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生本課堂插上信息化翅膀
“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迅猛發展,媒體資源日新月異,課堂教學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終身教育局局長保羅·郎格朗在他的報告《學會生存》中強調“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我國《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發展,從服務教育教學拓展為服務育人全過程”。在“互聯網+教育”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比教給學生知識更為重要。教師面對新興技術帶來的沖擊,急需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努力開展信息化教學,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自己的專業成長。
一、理解信息化教學的內涵
信息化教學是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新的教學體系。信息化帶來的不僅是形式上的變化,更是教學內涵的更新,是教學觀念、教學組織、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技術、教學環境、教學評價等一系列的改革和變化。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獲取信息的幫助者、促進者;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學過程由講解說明的過程轉變為通過情景創設、問題探究、協商學習、意義建構等以學生為主體的過程;媒體作用也由作為教師講解的演示工具轉變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意義建構、解決實際問題的認知工具。
信息化教學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兩個特征。工具性指信息化教學是應用技術來促進教學的,在教學的各個環節融入了信息技術的手段。人文性是指信息化教學要從人的發展角度去重新思考教學的本源。2017年江蘇教育報刊總社與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合作舉辦的“杏壇杯”展評主題是“人在課中央”,正是以人文觀點理解信息技術的作用,理解教師的角色,關注學生的發展。要走出“為了用技術而用技術”“人灌變電灌”等誤區,加強信息化教學的個性化、教學過程的交互性、教學評價的多元性、價值取向的人文性等。
信息化教學明確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情境對信息化教學的重要作用,強調協作學習的關鍵作用,強調對學習環境的設計,強調利用各種信息資源來支持“學”。教師只有充分認識了信息化教學的內涵,才能更好地把握信息化教學的特點,才能勝任信息化教學。
二、活用信息化教學的理論
信息化教學的設計與實施中,會涉及傳播學、心理學、多媒體理論等多種理論與理念。傳播學中比較著名的有:指出了“五個傳播要素”的亞里士多德的傳播模式,提出了線性的“5W傳播模式”的拉斯韋爾模式,強調了“編碼和譯碼”并“帶有反饋的雙向傳播模式”的香農-韋弗模式,提出“既是發送者又是接收者的雙重行為”的奧斯古德-施拉姆循環模式,涉及“噪音和干擾”的德弗勒互動傳播模式,綜合各種學科知識來解釋“傳播過程中各個不同要素”的貝羅模式等。
心理學中經常用的有: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主動學習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知識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重視學習者情感、個性與創造性發展的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對環境刺激所作出的反應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從身體以及環境互動的角度理解認知的具身認知理論,認為情境是一切認知學習和行動的基礎的情境認知理論(情境學習理論),指出智力是多種能力的共同表現的多元智能理論等。
另外,還有提出了雙通道假設、有限容量假設、主動加工假設的梅耶多媒體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習者有意識的學習和活動過程的活動理論,認知負荷理論和雙重編碼學習理論,支架式教學、拋錨式教學、發現學習、分布式學習、先行組織者、角色扮演、虛擬教學、翻轉課堂等等教學理念與策略。
用這些理論和理念來指導教學,并靈活和恰當地運用其法則與策略,則可使信息化教學準確高效。
三、營造信息化教學的環境
教學環境是指教學要素存在于其中,并能影響受教育者發展的一切外部條件的綜合。廣義主要指在某種程度上制約和影響著教學活動的成效的社會政治經濟制度、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社區文化、家庭條件等;狹義是指學校教學活動的時空條件、各種教學設施、教學設備、校風、班風、師生關系、心理環境等。
