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個人理財論文

時間:2024-11-28 14:14:34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個人理財論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個人理財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個人理財論文

  個人理財論文 篇1

  論文關鍵詞: 商業;個人理財;理財風險

  論文摘要:隨著我國居民財富的迅速增加和個人意識的增強,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由于受到體制和金融發育程度等方面的制約,使得目前我國理財市場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風險隱患,研究如何妥善地處理好在理財業務發展中的風險問題,完善理財業務風險管理體系,提高商業銀行對理財業務風險的管理水平,是保證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規范發展的基礎,對促進理財業務在規范中快速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含義

  近幾年來,隨著個人財富的增長以及金融市場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非常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個人理財業務正在成為國內各商業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個人理財,又稱理財規劃、理財策劃、個人規劃等,根據美國理財師資格鑒定委員會的定義,個人理財是“制定合理利用財務資源,實現客戶個人人生目標的程序”。國際理財協會對個人理財的定義是“理財策劃是理財師通過收集、整理顧客的收入、資產、負債等數據,傾聽顧客的希望、要求、目標等,在專家的協助下,為顧客進行儲蓄策劃、投資策劃、策劃、策劃、財產事業繼承策劃、經營策略等生活設計方案,并為顧客進行具體的實施提供合理的建議。”我國銀監會在20xx年頒發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中指出:“個人理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1]

  二、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主要風險及成因分析

  (一)缺乏戰略規劃,導致決策風險

  商業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時面臨的最重大的風險就是決策風險,它甚至影響著其他風險的產生。面對復雜多變的客戶需求和激烈的同業競爭,如果自身缺乏有效和長期的戰略規劃和謹慎的風險意識,就會出現決策風險。銀行以客戶為中心開發產品、制定戰略規劃,第一步就是確定目標客戶。目前,各家銀行進行理財服務時,大都以高端客戶為目標,為他們盡可能提供豐富的理財產品,而忽略了中、低端客戶的理財需求,這導致了各家銀行在戰略決策上具有盲從性,缺乏足夠的市場研究,造成產品服務同質化,加大了決策風險。

  (二)內控制度不完善,造成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由于不完善或失靈的內部程序、人員、系統或外部事件而給商業銀行造成損失的情況。由于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內控機制正處于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內控執行不嚴格、人員業務能力有限,以及外部的欺詐加大了個人理財的風險程度。個人理財業務的內控執行不嚴格,柜臺人員和理財人員挪用或盜取客戶資金的機會增加,或者為客戶提供服務時代替客戶操作,產生損失后出現不必要的糾紛。

  (三)忽視信息披露,產生信譽風險

  商業銀行時下開展的個人理財業務,其實并不規范,如果站在風險角度進行評估,可以說是透支銀行信譽。部分銀行對個人理財產品推銷宣傳中存在誤導,夸大預期收益率;有的甚至將幾年的預計最高收益累加;有的在協議中,重點描述了保證本金安全和高收益率,風險揭示過于簡單。這些宣傳有可能導致一般投資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時,忽視并低估了隱含的風險。并且大部分理財產品中,投資者無提前終止權,僅是銀行保留了單方提前終止的權利,且缺乏協商與告知的程序,投資者很難行使應有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四)員工的職業操守意識淡薄,引發風險

  個人理財師的職業操守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銀行理財服務的水平。現實中,個人理財師為追求業務的增長往往在銷售理財產品時會盡力向客戶推薦當期銀行的主打產品,而沒有向客戶揭示產品的潛在風險,或將預期收益宣傳為保證收益來誤導客戶。這種強調保本、淡化風險的行為將給銀行帶來重大負面影響。而且,掌握著客戶大量私人信息的個人理財師還有可能未經客戶同意,向第三方泄漏客戶的相關資料和服務與交易記錄,使廣大客戶對銀行各種業務的信任度降低,對銀行造成不利影響。

  (五)不能有效評估客戶的`個人信用,造成信用風險

  目前,由于還沒有完善的相關制度作保障,我國的個人信用體系尚未建立,并且在我國傳統的“量入為出”的消費觀念下,許多消費者的信用記錄還是零。在這樣的背景下,銀行在個人理財業務中進行信貸服務時,客戶基礎信息的缺欠就加大了對個人貸款的風險評估難度。此外,個人理財的服務對象是廣大的個人客戶,銀行提供服務的前提是能夠以較低的了解客戶的履約意愿和履約能力。如果成本過高,就會因為個人業務固有的分散性而降低業務收益,不利于規模經營。因此,銀行不會花高額成本對個人信用進行全面評估。由于缺乏咨詢和調查客戶資信的有效手段,銀行難以對客戶的財產、個人收入的穩定性等狀況做出正確判斷,信用風險便由此產生。

  三、我國商業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策略

  (一)加快風險管理體系的建立

  商業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針對的是個人,因此該業務的風險管理不同于以往,應當建立適應個人理財業務的風險管理體系。首先,銀行應該意識到個人理財業務面臨的多種風險,并在事前進行全面的風險識別和評估,確定銀行所能承受的風險程度,并且對應銀行可承受的風險程度進行指標量化,針對不同的風險進行不同的風險限額管理。其次,銀行應該建立有效的內部審核監督機制,保證銀行各相關部門都必須在規定的限額內進行交易,以及各項操作過程的規范性。最后,銀行應對理財產品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及時向客戶提供銀行所持有的所有相關資產的賬單和其他有關報表與報告,完善外部的監督機制,從而減少風險。

  (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提高理財人員素質

  站在客戶面前的理財師應該是根據客戶實力和風險承受力,為其規劃出一整套資產配置方案,將各種銀行理財產品組合到一起,按照風險高低做一個理財計劃。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作為一項新業務,由于涉及面廣、情況復雜、服務要求高等特點,應加強對個人理財客戶經理的培訓和對業務高級人才的培養,建立起一支以個人客戶經理為主的理財隊伍,減少風險。個人客戶經理制要求理財人員不僅要了解銀行的各項產品和功能,還要掌握、、房地產等行業的相關知識。我國商業銀行理財人員具備理財策劃師資格的人不多,且理財人員素質的提高需要大量細致的工作,加強建立系統、規范、高效的個人客戶經理培訓體系,推動理財人員資格認證是目前較為可行的方法之一。此外,還應高度重視理財營銷過程中的合規性管理。商業銀行應禁止理財業務人員進行大眾化推銷;禁止理財業務人員誤導客戶購買與其風險認知和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理財產品;禁止有意歪曲或隱瞞理財產品的重要信息。商業銀行應對現有理財產品的廣告或宣傳的內容、形式和發布渠道進行全面審核[3]。

  (三)加強員工職業建設,防范個人理財業務中的道德風險

  防范個人理財業務中道德風險的一個重要措施就是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尤其是個人理財師要有更為嚴格的職業道德操守。我國銀監會20xx年9月29日頒布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中的第十九條就規定:“商業銀行應當根據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個人理財業務人員資格考核與認定、繼續培訓、跟蹤評價等管理制度,保證相關業務人員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行業經驗和管理能力,充分了解所從事業務的有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規章,理解所推介產品的風險特性,遵守職業道德。”

  (四)建立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維護銀行較高的行業信譽

  銀行應建立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證客戶應有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從而維護銀行固有的較高信譽。在全面的產品信息披露制度下,銀行要將對某個產品風險做定性和定量分析、采取的風險管理策略、具有可比性的數據提供給客戶。對操作風險、法律風險等難于定量的風險,銀行也應當披露其檢查、發現和處理風險因素的內部程序和組織機構。商業銀行向客戶提供的所有可能影響客戶決策的材料,銷售的各類投資產品介紹,以及對客戶投資情況的評估和分析等,都應包含相應的風險揭示內容。

  (五)建立個人信用體系,有效評估信用風險

  建立科學有效的個人信用體系是銀行控制風險的前提保證,而體系的核心是個人信用制度。基于目前還沒有建立統一、專業的信用機構,銀行為了化解信用風險,必須在其審批個人理財產品消費資格的過程中扮演好信用機構的角色。商業銀行可以在其內部以信用卡個人信息資料為基礎,將其他各專業部門保存的個人客戶信息資料集中起來,建立全行性個人客戶信用數據庫,并建立信用缺失的預警機制。同時,加快建立國內各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換制度,信息的共享將使銀行更加高效、準確地做出決策。[4]

  四、總結

  個人理財業務在我國雖然正在蓬勃發展,但它畢竟還是屬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一些新的風險和問題。如何根據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中存在的風險點,制定適合自身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的風險防范對策,是當前商業銀行應該關注的一個課題,也是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穩固發展的重要保證。市場風險是個人理財業務的主要風險。針對這一風險,商業銀行應該在內部采取有效的途徑和方法,圍繞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的理念、管理體系、管理技術等方面進一步加以改進。只有有效的風險管理,才能促進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長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2]李姝婉.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風險管理[J].四川管院學報,20xx(1).

  [3]王守龍.現行商業銀行內控機制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xx(20).

  [4]呂全波.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辦法與風險控制實施手冊[M].北京:中國知識出版社,20xx.

  個人理財論文 篇2

  摘要:個人理財 (Personal Finance) 是指個人根據自身生活、財務現狀和個人對風險的偏好和承受能力, 結合預定目標, 運用各種投資工具的組合, 在個人風險可以承受的范圍內達到資本最大化的過程。隨著互聯網行業與金融行業融合的進度一步步加快, 各種互聯網金融產品, 如貨幣基金類、定向委托類投資、P2P網絡信貸等迅速興起, 并且對傳統的金融行業和機構從業者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在互聯網時代, 如何合理地分配個人和家庭的財產, 如何利用互聯網的巨大投資優勢, 正成為投資者不可忽視的金融選擇。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時代; 個人理財資產組合; 設計;

  一、傳統個人理財概述

  傳統的個人理財主要以儲蓄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為主。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主要是商業銀行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 為個人客戶提供財務分析、財務規劃和資產管理等專業化理財服務。傳統的個人理財選擇面較為狹窄, 并且客戶的理財選擇較為被動, 而主動權則掌握在銀行等金融機構售手中。其次, 傳統理財方式對投資者的投資門檻比較高, 需要投資數額較大。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一般而言都有最低購買額度。這種情況下, 持有較少資金或者流動性不強的個人或者家庭的投資可行性大大降低。再者, 傳統的理財產品需要個人和銀行進行聯系、咨詢, 具有信息的交流不便捷等缺點。

  二、互聯網金融個人理財業務的特點

  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 互聯網逐步崛起。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 在開放的互聯網平臺上, 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了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等新的金融業務模式。從目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來看, 具有代表性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主要有:第三方支付平臺、互聯網貨幣基金 (以余額寶為代表) 、P2P網貸以及數字xx等。從互聯網金融的特點來看, 相對傳統金融業, 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優勢。第一, 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 降低了交易成本。第二, 依托互聯網的支付技術的進步, 可以快捷地進行轉賬和支付以清償債權和債務關系。第三, 資源配置便捷, 無需通過銀行或者券商, 用戶可直接在互聯網上進行配對。第四, 客戶潛力大, 增長迅速。

  三、互聯網金融時代個人理財產品的選擇

  關于個人理財, 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本文參考的理財選擇依據主要是根據阿瑟J基翁的《個人理財》一書。阿瑟J基翁 (Arthur J·Keown) 是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金融學教授, 在《金融學期刊》、《金融和數量分析期刊》等雜志上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文。《個人理財》一書, 是他的代表作。通過對阿瑟的個人理財理論的應用, 結合傳統的理財業務, 本文總結了個人理財資產組合可選擇的金融產品, 包括流動性應急資金、消費金融產品、股票、基金、保險等。

  (一) 應急資金

  持有流動資產是很必要的, 在個人和家庭生活中, 會產生各種不可預期的生活狀況, 需要應急資金。根據阿瑟教授的建議, 在通常情況下, 把6個月的生活開支作為應急資金, 以預防不可預期的風險是比較合適的。由于現金不產生利息收入, 可選擇高流動性、可隨時支取的貨幣市場基金產品。在考慮貨幣市場基金產品時, 需要注意該機構的費率、收益率以及有沒有保險公司進行擔保。在互聯網金融時代, 貨幣市場基金產品已經比較完備, 上文提到的“余額寶”產品屬于天弘基金的貨幣基金份額, 并且由國泰等5家保險公司聯合承保, 資金上也相對比較安全。在互聯網金融時代, 用戶在個人的智能手機終端就可以購買, 存取也很方便。

  (二) 消費信貸產品

  信用卡和互聯網消費信用是用戶在進行消費的時候, 獲得信用資金使用權的方法。用戶在購物的時候, 可以根據自己的信用評分取得相應的在一定期限內免利息的消費額度。在互聯網時代, 比較著名的產品為:信用卡、支付寶花唄、京東白條等。盡管在使用這些消費信貸產品時, 可以根據免息期限靈活運用, 增強自身的流動性, 并將資金投入到可以產生收益的理財產品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超出還款免息期限, 如信用卡還款日, 或者, 對于“花唄”而言, 超過了每月9日的免息期, 用戶會面臨較高的利率。該利率可能遠遠高于其他理財產品的收益率, 從而拉低個人投資組合的綜合收益, 所以投資者應謹慎對待消費金融產品。

  (三) 股票

  股票雖然被視為高風險型理財產品, 但是, 如果投資期限足夠長, 則也會提供較高的收益。根據美國股市的走勢, 從1994年年底到1999年間, 1美元的投資者能夠增值為2.85美元。由于投資股票的風險較高, 個人應在進行足夠的投資培訓后再涉足股票投資領域。在互聯網時代, 由于互聯網公司業務規模廣, 涉及消費、金融、娛樂等各個行業, 增長迅速, 在投資股票時可以考慮較大的國際互聯網公司。如谷歌、網易、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公司。

  (四) 基金

  基金, 尤其是基金定投符合了投資領域的經典名言“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所倡導的“分散化投資”策略。投資基金可以使得投資組合的整體風險水平下降。對于如何選擇基金, 可以視投資的目標而具體分析。如, 為使應急資金產生收益而投資基金, 可以將應急資金投入貨幣市場基金, 因為該基金的安全性比較高。若為了高收益, 可以投資股票指數基金。在互聯網時代, 購買基金產品變得十分便捷。幾乎所有的基金產品都已經登記上網, 并且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比較和購買。如“天天基金網”就是一個典型代表。用戶可以在網站上開戶、查看基金凈值、排行甚至通過添加篩選條件來自選基金。比在基金公司的網站上購買更簡單的是, “支付寶App”已經提供了基金服務, 用戶可以方便地在該App上直接購買。在產品方面, 與互聯網掛鉤的基金產品凈值較高, 收益也較高。如“廣發納斯達克100指數” (270042) , 在該基金產品中, 持倉量較大的股票有蘋果、微軟、亞馬遜、Facebook、谷歌等公司。上述公司都是互聯網時代的代表性公司, 并且很大一部分公司也涉足了互聯網金融或者科技金融領域。該產品從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1月7日, 單位凈值從0.97元上升到1.9元, 收益比較可觀。持倉結構相仿的“國泰納斯達克100指數” (160213) 五年來, 從20xx年1月8日的1.192元的凈值上漲到20xx年11月7日的2.852元, 收益更加明顯。

  (五) 保險

  個人理財除了獲得投資收益之外, 還要規避不必要的風險。雖然投資股票或者基金數年后可能會獲得較為豐厚的回報, 但是人的一生可能會面對很多意外風險, 家庭的一次重癥疾病就有可能將所有投資獲得的收益甚至本金都消耗完畢。意外的人身或者財務風險甚至會極大地惡化個人和家庭的財務狀況, 引起巨額負債。所以, 除了投資上述的理財工具外, 應投資相應的保險來分擔風險。對于個人和家庭理財而言, 購買人身保險是最合適也是最必要的風險分擔。對于家庭而言, 子女教育適合較早進行規劃。教育金保險同時具備增值和保障功能, 相比教育儲蓄和教育基金雖有收益但具有較高風險的特點, 教育金保險更適合家庭選擇, 解決家庭經濟負擔和教育問題。此外, 保險理財產品中的投連險、萬能險、分紅險等產品, 在具有保險功能的.同時, 又具備投資功能。互聯網金融時代, 保險可以方便地在保險公司的互聯網平臺上進行比較。而且, 智能手機用戶可以方便地通過App, 如螞蟻金服公司的支付寶app中, “保險服務”一欄中, 通過“健康”、“意外”、“旅行”、“財產”等分類, 將可以通過App直接購買的保險分成7大類。用戶可以方便地在手機上進行購買。

  四、互聯網金融時代個人理財產品的選擇

  個人理財, 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資產的配置。根據“不要將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這個原則, 個人需要將不同的理財產品按照不同的比例進行規劃, 形成一個優化的資產組合。在各生命周期, 由于個人需要面對的生活狀況各不相同, 應選擇不同的理財產品組合。根據意大利人莫迪里阿尼等人創建的生命周期理論, 一個人的生命周期可被分為六個階段。分別是探索期 (15-24歲) 、建立期 (25-34歲) 、穩定期 (35-44歲) 、維持期 (45-54歲) 、高原期 (55-60歲) 、退休期 (60歲以后) .對于不同生命周期的理財產品規劃, 本文主要選取建立期、穩定期和維持期為例

  (一) 建立期:

  在建立期, 個人工作趨于穩定、薪水逐步上升, 建立家庭后, 財務方面得到增強。支出方面, 購房和購車的貸款以及子女成長和教育等人生重大事件加重了財務負擔。在這一階段, 個人應保持流動性, 適當增加高收益理財產品的比率。在理財產品方面, 可以進一步投資股票和基金等產品。在互聯網金融時代, 可以投資的公司也大大地變多了, 有豐富的互聯網板塊的股票可供選擇。此外, 個人如果有閑置資金, 還應繼續投資貨幣市場基金, 如余額寶、騰訊理財通等。同時, 可以選擇較為安全的P2P理財產品, 擴展自己的資產組合。

  (二) 穩定期:

  在穩定期, 居民收入進一步增長, 支出穩定。前期的投資也應當獲得豐厚的收益, 這一時期的個人和家庭, 在理財方面應以安全為重點, 逐步追求穩定的收益和回報。在理財產品方面, 可以選擇房地產投資、股票和基金等, 保險以養老險和定期壽險為主。

  (三) 維持期:

  在這一時期, 后代進入高等教育階段, 有自己的收入。個人收入也達到較高的階段。在這一時期, 已經基本沒有住房和私家車的貸款壓力, 所以, 在投資方面可以適當地增加風險, 以求得更高的收益率。在維持期, 為了對抗通貨膨脹的風險, 可以將黃金添加到投資組合中。在互聯網金融時代, 可通過互聯網便利的網購黃金的方式進行黃金投資。房地產也可以添加到自己的投資組合中。最后, 為了抵抗風險, 并且同時謀求收益, 投資性保險是比較合適的保險產品。以上的投資方式, 在互聯網金融時代, 均可以通過專業的互聯網投資平臺, 如支付寶App或者陸金所的Lufax平臺進行咨詢、比較和購買。

  參考文獻

  [1]Arthur J·Keown.個人理財[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xx, 5.

