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高校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思考論文
【摘要】《微觀經濟學》是教育部規定的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其教學效果的好壞,涉及面廣,影響重大。通過分析民辦高校《微觀經濟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及其教學面臨的困境,提出應從學校、教師、學生層面“三管”齊下,從多方面入手進行改革。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一、民辦高校《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
(一)從教與學的狀態來看
教師反映該課程比較抽象,內容晦澀,研究方法多,對數學要求較高,數學公式推導多,圖形多,難教[1];課時緊張,欲速又不達,不是講不完,就是講不透。學生反映該課程概念多、公式多、圖形多,難學,枯燥沒意思,在前面章節學習一旦掉隊,后面章節就很難跟上。
(二)從教學的結果來看
1.考試成績不理想
學生知識體系掌握不完整,知識內容理解不到位,整體學習成績不理想,成績差異較大。《微觀經濟學》的平均成績要普遍低于專業課的成績,不及格率僅次于數學。從《微觀經濟學》成績的標準差來看,各專業的成績分布較分散,差異性很大。以河南某民辦高校為例,各專業的《微觀經濟學》卷面成績的平均分在60分左右,綜合成績的平均分在68分左右;最高分能達到98分,最低分只有28分。很多學生基本上是學完考完就忘完,更別說形成經濟學的思維模式了。
2.知識運用能力差
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運用。雖然微觀經濟學的分析是建立在較為苛刻的假設基礎之上,但不影響其基本理論的適用性。能夠運用所學理論知識解釋社會現象,在資源約束的情況下進行較為合理的經濟決策,能夠運用經濟規律對社會經濟進行初步的預測,這是微觀經濟學學習的能力目標要求。但對基本知識目標都很難達到的學生來說,能力目標就更難達到了。
3.與專業課的學習脫節
微觀經濟學是所有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所謂專業基礎課,就是為專業課的學習做鋪墊的課程,是從公共課到專業課之間的一個過渡,起著橋梁性的作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微觀經濟學的專業基礎課功能在民辦高校的體現很弱,不僅沒有起到激發學生學習專業課的興趣,甚至成了攔路虎,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
4.對考研的助推作用弱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是經濟管理類專業考研的必考科目。如果這兩門課程學得好,就能拔高考研總分。但從民辦高校學生考研結果來看,經濟類考研的過線率非常低,以河南某民辦高校為例,經濟類考研過線率歷年來都是個位數。大多數是數學基礎差,同時微宏觀得分不高,很少能達110分,以致考研競爭力很弱。
二、民辦高校《微觀經濟學》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學生基礎差與課程內容晦澀之間的矛盾突出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建立在一系列不太真實的基本假設基礎上,比較抽象、晦澀;它體系龐雜,概念多,圖形多,模型多,大量地運用到高等數學的知識。其難度雖比純數學的課程低,但比經濟類一般專業課要難得多。學習《微觀經濟學》,搞臨時突擊和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它除了需要較好的理解記憶能力之外,還需要學生具備較好的數學基礎,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但民辦高校的學生從整體上來看,無論是數學基礎還是邏輯推理方面都比較薄弱。雖然目前三本已經取消,與二本合并招生,但在實際錄取分數線上,還是存在差距的。社會對“公辦”和“民辦”在意識上的偏見,以及民辦高校高昂的學費、潛在的不穩定性等原因,使得民辦高校很難批量招到學習基礎過硬的學生。因而民辦高校學生整體的數學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偏弱,在進入微觀經濟學第三章效用論部分的學習時,已經非常吃力,一旦掉隊后期想跟也很難跟上。除了數學基礎不好之外,學生總體上的自學能力和自制力也比較弱,過分地依賴老師。很多學生在大一階段不適應大學的教學模式,還習慣于高中教師全程督促跟蹤式的教學模式。面對大學相對自由的學習時間,學生卻無法掌控,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不會主動學習。課堂上被動地聽,對于沒有弄懂的問題也不主動請教和尋找解決的辦法。對于勉強聽懂的知識,由于不注重課下的復習鞏固,很快又忘掉,而不能真正地掌握。這與《微觀經濟學》這門課程的要求是嚴重不符的。隨著教學的推進,知識的漏洞越來越多,累積的問題越來越多,最終必然影響《微觀經濟學》教學進度和效果。
(二)民辦高校重實踐輕理論教學