信息化教學環境則是在現代教育理論指導下,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建設的為教與學服務的教學場所。該場所可以是物理的學習空間,如多媒體網絡教室、數字圖書館、錄播教室、智慧教室、創客空間等;也可以是虛擬的網絡空間,如網絡課程、虛擬課堂、移動APP等。信息化教學環境依靠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仿真、增強現實、可穿戴技術、全息投影等各種技術來創設和營造,使備課、授課、學習、活動、評價等與教學流程相關的各個環節全部信息化。不僅為教師提供了優質的教學資源和靈活的教學模式,也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學習途徑與學習方式。
信息化教學環境為現代化教育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保障與技術支撐,要求教師能夠利用最新的信息技術手段來設計和開展教學,要求教師的技術與教學能力要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和吸收新的技術與方法,廣泛涉獵專業領域及相關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教學實踐,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和方案,探索信息化環境下具有所授課程特點的創新教學的模式與方法。
四、開發信息化教學的資源
信息化教學資源是指支持教和學活動的學習材料、學習工具和交流工具等資源,是經過信息化處理或者經過再加工和創作的、可以在多媒體計算機與網絡環境下運行的、能夠展現相關知識節點內容的教學材料。簡言之,信息化教學資源是指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各種數字化素材、課件、數字化教學材料、網絡課程和各種認知、情感和交流工具。一般包括:
(1)信息資源:是指以各種數字化形式存在的,服務于教與學的所有知識、資料、情報和消息等。例如網頁、電子文檔、圖片、視音頻以及動畫等。
(2)工具資源:是指服務于教與學的各種數字化軟件工具,包括教學軟件、認知工具、效能工具以及交互工具等。
(3)環境資源:是指支持教與學活動的信息化物理空間,也就是各種硬件設備,包括計算機設備、網絡設備、通信設備以及網絡虛擬空間。
(4)人力資源:是指通過信息化手段聯系到的、參與教與學活動的教師、教輔人員、教學行政管理者、專家、學者以及學習者等。
信息資源從形態上還可以細分為元素類資源、單元類資源、課程類資源、資源庫四種。信息化教學資源的開發與使用要做到充分和恰當,不能為了用資源而用資源。要注意目的性、方向性、科學性、靈活性和預見性,要能圍繞教學目標支持整個教與學活動的有效開展,要選擇較為可靠的、具有權威性的資源,要對資源進行適當的加工與處理,使之符合課程與課堂要求。
五、善用信息化教學的策略
教學策略是從微觀上解決“如何教”,它從引入教學主題、激發學習興趣、創設教學情境,到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過程的完成,在整個教學環節中對教學活動的實施發揮著指導性作用。信息化教學策略是指為實現教學目標及促進學生學習,在信息技術的理念與技術支持下,針對特定教學環節中具體問題解決而采用的教學活動與教學方法,并能隨著教學情境與學習需要的變化而做出適應性調整。信息化手段的應用能有效改善教學策略在優化教學呈現、促進學生參與、提升學習效果、全面發展能力等各方面的實踐價值與功能定位。
教學策略主要有情境創設—激發動機,明確意圖—呈現內容,提供指導—促進加工,交互設計—引導參與,復習總結—促進反思等。教學策略既有一定的目標指向性,又受系統化教學設計的限定。一般性教學策略有:教材呈現策略、課堂管理策略、教學評價策略、教學資源管理策略等。特殊性教學策略有問題類型或事件類型的教學策略等。
根據方法的不同,常見策略有講授演播法、探究發現法、問題教學法、程序教學法、微型教學法、模擬訓練法等;根據內容順序的不同有直線式、分支式等;根據信息化教學情境中的教學任務或學習類型的不同有操練與練習型、指導型、咨詢型、模擬型、游戲型、問題求解型、發現學習型等;根據教學組織形式的不同有集體教學、小組教學和個別教學等;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形成的有支架式、拋錨式、隨機進入式等。
信息化教學中沒有萬能的教學策略,更沒有固定不變的教學策略,教學策略是一定教學理論或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具體教學組織形式,都是指向特定的問題情境、特定的教學內容、特定的教學目標,只有在具體的條件下,在特定的范疇中,教學策略才能發揮出它的價值。
六、凝練信息化教學的模式
模式是經過抽象和升華提煉出來的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方法論。信息化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指導下,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為完成特定的教學目標,形成的比較穩定且簡明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活動方式。有了信息技術的支撐,教學模式才能突破傳統定式,形成適應信息化教學環境的、有著豐富的教學資源、靈活的教學流程的高效教學。
信息化教學模式以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標,以合適的信息環境為支撐,以充足的教學資源為基礎,以合理的教學結構為框架,以多元的教學評價為標準。隨著各種新理念、新技術、新平臺、新資源的持續應用,各種信息化教學模式層出不窮。如基于網絡探究的教學模式、基于案例學習的教學模式、情境化教學模式、基于概念地圖的教學模式、基于多元智能的個性化教學模式、基于項目的教學模式、基于資源的教學模式、基于網絡協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基于MOOC教學模式等等。