  [2]程麗娟。互聯網金融對個人理財模式的影響--P2P網絡借款平臺[J].現代經濟信息, 20xx (12) .

  [3]劉源遠, 陳珍。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策略研究[J].長江叢刊, 20xx (18) .

  [4]廖草仙, 吳淑芳。互聯網金融背景下個人理財風險防范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 20xx (16) .

  [5]唐珊珊。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新發展的思考[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xx (1) .

  [6]倪娜, 蘇賽爾。互聯網金融下個人理財模式探究[J].新經濟, 20xx (27) .

  [7]沈凱豐, 吳淑芳。互聯網+時代個人理財風險及防范研究[J].現代商業, 20xx (22) .

  [8]肖慶烈, 閆慶麗, 包希超。互聯網+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創新問題分析[J].商場現代化, 20xx (23) .

  個人理財論文 篇3

  論文摘要:理財業務是商業銀行推進綜合化經營戰略的重要載體和提高中間業務收入的重要手段。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當前具有以信托貸款產品為主導,產品呢預期收益趨向合理,分成服務體系開始構建等熱點。產品風險揭示不足,品種結構不合理以及粗放式發展等問題仍然存在。我國商業銀行需要重新考察和研判市場方向,發揮理財業務對經營轉型的重要作用;打造卓越品牌形象與特色服務,獲取客戶的持久信任與忠誠;加大創新力度,探尋理財市場發展新空間;同時,由單一產品向綜合平臺轉變,由大眾化產品向分層次服務轉變;建立健全理財業務風險管理體系。

  論文關鍵詞: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理財產品銀信合作

  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和市場競爭格局的演變,使商業銀行紛紛推行以轉變經營模式和增長方式為要內容的戰略轉型,金融市場和金融創新環境的日臻完善為銀行理財業務的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在國內外經濟金融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大力發展個人業務有利于熨平經濟波動的負面影響,提升同業競爭綜合實力,拉長盈利成長周期。然而,我國商業理財業務尚且處于起步階段,并受到金融法律制度、金融管理體制和金融市場發育程度等方面因素的制約,在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呈現出一些亟待解決的新問題。本文首先總結了我國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進程及特征,進而對當前理財市場中值得關注的重點問題展開分析,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未來的發展方向及思路進行探索。

  一、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

  個人理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為個人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財務規劃、投資顧問、資產管理等專業化服務活動。按照管理運作方式不同,商業銀行個人業務可以分為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其中,理財顧問服務是指銀行向客戶提供的財務分析與規劃、投資建議個人投資產品推介等專業化服務。在理財顧問服務活動中,客戶根據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顧問服務的基礎上,接受客戶的委托和授權,按照與客戶事先約定的投資計劃和方式進行投資和資產管理的業務活動。在綜合理財服務活動中,客戶授權銀行代表客戶按照合同約定的投資方向和方式,進行投資和資產管理,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承擔。

  1、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歷程及其動因

  20世紀90年代末期,我國一些商業銀行開始嘗試向客戶提供專業化的投資顧問和個人外匯理財服務。2000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改革外幣利率管理體制,為外幣理財業務創造了政策通道,其后幾年外匯理財產品一直處于主導地位,但是總體規模不大,沒有形成競爭市場。2004年11月,光大銀行推出了投資于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陽光理財B計劃”,開創了國內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先河。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成為推動人民幣理財業務發展先鋒的直接原因是,在當時信貸投放高速增長的背景下,中小銀行定期儲蓄存款占比較低,缺乏穩定的資金來源,而發行人民幣理財產品能夠增強其吸儲能力,緩解資金趨緊壓力。

  2006以來,隨著客戶理財服務需求的日益旺盛和市場競爭主體的多元化發展,銀行理財產品市場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特別是面對存款市場激烈的同業競爭,國有商業銀行開始持續加大理財產品的創新和發行力度,不斷豐富和延伸理財品牌及價值鏈上的子產品。以工商銀行為例,2005到2007年分別(發行)銷售個人銀行類理財產品190億元、755億元和1544億元,年均增速達185.3%;而2008年僅上半年即累計(發行)銷售個人理財產品549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5倍。憑借網點資源、客戶資源、綜合實習優勢,國有商業銀行目前已經占據國內理財市場的主導地位。可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發展是內在需求與外部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面對轉變經營模式、拓展收益渠道的壓力,以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商業銀行唯有加快理財業務發展的創新步伐,通過負債結構與收益結構的轉變,形成理財產品與儲蓄存款的聯動效應,才能在同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運作模式的演進

  在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初創期,投資方向基本為銀行間國債、央行票據、貨幣市場基金等固定收益工具。在風險管理方面,與初期的外幣理財產品相比,人民幣理財產品則更為規范,客戶資金與銀行自有資金相互隔離。應該說,這一時期的理財產品與商業銀行熟悉、專注并具有傳統優勢的領域,依靠銀行自身的平臺就可以完成產品銷售、資產配置、投資決策、清算分配等職能。

  此后,由于銀行間債券市場利率的走低以及資本市場的走強,商業銀行紛紛探索新的理財產品運作模式。一是借助信托平臺進入股票市場、產業投資市場。銀行通過與信托公司合作,將理財資金委托給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則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股票和實業投資。在此種投資路徑打通以后,理財產品形式上的創新層出不窮,比如新股申購、信托受益權轉讓以及由債券、股票、信托融資等產品組合而成的資產配置產品等。二是與外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結構性理財產品,實現覆蓋全球市場的投資管理。尤其是QDII的推出,打通了人民幣海外投資的通道,擴大了資源配置的半徑,理財市場上出現了大量與利率、匯率、股指掛鉤的產品。

  二、我國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特點

  1、信托貸款類產品成為理財市場的主導

  2008年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保持快速增長,單手資本市場大幅下挫,投資者風險意識增強銀監會加大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規范整改力度等因素的影響,理財產品的品種結構普遍發生顯著變化。子2008年2季度開始,風險相對降低、收益相對穩定的信托貸款類產品大幅增加,并保持迅猛增長的態勢,在各類銀行理財產品中已占據主導地位。如招商銀行全年累計發行“金葵花招銀進寶之信貸資產理財計劃”和“金葵花招銀進寶之票據盈利理財計劃”兩種信托貸款類產品宮674只,在其各類理財產品中的占比達到73.8%。其他各行也紛紛將信托貸款類產品作為理財業務推廣的重點加以集中發行。如工商銀行的“穩得利系列”、中國銀行的“平穩收益計劃”等。信托貸款類產品普遍具有投資標的明確、結構簡單、期限多樣、收益相對穩定等特點。從根本上講,信托貸款類產品的內在特性符合當前階段投資者、商業銀行、借款人和信托公司等各方主體的利益。

  2、公益性、專屬性創新產品彰顯理財業務價值

  針對“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部分銀行迅速反應,推出了具有公益性質的創新理財產品。例如,建設銀行在震后第五天就發行了“財富.愛心公益類08年第一期理財產品”,將募集資金的8%通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定向捐贈于四川災區,并且該產品不向客戶收取認購費、管理費等任何費用。此外,在教師節期間,招商銀行還特別發行了“金葵花招銀進寶之信貸資產教師專享理財計劃”,在原有信托貸款類產品的基礎上賦予了“尊師重教”這一更具意義的內涵。此類以慈善、關愛為主題的理財產品,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思路,打破了以往理財業務同質化的常規,深化了理財品牌的內涵與價值,增強了客戶的認同和忠誠度,并有效地提升了銀行的品牌價值和社會形象,對于理財業務的長遠發展大有裨益。

  3、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更趨規范合理

  各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普遍趨向于規范合理,與以往部分銀行對新股申購類、結構掛鉤類產品動輒給出40%或50%的預期收益率,甚至“上不封頂”的情況形成鮮明反差。例如,光大已拿回國內“陽光理財同升21號”掛鉤類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分別為8%、4.5%、1.45%三檔;中信銀行投資于新股申購和信貸資產的“全面配置計劃0807期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為4.38%;而農業銀行的“本利年08第15期基金精選型產品”,招商銀行的“金葵花新股申購22期與套利理財計劃”等均有給出具體的預期收益情況。究其原因:一方面,受資本市場低迷以及“零收益”實踐等因素影響,各個銀行給出的預期收益水平更加實際與客觀;另一方面,按照銀監會要求,對于無法提供科學、準確的.測算依據和測算方式的理財產品,各個銀行在宣傳和介紹材料中不得給出“預期收益率”或“最高收益率”。盡管有所回落的預期收益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客戶吸引力,但從根本上講,科學的、與實際收益情況吻合的預期收益率將對商業銀行及其理財產品的美譽度和客戶信任度產生積極影響。

  4、產品短期化趨勢更為顯著,期限結構日臻完善

  與以往同類型產品相比,各銀行理財產品的短期化趨勢更為顯著。以招商銀行為例,其2008年所發行的全部理財產品中,期限在三個月(含)以內的產品數量占比達36.8%,期限在三個月至一年的產品占比達59.7%,而一年期以上的產品僅占全部產品3.5%。此外,其他各銀行也注重短期化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如工商銀行“2008年第65期穩得利增強型信托投資理財產品”的期限為16天;中國銀行的“博弈人民幣理財產品”期限分為14天、21天或1個月。在產品不斷短期化的同時,各銀行也注意產品期限結構的完善。以工商銀行11月份發行的“穩得利”系列產品為例,其包含了29天、75天、90天、12個月等各種期限結構,能夠滿足不同投資者的偏好。

  5、理財業務分層服務體系逐步構建,財富管理職能日益凸顯

  2008年來,針對中高端客戶的專屬產品不斷增加,銀行理財業務更加注重客戶細分,財富管理職能日益凸顯。舉例而言,交通銀行“得利寶新藍58號產品”和“得利寶海藍31號產品”對普通客戶、交通銀行客戶進行了分層定價,產品預期收益與客戶層次成正比。在交通銀行的財富管理服務體系中,“交銀理財”定位于季日均金融資產5萬元以上的客戶;“沃德財富”地位于季日均金融資產50萬元以上的目標客戶,并提供專屬客戶經理、專屬理財網點、專享增值服務等。同樣,工商銀行也全面升級了“理財金賬戶”服務品質,定期推出“理財金賬戶”專屬理財產品,并通過貴賓理財中心、貴賓客戶服務專線、貴賓網上銀行等各種專屬通道,為客戶提供全新的理財服務體驗。各銀行對中高端財富客戶的重視程度正在不斷提升,市場細分能力的增強和分層服務體系的構建將成為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業務發展的重要基石。

  三、我國商業銀行理財市場存在的問題

  1、信托理財集合資金用于貸款可能引發潛在風險

  由于央行對信托貸款利率下線沒有規定,因此信托貸款可以規避商業貸款基準利率下限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借款人的融資成本。另外,雖然從實質上看是商業銀行對用款單位放貸,但由于信托貸款與信托理財資金不在商業銀行表內核算,因此可以規避《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不用計提資本,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優化了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基于此,我國大部分商業銀行都開展了與信托掛鉤的理財業務,籌集資金的投向基本上是信托貸款。

  信托貸款對銀行和信托公司而言,都屬于表外業務,貸款的信用風險完全由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承擔。在此情形下,銀行和信托公司對借款人一般不會進行授信盡職調查,對貸款用途也不會開展相關的監測工作,特別是貸款大部分在異地使用,就更缺乏有效地貸后管理一旦用款單位出現還款風險,擔保人又不能如期履行擔保責任,將會給購買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帶來巨大風險,銀行也和信托業雖然對此不負有償還義務,但也將面臨系統性的聲譽風險。

  2、對客戶風險提示及信息披露不充分

  部分商業銀行在編寫有關產品介紹和宣傳材料時,風險提示不充分,主要體現在未提供必要的舉例說明。風險提示只是簡單的列示。如對保本浮動收益理財計劃“本理財計劃有投資風險,您只能獲得合同明確承諾的收益,您應充分認識投資風險,謹慎投資”的話語,未對鏟平面臨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進行詳細的闡釋。

  對一些掛鉤較為復雜的產品的理財業務,在與客戶簽訂合同前,未提供理財計劃預期收益率的測算數據、測算方式和測算的主要依據。在將有關市場檢測指標作為理財計劃合同的終止條件或中之參考條件時,未在理財計劃合同中對相關指標的定義和計算方式做出明確的解釋。

  3、熟悉國際交易規則的專業人才異常匱乏

  在全球金融自由化于一體化的形勢下,由于我國金融市場尚不發達,可以預期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個人理財業務掛鉤標的投資方向將主要向境外市場發展,其中主要投資產品屬于衍生工具范疇,因此熟悉國際衍生品通行的交易規則、慣例是維護我國商業銀行從事國際衍生品交易合法權益的關鍵之所在,但目前銀行相關從業人員異常缺乏國際衍生交易經驗特別是對國際規則的了解,更無從談及靈活運用國際慣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4、營銷宣傳不夠

  個金融機構在理財產品的營銷上基本處于“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況。在銀行營業廳里,都擺放著介紹理財產品的小冊子或宣傳紙,但缺乏特色產品和個性化方案,這同客戶需求顯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缺乏必要的宣傳,即使是一些不錯的理財產品,實際上了解的客戶也不多。比如,“千里馬”、“紅雙喜”等投資分紅險,其復雜的條款,常常需要推銷員通俗化的解釋才能讓人明白,而各行卻無人主動的向客戶介紹。一些新國債、基金等的收益、風險情況也是客戶所不熟悉的,單單看一看宣傳冊,客戶根本弄不明白。

  5、個人理財業務同質現象嚴重

  我國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產品的同質化趨向。在業務范圍上表現為,把現有業務進行重新整合,普遍缺乏更為細致的客戶分層,無法為客戶提供切合需求的個性化服務;在財務策劃上技術人才的支持都無法滿足現實需求,投資產品在廣度和深度上均不能完全滿足客戶的理財需求。從目前國內同業的情況來看,基礎金融產品在同業之間相差無幾,理財產品的市場定位和定價無法展示出各商業銀行的產品特色,同質產品的競爭完全體現為市場價格的激烈比拼,嚴重影響了理財市場的健發展。

  同時,金融產品的復制特點加劇了這一現象,一家銀行剛剛發出新的理財產品,其他銀行就能夠立刻跟進,名目雖不雷同,但功能特點相似、投資收益相當,幾乎是克隆。于是現有的個人理財產品基本都是保險、證券、外匯、基金等的投資組,缺乏特色。比如同一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會被幾家商業銀行代理,或者同一商業銀行代理的幾家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只是名字的區別,而沒有實質性的差異。對個人客戶而言,這些產品的確眼花繚亂,卻缺少實際吸引力。

  四、加快發展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對策

  從長遠來看,由于理財業務將國內居民財富迅速擴張而引發的對金融業務的外在需求,與商業銀行利用金融創新實現戰略轉型和多元化經營的內在需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因此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拓展空間。

  1、發揮理財業務對銀行經營轉型及客戶關系管理的重要作用

  理財業務的快速發展對商業銀行推進經營轉型與實施客戶關系管理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一方面,大力發展理財業務有助于燙平經濟波動的負面影響,有助于應對利差收窄的挑戰并拉長盈利周期。首先,理財業務的快速發展能夠提高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有助于商業銀行實現收益來源的多元化和收入結構的優化;其次,利用理財業務平臺,商業銀行能夠實現與多個市場、多種業務的對接,并使之成為綜合化經營的重要載體和有益探索。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理財業務若能與客戶關系管理有效結合起來,與客戶建立持久信任關系,成為客戶完全可信賴的金融顧問,不僅能夠極大的降低優質目標客戶的流失率,還將促進理財業務與儲蓄存款、銀行卡、電子銀行等不同業務類別交叉銷售和協同效應的實現,進而提升零售銀行業務對經營利潤的貢獻度,增強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2、打造卓越品牌形象與特色服務,獲取客戶的持久信任與忠誠

