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俄羅斯產出下降的一個解釋
1.俄羅斯經濟績效俄羅斯是實行激進式過渡的典型國家。自1992年實行激進的經濟改革以來,除1997年經濟略有回升,1999、2000年經濟較有起色以外,經濟一直大幅度下滑,呈現為負的增長率,并常與惡性通貨膨脹相伴。1997年與改革前的1991年相比,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50%,下降幅度大大超過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的25%、美國1929~1933年大危機時期的30%,整個國民經濟倒退了將近20年。
2.“初始條件”與“轉軌方式”之爭
表1 俄羅斯轉軌時期的宏觀經濟指標(%)
年份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GDP增長率 -14.5 -8.7 -12.6 -4.0 -4.9 0.4 -5.5 3.4 7.0
通貨膨脹率 2508.8 840.1 204.7 131 21.8 14.7 84.4 36.5 11.4
資料來源:馮舜華等(2001)。
為什么俄羅斯經濟績效如此差呢?經濟學界從初始條件、過渡方式等方面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我們無意也無力就所有這方面的文獻作一番回顧。這里的文獻回顧僅僅圍繞本文邏輯主線而展開。
激進主義者認為,俄羅斯經濟績效差主要是因為其不利的初始條件之緣故。前蘇聯在1985年只有14%的勞動力分布在農業部門,工業部門的勞動力高達32%,早已完成了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俄羅斯的改革面臨(成熟經濟的)結構調整的困難問題,即只能減少低效率部門和受補貼部門的就業而不能或很少能增加高效率的工業和服務業部門的就業。這就是為什么市場化改革在俄羅斯困難得多的原因,這也是為什么俄羅斯經濟績效比較差的原因(Sachs and Wooo,1994a,b)。
漸進主義者認為,俄羅斯經濟績效差主要是因為其實施休克療法的緣故。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內生于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產業結構是扭曲的。轉軌將引起經濟中的結構調整,激進式改革忽略的正是改革成本。資源由一種用途轉為另一種用途要付出代價,建立新制度也需要消耗時間和資源。對于激進式改革來說,經濟增長將不可避免地表現為“J型曲線”或更為糟糕的“L型曲線”(林毅夫等,1994)。
表2 中國和前蘇聯勞動力就業部門分布情況(占勞動力的%)
農業 工業 建筑業 運輸業 商業 其他
中國(1978年) 71 15 2 2 3 7
前蘇聯(1985年) 14 32 10 10 8 26
資料來源:Sachs and Woo,1994a。
3.關于“爭論”的一個評價
實際上,有兩類初始條件,一類與轉軌相關;另一類則與轉軌不相關。就后一類初始條件來說,轉不轉軌,怎樣轉軌,它都同樣地影響和決定經濟績效;就前一類初始條件來說,它并不獨立地影響和決定經濟績效,必須結合轉軌方式一道才能確定對于經濟績效的影響。而轉軌方式呢,它根本就不獨立地決定經濟績效,而是依賴于那部分與轉軌相關的初始條件。
具體到結構調整問題上,轉軌經濟中的結構調整既包括正常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結構調整,又包括轉軌本身所引致的結構調整。就轉軌本身所引致的結構調整來說,又包含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兩重含義。圖示如下:
附圖
就前一類結構調整來說,轉不轉軌,怎樣轉軌,它都同樣地影響經濟績效。你不轉軌難道就不面對(成熟經濟的)結構調整問題了嗎?就后一類結構調整來說,它并不獨立地影響經濟績效,必須結合轉軌方式一道才能確定對于經濟績效的影響。經濟愈復雜,收縮產業資本密集愈高,資產專用性愈強,激進改革愈引起產出下降。如果經
[1] [2] [3]
【俄羅斯產出下降的一個解釋】相關文章:
下降04-29
俄羅斯04-30
俄羅斯之行05-01
俄羅斯:勞動節集會、娛樂一個都不少04-27
一個俄羅斯學者關于太極拳的哲理思考04-29
形容一個人的成語及解釋11-17
俄羅斯之旅作文11-03
俄羅斯西進受阻04-27
俄羅斯喝酒記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