民辦高校一般都定位為應用型大學,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揚長避短、凸顯相對于公辦院校的優勢,民辦高校非常重視校企合作、社會實踐以及學生日常活動,尤其是學生活動開展十分頻繁。各類實踐活動的大量開展,豐富了學生的大學生活,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但也擠占了理論教學的時間。民辦高校每學期的理論教學一般在16至18周,《微觀經濟學》一般壓縮為周3學時。比如河南某民辦高校,建立了二十幾個校企合作基地,寒暑假都會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在正常的教學周內,開展各種學生活動。其教學周是16周,除去期中考試周和期末復習周,《微觀經濟學》的實際教學學時是14*3=42學時。一般本科院校《微觀經濟學》的教學周至少是18周,大多數學校的`周學時是4學時,總學時至少是72學時[2],即便如此,高鴻業主編的教材還要刪除部分章節的內容。相比較而言,42學時是遠遠不夠的。日常學生活動過于豐富,占用了學生大量的課余時間。尤其對大一新生來說,過多的活動不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也不利于盡快適應大學快節奏的學習模式,更嚴重的是給學生一種錯誤的導向——大學理論學習不重要,混個及格就夠了。正是這種錯誤思想的導向,很多學生對理論學習不重視,不投入,理論基礎薄弱。
(三)教師隊伍不穩定,教研后勁不足
微觀經濟學本身的特性要求授課教師有深厚的經濟學理論和數學功底,以及廣博的經濟領域實踐知識,要善于捕捉和分析經濟熱點問題[3],累積教學素材,在授課過程中能夠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而基于微觀經濟學受眾面廣而且重要的特點,就需要有一支穩定的素質過硬的微觀經濟學教學團隊。這些要求在民辦高校很難實現。雖然民辦高校會聘請一些公辦院校退休的高級職稱的老教師,但教師主體還是年輕的碩士畢業生,無論從職稱結構還是年齡結構來看,都不太合理。民辦高校教師沒有事業編制,缺乏安全感,經常處于觀望和左右權衡之中,流動性很大,很難安心做學問。另外,民辦高校兼有學校和企業的雙重特性,對利潤的考慮使得民辦高校無論是在日常的教師管理制度還是工資績效考核制度上,都凸顯出教師打工者的身份,這無疑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工作熱情。除此之外,日常繁瑣的非教學工作任務擠占教師大量的備課時間。還有眾多民辦高校實施的全員招生政策,使得教師無法集中精力從事教學,自然從源頭上影響教學的效果。以河南某民辦高校為例,在經歷一次洗牌之后,該校《微觀經濟學》的授課老師目前只有4位,其中有兩名老師還兼帶其它課程的教學。而授課對象有19個班,約1070名學生。在這四名教師中,有兩位教師是剛畢業不久的碩士研究生,初次擔任該課程的教學工作。而擔任該門課程教學時間最長的也只有兩年。教師的理論底蘊和閱歷不夠,知識的駕馭能力不強,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較弱,教學方法也不靈活。教師隊伍的現狀和課程教學的要求相差甚遠。
三、民辦高校《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措施
民辦高校要破除困境,提高《微觀經濟學》的教學效果,必須從學校、教師、學生層面“三管”齊下,從多角度入手進行改革。
(一)學校層面
1.把握好理論教學和實踐活動的度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并不意味著應該在理論教學上偷工減料,只是理論教學的側重點不同而已。雖然理論界一直不乏對包括微觀經濟學在內的西方經濟學的批判,認為西方經濟學是“李嘉圖惡習”、“抽象方法論”、“黑板經濟學”,“對實踐應用無用”等等,但行為的創新源于思想的創新,思想的創新在很大程度基于對理論的學習和超越。所以民辦高校定位于應用型人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同樣不能忽視基本理論的教學。要保證足夠的理論教學時間,尤其是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鑒于目前教學周期短、學時少的情況,建議將《微觀經濟學》的學時調整為周四學時,分開來上,一周上兩次,減少學生連續學習的疲憊感,降低一次性接受大量知識的壓力,方便學生消化。大學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但重心還是應該放在學習上,要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課下消化吸收和知識轉化的時間。減少全體性的活動,倡導學生根據自身精力和學習狀況,有選擇性地參與相應活動。尤其是大一新生,應保證每周至少有3個晚上的自習時間,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也可適當開展一些學科方面的競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首先,民辦高校要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高素質穩定的教師隊伍對于學校發展的重要意義,將教師的發展納入學校整體發展的規劃,在對利潤合理追逐的基礎上,兼顧教師的利益。第二,通過完善教師管理制度,建立學校與教師之間的良性互動機制,吸引和穩定人才。在制定各項制度時,要遵循教學的基本規律和教學工作的特點,尊重教師作為知識性員工的身份,確保教師的教學科研時間。第三,加強教師培訓。對于直接引進的高級職稱教師,要加強文化認同培訓,發揮對青年教師的正向導向作用;對于經驗不足的青年教師,制定切實可行的培養制度,使其快速成長。為防止知識的老化,教學手段的落后,應對全體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定期或不定期地選派教師外出學習,增強與社會的聯系,促進任課教師知識的不斷更新、拓展和深化,促進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與時俱進。總之,民辦高校要建立一支結構合理、業務過硬、與時俱進的穩定的教師隊伍。