  當前,國內銀行的理財產品具有較強的同質性和可復制性。在這一背景下,只有依靠卓越的理財產品以及超越客戶預期的特色創新產品及服務,提高客戶的認知度和榮譽度,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產品和激烈的同業競爭中超出。在品牌建設方面,需要商業銀行持續地自身核心理財品牌加以塑造,通過準確的服務定位和文化內涵,與客戶建立情感,從而贏取客戶的忠誠和持久信任,提升市場競爭力。以招商銀行為例,其全部理財業務均冠以“金葵花”之名,經過持續不斷的培養,更使客戶自然而然低產生一種信任感,這種品牌形象是難以被同業復制的。

  在特色產品及服務方面,商業銀行需要不斷更新理念,針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熱點和焦點,必須增強響應能力,即使退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產品和信服務,從而獲取同業競爭主動權。理財不僅是一項規劃、一個系統、一種過程,更是規避經濟金融風險的“防火墻”。當金融市場繁榮時,需要通過有效的理財手段實現財富增長;而當金融危機到來時,則更需要發揮其獨特的作用,把握機遇,平穩實現客戶資產保值增值。

  3、加大創新力度,探尋理財市場發展新空間

  面對錯綜復雜的市場環境,商業銀行需要重新考察和研判市場方向,加大創新力度,為理財市場尋找新的加速器。貨幣政策的轉向、相關監管政策的推出和調整以及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的實施,都為理財業務的創新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發展空間。近期,銀監會相繼發布了《商業銀行并購貸款風險管理指引》、《銀行與信托公司業務合作指引》等多項政策,很多投資對象的價值將被重新發現,更多的市場品種將被發掘。例如,并購貸款類產品可能成為銀信理財業務新的增長點。與傳統的信貸資產類產品相比,并購貸款類產品將在投資方向、收益模式以及風險控制手段等方面進行探索創新。此外,股權投資及PE類產品預計也將成為優化銀信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銀信合作層次的重要領域。此類創新將私人股權投資等納入銀信業務合作范圍,打造個性比較強的高端理財產品,有利于銀行與信托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服務品牌,進一步開創理財市場新的發展空間。

  4、由單一產品向綜合平臺轉變,由大眾化產品向分層次服務轉變

  從國外金融機構理財業務的發展來看,理財業務并不局限于為客戶提供某種單一的金融產品,而是根據細分目標市場以及投資者的財務狀況、投資預期、風險偏好等為客戶量身定制理財規劃方案。盡管近年來國內銀行理財業務取得了迅猛的發展,但仍處于“關注產品勝于關注客戶”的初級階段,與理財業務全方位、差異化、個性化的本質內涵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從長遠看,國內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也應遵循由單一產品向綜合平臺,由大眾化產品向分層次服務,由單純的產品銷售向以金融顧問、資產管理為核心的綜合投資理財服務轉變。

  5、建立健全理財業務風險管理體系

  理財業務的風險管理應既包括商業銀行在提供理財顧問服務和綜合理財服務過程中面臨的法律風險、操作風險、聲譽風險等主要風,也包括理財計劃或產品包含的相關交易工具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以及銀行進行有關投資操作和資產管理中面臨的其他風險。因此,商業銀行應根據自身業務發展戰略、風險管理方式和所開展的理財業務特點,制定具體而有針對性的內部風險管理制度和風險管理規程,建立健全理財業務風險管理體系,并將理財業務風險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中。

  在理財業務風險管理體系中,市場風險的防范于控制對于理財產品的投資運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商業銀行首先應根據自身理財業務發展的特點,建立并完善理財業務市場風險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商業銀行研發、銷售和管理有關理財計劃,必須配備相應的資源,具備相應的成本收益測算與控制、風險評估與檢測,內部價格專一等的能力和手段,對需要對沖處置的風險要有具體的技術安排。在進行相關市場風險管理時,應對利率和匯率等主要金融政策的改革與調整進行充分的壓力測試,評估可能對隱含經營活動產生的影響,制定相應的風險處置和應急預案。

  個人理財論文 篇4

  個人理財業務是指銀行專家在綜合分析客戶個人 (家庭) 財產的基礎上, 根據客戶的資產狀況、預期目標和風險偏好程度, 對客戶資產進行科學的、有計劃的、系統的全方位管理, 以實現個人 (家庭) 財產的合理安排和增值保值。

  這是由商業銀行借助其資金、專業人員、操作技術、經驗及信用等優勢, 為個人推出的一項資產管理業務。由于市場競爭、銀行間競爭和銀行內部等因素, 風險是始終存在的。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于20xx年9月頒布了《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指引》, 對此項業務進行了系統的法律界定和規范, 但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個不容忽視的課題受到了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廣泛關注。

  一、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法律認識

  從民法上來看, 商業銀行和客戶是平等的民事主體, 他們之間所能形成的法律關系包含債的關系、提供勞務的關系、委托代理關系。

  (一) 債的關系。

  商業銀行和客戶之間債的關系是以儲蓄存款為代表的, 這也是個人理財的一種方式。后來還出現了保證收益理財計劃、保本收益理財計劃等新型理財方式, 這些都是儲蓄功能的變形。

  (二) 勞務關系。

  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服務性活動, 即中間業務, 包括理財咨詢、理財分析、代收代付等。與債權債務關系相比, 商業銀行幾乎不存在風險, 最終的決策由客戶完成, 風險也由客戶承擔。

  (三) 委托代理關系。

  這種關系是我們要研究的重點。從一般的操作過程來看, 商業銀行根據客戶的資金、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投資偏好來接受委托, 以自己的名義對客戶的資金進行投資、管理、處分。商業銀行是以被委托人的身份參與到這個關系中來的, 其行為已經具有了信托的性質, 個人理財業務具有了交叉業務的特征。而《商業銀行法》明確規定商業銀行不得開展證券、信托等金融業務。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目前個人理財業務對上面提到的法律關系都有所涉及, 具有交叉性, 所以它并不是一個單一性質的法律關系, 這樣的結果是不規范的, 必然會產生問題。

  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分析

  (一) 法律風險。

  在我國個人理財業務還不是一項成熟的`金融產品, 金融法律規范中存在著盲點。首先是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市場準入的法律風險。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對商業銀行市場準入作了規范, 將個人理財業務的市場準入分為審批制和報告制。如果商業銀行未對理財產品進行報批或報告, 將導致程序瑕疵, 一旦與客戶發生糾紛, 將會加重民事責任。其次是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宣傳和銷售中的法律風險。在實踐中, 許多商業銀行將客戶的儲蓄存款業務與理財產品進行搭售, 在宣傳中刻意模糊個人理財產品的名稱、性質, 混淆個人理財產品和定期存款的區別或界限, 導致客戶誤以為個人理財產品是儲蓄存款。一旦銀行與客戶發生糾紛, 商業銀行將難免涉嫌欺詐, 而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第三, 目前金融業分業經營的現狀使得商業銀行開展這項業務時把握不準確, 使之具有了信托的性質, 這樣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面臨金融監管部門的處罰。另外, 很多不具備條件的分行、支行盲目開展此項業務, 為法律風險程度的加深埋下了隱患。

  (二) 市場風險。

  金融產品的運作是與整個經濟環境密切相關的。宏觀經濟運行環境的變動、經濟周期的影響、金融市場的震蕩都會對理財產品的收益產生影響。目前我國個人理財業務中, 一種是投資國債和央行票據。雖然這兩者是以強大的國家信用作為支撐的, 但是作為一種債券產品, 物價指數、利率、匯率等都會導致市場風險的產生。另一種就是貨幣類理財產品, 人民幣理財產品的發展空間本身是有限的, 再加上利率風險對人民幣理財的基礎性作用, 而且目前我國存在利率不穩定因素, 且銀行對人民幣理財又多含有儲蓄性質, 保證收益且一般高于存款利率, 加大了人民幣理財的風險系數。在這樣的情況下外幣理財逐漸成為一種受重視的個人理財項目, 而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嵌套在個人理財產品上的利率或匯率衍生產品的風險還缺乏規避手段, 風險系數較大。

  (三) 操作風險。

  主要來源于從業人員水平高低不等和商業銀行系統的缺陷。首先, 從業人員水平高低直接對商業銀行各項業務運作產生影響, 這是毋庸置疑的。其次從商業銀行系統的經營上看, 由于目前個人理財產品具有較大的同質性, 商業銀行普遍采用提高產品收益率, 打“價格戰”方式爭奪市場, 提高了成本的同時也加大了風險。另外, 保本型或承諾最低收益型個人理財一旦達不到預期收益, 商業銀行將不得不動用現金頭寸彌虧, 甚至還要進行再貸款彌虧, 將會聚積經營風險。從管理上看, 商業銀行在客戶信息缺乏的系統環境下, 對目標群體信息把握不充分以及對理財資金的管理不規范, 都將導致商業銀行在操作上的風險加劇。

  (四) 其他風險。

  這里主要指的是商業銀行在開展個人理財業務時盲目保證收益率, 對銀行信用透支, 這是風險產生的一個隱患。另外就是因操作引發危機而使客戶對銀行產生不信任進而要求回購投資, 或者投資者要求提前償付或投資對象到期變現時可能引起的價格波動帶來的流動性風險。

  三、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風險管理

  銀行加強風險監管, 不斷開創進取和時時的風險防范是不可偏廢的兩個方面。

  (一) 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

  商業銀行要在事前進行全面風險評估, 確定客戶所能承受的總體風險程度;在管理過程中, 對自身可承受的風險程度進行指標量化, 針對不同的風險限額進行管理。

  (二) 積極創新金融理財產品。

  商業銀行要根據客戶財富水平、風險偏好、收入支出結構等因素對市場進行細化, 明確各種理財業務和理財計劃的目標客戶群, 向不同客戶層提供差異化理財服務, 實現個人理財業務由大眾化、同質化向個性化、品牌化的轉變。

  (三) 建立完善的風險控制制度。

  一是在推出新的個人理財產品時, 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 有針對性的發售, 并確保操作符合規定。二是規范與客戶簽訂的個人理財業務合同, 銀行要明確體現自己的權利并詳細說明其實現方式, 對風險調節作出約定, 并做出風險提示。三是完善銀行內部的隔離措施以降低風險。

  (四)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在宣傳過程中要突出理財性質, 宣傳用語使用要恰當, 風險提示要充分, 使投資者對理財業務有全面的了解, 并及時披露理財資金管理及運用情況、投資組合及風險收益變化情況, 以及其他對收益將會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等信息。

  (五) 培養優秀的理財從業人員。

  商業銀行應當建立一支長期穩定的、能力全面的個人理財業務團隊, 積極與境外的機構合作, 引進先進經驗, 創建適合我國國情的從業人員資格認證體系。

  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機構的重心, 在改革創新的同時積極預防風險是非常重要也是及其必要的。對于個人理財業務而言, 商業銀行要逐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經營水平, 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從根本上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的綜合競爭力與盈利能力, 不斷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陸澤峰。金融創新與法律變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xx.

  [2]樂嘉春。人民幣理財業務面臨新定位[N].上海證券報, 20xx-10-11.

  [3]尹龍。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與監管[J].中國金融, 20xx (5) .

  [4]孫曉紅。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性質、風險與監管探悉[J].金融縱橫, 20xx (9) .

  [5]李毳。我國金融機構委托理財業務的現狀, 問題與對策[J].中國經貿導刊, 20xx (14) .

  [6]金暉。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現狀[J].中國金融, 20xx (4) .

  [7]顓孫玉。我國銀行個人理財產品法律風險的防范[D].西南政法大學博士論文, 20xx.

  個人理財論文 篇5

  該文以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的基本概念和特性,論述了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對個人的意義;指出了在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中存在的誤區和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和措施。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機遇和變革的時代,這個時代尊重知識,看中才干。這個社會人人渴望成功,希望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展示自己的才能。一個人只有盡早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認清自我,不斷探索開發自身潛能的有效途徑或方式,才能準確地把握方向,塑造成功的人生。實踐證明,在職業生涯中能夠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有著清晰的職業規劃的人。

  一、 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所謂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結合自身情況以及眼前的機遇和制約因素,為自己確立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路,確定發展計劃、教育計劃等,并為自己實現職業生涯目標而確定行動方向、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職業生涯規劃按照時間維度,可以分為短期規劃、中期規劃、長期規劃和人生規劃四種類型。

  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特性。職業生涯規劃有兩大特性:個性化和開放性。

  職業生涯規劃的個性化特性。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必須由我們自己來主導。每個人的成長環境、文化背景、個性類型、文化資本構成、價值觀、能力、職業生涯目標、對成功評價的標準等等不盡相同,所以不同人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也一定不會相同。所以說,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是個性化的發展藍圖。

  職業生涯規劃的開放性特性。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要置身于社會環境、組織環境和他人的影響之中。因為人是社會動物,一份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必須是在對主客觀審時度勢的基礎上,廣泛聽取領導、同事、家人以及職業顧問的意見之后,才制訂出來的。而且,在這個開放變革的社會里,有效的個人職業生涯更要經歷數次的修正和調整,絕不是一成不變的。

  二、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對個人的意義

  有利于促成個人的自我實現。人的需求是由低級向高級層次推進的,較高級的人生需求,必須通過滿足社會公眾和他人的需求才能實現,而這些需求實際上都要通過職業生涯活動來完成。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不僅能使個人找到喜歡且適合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它能引導我們努力去追尋自己所理想的生活方式,實現自我發展。

  有利于發掘自我。一份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將使你能夠充分發揮個人的專長,開發自己的潛能,克服職業生涯發展中的各種困難與險阻,避免人生陷阱,并最終取得事業的成功。

  有利于個人適應環境,緩解壓力。社會變革帶來的緊迫感要求個人必須不斷提高素質才能應對競爭的.挑戰,組織更歡迎有準備的人才,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如能主動地配合組織的人力資源規劃,自己才能適應環境,避免被組織淘汰出局。

  三、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中存在的誤區及解決對策

  (一)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中存在的誤區

  篤信“人的命,天注定。”很多人都堅信成功者是由于有很好的機會,所以,他們大都被動地等待命運的安排,祈求上帝的恩賜,從不主動去計劃、經營和努力把握自己的生活,結果只能是守株待兔,空歡喜一場。等靠、依賴組織安排。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總第522期20xx年第39期-----轉載須注名來源有些人總指望組織的領導為你量身制作你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天真的以為只要自己好好工作,組織就會幫助自己成才、成功。殊不知,組織考慮的是利益最大化,不會只顧及你個人的發展。

  生活與工作互不相交。

  有些人不愿意自己的配偶、親友過問工作,殊不知家庭的支持、親友的關懷對于工作成功是很重要的。因為,工作和生活都是人生的重要目標的兩個重要成分。

  (二)相應的解決對策

  成功的人生需要信心、目標、行動。一個人要想取得職業成功,他個人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或條件是:堅定的信心、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然后積極的付諸行動。

  積極主動規劃自我,與組織協調發展。首先,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取得職業生涯的成功,個人就必須積極主動地去規劃自我的職業生涯。其次,個人職業規劃目標要與企業目標協調一致,才能在為企業目標奮斗的過程中實現。

  取得家庭支持,享受工作的樂趣。職業生涯的成功與家庭生活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個人與家庭發展遵循著相互協調發展的邏輯關系,職業生涯的每個階段都與家庭因素息息相關。所以,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理解、支持、統一規劃是十分重要的。此外,要在每天的工作中享受到樂趣,這樣你才有追求事業成功的可能性。

  四、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一)職業生涯規劃與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自我的評估方面的問題。自我評估是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也是能夠獲得可行的規劃方案的前提。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往往沒有全面分析自己,或低估或自大,結果往往不能很好的評估自己。

  對影響職業生涯的環境因素分析方面的問題。今天最熱門的職業,明天可能就無人理睬,因而個人要想謀求職業生涯的發展成功,就必須考慮外部環境的需求和變化趨勢,力求適應環境變化,進而有所突破。

  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方法方面的問題。個人沒有明確、可行的目標;或者實現目標的行動計劃不完善;或者職業規劃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

  (二)相應的解決措施

  正確的自我評估。自我評估是對自己做出全面的分析,主要包括個人的個性、興趣、能力、價值觀、需求等等的分析,以確定什么樣的職業比較適合自己和自己具備哪些能力。

  客觀的環境分析。一份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要求我們在全面認識了解自我的同時,也要清楚地認識外部環境(社會環境、組織環境等)特征,以評估職業機會。

  實施與反饋。完成了自我評估與外部環境分析,接下來便是解決如何“抉擇”的問題,即:解決如何確立目標、采取什么行動措施實現目標和當環境變化時,怎樣修正目標。

  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確的職業生涯規劃,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邁向哪里卻很重要。不論是未出校門的學生,還是已到中年的不如意者,或者渴望更大成就者,只有盡早進行科學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才能正確把握人生,實現自我價值,對社會做出貢獻。

  個人理財論文 篇6

  個人理財已經成為了當今一個十分流行的詞,甚至許多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就已經開始個人理財了。那么,個人理財論文應該怎么寫?個人理財論文參考文獻應該怎么找?

