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保基金市場化運作前瞻
一般所說的社保基金指社會保障資金,不包括保險基金,但由于在我國證券市場這兩種資金具有相似的運行模式,即都只能間接入市,所以在本文中把保險基金歸入社保基金一類,并對市場行為分別作相應分析。將社會保險基金存入商業銀行和購買國債,可以保證基金的安全,但基金投資渠道受到限制。一般地,在名義利率高的年份,往往通貨膨脹嚴重;而在物價穩定的年份,往往伴隨名義利率不斷下降,這兩種情況下社會保險基金都很難實現保值增值。所以在20世紀70年代以后,世界主要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為改變投資方式簡單、投資效益不高的局面,紛紛通過放松管制和加強政府協助等方法,積極拓寬養老基金投資渠道,推進養老基金(即我國的社保基金)私有化和運營的證券化進程。
發達國家社保基金發展現狀
拓寬投資渠道在發達國家,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的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很有特色。美國的做法是將社會保險基金投資于共同基金。共同基金將社會保險基金聚集在一起,以取得最高投資收益為目標,由投資專家操作共同基金的營運,將資金分散投資于債券、股票等各種渠道,使基金獲得了較高收益。加拿大為保證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也成立專門投資機構,配備或聘請投資專家來專門從事基金投資。為降低風險,基金的50%委托政府投資或購買政府債券,另外50%分別投資股票和企業債券等,并把銀行存款視為沒有辦法的辦法。英國于1980年專門成立國民投資與貸款辦事處,接受衛生和社會保障部委托經營社會保險基金,一部分按國家規定用于公共設施建設投資,購買政府發行的債券,另一部分用于短期信貸,特別是借給政府作短期用款。
從世界各國的情況來看,社會保險基金的投資渠道主要有以下幾種:
(1)銀行存款;(2)信托存款;(3)不動產投資;(4)有價證券投資;(5)直接貸款或委托貸款。在金融市場健全的條件下,普通股票是真正能夠抵制通貨膨脹影響的投資方式之一。1999年初美國總統克林頓在他發表的國情咨文中提出,今后15年內,將從聯邦政府預算盈余中拿出2.7萬億美元用于社會保障計劃。而其中的25%即6750億美元將投入股票市場以提高投資收益。
養老基金運作私有化養老社會保障的私有化改革是有關國家在面臨人口嚴重老化、傳統的現收現付式養老社會保障制度日益不堪重負的情況下,對本國的養老保障制度進行的一種戰略性的調整。它實際上是將提供退休收入的責任由政府部門全部或部分地轉移到職工個人身上。以美國為例,美國社保基金管理局的預測表明:到2019年社會保險稅收本金利息和開始不能滿足當時的支付需求。
私有化的基本方向是推行個人帳戶制,并給予個人以一定的投資選擇權以提高養老基金的服務水平。以下給出幾個養老基金運作較為成功的案例。
案例1:最早實施私有化改革的是智利,主要措施是,加入私人養老保險計劃的職工個人可從21家私人養老基金管理公司(AFP)中任選一家開立自己的個人帳戶,養老基金之間是競爭關系,類似于美國的共同基金。這些基金按法規要求對股票和債券進行組合投資。投保人可以非常方便地將自己的帳戶挪向另外一家公司。由雇主每月按其工資的10%代其向個人帳戶繳納保險費,養老基金管理公司負責職工個人帳戶養老儲蓄的投資,職工退休后可將本金和投資收益一次性,
或者按月從個人帳戶提取。
案例2:新加坡的私人退休體系和智利又有所不同。新加坡的私人養老基金體系初步建立于1955年。居民必須為自己的各種未來可能的消費需求進行儲蓄:退休、醫療費用、教育(www.xfhttp.com-雪風網絡xfhttp教育網)甚至房屋購買等。
[1] [2] [3]
【社保基金市場化運作前瞻】相關文章:
市場化運作成瓶頸05-03
社保基金繳納證明04-27
通州水利市場化運作的幾點做法04-30
通州水利建設市場化運作的實踐04-28
你了解基金的運作費率嗎04-30
社保基金違法領導檢討范文03-22
企業年金市場化運作的可行性選擇05-01
市政設施養護作業權市場化運作初探04-30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04-30
回顧與前瞻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