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要想孩子變,家長先要變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我從事德育工作12年,見過無數的家長和學生。我發現,學生表現出來的一些個性品質,總能從家長身上找到根源。現在還有些父母的家教方法不是很正確:只注重讓孩子吃好穿好,帶孩子上館子,跑游樂場,陪孩子參加各種輔導班、特長班……他們為孩子付出的都是一些很表面的東西。一回到家里,泡電視、打游戲機、打麻將,父母與孩子各自精彩……其實要想孩子變,家長先要變。
一、更新觀念
前不久,我在一本書上見過這樣一句話:“中國的家長,食指特別發達,總是用食指來指點、指責、指揮著孩子,而西方一些國家的父母,拇指總是特別發達,經常是伸出拇指贊揚孩子。”我認識的許多家長都非常認同這個觀點,即使手的食指沒有伸出來,腦子里、意識中的食指已經在充分發揮著同樣的功能。
哪位家長不愿意夸自己的孩子呢?家長們不夸孩子有幾種情況:認為“沒什么好夸的”、覺得“不敢夸”、“不好意思夸”。原因要么是對孩子要求過高,不了解孩子的心態,夸大了批評的作用;要么家長是受傳統的謙恭觀念作祟。家長只有更新觀念,改變這種心態,才能藝術地夸出一個有自信的孩子來。
二、家長好學,孩子好學
作為家長,要想孩子好學,自己先要好學。如果家庭學習氣氛濃厚,家長好學向上,孩子也同樣會喜歡讀書看報,對學習也會感興趣,這樣,往往能取得理想成績,并且知書達理。試想,如果家中整日麻將聲不斷,家長嗜賭成性,或者夫妻倆不是整天看電視就是吵嘴,生活在這種環境下的孩子,怎能靜心學習呢?
三、家長做事要三思而行
家長們常常不準孩子看電視,而要他們做無盡的習題。我的一個學生曾在他的習作中這樣描述自己“偷看”電視時的情境:“眼睛盯著電視畫面,手里拿著遙控器,手指虛放在開關按鈕上,耳朵聽著樓道的腳步聲,心中忐忑不安。聽到門前似乎有動靜了,趕快關掉電視機,迅速坐到書桌前,唉!一場虛驚,腳步聲是往樓上去的。”孩子們的表現可氣、可恨、也可憐!
這里面的確有應試教育的錯,但家長培養孩子不能只盯著分數,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具有良好的品行。上述這個例子中,家長對孩子品行方面的影響是間接的,可能家長當時沒有意料到。同樣,也有的家長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細節,在自己不經意的舉手投足之中,給孩子帶來了不良的影響,自己還蒙在鼓里。比如:當您帶著孩子一起闖過了紅燈,可能交警沒有看見,但您的孩子看見了;當您謾罵前面的司機時,可能人家沒有聽見,但您的孩子聽見了……
父母的動作、語言細節都有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烙印,成為孩子日后行為的參照對象。可以說,孩子身上的優點、美德是家長給的;同樣,孩子身上的一些不良習慣,家長也難辭其咎。總之,要想孩子品行好,家長在孩子面前說話、做事就得三思而行。
家庭教育教無定法,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分場合、不計較學歷和職稱,只要你做家教的有心人,你就會成功。
【要想孩子變,家長先要變】相關文章:
幼兒園科學《變、變、變》教學實錄03-25
在變的作文08-22
變的、錯的05-03
變教案為學案,變課堂為學堂04-25
變優秀作文03-02
河水變濁了02-20
不會變的作文08-18
變優秀作文03-24
有關變的作文10-06
寫變的作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