  在發達國家,人們從小就要接受個人理財論文參考文獻的訓練。比如近期英國政府做出決定,一個兒童從5歲開始,就必須在學校里接受以“善用金錢”為主題的個人理財教育,初級的課程包括,錢是從哪里來的,可以有什么用途。

  個人理財論文參考文獻中,“大家都說記賬好處多,我也記記賬”如果你是這種想法,那就大錯特錯。理財師表示,記賬的目的是讓你對自己的財務狀況做到心中有底,讓自己賺的每一分錢用到實處。如果只是機械性地記賬,指望記賬能來幫助你控制消費,從來不去總結。那么,你記賬就是在浪費時間。

  個人理財論文參考文獻可以使個人以及家庭的財務狀況處于最佳狀態,從而提高生活質量。順利的`學業、美滿的婚姻、悠閑的晚年,這一個個生活目標構筑著完美的人生旅程。在實現這些生活目標的時候,金錢往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成功的個人理財論文可以大大的增加收入,可以改善個人及家庭的生活水平,享有寬裕的經濟能力,可以儲備未來的養老所需。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河;不匯江河,無以成汪洋。

  個人理財論文參考文獻中有不少成功的人各有各的成功經,失敗的人生卻有很多共通的,就是他們大多活在過去,傷春悲秋,把所有的失敗歸結為自己沒有的東西。在剛工作的時間段,我們應該好好積累工作經驗,積攢投資第一桶金,或者索性創業,但是有的人卻玩起風投,指望跑步進入富裕生活…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個人理財論文撰寫是大學生畢業不缺少的一個環節,個人理財論文參考文獻也變得十分重要,個人理財論文參考文獻可以通過網上和圖書館中尋找,以幫助畢業生順利完成個人理財論文。

  個人理財論文 篇7

  以人為本,將員工當作自己的家人,公司與個人利益相得益彰.

  結對工作:

  一對一的結對工作對資源的利用不高,可以用一對多的結對工作,一個在各方面經驗比較豐富的人,在多個隊友之間走穴,主要是提出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快速決定發展方向,快速反應真實進度,協助開發。保證2個小時的單獨開發,1小時的事務處理,5小時的問題協助。這種方案主要的目標是將所有的比較耗時的工作集中處理,讓所有員工的工作流暢起來,快速而快樂的完成自己的任務,同時也可以避免上班時的時間消耗。

  網絡:

  對于開發人員而言,利用網絡解決問題基本上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電子郵件,聊天,新聞花掉了員工太多的時間,同時讓他們也失去了戰斗力。可以設立一臺或幾臺電腦,可以用于上網查詢網絡信息。提高員工的時間利用率。公司內部完全可以使用電郵,但盡量杜絕外部網絡郵件。此外,建立公司自己的資料信息庫也是非常的重要的,可以通過書籍,示例代碼,文檔,論壇,bugfree來完成公司的內部資源整合。

  任務安排:

  安排任務時一定要全面的對任務分析,對于要做什么有清楚的認識,無論多么簡單的問題,都要向工人物按排對象進行詳細的描述。工作安排列表只是一個用于檢查進度的尺度,而不能當做工作安排的文檔,因為通常任務安排的'文檔過于簡單,能常只是描述了最張的輸出結果,不能清楚描述任務。

  結果管理:

  建立個人成果庫,以及項目成果庫。

  成果的交接一定要有成果文檔描述、詳細的功能說明、程序的結構、程序的注意事項等內容。

  開會:

  盡力減少集體開會,如非特別需要,可以不參加的就不用參加會議,只需要用郵件傳達會議的基本內容。這樣可以穩定開發進度,固化團隊。

  透明度:

  對整體系統進行整體的把握,這種把握不應該只是一個人掌握,而應該告知所有的人,讓所有的人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可以不用電子文檔的形式在公司的顯著位置進行標識。對于獎與罰要有明確的規定,要讓大家都看到動力與壓力。但是盡量不要使用罰,如果到了要罰的地步,可以直接辭退。

  工作時間的靈活性:

  一個人不可能一天工作8小時,個人覺得可以7+1小時,最后的1小時用于開會,與解決問題,如果沒有事情可以在上完7個小時之后就離開。至于上班時間,個人覺得公司應該多為員工考慮,比如7:30-11:30&;60;1:00-4:00-5:00。相信很少有公司采用這么不道德的工作時制,但是個人覺得這種工作時段分配首先可以為員工的上下班,吃飯提供方便。其次,對于員工在4:00之后的1-2個小時,公司也可以進行安排,強大員工的運動,保證員工的健康。當然對外部門的員工的工作時段可以與其它人員的不同,比如8:30-12:00&;60;1:30-5:00。上多長時間的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上班做了多少事。

  確認

  任務安排準確描述之后,要求下屬進行重述性的確認,以保證工作的正常進行,不走到偏路上去。在工作進行一段時間后,必須進行確認進度到什么地方,以及下一步該做什么。

  個人理財論文 篇8

  【摘要】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頒布的歷年CPI(居民消費指數)數據,中國近3年CPI數據為,20xx年1.2%,20xx年為3.9%,最新一期公布的20xx年的數據為1.8%。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中國未來通貨膨脹率將保持在3%左右。國家權威部門和經濟學家同時認為我國經濟將進入一個溫和增長期。

  來自國家勞動和保障部的消息,為做實個人賬戶,從20xx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單位繳費不再劃入個人賬戶,而劃入社會統籌。“11%變成8%”到底會對我們的養老金賬戶以及將來要領的養老金產生多大影響呢?

  20xx年,國家體改辦等8部委出臺《關于城鎮醫藥衛生工作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衛生部等4部委推出《關于城鎮醫療機構分類管理的實施意見》,把醫療機構分為營利性與非營利性。較大規模的“市場化”改革從此開始。政府負擔減輕了,醫療服務質量得到改善,但醫療費用隨之上漲,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卻未能得到有效解決。

  【關鍵詞】人生階段、財富需求、理財建議

  面對上述資料您做何感想?面對未來漫長的人生道路您又擁有多大的信心?未來十年乃至更長的時期,中國經濟仍將保持高增長、高通脹,如何規劃您的中長期投資理財計劃,輕松面對未來所必須面臨的養老、醫療、購房、教育等壓力,這已經成為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要想成功的投資理財,您就需要更細致地去考慮您的未來。只有弄清您一生中各個時期可能需要些什么,您才能夠制訂出一個有效的投資計劃來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人生大致分為四個階段,年輕時期、建立家庭、步入中年、退休養老,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在收入、支出上差別也是極大的。

  一、年輕時期

  剛結束學生生涯,開始職業旅程,這個時期最重要的莫過于是“獨立”,而錢似乎永遠不夠花。對于手中的錢財,常會停留在學生時期有多少花多少、想買什么就買什么的階段,甚至因為可以利用銀行借貸,而隨意擴張信用,造成負債累累、入不敷出的窘境。大學畢業前,花的是父母辛苦賺來的錢;畢業后情況完全發生了改變,要靠自己掙錢養活自己,只能在不超出收入的水平上進行消費。根據現有的經濟實力,形成自己能承受的生活方式。年輕人必須在能夠承受的基礎上,做出合理的決策。不論是房屋、家具、汽車、衣著,還是娛樂,都要與現狀吻合。必須考慮的是在收入范圍內選擇合理的生活方式、做出理性的決策,還是繼續依靠父母支付賬單;是享受不必要的高消費,還是理智、耐心地期待美好時刻的到來。

  不如先學會記帳吧!把自己每個月的支出記錄下來,然后制訂一個符合自己收入狀況的預算,堅持執行它,避免因為年輕而產生的沖動消費。適時的建立自己的應急備用金,貨幣基金會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擇。

  有了應急儲備,接下來該是儲蓄第一桶金了!未來您將面臨購房、結婚的壓力,凡事不能都靠父母,自己儲備些,您會擁有更多更好的選擇。開通定期定額基金會幫助您養成一個良好的.儲蓄習慣,由于短期內您就會面臨購房、結婚壓力,建議考慮債券類或平衡類基金,它會幫助您抵御風險,盡快累計財富。早日購房,擁有一項有價值的資產,買房其實是長期儲蓄的一種方式,總有一天您會還清貸款,在此過程中,您不僅可以降低不必要的消費,更可以不付房租,在房產上未來您會得到很大的回報。

  如果是單身,可能暫時不需要壽險。不過事故和疾病在任何年齡段都可能面臨,所以聰明的做法可以考慮一些健康和殘障險,消費性的保險會是一個更經濟的選擇。

  二、三十而立

  經過五至七年的打拼,事業上已經小有成就,財富積累也經歷了初步階段。事業逐漸步入穩定,收入處于一個高速的增長期,同時家庭也逐步地開始完善起來。多數30歲的人已經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結婚早一點的,已經在策劃為家庭添一個新成員,或者早已是“三口之家,其樂融融”了。在這個年齡段,消費和支出也漸漸地開始進入一個比較高峰的階段。理財,自然也就格外重要。

  財富巨子李嘉誠就非常重視30歲的理財。他在總結自己的理財經驗時說過這樣一段話:“20至30歲之間是努力賺錢和存錢的時候;30歲以后,投資理財的重要性逐漸提高。”

  那么,在這個時候您同樣需要一份備用金,另外也請為您的房屋貸款儲備一份備用金,數額最好能滿足您3-6月的總支出,儲存的方式仍建議為貨幣基金。如果不是丁克族,那么該開始考慮為孩子儲備教育基金了,尤其是準備今后送孩子出國念書的家庭。由于可投資的年限較長,不妨考慮放大些投資風險,定投股票或股票基金會是一個比較理想的選擇。從長期來看,股票市場仍是收益最高的投資利器,而風險完全可以利用時間來沖淡。

  在這個人生階段,很多人不僅要撫養孩子,還要照顧老人。如果家人依賴您的收入而生活,您就該購買人壽保險以防不測,當然健康險和殘障、失能險也是必須的,這時的保險該是一個長期的規劃了。

  三、步入中年

  事業、收入達到頂峰,而此時孩子的教育、上一輩的養老,種種支出也把你變成了一塊“三夾板”。對于40歲左右的中年人而言,家庭正處于較為穩定的時期,事業步入豐收期。在這個時期內,家庭收入較高,有了一定的財富積累,并且能夠較快地增長,同時家庭又面臨著教育、養老等責任。

  從財務角度來看,最重要的應當是自我養老的理財規劃。社會保障能夠提供的保障比較有限,按照常規的估算,國家社會大致能提供30%左右的養老保障,而為了建立您年老以后的財務尊嚴,每個人都需要靠自己積累的養老金來養老。生活的成本在提高,人均壽命在延長,養老金的需要往往會超出我們的想象,因此40歲時再不進行養老規劃,您將會后悔終生。

  您或許已經累計了一定的經驗和金錢,有足夠的知識來進行更積極的投資,以便資本增長的更快些。或許您該建立一個投資組合,不妨用試試這個公式,100減去您的年齡,用這個數的百分比投資于風險類資產,隨著年齡的上升,逐步降低風險資產的比例,適時的往低風險的債券類資產轉移。如果有能力或許再投資一套房子出租,它會更好的幫助你抵御通貨膨脹,建立更完善的養老基金組合。

  處于這個階段,您的人壽健康保險可能更貴了,但是為了您的家庭,請合理規劃您的保障。

  四、過了六十

  開始收獲果實,日常支出可能下降,其他費用(如醫療等)卻會上升。有的人可能在高齡時仍有可觀的收入,但大多數人會在適當的時候停止工作。退休之后您的花費多半會減少,但收入同樣也會減少。如果您自己的收入和來自家人的贍養已足夠讓你生活,那么可以把投資的目標放在財產的增長上。不過,多數人總會需要從原有的資產中取出錢來,以貼補生活。和從前相比,保護您的資產不受損失已成為一項更重要的任務了。

  現在帶來定期收入的理財工具越來越豐富,之前您購買的養老保險可以為您受益,債券、債券基金、結構存款、低風險的信托產品都會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組合。總的來說,加強對財產的保護,把風險降到最低,將是最為明智的決定。按使用時間的遠近,購入不同到期年限的債券,啞鈴式的債券期限組合,將會是更為理想的選擇。

  如果您的健康狀況還不錯,又在多年前買下保單,您現在可能還不難支付上漲的保單;那么也請準備些應急醫療基金,應付突發狀況,還是必須的;如果可能的話,保持一張年輕時使用的信用卡,將會是一道有利的護身符。隨時您也可能告別您的親人,為了不給您的家人造成任何煩惱,不妨建立一份遺囑,讓后人感受一份您對他們的關懷。

  人生就是這樣一個輪回,每個人的幸福都是如此的重復,如何輕松面對這些問題?如何做的更好?也可參考一下如下的財富建議。

  一、盡早投資

  您可以三十歲建立教育基金,也可以四十歲建立養老基金,但是您是否知道晚7年出發,可能要追一輩子?

  投資要獲利,一定要先行。就象兩個參加等距離競走的人,提早出發的,就可以輕松散步,留待后來出發的人辛苦追趕,這就是提早投資的好處。

  假如您20歲起就每月定期定額投資500元買基金,假設平均年報酬率為10%,投資7年就不再扣款,然后讓本金與獲利一路成長,到了60歲要退休時,本利和已達162萬元;而假如您26歲才開始投資,同樣每月500元,10%的年報酬率,整整花了33年持續扣款,到60歲才累積到154萬!相比之下,早投資是不是更輕松?

  另一方面,投資一旦開始,就千萬別停下來。時間越長,投資的效益就會越顯著。假設您26歲都沒有停止投資,而是繼續堅持每月投資500元,那么,到了60歲,累積的財富將是316萬,幾乎是2倍的收益!時間是世界上最大的魔法師,它對投資結果的改變是驚人的。

  二、長期投資(定期定額)

  每個月給您100元,能用來做什么?下一次館子?買一雙皮鞋?100元就花得差不多了吧。您有沒有想過,每月省下這100元,您也有可能成為百萬富翁呢?

  如果每個月定期將100元固定地投資于某個基金(即定期定額計劃),那么,如果在基金年平均收益率達到15%的情況下,堅持35年后,您所對應獲得的投資收益絕對額就將達到147萬。

  過去,銀行的“零存整取”曾經是普通百姓最青睞的一種儲蓄工具。每個月定期去銀行把自己工資的一部分存起來,過上幾年會發現自己還是小有積蓄。如今,零存整取收益率太低,漸漸失去了吸引力,但是,如果我們把每個月去儲蓄一筆錢的習慣換作投資一筆錢呢?結果會發生驚人的改變!這是什么緣故?

  由于資金的時間價值以及復利的作用,投資金額的累計效應非常明顯。每月的一筆小額投資,積少成多,小錢也能變大錢。很少有人能夠意識到,習慣的影響力竟如此之大,一個好的習慣,可能帶給您意想不到的驚喜,甚至會改變您的一生。

  更何況,定期投資回避了入場時點的選擇,對于大多數無法精確掌握進場時點的投資者而言,是一項既簡單而又有效的中長期投資方法。

  三、組合投資(資產配置)

  俗語說:“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這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分散投資卻是一種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策略。

  如果您只買了1只股票,一旦選錯,賠個精光;但您如果買的是20只股票,不太可能每只股票都漲停,但也不太可能每只都大跌,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在漲跌互相抵消之后,結果可能是小賺或小賠。顯然,全部的錢投資在1只股票上的風險,比分散投資在20只股票上的風險要高得多。

  除了在一種資產類別中進行分散投資以外,您還可在不同的資產種類中選擇多種投資方向,如股票、債券、現金和銀行存款等。選擇風險收益特征不同的投資品種構建組合,您可以兼顧風險與回報。例如,一個股票占40%、國債占40%、定期存款占20%的投資組合,1996年至20xx年間的平均年回報率為9.07%,高于100%投資于定期存款的組合;同時,其標準差(衡量回報率的波動程度)卻遠遠小于100%投資于股票的組合。

  四、優質投資(相信專家)

  基金將會是個人長期投資理財過程中,一個非常好的幫手。門檻低,通常最低的定期定額計劃只要100元至300元每月。而從中國開放式基金誕生的20xx年至20xx年,中國的股票型基金連續5年跑贏了大盤,基金經理的專業投資管理能力得到了有力的證明。站在投資專家的肩膀上,您有機會賺得更多。

  選股票呢?每天博傻于硝煙彌漫的股市戰場,您是否會感到彷徨?您又是否感到無奈?買什么套什么!恐怕是大多數人心中永遠的痛。何不考慮些大藍籌股票長期持有,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而優質大盤藍籌絕對代表中國經濟的未來。

  以上只是幾個個人中長期理財的小建議,其實我們大家可以做的更好。這篇論文,主要就是闡述個人中長期投資理財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需求,各種問題,以及各種合理的規劃手段。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財務狀況,每個人都會面臨不同的理財需求,盡早規劃,長期投資、合理組合您會擁有更幸福的明天!

