗。在體驗中不僅學會文化知識、學會做人、學會合作,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關鍵詞: 自主學習,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探究性實驗
《生物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的教育應該是人的全面素質的教育,學生的學習應從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素質出發,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放開手腳讓學生在自主的活動中學會做人、學會認知、學會思考、學會創造等一系列的自主學習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探究學習的過程。
根據生物學科是一門實驗科學的特點,利用實驗(主要指探究性實驗)使學生由死記硬背變為活學活用,由被動接受轉為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探究性實驗是一種自主學習的具體體現。它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注重過程教學的探究式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科學素質以及在實踐中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是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學習過程。
人教版初一生物講到種子萌發條件,這是學生既感興趣又不明原因的問題,于是我采取了讓學生用實驗探究的方法,但用什么實驗方法和實驗材料做實驗效果最好?究竟種子萌發是由內部條件決定,還是外界條件決定?針對這些問題,我組織學生討論設計一系列的探究性實驗,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具體做法如下:
1 探究性實驗的設計與實踐
1.1 制定實驗方案 首先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教材,查閱資料,自己設計實驗方案,篩選實驗材料,自由結合實驗小組,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去進行實驗探究。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糾正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錯誤,篩選出較理想的實驗方案,實驗材料和組織形式。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學會文化知識、學會做人,還能學會自我管理。
1.2 確定實驗材料 根據探究性實驗要求簡便易行、周期短、可操作性強、學生易完成的特點,從學生們選取的實驗材料中經過篩選確定了本實驗的材料最好用大豆種子。因為大豆種子發芽快、實驗現象明顯、易于學生觀察。
1.3 確定實驗方案 經過反復探究和交流討論,最后確定每班分六個組分別采用不同的實驗方案。
第一組:一粒煮熟的大豆種子在適宜的溫度(20℃--25℃)、空氣、充足的水分條件下能否萌發。
第二組:一粒胚不完整的大豆種子在適宜的溫度(20℃--25℃)、空氣、充足的水分條件下能否萌發。
第三組:一粒曬干的大豆種子在適宜的溫度(20℃--25℃)、空氣、無水的條件下能否萌發。
第四組:一粒曬干的大豆種子在適宜的溫度(20℃--25℃)、真空、充足的水分條件下能否萌發。
第五組:一粒曬干的大豆種子在適宜的溫度(20℃--25℃)、空氣、充足的水分條件下能否萌發。
第六組:一粒曬干的大豆種子在0℃--10℃、空氣、充足水分條件下能否萌發。
1.4 探究性實驗的操作及結論 取六個相同的實驗杯,杯中裝有等量的營養充足的液體,實驗杯上貼一層吸水紙。
第一組:吸水紙滲入營養液中,將煮熟的大豆種子放在吸水紙與實驗杯中間,并將準備好的實驗杯放在20℃--25℃的環境中,幾天后,大豆種子沒有發芽。
第二組:吸水紙滲入營養液中,將一粒胚不完整的大豆種子放在吸水紙與實驗杯中間,并將準備好的實驗杯放在20℃--25℃的環境中,幾天后,大豆種子沒有發芽。
第三組:吸水紙的邊緣位于營養液最高面之上1厘米,將一粒完好的曬干的大豆種子放在吸水紙與實驗杯之間,并將準備好的實驗杯放在20℃--25℃的空氣中,幾天后發現大豆種子沒有變化。
第四組:吸水紙滲入營養液中,將一粒完好的曬干的大豆種子放在吸水紙與實驗杯之間,用塑料薄膜密封實驗杯口(使內部成為真空),并將準備好的實驗杯放在20℃--25℃的環境中,幾天后,只能看到大豆種子膨脹了而看不到大豆種子發芽。
第五組:吸水紙滲入營養液中,將一粒完好的曬干的大豆種子放在吸水紙與實驗杯之間,并將準備好的實驗杯放在20℃-- 25℃的環境中,幾天后,不僅看到大豆種子膨脹,而且可以看到大豆種子發芽。
第六組:吸水紙滲入營養液中,將一粒完好的曬干的大豆種子放在吸水紙與實驗杯之間,并將準備好的實驗杯放在0℃-- 10℃的環境中,幾天后,只看到大豆種子膨脹了,但大豆種子沒有發芽。
以上實驗列表如下:
條 件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 實驗四 實驗五 實驗六
完 整 的 胚 √ √ √ √ √
活 的 胚 √ √ √ √ √
適宜的 溫度 √ √ √ √ √
空 氣 √ √ √ √ √
充足的水分 √ √ √ √ √
結 果 不萌發 不萌發 不萌發 不萌發 萌 發 不萌發
通過上述的實驗和比較,學生能得到如下結論:一粒保存完整的活的大豆種子,在適宜的溫度(20℃--25℃)、空氣和充足的水分條件下才可以萌發。如果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條件大豆種子就無法萌發。即:種子萌發的條件包括種子的自身條件和外界條件。自身條件是具有完整的活胚的種子。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空氣、充足的水分。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鼓勵每位學生大膽實驗,引導學生自己組織實驗,讓每位學生在自己的實驗活動中充分發揮作用,提高他們的實驗能力、分析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探究性實驗后記
從上述例子分析可以看出,探究性實驗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特殊方式,不再重視學生學習的結果,而是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會。
2.1 探究性實驗有利于學生學習品格的形成 探究性實驗中學生知識的構建方式與傳統教學中學生知識構建方式不同。從內容上看,傳統教學中學生所學內容都由教師以一定方式傳給學生,而探究性實驗內容可以是教師提供,也可以是完全由學生自己選擇和確定的,可以是未知的知識領域。由于探究性實驗可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和研究探索的體驗而產生積極的情感,逐步形成樂于研究和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所以探究性實驗有利于學生學習品質的形成。
2.2 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探究性實驗中知識的構建方式從技能和情感培養上是學生圍繞課題獲取知識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可享受某種先知先覺的愉快感受,從而將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機,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2.3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 探究性實驗可使學生初步學會多渠道獲取知識、處理信息、并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可培養他們科學的探索精神、正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豐富的感性認識,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性為他們拓寬了思維和想象的空間。有些學生的設想非常有創意,而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的激烈的討論促使學生查閱大量的資料并進行了初步的論證,顯示出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到了相應的發展。通過實驗、調查、觀察、思考、再現和表達等一系列過程,加深了學生對有關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運用多學科知識理解和處理相關問題的能力得到相應的發展,促進了學科知識間的滲透和融合。
總之,生物學中的實驗學習應采用探究性的自主學習。沒有自主學習的學習不是真正的學習,在《生物新課程標準》指導下積極開展自主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和各方面的素質,使教師變監護為引導,使生物科學的教育變抽象為具體,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變死板為靈活,使學生在做人做事的求知過程中自主學習、自我發展。這不僅符合黨和國家教育方針和學校的培養目標,也符合中學生年齡特征和個性發展的需要,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強烈的實踐性。
參考文獻:
中學生物教材(河北版)
《中學生物學教學》 《生物學教學》編輯部主辦
《中學生物學教學法》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生物新課程標準》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
【充分利用生物學科特點論文】相關文章:
充分利用小組,提高學習能力論文05-02
生物學科電化教學的備課 論文04-30
生物學科電化教學的備課 論文04-30
充分利用資源提高教學效率論文05-01
論文質化研究方法與特點論文12-07
醫學論文特點講解04-30
別把孩子的特點當缺點論文04-30
手機媒體的傳播特點論文04-28
淺析電視構圖的特點論文04-30
淺議智能大樓的組成及特點論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