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檔案價值形態
【內容提要】本文首先對區分檔案價值形態的意義進行了闡述,其次,對檔案價值形態從整體上進行梳理和劃分,在此基礎上,論證檔案價值形態之間的關系。【摘 要 題】檔案鑒定
【關 鍵 詞】檔案價值形態
【 正 文】
檔案價值形態,就是指檔案價值的具體表現形式,是檔案價值相對性特點的表現。因為檔案價值取決于檔案主體,以檔案主體的尺度為尺度,所以檔案價值必然會在現實實踐中表現出豐富多樣的形式。也可更通俗地講,檔案價值形態就是檔案的具體價值或者具體的檔案價值。檔案價值是對各種檔案價值具體的抽象和概括。檔案價值與檔案價值形態之間是抽象和具體、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一般融于個別之中,個別包含著一般。
一、為什么要區分檔案價值形態
我國檔案界一直有人對檔案價值的具體形式進行分析和探討,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如張開森在《天津檔案》1987年第2期上發表了《試論在檔案鑒定工作中檔案利用價值和保存價值的關系》一文,提出一個公式:檔案的保存價值=檔案的利用價值-保管成本,從而得出結論:“有利用價值的檔案材料未必都有保存價值;無利用價值的檔案肯定無保存價值;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文件必定有利用價值”。其它相關論文還有周耀林的《檔案價值層析》,吳祖鯤、吳桐的《論檔案的功用和文化價值》,柳再義的《檔案保存價值的定量研究》,彭光照的《淺析檔案利用價值的構成因素》,張斌的《論檔案價值形態》等等。由吳寶康主編的《檔案學概論》也認為,檔案的基本價值可分為憑證價值和情報價值。但筆者感到,我國檔案界對檔案價值具體形式的研究存在著一定的缺點,即不夠系統和深入。正如張斌所指出:“我國檔案界一直比較注意對檔案價值具體表現形式的總結和研究,并取得了較多的成果。但是其研究也存在較明顯的缺憾:一是對檔案價值形態的理論研究基本上處于‘零散狀態’,沒有統一地、系統地把其作為檔案價值理論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進行研究;二是對某些檔案價值形態的認識比較淺顯,感性認識的成分居多,缺少進一步的、深層次的理性思考”。(注:張斌:《檔案價值論》,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因此,我們有必要將檔案價值形態的研究推向系統化和理論化。
除上述之外,區分檔案價值形態對筆者來說,還有兩點考慮。首先,我們認識和評價檔案價值,應當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去把握。從宏觀上講,檔案價值是客觀存在的,是絕對的。但是微觀上,檔案價值會因其相對性特點而表現出不同的價值形態。如一個單位的文書檔案和科技檔案,在價值結構、價值表現形式乃至價值實現的方式和途徑等方面部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不同的主體對同一種檔案的需求性質、需求角度以及需求內容也存在差異性的,某種檔案此一時有價值,彼一時則無價值等。研究檔案價值形態,對于正確理解和把握檔案價值,進而科學地鑒定檔案價值,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次,研究檔案價值轉化,需要實現分析檔案價值的具體表現形式,為研究檔案價值轉化提供邏輯支點。檔案價值轉化就是在一定的客觀條件下,由一種形態轉化為另一種形態的過程。因此,對檔案價值進行區分,并剖析不同檔案價值形態的特點,將為后面章節的展開論述做好準備。
二、檔案價值具體形態及其關系
1.原始價值和從屬價值。
按照檔案價值的源流關系,可將檔案價值從整體上劃分為原始價值和從屬價值。原始價值是源,從屬價值是流,兩者之間是源和流的關系。這一思想最早是由美國的檔案學家T·R·謝倫伯格提出的。謝倫伯格在《現代檔案——原則與技術》一書中指出:“我們現在承認,文件要能夠成為檔案,其產生和積累就必須是為了達到某種特定的目的,并且除了達到此種目的的價值之外尚有其它一些價值。這就是說,成為公共檔案的文件有兩種類型的價值:對于原機構的原始價值,對于其它機構和非
[1] [2] [3] [4] [5]
【論檔案價值形態】相關文章:
試論檔案價值的實現過程及其效果形態04-29
論意識形態的功能04-29
論生活的價值04-29
論權利的價值04-28
人的價值形態及其本質04-29
論科技意識及其當代形態04-26
再論教育的歷史形態演變05-01
論以表象為心象手段的思維形態:事象思維--兼論思維形態的分類05-02
論觀念形態的結構與功能04-30
淡化意識形態散論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