  參考資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全國年度統計公報》20xx年、20xx年、20xx年。

  2、(英)利奧高夫:《花旗銀行引領您構筑個人財富》,20xx年10月出版。

  3、晨星中國:《開放式基金評級系統》

  4、匯豐晉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十大投資金律》

  個人理財論文 篇9

  一、中國工商銀行大理分行個人理財產品類型分析

  中國工商銀行是國內較早開展個人理財業務的一家國有商業銀行。1998年,中國工商銀行大理分行進行個人金融理財業務試點,并逐步發展形成“理財金賬戶”品牌,理財產品規模不斷擴大,理財產品種不斷增多。目前,工商銀行大理分行的主要產品包括保本浮動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如:“匯財通”、“珠聯幣合”、“穩得利”、“靈通快線”和“步步為贏”等。“匯財通”屬于個人外匯理財產品,其操作和申購贖回與封閉式基金類似。以一系列與利率、匯率、信用、股票或商品等掛鉤的結構性產品為載體,其投資期限比較短,理財幣種以美元為主,預期年收益率為5%。“珠聯幣合”理財產品是的境內外市場結合投資型理財產品,個人可用人民幣購買此類產品即可參與境內外市場投資,獲取更高收益。“穩得利”是以高信用等級人民幣債券(含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其他債券等)的投資收益為保障,面向個人發行,到期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低風險理財產品。工行還自行開發設計創新型理財產品——“靈通快線”以滿足投資者現金管理需求。繼“靈通快線”系列理財產品之后又推出“步步為贏”這一款收益遞增、靈活期限、自主管理的創新型理財產品。“東方之珠”屬于QDII產品,其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2.00%,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認購起點為8000美元,以1000美元為單位進行追加,銀行可提前終止,客戶不可贖回。主要投資于全球各國、企業及金融機構所發行的債券、票據及相關投資工具。

  二、中國工商銀行大理分行主要個人理財產品發展趨勢

  工行發行的人民幣理財產品數量眾多,以下按照20xx-2011年到期的理財產品數量和40%的抽樣比率,根據隨機數表共隨機抽取638個樣本,其中20xx年到期的樣本473個,20xx年到期的樣本93個,20xx年到期的樣本72個。從對樣本的分析情況來看,短期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在逐年增加。因此,銀行的發行比重也在增加。隨著期限越長,平均預期收益率的增長水平逐漸下降。銀行理財產品超短期化特征明顯,超短期產品的預期收益有所上升,產品到期收益達標率有所下降。近三年來,工行大理分行發行3個月內的理財產品所占比重持續升高的同時預期收益持續上升,由20xx年的2.75%上升到20xx年的4.36%。然而,理財產品的到期收益達標率卻在逐年下降。各種期限類型的理財產品收益達標率都呈下降趨勢,其中4-6個月理財產品的收益達標率下降最多。(如表1所示)近3年來,債券類和混合型理財產品占比有所上升,信貸類和其他理財產品所占比重下降。20xx年到期的理財產品債券類和混合類共占72.94%,票據類、打新股和類基金的發行量幾乎為零。20xx年到期的理財產品中,債券類、信貸類和混合型產品的達標率相對較高,但與20xx年相比,各類理財產品的收益達標率普遍下降。

  三、工商銀行大理分行個人理財業務存在問題分析

  第一,個人理財業務單一,同質化現象嚴重近年來,大理分行雖然越來越注重針對不同類型客戶的投資需求推陳出新。但國內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總體來說仍停留在初級階段。截止20xx年一季度末工行已累計發行理財產品5859款,雖數量眾多,但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期限不超過3個月的超短期產品、債券類和混合類產品占發行總量的七成以上,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產品占到總發行量的93.65%。對大理分行來說,結構性理財、信托、票據等成本、風險相對較高的理財業務占比較高,而基金、保險、券商理財等業務收入較高的產品占比不足。這種情況導致了客戶的高流動性,銀行只能靠提高收益率來吸引客戶,一旦遇到類似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時,理財產品容易產生巨大的虧損,進而帶來系統性風險。

  第二,商業銀行營銷手段普遍比較缺乏工商銀行大理分行的營銷方式主要通過中國工商銀行和網上銀行進行推廣和宣傳、通過營業網點柜臺業務員和大堂經理提供理財產品咨詢推介和通過理財師對儲戶在工行的資產情況進行專項理財計劃推介。但是總體來說,商業銀行的市場開拓意識不強,現行“一對一營銷”模式缺少有技術含量的營銷方式,營銷業務往往停在關系營銷的低層次上。

  第三,銷售中過分強調收益,風險提示不夠投資和風險相對,投資理財產品可能面臨市場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信息傳遞及不可抗力等風險,而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業務仍是粗放型發展,在實際業務開展過程中以銷售業績論成敗。近年來,大理地區銀行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市場監管和法律規范滯后導致行業無序競爭、我國金融市場不發達和個人信用體系的缺失使得客戶適合度評估流于形式,給銀行理財業務的穩健發展帶來較大風險隱患。第四,銀行缺乏復合型專業理財人員理財服務是一項綜合金融服務,對相關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非常高。但是,目前工商銀行大理分行的專業理財師數量尚未達到業務發展的要求,目前銀行的`理財隊伍仍主要從前臺柜員中選拔產生,顯然難以應付綜合理財服務的要求。高素質專業團隊的缺乏制約著工商銀行大理分行為客戶提供全面的個性化金融理財服務。

  第五,發展受地區市場經濟環境制約個人理財業務也受制于地區的市場經濟環境。大理地區的個人理財業務出現“發展理財產品為虛,固化儲蓄為實”帶來的過度價格競爭,加大投資風險。20xx年下半年到20xx年CPI高位運行,人民銀行采取緊縮貨幣政策,同時銀監會引入“存貸比”指標控制銀行業風險,直接影響了貸款業務,加大商業銀行存款壓力,商業銀行之間打起競爭存款戰爭。而發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爭取客戶,固化儲蓄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導致銀行加大理財產品發行規模,以犧牲理財產品自身收益穩定客戶和固化儲蓄,使得投資者信用、流動性等風險加大。理財產品本身特性丟失,影響銀行理財產品長期發展。

  四、中國工商銀行大理分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策略

  第一,加大理財產品的開發與創新根據工商銀行大理分行理財產品的定位,建立科學、先進的個人理財產品研發體系。如可在總行、分行、支行分別組建高素質的專職產品研發和測試隊伍,加快新產品開發速度;建立理財產品淘汰退出機制,及時將沒有效益的老產品果斷地淘汰出局;注重對個人理財產品的包裝和宣傳,提高產品的社會認知度;加強與基金、保險等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共同推動金融業健康持續的發展。第二,建造高效營銷體系利用大理州州地區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城鄉居民收入提高、企業和居民理財需求增長的時機改變目前落后的營銷體系。從營銷策略層面,在做好客戶細分的基礎上運用4PS理論實施產品組合策略;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促銷活動,大力拓展電子銀行渠道。從風險控制層面,注意從客戶適合度風險、信息傳遞風險和操作風險上加強風險控制措施,使得個人理財業務發展避免不必要的損失。第三,加強風險管理,重視持續發展嚴格遵守關于理財風險的相關規定,建立健全完善的事前事中事后信息披露制度。在營銷過程中全面客觀介紹理財產品收益水平及風險狀況,并及時披露理財資金的管理及運作情況、投資組合及風險收益變化等重大信息;積極推進理財業務向綜合性金融服務轉變,確保理財業務的發展與自身的管理、投資、風險控制水平相適應;應對客戶進行理財觀念推廣,引導客戶學習健康理財方法。第四,大力培養核心理財人才一方面,建立全面的理財從業人員培訓體系。通過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改革勞動用工制度;建立市場化的用人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的用人環境,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另一方面,建立培訓考核機制。實施以員工需求為主體、以業務發展為主線、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教育培訓方式,狠抓產品功能培訓,提升營銷業務技能。第五,提升競爭實力,促進市場健康發展銀行理財產品的競爭中自發形成的銀行間的磨合、測算、風險評估機制,為利率市場化提供了一定程度上的準備。在理財產品開發中應依靠產品創新和市場細分而非通過扭曲價格占領市場,使利率真正反映資金成本,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和政策調控效果;從銀行內部采取有效措施對風險進行主動管理。逐步提高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管理水平,從根本上防范和化解個人理財業務風險,比如:設立獨立的第三方機構對商業銀行理財進行評價,設立維護理財產品的市場化定價機制,引導我國的商業銀行個人理財市場長期、健康、穩固發展,改善金融市場,促進經濟健康發展

  個人理財論文 篇10

  1 前言

  1.1 個人理財定義

  個人理財是在既定的理財目標下,充分分析個人財務現狀和風險承擔能力,通過平衡安排各種收入與支出,選擇不同風險收益特征、不同期限結構的投資組合,實現收益和風險的平衡,其目標是價值最大化。這個定義包含理財的幾個特性。首先,理財是一場持久戰,理財作為實現人生目標的財務規劃過程,要著眼于大的方向,從每個人的人生規劃入手,因此合理的人生規劃是理財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其次,基于長遠考慮的理財,更多關注的是平衡,也就是所謂的價值,而并非價格的最大化。一些諸如個人理財就是 “錢生錢”、理財要成功就得投資高收益產品的觀念,從理財的角度來說都是錯誤的,至少是不全面的。

  1.2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

  近年來,中國理財產品市場逐步成長與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到這個市場來,人們越來越希望從這個有點虛擬化的市場分得一杯羹,尤其是一些辛苦了大半輩子的工人農民。隨著這股熱潮的愈演愈烈,內容豐富、風險各異的理財產品迅速誕生。面對眾多的理財產品,一時間讓投資者眼花繚亂,不知如何是好,結果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打不到點子上。再加上許多投資者的風險意識遠遠不夠,跟風現象嚴重,以至得不償失,不僅達不到保值增值的初始目標,還給剛剛發展起來的資本市場帶來嚴重沖擊。

  造成如此尷尬局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錯誤地理解了理財的真正含義。由于普通市民并不具備投資金融產品的知識和能力,因此錯把“投資”當作“理財”,其本質就是通過投資金融產品進行博弈,結果當然是“十賭九輸”。拿現在炒得最熱的股票和房地產來說,把錢押在股票市場上的投資者,雖然一部分在這輪牛市中獲得相當可觀的收益,但更多的是在牛市后期盲目跟風進入這個市場的,結果是輸得體無完膚;而投資房地產的,這幾年可謂是賺得缽滿盆滿,但是這筆巨額收益,并不是理財所得,而是“賭”回來的。一旦將來房價下跌,持房者沒有落袋為安的,不但有可能重回起點,更有可能從盈利反過來被“套牢”。

  可見,雖然理財是財富保值增值的最優選擇,但是由于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成熟以及居民對理財本質及其蘊涵的風險認識的不足,使得居民在投資理財時要面對更多的不確定性,無法盡情地享受成功理財帶來的好處,同時也不利于我國資本市場的快速健康發展。因此,如何引導居民正確認識理財以及正確理財,就成為研究我國個人理財問題的重中之重。本文探討的就是這一要點,通過研究探討,旨在使投資者對現階段我國資本市場上各種理財產品具備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從而引導他們進行正確而理性的投資,真正達到財富保值增值的目標;同時通過投資者的成熟來促進資本市場的成熟,進而保證我國的資本市場能夠沿著快速健康而又穩定持久的軌道發展。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首先從我國個人理財現狀出發,根據存在的問題來分析理財的本質和存在的風險,糾正目前投資者普遍存在的一些誤區;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個人理財的對策和技巧,使投資者對理財的認識從理論層面上升到實踐層面,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理財;最后展望我國未來幾年至幾十年理財產品發展的新趨勢并提出相關對策,使個人理財也能緊跟時代步伐。

  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取的是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通過一些經典理論以及具體事例和統計數字,使研究結果更加有說服力,也讓投資者對理財市場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更充足的信心,從而更好地進行理財。

  2 個人投資理財現狀分析

  2.1 概述現階段我國個人投資理財的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迅速增加。我國居民個人金融資產在社會各類金融資產中所占的比重由20世紀90年代的40%上升到本世紀初的60%,個人資產逐漸成為影響金融市場供給的決定性力量。個人手頭的資產增加了,就需要對之進行整理保管以達到增值保值的目的,個人理財已經成為日常生活必備的經濟生活內容。

  隨著個人投資意識的增強,個人理財業務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尤其是在20xx年新一輪大牛市開始之后表現得更加明顯。但是由于中國資本市場還處于剛剛起步發展的階段,國內居民的理財意識和理財能力并沒有跟上經濟發展和財富積累的步伐,對于如何制定適合自己的財務規劃,合理配置儲蓄、保險、證券、房產等投資品種上的資金,還缺乏一種比較全面和理性的認識。相當一部分人是僅僅依靠個人常識和經驗進行自主投資,或者干脆是采取盲目跟風的做法,這樣,想要真正規避投資風險,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難度相當大。

  另一方面,逐漸擴大的消費群體、潛力巨大的市場,惹來了各路金融機構的垂涎。由各大商業銀行和證券、保險、信托等金融機構組成的大軍已紛紛打出投資理財的旗號,向目標客戶展示和推銷其理財產品;許多國際性金融機構或者通過與境內機構合作的形式,或者利用推介會等形式向目標客戶灌輸其投資理念,不斷對這個市場進行滲透。其目的無非是希望先發于人,以圖通過服務模式、經營理念、品牌文化等質量要素吸引和發展自己的消費群體,搶占市場份額。

  綜合上面的分析筆者認為,中國正在興起一個嶄新的金融市場——個人理財市場,并且隨著我國經濟的再發展和居民理財意識的逐日加強,這個市場將擁有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但是,畢竟投資者的理財意識還不成熟,也還欠缺專業的理財能力,而且與發達國家相比,目前國內金融機構提供的理財服務還跟不上消費者需求的增長,市場供需還存在一定的斷裂,因此,決定了目前這個市場只能處于緩慢發展的狀況。

  2.2 個人投資理財普遍存在的誤區

  可支配的收入越來越多,讓老百姓逐漸擺脫了“一分錢掰成兩半花”的窘境,并開始有了理財的愿望和需求。可是如何打理好個人資產,目前可供選擇的管道不算多,人們的認識和行為誤區卻不少。由于認識上的誤區會造成行為上的錯誤,最終影響個人財富的保值增值和人生目標的實現,因此筆者特別總結出以下幾個比較典型的誤區,分析其中的“誤處”,并予于糾正。

  誤區一:對理財缺乏正確認識,將理財定義簡單化。理財的概念這幾年才逐漸興起,很多人將理財簡單定義為儲蓄,將錢存在銀行,而不懂得如何規劃這筆財富使其增值。更多的人將理財看做投資,簡單地理解為“錢生錢”,這種觀念直接造成理財行為上的急功近利,風險也大大增加。許多人傾其畢生的儲蓄,投資于股票市場,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下崗工人和退休老人,結果由于股票市場的不成熟及投資者的盲目跟風進出,不少人深深被“套牢”,非但財富沒有實現保值增值,嚴重的連基本的生活都保障不了。

  其實,理財的核心目標就是合理配置財富,最終達到保值增值。在理財時既要考慮財富的積累,又要考慮財富的保障;既要為獲利而投資,又要對風險進行管理和控制。因此個人理財首先要保證滿足自己正常的生活需要,然后才是對剩余財產進行合理安排。另外,以為把錢存在銀行穩賺利息就是最安全的想法也是不對的。儲蓄存款雖然流動性強,風險小,但是綜合考慮通貨膨脹率和利息稅對收益的影響,這種理財方式不僅有可能帶來零收益,還會使財富“縮水”。有人測算過:1987年的1萬元儲蓄存款到20xx年實際只能買到價值2000元左右的商品。儲蓄存款其實是風險厭惡型的人因不愿意承擔風險而采取的極其保守的理財規劃,但是這樣又被動地擔負了較大的貶值風險。要想獲得超額收益,風險是不可避免的,一般情況下,風險與收益呈正相關關系,關鍵看風險管理的措施是否得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同樣也沒有無風險的投資。一味地追求無風險的儲蓄存款,就像把頭埋進沙堆的鴕鳥,是危險和愚蠢的。正確的理財理念應該是兼顧風險與收益:在收益一定時,盡可能鎖定和規避風險;在風險一定時,盡可能地爭取最大收益.

  誤區二:買房就一定能升值賺錢。房地產最近幾年一直穩中有升,加上銀行利率又低,許多房地產投資者便應運而生,且好多人在房地產市場投資的比重極大。大家頭腦中開始產生了一個錯誤理念:房產只能升值不會貶值。在造就了不少富翁之后,有些投資者甚至開始舉債投資,購買多套房子以期望增值,于是出現了許多“負翁”。到后來更是出現了“以房養房”、“以租抵貸”等炒樓方式。房屋固然在升值,可是具體能夠升值多少卻是誰也無法確定,相反房屋的折舊卻是每年都在發生的。然而這種做法在房產泡沫日趨嚴重,政府調控漸趨加重的今天也變得越來越不現實,目前的房價已處極端高位,再介入的風險是非常大的。先前的這批人先是隨著央行加息,開始背負比以往沉重得多的還款負擔,而房屋租金卻一直都比較平穩,這就使得一些經濟實力普通的購房者開始決定出售自己的其中一套房產,但隨即開征的賣房營業稅又使他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房屋真能保值增值嗎?誠然,在特定條件下,特定區域的房屋是能夠保值增值的,可是如果將此泛化,稱所有的房屋都具有保值增值功能的觀點是極不正確的。盡管在目前我國還算好的經濟和市場環境下,房地產投資仍然可以說是比較好而且重要的投資管道,但是我們也要切記,風險永遠伴隨在房地產投資的高收益背后。隨著房價的逐年上漲,風險也在逐漸加大,“以房養房”、“以房抵貸”將有可能面臨房屋不能買掉的流動性風險、租金下降或租不出去導致成本難以回收的風險以及通貨膨脹率高于房產收益的風險。而對利用貸款來買房的人風險則更大,因為在貸款的同時也就將投資的風險放大了許多倍,放眼國際,貸款投資房產失敗是導致個人破產的重要原因;而日本、香港房地產泡沫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超負荷的過度投資,往往是財務危機的罪魁禍首。長期來看,隨著房產市場競爭的加劇、市場供應的加大,房產市場必將回歸理性,房價也將會隨供求關系的轉變而有漲有跌,像前幾年那樣房產投機可以獲取暴利是極不可能的。

  一位被譽為“誠信可靠的房地產投資專家”的美國女投資者維娜·瓊斯·考克斯這么說道:“房地產投資絕對不是一項適合所有人投資的項目,因此在決定投下大量資金之前,明智的人應當打下堅實的基礎。”她總結了每個成功的房地產投資者必須遵循的五大步驟:加入一個房地產投資俱樂部或者協會之類的組織;真正確定你想要得到的是什么;決定何種投資方案最有效;獲得相關知識和技巧,使自己的策略奏效;多出價。這些建議,值得目前近乎瘋狂的投資者好好參考和借鑒。

  誤區三:隨波逐流,盲目跟風,忽視自身的實際需要。這類人進行的是“人云亦云”式的理財,他們不明白要為自己理財的道理,看到別人買了哪些產品賺了錢,就跟著去購買相同的產品,甚至在可能的高收益刺激下,完全不理自身的資金現狀去購買并不適合自己的產品。在投資學上,這被稱為“羊群效應”,這在股票市場里最常見,看見別人紛紛投資股市,也積極跟進;聽說某只股票最近很多人買,自己也跟著買進,結果往往是虧本或者被“套牢”。

  雖然說理財的根本目的是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最終達到財務自由,可是一個大前提卻是自己動手理自己的財,而不是單純盲目地讓別人牽著鼻子走。要想充分體會成功理財的樂趣,就要從自己動手做起,多了解理財的相關產品,依靠自己的頭腦判斷購買品種,不要人云亦云。每個人對收益和風險的偏好都不一樣,也就應該有不同的理財方案。每個人的財務狀況和想要的生活狀態都取決于自己,因此應當為自己的理財目標負責,按自身實際情況理財。

  誤區四:只做一次理財規劃,一成不變地理財。有些人在確定初期理財規劃的時候,能夠從自身實際出發,合理地規避了以上三種誤區,在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后,接下來所做的就是把它丟在一邊,等著獲得預期收益。還有一些人在更換對比了幾種理財產品組合之后,選擇收益最高的一種,以為自己已經找到最佳的投資組合,沒必要再做更改。誠然這兩種做法確實能給投資者帶來短期內看得見的收益,但是從中長期來看,不變的組合能否繼續維持這種收益?