3.提供完備的教學設施
在教學的軟硬件設施建設上,加大投入,確保教學的正常開展。為了降低學生學習經濟學的難度,提高他們的參與度以及在實習過程中應用經濟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引入《經濟學沙盤》軟件。通過籌碼推演和角色扮演模擬宏觀和微觀經濟經營過程,營造真實的經濟環境,讓學生體會現實生活中的廠商、政府、消費者之間經濟行為,通過游戲體驗微觀經濟的運行與宏觀經濟調控。通過讓學生接觸整個經濟社會的運行流程,激發學生有意識地搜集和分析各項經濟運行的數據,通過數據分析驗證經濟模型和經濟理論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二)教師層面
1.提高職業道德水平
思想境界的高低決定行動的效果。無論在民辦還是公辦院校工作,從事的都是祖國的教育事業。雖然管理體制不同,但教書育人的本質是一樣的。既然選擇了教師行業,教師就要做到愛崗敬業,不忘初心,以身作則,時刻注重自身道德水平和業務能力的提升,減少不必要的觀望和流動,虛心學習,沉淀自我,在崗位上將自己打造成理論過硬、教法靈活的好教師。微觀經濟學的教學要求教師具有開放式思維,能夠與時俱進,時刻關注社會經濟動態,把握時代脈搏,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為社會需要的經濟類人才。
2.發揮團隊力量,資源共享
微觀經濟學的受眾面很廣,同一個學期往往有很多個專業和班級同時開設該門課程。因此將有多名教師同時講授微觀經濟學。為提高該門課程的整體講授效果,這些老師可以發揮團隊的力量,資源共享,共同進步。在備課環節,可以集體備課,在知識的取舍、重難點的區分、課堂設計、案例的選擇和運用、教學進度的把控等方面共同探討。在講授環節,這些老師之間可以相互聽課、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也可以開展公開課,大家集體聽課,集體點評,一方面可以幫助初上講臺的青年教師成長,另一方面也可防止有幾年講授經驗的老師出現懈怠,一成不變的講解同樣的內容,止步不前。由于微觀經濟學中有大量的圖形,課件制作耗時頗多,為避免重復勞動,可以采取基礎課件共享,再根據專業需要相應調整。這樣有助于教師騰出更多的時間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創新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另外也要根據不同專業的需要,要將微觀經濟學與各專業的專業課對接,對授課內容與方式做出相應調整,分專業、分層次教學[4]。對于經濟類專業學生,注重理論模型的推導,力求理論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而對管理類學生,側重于將經濟學理論和企業的經營管理相結合,分析理論的實用性[5]。
3.因材施教,創新教學形式
根據民辦高校學生基礎較差,數學功底薄弱,自主學習能力不強,但個性鮮明,對新鮮事物勇于嘗試等特點,應盡量小班授課,打破常規教學模式,大膽創新教學形式或者引入新的教學形式,實現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嘗試采用專題式教學,品味、體驗式教學,引入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方式,采用微信平臺、錄制短視頻、開放線上課程,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適量布置課后作業,線上線下雙管齊下,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查缺補漏。對于有意向要考研的學生要在基本理論的講解上注意知識的延伸,在必做題之外布置一些有區分度的選做題,以滿足考研學生的需要。
4.理論聯系實際,破冰“黑板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之所以被批判為“黑板經濟學”,“對實踐應用無用”,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過分地關注理論的假設、數學推導,而忽視其普適性。在教學中,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通過實例講解來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把概念原理與經濟現象聯系起來,用實際事例說明理論可以怎樣應用以及如何應用,使學生在對概念、原理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具備觀察分析現象的能力。以“消費者行為理論”教學為例,由于該理論包含了較多的心理分析和專門術語,多數學生感到難以理解和掌握。而如果從“你會花錢嗎”、“你怎么選購手機?”等學生感興趣的實例問題入手,則可以以一種生動的方式幫助學生深化理解,使學生認識到經濟學就在自己身邊,學習積極性隨之提高[6]。