在實際教學使用時,需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習內容、學習者特征、教師自身特點、教學條件、課程特點等來選擇教學模式。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理念的更新,學生對教學的需要越來越具體化和個別化。教學需要與時俱進,信息化教學模式也需要不斷發展革新,需要教師不斷研究,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形成獨特有效的信息化教學模式,以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效果和水平。
七、創新信息化教學的評價
信息化教學評價是以信息化教學理念為指導,利用一系列的評價技術或手段對信息化教學過程進行評量和價值判斷的活動。信息化教學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它以學生為中心并服務于信息化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從被動的被評價者向評價的主體與積極的參與者轉變。信息化教學評價有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發展,成為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學習者。
信息化教學評價除了常規評價常用的相對評價、絕對評價、自主評價、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定量評價、定性評價以外,還常用信息化教學評價的工具量規、電子檔案、學習契約等;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些在日常教學中積累的海量數據對教學活動加以評價,為信息化教學的優化提供決策;利用學習分析技術可以對學生學習過程所生成的海量數據進行解釋與分析,以此來評估學生的成長及可能存在的問題;利用教學質量監控系統可以多要素、多層面、多形式、多范圍地對實驗教學活動及其實驗環境等相關因素進行研究;還可用層次分析法(AHP)、模糊分析法、加權平均法、第三方評價等對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評價。
在開展信息化教學評價時,要先確定評價的主體與對象,再確定評價的方法,構建評價的指標體系,最后再具體開展評價。評價時要提前制定教學評價的標準,盡量基于學生的真實表現,鼓勵學生自我評價與互評,多角度多層次地設立觀察點和指標,做到真正過程性和多元化。
八、關注信息化教學的師生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對課堂中的人——教師與學生也有了新的要求。(1)新師生發展觀強調教師由教授者變為引導者、指導者及幫助者;學生由被動學習到主動參與轉變。(2)新教學觀是將“一對多教學”變為通過計算機、微課等媒體資源實現“一對一”,實現個性化教學,提高教學效果。(3)新資源觀是要將教師教學的資源變為學生學習的資源,更加注重學生的發展,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因此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師不僅僅要掌握新技術,更應該在信息化教學策略或方法上有所突破。教師要轉變權威、轉變功能、轉變關系、轉變使命,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能結構、完善人格品質、恪守終身學習、注重人文關懷,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發展自己的專業水平。
信息化環境下的學習不是依賴于教師的講授與課本的學習,而是利用信息化平臺和數字化資源與其他專家、同行、學習者之間開展合作交流,并通過對資源的收集、分析、處理來掌握新知識。信息化環境下的學生要有利用資源進行學習的能力,要有在情境中進行自主探究、發現的學習能力,要有會利用學習軟件和學習平臺整理信息、架構新知的能力,要有利用信息技術獲取資源和進行協作交流的能力。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信息化教學對教師和學生的挑戰是全方位的、深刻的,它將是一種范式的根本轉換和極其痛苦的自我更新。只有這樣,才能在新的形勢和環境下,更好地適應時代和教學的需要,開展精彩的教學,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通知[EB/OL].[2017-06-20].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
[2]周文瑾.信息化教學的教學評價[J].當代教育論壇,2005(20).
[3]張一春.Web2.0時代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的路徑與發展理念[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2(01).
[4]李淑英,楊朝政.關注學習風格的信息化教學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08(09).
[5]黃高慶,申繼亮,辛濤.關于教學策略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8(11).
【讓生本課堂插上信息化翅膀】相關文章:
讓餐飲企業插上信息化的翅膀05-02
為美術課堂插上靈性的翅膀論文05-03
插上想象的翅膀04-30
插上科學的翅膀作文02-17
插上科學的翅膀作文08-31
插上科學的翅膀飛03-23
插上創新的翅膀作文11-23
插上理想的翅膀作文04-28
插上理想的翅膀作文02-21
插上夢想的翅膀作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