  答案是否定的。理財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隨著人生各個階段的發展而變化的。我們現階段的理財其實就對未來的教育、醫療、失業、退休提前作出合理安排,而國家經濟的發展、物價水平的變化以及自身收入水平的變化都會對這些既定的安排有所影響。再則人生的每一階段,都有著不同的收益要求與風險承受能力。比如年輕時期的積累階段,人們就愿意承受較高的風險去換取較高的收益,達到財富的積累;到了中年的鞏固階段,人們就換成了中庸的投資觀念,保本加收益是最重要的目標;等到了退休期間,沒有了收入來源,人們就不愿承受任何風險,而把穩定收入年金看作最重要的目標。因此,理財方案的制訂,不是一勞永逸的,只有隨著社會、人生的發展而變化,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效果。

  2.3 理財風險面面觀

  收益與風險同在,這是投資的一般規律。我們無論投資那種理財產品,除了關注回報率之外,還要清醒地認識與之相伴的種種風險。說到風險,尤其是在投資理財中,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損失,實際上損失僅僅反映了風險事件發生后所造成的一種實際結果,而風險卻是一個事前概念,它是未來結果的不確定性,是損失的可能性;它是未來結果(實際收益率)對期望(預期收益率)的偏離,即波動性。這樣理解的話,人們的一切行為活動就無不和“風險”密切相關了。投資之所以有風險,就是因為人們無法預知在將來的一段時期內,很多事情的發生可能會給自己的財富帶來損失,比如說利率、匯率、政策的變化等等。因此,當你決定把錢拿來投資的時候,就要時刻警惕風險暗算了你的錢。在現階段進入理財市場的人日趨增多以及理財產品日漸豐富的時候,伴隨而來的是理財風險也越來越大,筆者將理財中較常遇到的風險統計如下,以供投資者參考。

  (1)周期性波動風險,主要是指證券市場行情周期性變動而引起的風險。這種行情變化不是指證券價格的日常波動和中級波動,而是指證券行情長期趨勢的改變,它可分為看漲市場(牛市)和看跌市場(熊市)兩大類。在看漲市場,隨著經濟回升,股票價格從低谷逐漸回升并持續上升;在看跌市場,伴隨著經濟衰退,股票價格也從高點開始一直呈下跌趨勢。許多投資者在進入證券市場并不考慮這一點,拿之前一段時間股市行情來說,相當一部分的人太過瘋狂,對牛市持續時間估計過于樂觀,沒有意識到市場也有回落的時候,以至身陷股市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傾家蕩產。

  (2)市場風險,即證券市場價格上升與下降的變化所帶來的風險。證券市場與一般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不同,其價格波動頻繁,很難預料,尤其是股票價格時起時伏,變幻莫測,使證券市場的市場風險大于其它商品市場、貨幣市場和真實資本投資市場的風險。證券的價格水平主要取決于人們對證券收益的預期和市場供求關系,而這些都是不確定的,隨時都會因風吹草動而發生變化,從而導致證券市場價格的頻繁波動,增加了證券投資的風險。

  (3)利率風險,即市場利率變動引起證券收益變動的可能性。利率上升,會打擊股票、債券等的價值。其中,利率風險是債券的主要風險。當市場利率提高時,以往發行又尚未到期的債券利率相對偏低,此時投資者若繼續持有債券,在利息上要受損失;若將債券出售,又必須在價格上作出讓步,此時投資者無法回避利率變動對債券價格和收益的影響。就股票而言,利率的變化會改變人們對股票收益的預期和影響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從而影響股票價格的波動,由此觀之,利率的變化也給股票投資帶來很大風險。利率決定于貨幣市場的供求關系,而貨幣市場的供求關系經常因種種原因而變動,因此市場利率也因之時高時低,進而波及到證券價格的漲跌,加大了證券投資的風險。

  (4)購買力風險,也叫通貨膨脹風險。通貨膨脹時物價上漲,貨幣會失去原有的購買力。如果投資的回報率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實際就等于賠錢。假設現時的通脹率是7%,銀行存款利率是5%,那么一年前100元的東西現在要花107元才能購買,而如果當時把錢放在銀行,現在只有105元,已經買不起一年前賣100元的東西了,這就是通脹帶來的風險。購買力風險對不同證券的影響是不相同的,最容易受到影響的是固定收益證券(債券、優先股),因為其利率一般是預先規定不變的,不能因物價上漲而提高,故其風險較大。而普通股股票的購買力風險相對較小,當發生通貨膨脹時,由于公司產品價格上漲,公司的名義收益會增加,公司凈盈利增加,此時股息也會增加,股票價格隨之提高,普通股股東可得到較高收益,可減輕通貨膨脹帶來的損失。另外,長期證券投資的購買力風險較短期證券投資的大。

  (5)政策風險,指政府有關證券市場的政策發生重大變化或是有重要的法規、舉措出臺,引起證券市場的波動,從而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政府的經濟政策和管理措施可能會造成證券收益的損失,這在新興股市表現得尤為突出。經濟政策的變化,可以影響到公司利潤、債券收益的變化;證券交易政策的變化,可以直接影響到證券的價格。20xx年5月30日,中國證監會宣布上調股票交易印花稅,結果整個中國股市一度蒙上一層灰幕,也給還沉浸在數錢喜悅中的股民敲了一記重重的警鐘。

  此外,在投資理財的過程中,投資者還會面臨諸如流動性風險、企業風險、法律風險、匯率風險等等。流動性風險指投資無法在需要時適時變換為現金,如房產和私人收藏品就不易變現,流動性風險較高。企業風險是指由于企業經營的好壞而產生的盈利能力的變化,使投資者的收益或者本金減少甚至損失的可能性。如果企業經營效率低下,無力保持其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地位和盈利的穩定性,就說明企業的潛在風險很大,投資者遭受損失的可能性也就很大。法律風險主要是指有些募集者采取欺詐、誘騙等違法手段發行證券,使投資者遭遇受騙上當的風險;或是有些證券的發行和交易因不符合法律規定而宣告無效。匯率風險是從事外匯投資者所特有的風險,是指因匯率的變化而導致外匯收付者或外匯儲備者資產價值變化的不確定性。

  那么,對投資者而言,究竟要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呢?筆者認為,投資者應充分認識到“只要投資就會有風險”這個事實,在投資之前對投資產品的特點要有充分的了解,不要盲目預期過高。其次,投資者要了解自己,對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有清醒的認識。對普通投資者而言,一個普遍的原則是“用閑錢去投資”,也就是說這部分資金即便出現了風險,也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此外,投資者還要培養一個良好的心態,不要把理財當成一夜暴富的工具,要知道即便是長期投資,也不一定就會取得正的收益,還要看個人選擇理財產品的時機和能力。

  3 詳析個人理財對策

  3.1 成功理財的先決條件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只要是有關理財的話題,必然會提到這句頗具啟發力的口號。不過,投資理財的能力可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耐心學習,在實踐中總結經驗。筆者認為,要成為理財高手,首先要具備的就是以下兩方面的素質。

  首先,要培養理財意識。投資理財最重要的是有理財意識,有正確的理財觀念才會贏得更多的財富。根據一個神奇的投資理財方式,如果你有261萬元,只需要20年就可以成為億萬富翁;如果你有36萬元,也只需要30年就可以成為億萬富翁;即使你每年只能存下1.4萬元,40年后也可以成為億萬富翁。這個神奇的理財方式是這樣的:如果你從現在開始能夠定期每年存下1.4萬元,如此持續40年;如果將每年應存下的錢都能投資到股票或房地產,并獲得每年平均20%的投資回報。40年后,能積累多少財富?依據財務學計算年金的公式得出:1.4萬元×(1+20%) 40=1.0281億元。40年后,你可以成為億萬富翁。由此可見,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是多么重要!

  其次,要分析自身實際情況,為確定理財規劃做好準備。第一步就是要對個人的收入和資產進行分析,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目前的富余的現金和閑置資產;還要根據自身的風險承擔能力制定風險管理計劃。第二步是確定理財目標,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目標都不可能取得成效,有了理財目標就可以減少情緒化的決定,理性面對市場變化。理財的目標要合理,不能簡單地設定為資產增值最大化,還應全面評估自身的風險承擔能力以及債務償付能力。第三步是明確投資期限,理財目標有短期、中期和長期之分,所以不同的理財目標會決定不同的投資期限,而投資期限的不同,又會決定不同的風險水平。

  3.2 個人理財的基本法則和技巧

  有了上述先決條件后,接下來投資者要做的就是制定適合自己的理財規劃,下面有些理財的基本法則和技巧可供參考。

  (1)沒人是天生的理財高手,良好的理財能力來自于學習與經驗的積累。常聽人以“沒有數字概念”、“天生不擅理財”等借口規避理財問題,他們把“理財”歸為一種天生具有的能力。可是他們忽略了金錢問題乃是人生如影隨形的事,尤其現代經濟日益發達,每個人都無法自免于個人理財責任之外。現代經濟帶來了“理財時代”,五花八門的理財工具書多而龐雜,許多關于理財的課程亦走下專業領域的舞臺,深入上班族、家庭主婦、學生的生活學習當中。還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玩金錢游戲”的思想已經落伍了,投資者應該不斷學習和積累理財經驗,才能在充滿競爭而又暗藏風險的理財市場上分得一杯羹。

  (2)先養雞,再下蛋。如今的確有不少人是通過投資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但這并不代表誰都可以成功。很多人對基本的概念還沒有搞清楚,就急切地想跳下水,往往是命在旦夕。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投資品種,都有著各不相同的市場制度和交易規則,對于投資者來說,在進入市場之前,首先要了解與交易有關的問題,如果連游戲規則都不了解又怎能獲梨呢?有的話也只能說是運氣好而已。因此,在投資之前,就應該對自己的能力以及市場的風險有一個把握,否則,只能是不斷地向市場交學費,不斷地打擊自己的自信心。

  (3)盡早投資,體驗復利的魔力。投資要獲利,一定要先行。就象兩個參加等距離競走的人,提早出發的,就可以輕松散步,留待后來出發的人辛苦追趕,這就是提早投資的好處。假設投資者20歲起就每月定期定額投資500元買基金,平均年報酬率為10%,投資7年就不再定投,然后本金與所獲收益一起存入銀行,到了60歲本利和為162萬元;而假如投資者27歲才開始投資,同樣每月500元,10%的年報酬率,整整花了33年的定投,到60歲才累積到154萬!相比之下,早投資的獲利要大得多,晚了7年投資,卻要一輩子才能追回來。另一方面,投資一旦開始,就千萬別停下來;時間越長,投資的效益就會越顯著。假設投資者27歲都沒有停止投資,而是繼續堅持每月投資500元,那么,到了60歲時累積的財富將是316萬,幾乎是停止投資時2倍的收益。切記,時間是世界上最大的魔法師,它對投資結果的改變是驚人的。

  (4)進行科學合理的組合投資,這是投資理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雞蛋到底是分散放到若干個籃子里安全,還是集中放在一個籃子里安全,這實在是投資者們歷來頗為爭議的問題。收益與風險之間的矛盾和多空的爭奪一樣激烈,如何在風險最小化的基礎上謀求收益的最大化頗為誘人。眾所周知,投資的最終目的無非就是為了保值增值,而單一的投資品種風險和收益同樣集中,持有多而散的投資品種又因為無暇照看以及無法保證齊漲共漲而難以實現收益最大化,因此,進行科學合理的投資組合意義重大。在實際投資中,投資者可以在一種資產類別中進行分散投資,也可以在不同的資產種類中選擇多種投資方向,選擇風險收益特征不同的投資品種構建組合,從而兼顧風險與回報。例如,一個股票占40%、國債占40%、定期存款占20%的投資組合,1996年至20xx年間的平均年回報率為 9.07%,高于100%投資于定期存款的組合;同時,其標準差(衡量收益率的波動程度)卻遠遠小于100%投資于股票的組合。

  (5)兜里的錢才是自己的錢。這句話還有一個說法,叫“落袋為安”。在投資過程中,很多人曾經都賺到錢,但到最后卻又賠了進去。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首先要對自己的投資品種的優劣進行仔細分析,對該投資品種所能達到的收益率做到心中有數。很多人都試過這種經歷,預期收益率是10%,可是卻當收益達到15%的時候還不肯收手,結果一不小心行情逆轉,收益率就降到10%以下,更有甚者還出現賠本的情況;如果在10%或者15%的收益率時就平盤,錢就到自己的兜里了。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相當困難。所以,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要時刻提醒自己落袋為安,不要因為過于貪婪而導致最后滿盤皆輸。

  3.3 合理理財規劃推薦

  既然理財是一輩子的事,就要及早認清人生各階段的責任及需求,訂定符合自己的生涯理財規劃。理財規劃應趁早進行,以免年輕時花錢如流水,到老時才后悔嘆息。下面筆者將人生大體分為五個階段,針對每個階段的特有性質提出相應的理財建議。

  (1)學生時期:這一時期由于還缺乏收入,因此主要做的就是多接觸和積累有關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若有零用錢收入應妥善運用,逐漸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切勿追趕時尚而形成不良消費習慣。

  (2)工作初期:年輕人剛開始工作,往往消費起來沒有節制,甚至成為“月光族”。所以首先應該從開源節流、資金有效運用雙管齊下做起,切勿冒進急躁。單身青年應提高儲蓄率,有計劃地積累“第一桶金”,既為今后擴大投資奠定基礎,也為結婚、置業做好籌劃。同時可以拿出部分儲蓄進行高風險投資,目的是培養投資理念,學習投資理財的經驗。

  (3)成家立業期:這個時期是家庭消費的高峰期,同時還要提前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因此理財任務比較重。此階段的理財重點應放在合理安排家庭建設的費用支出上,那些有房貸和車貸的家庭,更要合理安排好個人信貸,逐步減少負債。如果還有積累,則可以選擇較激進的理財工具,如偏股型基金及股票等,以期獲得更高的回報。

  (4)中年期:此階段的理財重點在于子女的教育儲備金,每年可劃出一筆錢存作子女教育基金,還可以有免稅的好處。此時還要擔負撫養父母的責任,因此醫療費和保險費的負擔亦須衡量,應該加大人壽保險、醫療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的購買。就投資者本身而言,因工作經驗豐富,收入相對增加,理財投資宜采取組合方式,可投資于房產,以獲得長期穩定的回報;也可以投資于股票、債券和期貨產品,但都應以長線投資為主,畢竟這個時期已經經不起大起大落了;同時還要留足一部分活期存款充當家庭備用金。

  (5)退休老年期:此時雖然是財務最為寬裕的時期,但考慮到老年人應以安度晚年為目的,因此理財更應該采取守勢,畢竟身體和精神健康最重要。在這時期最好不要進行新的投資,尤其不能再進行風險投資。此外,購買必要的醫療保險和人壽保險,不單是對自己負責,也是減輕下一代人負擔的良好途徑。對于資產比較豐厚的家庭,可采用合法節稅手段,把財產有效地交給下一代。

  財富是靠積少成多地逐漸累積起來的,平穩妥當的人生理財規劃應及早擬定,才有助于逐步實現聚財的目標,為人生奠下有保障和高品質的基礎。

  4 未來理財新趨勢及新觀念

  4.1理財發展新趨勢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及專家預測,未來10年中國宏觀經濟仍將保持快速發展,經濟年均增長速度將保持在7%—8%,到20xx年GDP總量將達到47000億美元左右,人均GDP達到3200美元左右,按照世界銀行20xx年的標準,中國將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居民金融資產持續增長將為理財市場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因此,雖然現階段我國理財產品市場發展還不成熟,居民的理財知識和能力也還有待提高,我們仍然可以預測未來10年中國理財市場的發展將進入黃金時期。這既為居民理財帶來了新的契機,也對居民理財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投資者很有必要把握理財發展趨勢,早做準備,早定對策,使居民理財水平提高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首先,金融市場走向混業,投資者選擇更多,咨詢更方便。投資者只需鎖定一家金融機構,就可以購買多種投資產品,省去了來回于多家公司的麻煩。國外正盛行的混業經營模式在中國悄悄加快了步伐,目前一些金融集團已經開始顯現出混業的雛形,如中信集團,旗下擁有自己的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銀行等等,或許未來只要一張銀行卡,就可以方便完成一切投資步驟。與之相對應的是,在混業的金融市場上,投資者可以得到來自銀行、保險、證券等各方面的綜合建議,而不需要像現在一樣,投資不同的金融品種,所需的信息就需要通過不同的機構來完成,投資者獲得信息的程序將大大簡化。