(三)學生層面
教學的最終落腳點還是學生,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學校和教師固然重要,但學生自身的學習態度、學習意識、學習方法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從學生層面來說,要從以下方面努力。
1.端正學習態度,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重要性不但沒有下降,反而越來越重要。雖然知識更新的速度很快,但知識具有連貫性,需要不斷積累。大學時期是一生中非常寶貴的學習階段,應該把學習放在首要的位置。微觀經濟學是經濟管理類的核心專業基礎課程,同時又是該類專業考研的必考課程。無論對于未來專業課程的學習還是考研,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必須高度重視。
2.主動學習,勤奮學習
相對于一本和其他公辦院校的二本學生而言,民辦高校的學生起點較低,但勤奮是唯一能縮小差距和趕超的途徑。學生應盡快適應大學的教學模式,主動學習,給自己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并一步一步朝目標奮進。多請教、勤練習,養成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的習慣,在保質保量地完成老師布置的課程作業外,要根據自身掌握情況,自主搜集針對性習題練習,做到舉一反三;對學習中的疑難點要積極主動的向教師反饋和請教,對于生活中的經濟現象要勇于與教師進行探討,掌握學習的主動權。
3.探討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好的學習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學生應根據自身的基礎情況,以及微觀經濟學課程的特點,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比如歸納法,圖形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在微觀經濟學的學習中是行之有效的。微觀經濟學中概念和圖形都很多,將相關概念和圖形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內在的規律,提高學習效率。
4.多觀察、多思考,學以致用
在學習微觀經濟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要多觀察生活中的經濟現象,并嘗試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現象,或者運用所學理論使日常決策更加科學合理化。要有批判的學習精神,依賴老師,但不迷信老師,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自己的觀點,這樣才能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魏貝.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7):92.
[2]歐陽華.財經類院校“西方經濟學”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1,9(04):148-150.
[3]嵇正龍.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問卷調查的Probit模型實證[J].課程教育研究,2014(19):228-229.
[4]楊慧力,劉玉平,王杰.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實證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1(16):172-174.
[5]王倩,于諾,楊敏.基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經管專業人才培養的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探討[J].山西農經,2015(08):91-92.
[6]易杏花,劉云忠.讓“沉悶”的經濟學生動起來——《西方經濟學》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6(02):176-177.
【民辦高校微觀經濟學教學改革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微觀經濟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12-22
對體育教學改革的思考論文11-25
《微觀經濟學》教學實踐與思考論文09-09
工程管理教學改革思考論文09-15
民辦高校《微觀經濟學》案例教學探討論文09-09
微觀經濟學教學效果的思考論文09-09
藥理學教學改革思考論文12-18
對發展民辦高校的幾點思考01-20
對民辦高校學風建設的思考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