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理性的均衡與現實的和諧論文
轉載自“清華管理評論”
四十多年前,當我第一次領會“方程式”這個奇妙的新事物的時候,感受到了一種震撼,曾經那么難解的“注水問題”用方程式的形式一表達,就變得那么簡單,我當時就朦朧地感到那個神奇的等號,不只將因果兩方建立成一個天平似的算式,好像它也是將此岸(一個復雜的算式)引渡到彼岸(那個簡單的結果)的一座橋梁。一切結果都是那么簡潔,像是困擾了人們很久的謎底,但它卻是當初那一大堆環境條件內因外因的必然演化成的歸宿。后來再接觸到方程組、化學方程式、矩陣,尤其是列昂惕夫投入產出表之后,就更加深了這一印象。
生活是動蕩的,永遠不會停息,但是在動蕩中經常會出現暫時的和諧與安謐,孟浩然的“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和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都能體現出一陣運籌或勞累之后片刻均衡。中國古人所追求的那種四海升平、百姓同樂正是人們所向往的那種社會和諧與均衡。但是人們的期望歸期望,那種和諧與均衡對中國人來講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原因是對社會這個大舞臺來講,造就這個大均衡場面的劇本并未有人擬就。在圣賢如孔子的理論中,也只將此愿望寄予追求比他老更古遠的過去,那時的均衡似曾有過,但達到均衡的外部環境卻早已消失,因此社會大均衡的喜劇場面就永遠不復出現了。中國人只有以更低的標準在局部、在更短的時間里,尋找瞬間的和諧以消魂。
中國人喜歡一勞永逸,夢想著一勞永逸地處身于社會均衡之中,現在看來那只能是一廂情愿。均衡既然只在動蕩中瞬間展現,那么,尋找均衡的成功者只能產生于習慣于動蕩生活的民族之中了。西方人用宗教的方式將均衡置于“彼岸”(所謂“天堂”學說),這就決定了人們在“此岸”只能接受懲處和煎熬。這種自愿放棄在此生享用幸福和諧的理性的認可,無意中卻有可能在此生的動蕩中找到實現動態的和諧的途徑。
藝術家的最高境界是“化境”,據說進入此境界的人能將世間萬物都能點化成藝術精品,于是畢加索才能每天都造出價值連城的作品,陸游才能一天作詩幾十首,而棋圣們則可以將神之智慧請下來,做成連自己日后也永遠難以企及的傳世之作。我們說藝術上的均衡是絕妙的,它只能以藝術大師們自己高度的修行為基點才能登上那種境界,但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均衡則要求人們不懈的創造。化學家為了創造物質的分解與化合、氧化與還原,生物學家為了發現遺傳與變異,經濟學家為了達到收入與支出的平衡(更有價值的是動態的收支平衡),企業家為了達成企業與市場之間的默契(尤其是與將來的市場之間的默契),都要求自己對所處領域的各種要素(需求變化趨勢、勞動價格指數及新知識的價格等)予以深刻的理解,對環境的變遷的預見和自己的手段與工具的不斷更新的有效把握。這其中那個神奇的平衡式或隱或現,卻總是在暗地里起著作用,預先的籌劃一旦失誤,自己所期待的那個均衡就要落空,自己所握有的資源如果不能重新組合,就要失去以自己為主體追求均衡的資格。最顯眼的例子是企業解體,各種要素成為組合別人方程式的各類因子。
現代文明已能組織起規模宏大的客觀工程體系,如登月、如組織世界性的大市場體系,但對涉及人自身的人工體系卻還一籌莫展。因為對這個體系的建立或變革現狀,要觸及對人自身價值的基礎判斷。中國人歷來的社會基礎在于家族,以這個家族為基石的中國文化的致命基因是人的家族價值之和遠大于社會所認可的價值。在這里,我發現一個不平衡的方程式:社會資源總和遠小于各個局部資源的累計。
在社會這個大系統的平衡式中,人只是因子之一。有多大的生存空間(土地和市場化程度)就決定了有多少人存在才可構成人與環境之間的最佳組合,多了就要成為一種人口過剩的局面。在此局面下,人口已不僅僅是資源而是包袱了。中國人口作為一個因子早就超過了“人與自然”那個方程式所要求的均衡點,不幸的是現在的趨勢還在劣化著這個不平衡式。這是擺在所有中國人面前的難題。西方人站在一邊以他們對人的理解指手劃腳,全然沒有設身處地的心情理解一下
[1] [2] [3]
【理性的均衡與現實的和諧論文】相關文章:
論理性與非理性之爭論文04-29
地方高校和諧發展的理性選擇04-30
信仰建設的理性判斷與現實操作04-27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性分析04-27
理性在感性中的交織論文04-30
人類的困惑:理性追求與現實選擇的沖突05-02
感性與理性的調適:重建和諧美學04-29
城市化的理性認識與現實選擇05-02
法治與德治:當代理性精神的現實統一04-30
中國玉石市場從瘋狂回歸理性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