  其次,投資者將實現全面“專家導購”,各種人群都將有專屬的投資顧問。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國內金融機構將逐步引入市場細分的理念,并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方案。以目標客戶為基礎,根據客戶的需求開發新產品,有差別、有選擇地進行金融產品的營銷和客戶服務。通過實行理財經理制和客戶投資顧問制,打造專業的理財顧問隊伍,充分發揮理財經理的人格魅力,主動為優質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將成為金融機構吸引黃金客戶的重要服務手段。

  再次,未來理財產品將越來越多,品種創新步伐日益加快。目前投資者可以選擇的理財產品已經十分豐富,但當金融市場實現全面開放與發展之后,各種風險級別不同、結構設計各異的產品會讓投資者更加眼花繚亂。金融市場的放開,利率市場化是一個大前提,由此而帶來的存款和貸款的利率和方式等將由各家銀行自行決定,這就意味著老百姓可以盡情“貨幣三家”。當前銀行許多的信貸品種都是基于房產抵押的,未來則很可能隨著外資銀行的進入而得到改變,因為外資銀行擁有先進的技術可以更好的評估客戶,將有可能引起一股消費者信貸的風潮,屆時由信用卡所引領的大額消費分期付款風潮將興起并受到年輕一代消費者的追捧。同時,國內已經在緊鑼密鼓的股指期貨也將推出,之后又還有可能衍生出國債期貨、外匯期貨等,都將提供豐富而且全面的投資品種。

  此外,未來投資者理財的方式也將發生變化,理財日趨便捷。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具備24小時服務功能的網上銀行、基金超市等服務管道迅速發展,突破了面對面服務的地域和時空限制,極大地方便了投資者,增加了理財產品的附加價值,屆時如何實現多種營銷管道的聯動服務將是金融機構提高理財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重點。

  4.2 新理財亟需新觀念

  唯有順勢而為,方能有制勝之道。理財大環境的變化及發展的新趨勢要求投資者必須“以變應變”,及時更新理財觀念,以使自己的財富更加有效和快速地增值。

  首先,投資者要著眼長遠,理財也要遵循優質投資(相信專家)。一個全面開放的市場,也就意味著一個成熟市場的逐步建立,而在相對成熟的投資市場上,投機炒作的短期行為將越來越不受歡迎;相反,著眼長遠,配合個人理財需要的投資行為會逐步為大家所接受。用一句形象的話來說就是,理財是“馬拉松比賽”,而非“百米沖刺”,它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發力。在這樣的市場上,專業理財機構的作用必將被重新認識。隨著金融業的不斷發達,專業的理財機構越來越多,理財服務也日漸多樣化和個性化,有專業的團隊為個人量身定制理財計劃,控制風險,個人理財將更加具有保障。

  其次,投資者不能奢求一夕致富,“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也就是要求投資者要采取組合投資的方式,不能忽略投資風險。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市場的大開,我國居民的投資管道也愈來愈多,單一的投資工具已經不符國情民情,而且風險太大,于是乎“投資組合”的觀念越來越受歡迎,目的既為降低風險,同時也能平穩地創造財富,即達到“以小博大”。投資組合的分配比例要依據個人能力、投資工具的特性及環境時局而靈活轉換。值得注意的是,“投資組合”乃是將資金分散至各種投資項目中,而非在同一種投資“籃子”中作組合,有些人在股票里玩組合,或是把各種基金組合搭配,仍然是“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作法,當然依舊是不智之舉。

  再次,投資者應該建立全球化思維模式。全面開放之后,中國將和世界其它經濟體一樣,接受來自各方面的挑戰和壓力。而撕去保護膜的中國經濟,很難在下一個金融風暴中保持平靜,也不容易再次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浪潮中獨善其身,“地球村”的概念逐步清晰,“世界公民”可能才是對每個人最正確的注解。那么,投資者就沒有理由再把所有投資都維系在中國經濟的身上。全球化資產配置是化解區域經濟風險的最佳策略。“東方不亮西方亮”的理論同樣適合于資產配置,由于資產類別和地區的多樣化,在同等風險的情況下,全球投資組合應該比嚴格意義上的國內投資組合能帶來更高的收益,或者在風險水平降低的基礎上提供相似的收益。而一個全面開放的市場,又為這種全球化的投資和資產配置提供了機會。

  此外,投資者還應該認識到一種新型的“另類理財”。如今,雖然人們的收入不斷增加,但依然趕不上看病住院的花費漲得快。有句話說得好:健康是福,只要身體健康,自然就能省下一大筆錢。正因為如此,人們的觀念應該逐步改變,如果不懂得愛惜自己的身體而盲目地節約,什么錢都舍不得花,無疑步入了一種“貪小失大“的誤區。不如將一部分錢投資與外出旅游、購買健身器材、合理飲食等項目,以減少生病住院的機會,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科學理財,即在健康上多做投資,唯有健康才是最大的節約。當然,這種理財觀念再搭配購買保險,將給你的健康帶來雙重保障,而且保險的概念早已不僅僅是發生意外時獲得補償那么簡單,分紅型保險,儲蓄型保險不僅使投資者的生活獲得保障,也能使投資于保險的資金獲得回報。

  5 結束語

  5.1結論

  隨著經濟的深入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投資理財已逐步成為決影響和決定人們生活的重要方面,有關投資理財的呼聲和談論聲不絕于耳。在這樣的背景下,各種金融機構和宣傳媒體都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向人們介紹、推薦各種投資理財的思路、模式和產品,真是方法多多,品種齊全,各有千秋。但媒體的宣傳介紹往往有一點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那就是理財意識的培養和基本觀念介紹。要使人們都能真正地成為投資理財的好手,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認識,要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從老百姓的生活狀況出發,讓更多的普通百姓認識到投資理財與自己生活的直接關系,揭開人為地給投資理財蒙上的神秘面紗,使投資理財真正成為普通百姓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本文正是先從這個點上出發,以我國的實際國情為大背景,在何為理財以及如何樹立正確理財觀念上作了比較詳盡的闡述,然后才在此基礎上層層展開研究分析,對個人理財的一些技巧法則做了詳細介紹,最后總結了我國未來個人理財的發展趨勢及應對措施,雖屬一家之言,相信對投資者也會有一定的參考與借鑒價值。

  雖然理財環境日愈充滿競爭與挑戰,慶幸的是,在與中國金融市場經過幾年磨合之后,個人理財發展的大趨勢已然明了,投資者們也在創新迭出的理財市場里學會了很多。現在,當一個全面開放的金融市場即將展現在面前時,投資者更要把握住市場發展的趨勢,為未來的理財生活作好充分的準備。對個人而言,人生就是自己最重要的企業,富翁就是一個成功的企業經營者。根據自己的情況,建立自己的理財理念與思路,設立長遠規劃的方案,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財風格,才可能創造出獨特的人生財富。

  5.2 今后重點研究的方向

  雖然本文抓住了現階段我國居民理財意識薄弱這一重點,著重強調了培養和樹立正確理財觀念的重要性,也介紹了一些理財的基本技巧和法則,但涉及到具體的理財品種卻沒有做詳細的介紹,這也是本文最大的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應加強這方面的探討力度,只有讓投資者詳細了解了具體理財產品的特性后,才更有利于他們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從而實現真正和正確的理財。

  個人理財論文 篇11

  一、國內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概述

  (一)個人理財業務的概念

  個人理財是指個人資產通過銀行專家的理財服務實現保值增值的過程。而個人理財服務是指銀行利用掌握的客戶信息與金融產品,通過發掘客戶需求,幫助客戶分析自身財務狀況,制定個人財務管理計劃,并幫助客戶選擇金融產品的一系列服務過程。具體的講,我國當前個人理財業務,就是專家根據客戶的資產狀況和對風險的承受能力,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個人投資建議,幫助客戶合理而科學地將資產投資到股票,債券,保險和儲蓄等金融品種中,以實現個人資產的保值增值,從而滿足客戶對投資回報與風險的不同要求。

  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是商業銀行利用其網點、技術、人才、信息、資金等方面的優勢,以自然人(或個人客戶)為服務對象,為其提供包括代理投資理財、代收代付、代理保管、轉賬匯兌結算、資金融通、信息咨詢等在內的全方位的綜合性金融服務。

  (二)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銀行對個人的金融理財服務僅僅局限于儲蓄、代收代付等簡單的業務。可是隨著個人財富的增長和金融市場的發展,各家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迅速發展起來。以1996年中信實業銀行最早推出的“私人理財中心”為開始至今的10年期間,在以銀行、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為主體的基礎上,各家機構紛紛推出相應的理財產品和服務。20xx年6月,上海出現了以楊韶敏等6位理財員命名的理財工作室,這標志著我國銀行業在個人理財服務上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近幾年來,國內商業銀行經過對個人理財業務的研究和探索,已經普遍認識到了開展個人理財業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個人理財中心”“理財工作室”在紛紛設立,新的金融產品也在不斷地推出,國內幾乎所有商業銀行都將該業務的開展作為競爭優質客戶的重要手段核心的經濟效益增長點。

  二、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

  (一)理財產品單一,存在同質化

  目前國內各商業銀行盡管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財品牌,如招商銀行“金葵花”理財品牌,中信實業銀行的“理財寶”品牌,工行的“理財金賬戶”等。但它們的業務范圍更多的只是把現有的業務進行重新整合,大都集中在個人信貸、代收代付、信息服務等基礎性理財產品上,關于投資類理財產品相對較少,更談不上結合客戶的投資偏好和資金實力,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理財計劃。同時,我國各家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趨同現象嚴重,一家能做的業務,別人可以很快“復制”,一家銀行剛剛開發出新產品,其他商業銀行立刻就能跟進,盡管名目互不雷同,但功能特點類似、投資收益相當,各行間的差異就主要表現在代客理財的重點略有不同。

  (二)金融分業經營的政策體制,限制了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空間。

  由于目前國內金融業尚處于分業經營階段,銀行、證券、保險三大市場相互割裂使得銀行無法利用證券和保險這兩個市場為客戶實現增值,這大大制約了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空間,導致個人理財業務過程中的個性化服務只能在較低的層面操作,因而,目前的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基本上還是停留在咨詢、建議或投資方案設計等層面上,還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理財。

  (三)專業理財人員的缺乏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是一項知識性、技術性相當強的綜合業務,涉及到市場、資本、金融、投資、貿易、法律等各個領域,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非常高。它要求理財人員不僅要全面了解銀行個人業務的各項產品和功能,還應掌握資本、證券、保險、投資、期貨、房地產等相關金融知識,具有綜合性強、靈敏度高、涉及面廣等特點。但我國商業銀行現有的個人理財服務人員,多是原來從事傳統銀行業務的員工,對證券、保險等專業知識知之不多,文化素質也普遍不高,理財建議還只是停留在為客戶提供儲種選擇、個人存單質押等與傳統儲蓄業務相關的服務上,而未能真正為客戶提供適當的理財建議,不能讓客戶了解理財的核心和含義,只會讓客戶感到自己離理財服務越來越遠。

  (四)營銷宣傳渠道單一

  國內商業銀行目前在經營管理上基本上都將對公業務和個人業務分開,在對外營銷中,還是個人歸個人的,公司歸公司的,沒有形成聯動營銷,資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對于個人理財產品的推介,僅限于柜臺、少數的個人理財中心、理財室,分銷渠道建設落后,未能將客戶經理、物理網點、電話銀行、網上銀行等多種有形無形的營銷渠道有效地整合在一起,難以形成交互式、立體式的營銷網絡。在個人理財服務方面所做的宣傳,也極其有限,即使做了一些廣告,也是零打碎敲,沒有很好地策劃。

  三、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發展對策

  (一)理財產品以及服務多樣化原則

  開展個人理財業務,必須滿足不同層次客戶的需要,不同年齡、職業客戶,其理財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要有針對性地研究、開發、設計出不同的理財產品,并由單一的儲蓄業務向多元化的'銀行資產、負債、中間業務一體化發展,不僅要提供銀行結算、授信、咨詢、代理業務等“一攬子”服務,還要提供保險、稅務等銀行代理的社會綜合性服務,以滿足客戶要求的多樣性。

  (二)做好市場細分,實行差別化服務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國內銀行逐步引入市場細分理念,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以目標客戶為基礎,為客戶“量身定做”個人理財產品,有差別地、選擇性地進行金融產品的營銷和客戶服務,把有限的資源用于能為自身業務帶來巨大發展空間和市場的重點優質客戶。我們不僅可以根據客戶收入高低進行市場細分,還可通過客戶的年齡層次進行市場細分。在市場細分中,抓住目標客戶群,進行更進一步的細分,以便提供更好的服務

  (三)加強復合型個人理財人才的培養

  個人理財服務是一項知識密集型產品,從業人員若沒有豐富

  的相關專業知識,是不能夠勝任這項工作的。因此,商業銀行應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理財客戶經理和熟悉多方面金融業務的理財專家,他們具有相關的金融理論知識和財務分析知識,具有市場分析能力和市場投資技巧,在個人理財業務中,能夠為顧客提出詳盡具體的規劃,并根據客戶的實際財務狀況、風險偏好、個人目標等因素,對投資工具的種類和投資的回報率做出詳盡的分析說明,使理財服務能真正立足于理財。

  (四)加強橫向聯合,降低分業限制影響

  當前,由于政策、法律的限制、我國金融機構只能分業經營,銀行不能涉及證券、保險業務,也就不能給客戶提供綜合理財業務。因此,在這種形勢下,銀行應積極參與,加強與證券、保險和基金管理公司以及房產商、汽車商等高檔消費品商家的合作,一方面可以設計更多適應理財業務的新產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網絡優勢,依托信用資源,拓展基金業務,推進保險代理,加強銀企合作,從而促進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

  四、結束語

  總之,我國商業銀行的個人理財業務正處于新興階段,需要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實現從單一的銀行業務平臺向綜合理財業務平臺轉變,從單一網點服務向立體化網絡服務轉變,通過一系列不斷的完善和發展為我國的銀行業帶來收益。

  參考文獻

  [1]宋華,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xx,(1)

  [2]劉珊,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探討[J],價值工程,20xx,(2)

  [3]孫艷榮,我國商業銀行開展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xx,(6)

  [論文關鍵詞]商業銀行個人理財

  [論文摘要]針對我國商業銀行新興發展的個人理財業務,本文通過對目前個人理財理念及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現狀的研究,指出了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此促進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的發展。

  個人理財論文 篇12

  摘要:在當前應用型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和思路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也是教學效果的展現。在《個人理財》這門課程的教學改革中,嘗試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教師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建立交流反饋機制,形成過程性與結果性同存的考核體系。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個人理財;課程改革

  20xx年11月,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印發《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山西工商學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步入應用型課程改革之路。我校金融學院財務管理專業開設的專業選修課《個人理財》進行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快樂式教學改革的嘗試。目前,如何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寓教于樂,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個人理財課程進行改革創新,成為目前教學領域中不可忽視的課題。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的必要性

  傳統的教學理念是“以教師為主”,向學生灌輸知識,而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背景下,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起我們重視,嘗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不僅符合高等教育的現實需求,而且也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內在要求。基于我校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和財務管理專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個人理財》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性質,由“教”向“學”的理念轉變是必須的。因而嘗試“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必要的。

  二、高校個人理財課程改革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高校個人理財課程改革的現狀

  目前,隨著個人理財業務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專業理財人員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基于此,各財經類高校都開設了《個人理財》課程。《個人理財》課程以金融市場理論為基礎,以個人生命周期為縱向脈絡,著重研究利用金融產品對個人和家庭按照生命周期理論分階段運用理財知識進行規劃和完善,以達到理財意義上的人生圓滿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該課程綜合性、實踐性較強,職業崗位能力匹配度較高,突出其“務實”,因此對《個人理財》進行應用型課程改革是必要的。但是目前高校在課程改革中仍處于初級階段,還需要進一步改革。

  (二)高校個人理財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

  1.個人理財課程教學模式落后在個人理財課程的教學中,普遍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該模式主要體現教師的“教”,忽略學生的“學”,教師扮演著知識的傳播者和管理者,將上課內容事先設定好,學生作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和被管理者,他們沒有選擇權,這種僵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使得傳統教學內容陳舊,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缺乏,教學改革缺乏創新。另外,高校中個人理財課程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也使得教學效果不佳,學生以死記硬背來應付考試,沒有主動認識了解經濟、理財案例的興趣,更沒有理財規劃的實際經驗,使得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欠缺。2.個人理財課程教學方法單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主要采取講授法,將知識有邏輯地傳授給學生,理清重難點,讓學生能夠聽明白,有時引入案例分析法,是對講授法的補充。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教師會認為采用其它的教學方法會浪費時間,教學進度沒有辦法很好地完成,而采用講授法可以將課程所需內容傳授給學生,學生也可以避免教師提問或者小組討論帶來的思考、發言和反思等諸多的麻煩,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3.個人理財課程考核機制陳舊傳統的考核方式是結果性考核,也就是一考定結果,而在進行了應用型課程改革后,仍然是會受到現實課程考核評價機制的約束。在《個人理財》這門課程中,實踐性較強,銀行理財產品的設計以及綜合理財規劃建議書的.制定在最終考核時均以最終的報告而給出成績,仍然注重的是結果,而忽視了應用型課程改革中的注重過程性的考核。

