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注中國銀行業
整體狀況的評價記者:就目前判斷,中國銀行業總體處于一種什么樣的情況?從銀行的資產質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看,如果跟幾年前相比,情形是在好轉,還是在原地踏步,抑或是有所惡化?
夏斌:從總體上說,中國目前的銀行業盡管仍存在高額不良貸款,風險較大,但和前幾年相比,情況在不斷地好轉。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額從去年開始出現“雙降”,銀行內控機制的各個環節正在按國際上先進銀行的標準和我國監管部門有關內控指引要求,逐步完善。在一些有海外戰略投資者參股的股份制銀行,已經出現有板有眼、依法行事的好跡象。
實事求是地說,從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包括其他有些銀行的內部管理制度方面,在數量上、制度所涉及的范圍上,內容、質量和精細的程度上,前些年遠不能和最近幾年相比。這說明近幾年銀行的管理水平在明顯提高。在這方面,銀行自身、監管部門宣傳得不夠,媒體也報道得不多,所以大家不太了解。當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與國際一流銀行相比,我們應當承認還存在相當的差距。
新聞背后的信息
記者:最近我們注意到有關銀行業的一系列的新聞:譬如央行收緊房貸、銀監會準備著手調查上市公司擔保圈,以及審計署披露的建行、農發行違規,您認為從總體上是傳達一種什么樣的信息?
夏賦:我要回答的是,三個政府部門分別在傳達三種不同的信息,他們之間沒有直接的關系。央行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預測,根據今年上半年貨幣和信貸增長的態勢,進行正常的調控。
我不同意你簡單用“收緊房貸”這個詞。央行對作為國民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房產市場仍持有積極支持的態度,只是對不合理的房地產貸款發出一種不鼓勵的信息。這也是貨幣政策總量調控中的一部分內容。
審計署披露的建行、農發行違規現象,以前沒有披露,現在作了披露,有利于提高社會的透明度,促進全社會包括輿論對金融機構的監管,加強對公共權力使用的監管和制約,這是我國社會進步的表現。盡管這次披露的有些違規現象是過去發生的。
銀監會如果在調查銀行對上市公司的擔保圈,這也很正常。如果是互為擔保,多重擔保,是不是違規,有沒有風險,自然要調查清楚,做到心中有數。上述三個部門傳達的是三種信息,如果說有共同點的話,那就是三個部門都在嚴格依法行政,盡責工作。
1.7萬億元不良貸款發生在何時
記者:從朱小華、王雪冰到劉金寶,給人的感覺是銀行界高層不時落馬。從一些深層次原因上,比如對銀行高管的激勵與約束方面,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夏斌:金融界一些高層人物的落馬和金融界其他一些人物包括底層人物的落馬,和其他領域的一些有權人土的落馬,可能有一些原因差別,但大體上差不多。有激勵與約束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掌權人自身的原因,包括人生價值取向、自律、自省的因素。
記者:有一個數據,四大國有銀行在1999年不良貸款是2萬億元,當年剝離了1.4萬億元。而到2002年,3年卻又新增1.7萬億元的不良貸款,您如何看待不良貸款激增這種現象?
夏斌:我前面已說過,這兩年不良貸款不是激增,而是出現了“雙降”的好跡象。至于社會上包括媒體有的在說,當年剝離了1.4萬億元不良貸款,怎么又增加了1.7萬億元不良貸款?這主要與我們過去信息不夠透明和相關統計工作有關。
1999年剝離1.4萬億元不良貸款,有具體的剝離政策,列入剝離范圍的不良貸款并不是當時全部的不良貸款。當然,在1999、2000年前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有些新增的不良貸款,其中包括加快各分支行行長工作崗位交流后新統計出的不良貸款。但我認為,1.7萬億元的不良貸款中大量的不是近兩年新發生的,而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剝離1.4萬億元不良貸款之前已經發生的。
化解不良資產風險是第一要務
記者:您認為銀行業如何才能走出這種呆壞賬的怪圈?劉明康出任銀監會主席后,提出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在今年將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降下來,要做到這一點,你認為銀監會會面臨哪些問題與挑戰?
夏斌:從銀行工作思路講,一方面努力提高管理
[1] [2] [3]
【關注中國銀行業】相關文章:
世界關注下的中國05-02
中國銀行業:警惕潛在的疫情05-02
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資產處置04-30
中國銀行業IT采購行為及趨勢分析04-28
中國汽車消費者關注變化趨勢05-01
日本大學開除中國留學生引關注11-13
中國銀行業的核心競爭力研究04-30
18個中國公眾關注的科技問題04-26
關注插座關注安全04-29
加入WTO:中國銀行業將承受哪些壓力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