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財產權的觀念基礎
「摘要」財產權作為人類的基本人權,其在人類社會存在的正當性具有深刻的觀念基礎,東西方社會法律文化的巨大差異,使人們對待私有財產權的態度迥異。這是因為中西社會權利概念具有很大不同,中國傳統文化以仁義作為邏輯起點,而西方社會以正義作為邏輯基礎;中國傳統文化中存在重義輕利的精神特質,而西方文化傳統蘊涵著功利主義的內在因子;中國傳統文化以群體為本位,從而以最高權威作為合法性依據,西方傳統文化以個體為本位,以終極權威對抗實在法的合法性。觀念的差別要求我們在法治建設中須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人道精神,結合西方權利文化傳統,培植我國財產權正當性的文化土壤。
「關鍵詞」財產權,正義,仁義,功利主義,終極權威,最高權威
財產權在西方社會與生命權、自由權被并成為三大基本人權,已經成為西方社會的古老信條,已經成為深化于人們內心中的信仰。目前,公民合法的財產權利已經受到憲法的明文保護,但是僅僅依靠一則憲法條款并足以使公民的財產權利得到切實的保護,必須從觀念上解決私有財產的正當性問題,并培植中國特有的財產權利文化,使財產權利深化為中國民眾的內心信仰,財產權作為憲法權利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實,本文通過對東西方法律文化的比較,挖掘私有財產權的觀念基礎,彰顯中國傳統文化的人道意蘊,揭示西方文化中的權利理念,以挖掘中西社會對財產權正當性問題之所以態度不同的文化根源。
一 正義與仁義:中西文化中的權利差異及其邏輯基礎
要對權利下一個完整的定義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考察,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康德在談及權利的定義時寫道:“問一位法學家‘什么是權利?’就象問一位邏輯學家一個眾所周知的問題‘什么是真理?’那樣使他感到為難。”[1]因此,要對權利概念下一個周延的定義幾乎不可能,所以關鍵在于對權利概念的解釋方法。實際上,對于概念的揭示都離不開一定的語境,所以有必要結合具體的文化語境對“權利”這一概念進行定義。希伯來文明、古希臘文明、羅馬法傳統被譽為西方文明的三大源頭,因此,對權利的考察必須追溯到西方的文化源頭,在古希臘,哲人們幾乎不談權利,只探究何為正當,何為正義。權利最早出現于羅馬法,但是在羅馬法中權利的內涵多樣并不明晰,但是權利作為觀念凸現,是因為在羅馬法傳統中,人們開始強調以法律支持正當的或正義的事情。“在自然法理論中,權利被看成是自然狀態中的人對擁有某些東西和做某些事情的要求;而在實證法理論中,它逐漸看成是受到法律承認和保護的各類利益。”[2]可見,在西方文化傳統中,權利是在西方文化對正當的追求和探討中凸現的,與正當和正義緊密相連。在英語中,權利用單詞“right”來表達,而“right”在英語中還有“正確的,正當的”等含義,因此,權利本身意味著正當之意,從語詞來分析,權利就是“正當的事物”或“正當的東西”。權利與正當在一定意義上幾乎同義,正當性本身是權利概念的內在蘊涵,只要是權利必然是正當的,無須附加任何的前提條件,所以從這一層面上分析財產權的正當性無非是在玩文字游戲和概念循環,在西方文化的語境中,正當性是權利的應有之意,財產權的正當性是不言自明的真理,在西方的哲學傳統中,人們認為財產之所以區別于自然物是因為,財產凝結著人類的勞動,財產權意味著人類具有占有和支配自己勞動成果的權利。人們只有在能夠支配自己勞動成果的條件下,才能維持自己的生存,才能維護自己作為人的自由和尊嚴。正因為財產權維持人類生存和維護人類自由的意義,在18世紀中葉的英國,首相老威廉·皮特曾有“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的演講,他這樣形容私有財產權的神圣性:即使最窮的人任其寒舍在風雨中飄搖,也不容許尊貴的國王踏入半步,仍敢于對抗國王的權威。[3]所以財產權作為基本人權,正當是財產權內在的價值意蘊,正義是財產權作為基本人權的邏輯基礎。在西方文化中,人們對于財產權的主張,完全是以正義作為基本的訴求,通過權利來理解正義和實現正義。在西方文化中,財產權雖然往往以物
[1] [2] [3]
【財產權的觀念基礎】相關文章:
論美國早期特許財產權觀念的轉變04-30
論人文觀念的近代科學基礎04-27
立足基礎 更新觀念 幫助提高04-30
立足基礎 更新觀念 幫助提高04-30
立足基礎 更新觀念 幫助提高04-30
財產權產生的哲學基礎--洛克勞動理論探微05-03
[數學]立足基礎 更新觀念 幫助提高04-30
觀念04-29
簡論儒家的文學觀念與亞觀念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