  三、“以學生為中心”的個人理財課程改革嘗試

  (一)使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源自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其內容主要是指教學、管理以及服務的理念轉變,目的是從“教”向“學”的轉變。通過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還可以提升教師的執教能力,增加教學的趣問性和生動性,進而促進師生的融合。《個人理財》課程所涉獵的專業知識較多,涵蓋了金融、會計、經濟、管理、法律等諸多領域,在進行課程建設時,我們試圖打破“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方向,建立以“專業能力”為核心的內容體系,以“項目—模塊—任務”這一邏輯體系,引入相關案例,加入項目實訓,強化工作技能的培養和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案例分析和項目實訓等手段,幫助和引導學生建立人生規劃脈絡,以利于運用所學知識深入分析現實問題,并通過具體實踐領悟理財真諦,學會理財溝通,掌握理財技能,成長為能夠為自己及他人做出科學理財規劃的現代理財專業人士。同時通過項目實訓讓學生感受理財的現實場景和真實過程,不僅鍛煉學生理財知識的運用,還能幫助其鍛煉將來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際交往能力、專業表達能力、知識運用能力以及應變和解決問題能力,從而真正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培養出能動腦也能動手的專業理財人才。

  (二)采用多樣化、靈活式的教學方法

  1.項目教學法課改后的《個人理財》課程共分為12個項目,在項目下下設模塊,在模塊下下設任務,形成“任務驅動式”模式。每個項目之前教師將項目中需要完成的任務下發給學生,學生通過搜集整理、上課聽講、小組討論等形成完成任務,形成項目報告,然后進行項目成果展示,學生和教師作出交流反饋。比如,在制定綜合理財規劃時,學生可以在個人生命周期中選擇某一時期,搜集整理分析該人或家庭的財務情況以及結合其所能承受的風險能力,根據家庭的理財需求,進行理財規劃,形成理財規劃建議書,學生完成之后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要給予幫助。2.互動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能加強教師的創新能力。在《個人理財》課程中,通過五步完成該方法,分別是教師引導、學生感悟、小組討論、成果展示和情景模擬。教師引導是互動式教學法的前提,教師可以通過案例或者啟發式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先去學習,在學習中尋找答案,這種自學式會提高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學生感悟是互動式教學法的基礎,在開新課之前,教師要了解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根據學情制定“階梯性”的教學目標,比如,在《個人理財》的課程中,講授保險規劃這個項目時,需要先讓學生明白理解保險的重要性,再讓學生知道在他們不同的生命周期階段中會出現哪些保險需求,然后再進行保險規劃的說明;小組討論是互動式教學法的核心,小組通過分工完成資料搜集、整理、討論,形成小組的想法和觀點,體現團隊精神,比如,在《個人理財》的綜合理財規劃項目中,可以讓學生分組整理該家庭的基本信息、財務狀況分析、理財規劃目標、理財方案的預期效果以及方案調整和持續服務等內容,最終通過分析完成理財規劃建議書;成果展示是對互動教學的檢測和評價,學生通過制作PPT來展示該組的綜合理財規劃建議書,小組內互評,教師提出意見和評價;情景模擬是對互動式教學法的升級,在投資規劃項目中,可以通過模擬交易平臺進行操作,讓學生有真實的思維感受,真切得體會到崗位中的需求。

  (三)注重“過程化”考核

  基于應用型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對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效果的考核要體現學生能否獨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要主要檢測學生的運用能力和實踐能力,所以,對該課程的考核要結合知識、技能和能力三方面,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提高,在過程中記錄學生的各方面的成績,注重“過程化”考核。在設計課程考核方法時,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加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壓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與教師學與教的積極性。針對《個人理財》課程,要對過程與結果兩方面進行全面考核,初步設想為:過程成績占70%,結果考核成績占30%。在過程考核方面,考核項目包括出勤情況(10%)、理論知識掌握的程度(20%)、理財產品設計(20%)、綜合理財規劃方案(50%)等方面。在結果考核方面,則主要以論文考核為主。而在課程“過程性”考核內容設定時,主要分為三方面:一是考察學生基本理財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二是舉辦小組間的理財產品營銷大賽,對每個小組的理財產品設計、現場理財產品營銷進行評定;三是要求每個小組制定一個以某位同學家庭為背景的綜合理財規劃方案。在理財產品與方案設計、討論、改進、推廣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獨立思考、相互合作、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創新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鍛煉。

  四、結語

  通過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個人理財》課程中的嘗試,轉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理念,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過程性”考核機制。作為課堂的組織者,仍需不斷提高自身的執教能力和專業素養,同時要掌握一些教學的技巧和藝術,這就仍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讓課堂成為對學生真正受益的課堂,讓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實踐人才.參考文獻:[1]陳欣欣.應用型本科院校“個人理財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中國市場,20xx(30).[2]侯銳,董相勇.項目驅動教學模式在高職金融專業個人理財實務課程中的應用探討[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xx(4).[3]周德慧.“以學生為中心”的金融理財課程教學改革[J].經營管理者,20xx(4).[4]邢增鑾.“以學生為中心”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改革[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xx.[5]張俊超.推進從“教”到“學”的本科教育教學變革[J].高等教育研究,20xx(8).[6]孫凌.提高《家庭理財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xx.[7]王曉佳等.應用型本科院校《個人理財》課程考核方式的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xx.

  個人理財論文 篇13

  摘要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個人理財問題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特別是我國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個人理財的發展十分迅速并且普及程度很高。然而與個人理財的蓬勃發展和受到的廣泛關注相對應的是大學生群體個人理財的長期忽視,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國在校大學生經濟能力不強、掌握和占有的資金有限,另一方面在于金融市場對大學生群里個人理財的忽視。因此,本文作者通過對大學生個人理財問題的研究,以期使大學生個人理財得到發展和重視。

  關鍵詞

  大學生;個人理財;發展

  1、個人理財的的發展

  個人理財在我國是一個新興的金融概念,上世紀末由于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的個人理財領域目前具有十分巨大的市場潛力。

  這是因為首先,我國目前經濟雖然受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但總體經濟發展仍然保持較快的速度。根據國家最新統計結果顯示,20xx年我國經濟發展仍然保持在百分之八左右的高位上,這就表明我國經濟發展動力依然強勁,所以理財投資等金融業務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仍然會蓬勃發展。

  其次,我國銀行存量金額量十分龐大。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居民仍然采取相對保守的金融手段,大多將資金存入銀行,然而面對日趨嚴重的通貨膨脹和資金貶值,人們對理財的需求會越來越高,因此如此大規模的銀行存款無疑證明我國個人理財市場前景廣闊。最后,人們的理財觀念正在日趨轉變。與傳統的資金管理方式不同,現狀很大一部分資金持有者并不愿意將資金存放在銀行,而是選擇一些風險較低又有一定回報的理財投資產品,正是,這就使傳統的以銀行存款為主的資金管理方式正在向以理財產品為代表的金融市場轉移,因此未來我國個人理財的發展勢頭必將持續走高。

  2、大學生個人理財現狀分析

  與我國個人理財領域蓬勃發展的勢頭相反,我國大學生群體個人理財持續低迷,筆者通過對相關領域的`調查研究認為,大學生群體個人理財發展較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我國大學生收入不足。目前我國大學生收入不足現象普遍存在,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大學生難以做到經濟獨立。目前我國大學生基本依靠父母的資金支持,父母除提供學雜費等外通常只給在校學生基本生活費,這就使得大學生資金來源單一且不足。除父母提供資金支持外,目前有一部分在校學生通過業余兼職和獎學金等方式獲得一定收入,但是這些收入方式往往收益較小而且不固定,再加之大學生還要面對自身學業負擔,因此總體來說在校學生收入并不充足。

  第二,我國大學生支出隨意。除在校大學生收入不足問題外,大學生支出問題也是大學習個人理財面臨的一個主要難題。眾所周知,個人理財是通過對個人資金的有效管理從而提高財產效能產生收益的行為。而根據調查顯示我國大學生目前普遍缺乏對現有資金的有效和合理的管理,這一點體現在大學生日常支出的規劃上,我國絕大部分大學生對沒有支出的總體規劃,并且消費結構非常不合理。一方面根據問卷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大學生只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比例對自己每月的開銷有一定的規劃,而對自己資金有長遠規劃的則少之又少。另一方面我國大學生消費主要支出大學集中于請客、零食、化妝品等方面,并且信用卡透支現象十分普遍,這對本來收入較低的大學生群里來說無疑造成了很大的經濟負擔,使其很難有資金和能力投入到理財當中。

  第三,我國大學生對于個人理財的重視程度不足。目前我國大學生大多數都沒有接觸過個人理財方面的知識,即使有一部分同學通過專業的學習掌握了部分相關金融知識,但是也缺乏自身理財的意識,真正將自身的資金投入到個人理財之中的并不多。根據問卷調查顯示,大多數在校大學生認為個人理財是畢業工作后具有一定經濟基礎的情況下應當考慮的問題,而在現階段作為在校生,不存在涉及到個人理財的情況。這種觀點之所以成為我國在校大學生的普遍共識一方面是由于大學生理財觀念的淡薄和理財意識的缺乏,使其不能夠正確認識個人理財的作用和意義;另一方面在于學校、家庭對大學生跟人理財教育的忽視致使我國大學生對個人理財的重視程度不足和認識存在誤區造成的。

  3、我國大學生個人理財的完善

  面對我國大學生領域個人理財發展的萎靡以及大學在理財問題尚存在的誤區和不足筆者通過對我國大學生跟人理財的現狀研究后認為我國大學生個人理財問題的解決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完善。

  第一,應當為大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收入來源渠道。資金剩余是更人理財最基礎的問題,面對我國在校大學生依靠父母為主的單一收入模式,筆者認為應當拓寬大學生收入渠道,吸引更多大大學生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收入這需要社會和學校以及大學生家庭的配合。首先大學內部應當多為大學生提供兼職崗位,例如圖書館、食堂等一些校內部門應當優先聘用在校大學生進行勤工儉學,給予大學生一定數量的薪酬。其次,還學校還應當充分聯系社會上有用工需求并且適合大學生的單位,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更多、更安全的兼職崗位。最后,國家應當加大大學生獎學金的投入和涵蓋范圍,使更多成績優秀的在校大學生獲得獎學金。

  第二,建立大學生理財基金制度。在學校、國家和社會給予大學生充分資金來源渠道的前提下,還應當建立起大學生理財基金制度。既在大學生通過勤工儉學或是獎學金獲得的收入,一定比例應當交由學校統一建立的大學生理財基金之中統一管理,待到學年結束后將這筆資金統一發放給每位大學生。這一制度可以有效的避免大學生奢侈浪費和亂花錢問題,可以將大學生日常零散的錢通過大學生理財基金攢在一起,這樣當一定數量的資金一并交由大學生時,相當多的大學生必然更為重視這邊資金。

  第三,加大大學生個人理財的教育和宣傳。最終要想使大學生將其資金參與到個人理財之中離不開大學生理財意識的提升,因此作為學校和家庭應當加大對大學生理財和規劃意識的培養,并且金融機構也應當重視大學生這一理財的潛在市場,更多的走進校園為在校學生講解和宣傳跟人理財對大學生意義和大學生參與個人理財的好處。同時引導大學生學習理財方面的相關知識,提高對個人理財的重視程度,更加主動的參與到個人理財之中。

  4、結語

  大學生參與個人理財對其在校期間的收入、支出規劃以及今后工作對理財問題的重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金融領域而言開展大學生理財業務同樣是一個具有發展潛力的市場。因此解決我國大學個人理財問題十分必要,這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和大學生個人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朱清香。辛曉。個人理財投資組合策略實證分析[J]。資理財 20xx(2)中 。

  [2]孫倩。國內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模式構建[J]。 財稅統計 [3]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

  個人理財論文 篇14

  摘 要 本文以理財產品的發展脈絡來展開,針對中國金融市場發展情況及特點,進行各階段對各種理財產品的投資情況研究,分別對比不同國家個人在財富結構及理財規劃方面的特點和差異,分析我國個人理財業務現存的問題,為我國個人合理規劃理財投資提供借鑒。

  關鍵詞 個人理財 理財產品 理財機構 投資

  日前,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粗略地計算了全球72個國家(地區)月平均工資。中國員工個人的月平均工資為656美元(約合人民幣4134.4元),位列72個調查國家(地區)中的倒數第16,我國工薪收入水平增長緩慢,而物價上漲速度越來越快,我國即將進入負利時代。如何在負利時代為財產保值增值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但無論是個人理財或是機構理財都涉及一個關鍵性問題—投資規劃。

  一、 個人財富及個人理財業務概述

  (一)個人理財業務的產生與發展

  就內容看,個人理財既包括委托銀行不斷調整存款、股票、基金、債券等投資組合,以獲取滿意的投資收益;也包括對未來(退休后)生活的妥善安排,保障生活品質不降低。

  (二)個人財富及其結構

  個人財富,是指由個人擁有或控制的能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形態。早期的個人財富只有實物資產,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與各種金融機構的形成與發展,個人財富中又增加了金融資產的部分。

  (三)金融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20xx年是一個重要的分界線,自20xx年起,我國金融市場出現基金產品,其他各項金融工具也大量發展,個人理財業務也逐漸繁榮。

  1.債券市場。我國政府類債券所占比重較大。20xx年,債券品種中,國債和央行票據占債券市場的67.48%,政策性金融債占比為25.15%,商業銀行債、企業債和企業短期融資債等企業類債券只占到7%左右。

  2.股票市場。20xx年5月,股權分置改革工作終于全面退出。截止到20xx年,因政府政策性調控我國經濟回穩,股市也逐步復蘇。

  3.保險市場。近幾年雖然保費的增長速度放緩,但仍然高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

  4.期貨市場。對于我國來說,引入股指期貨可以起到套期保值、價格發現和提供流動性等作用,而且國家已經做了多年的準備,所以待時機成熟時便會推出。

  5.基金市場。截止20xx年12月31日,我國共有321支證券投資基金正式運作,資產凈值合計8564.6億元,份額規模合計6220.35億份。

  (四)美國、澳大利亞個人財富結構及其變化

  1980年以來,美國的個人資產結構呈現出低儲備與低風險的特征。美國個人金融資產中壽險、養老金與基金所占比重明顯上升,存款明顯下降。20xx年,澳大利亞個人所得收入中源于其投資所得的部分越來越大。澳大利亞家庭資產中固定資產所占的比例遠遠大于金融資產,個人財富主要依賴于房地產市場的穩定。

  二、我國個人理財與投資規劃

  (一)個人理財現狀

  20xx年底,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高達30.33萬億元,比前一年增速為16.72%,遠遠超過國內生產總值10.4%的增速。高儲蓄的現狀直觀反映了當前我國居民個人仍以儲蓄為理財的'主要方式,但是儲蓄的低利率使之無法為個人帶來較高收益。個人已經不滿足于單一儲蓄的理財現狀。然而,個人的特點使其無力進行大額的房產等實業投資,對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不熟悉、投資專業知識相對缺乏也將他們擋在證券投資的大門之外。

  (二)個人投資原則

  1.流動性原則。流動性指資產的變現能力。債券、定期存款的變現能力很強,利息損失較小;股票的變現因股價頻繁波動而不好確定變現的損失,但一般變現損失較大;其他理財工具也具有一定的變現損失。

  2.安全性原則。首先,要分散化投資,也就是平時所說的“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其次,要利用“閑錢”投資。第三,決不能把本金虧損。進行各項投資一定要首先考慮風險,其次才是收益。

  3.收益性原則。證券投資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獲取收益。因而將資金委托于比較可靠的富有投資經驗的專業理財機構進行投資,或購買受益憑證,或投資共同基金,讓出部分收益便能轉移投資風險。

  4.合法性原則。一切證券投資活動都要遵守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絕不能為一己私利從事不法投機投資活動。

  三、我國個人理財情況實際分析

  (一)基本情況分析

  我國居民個人絕大多數收入源自工資收入,而美國卻更多的源自投資收入。我國個人理財更多借助于商業銀行個人理財部進行理財(購買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等)。

  (二)我國個人理財分析

  假設個人工資收入全部用來理財,分別用于銀行儲蓄、購買普通股、債券、證券投資基金、房地產投資、繳納養老保險基金以及其他金融投資(如期貨)等。其中儲蓄存款風險性最小,是最安全的一項投資,也是我國居民個人相對保守的投資風格的體現。股票風險太大,個人投資股票的比例較小。

  (三)我國個人資產負債管理

  在我國個人資產負債管理中,我們參考的指標主要有資產的流動性、資產負債率、負債結構等。

  在個人財務中,一般的負債項目主要由信用卡貸款、房屋貸款、汽車貸款或其他消費貸款幾個部分組成。通過對個人負債情況及每種負債利息率的分析,就可以對自己的負債結構做出分析,可以相應調整自己的還款計劃和理財計劃,從而減少利息支出,達到理財目的——節流。

  (四)我國個人資產風險控制

  一是通過購買保險來抵御人身財產風險。二是重視風險收益均衡的保全型資產。三是避免因頻繁換手造成的決策風險。一旦我們充分了解并作出理性決策之后,就不要受到周圍其他事物的干擾而輕易改變做出的決策。

  四、結論

  根據我國個人財富現狀及投資選擇,投資需謹慎,每個個人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風格,并且要合理規劃理財投資組合,注意分散風險同時獲得最大的收益,從而最優化我們的生活質量,獲取最高的生活幸福指數。

  參考文獻:

  [1]Jack R.Kapoor,Les R.Dlabay,Robert J.Hughes.Personal Finance.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1.

  [2]楊義群.投資理財實用簡明教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個人理財論文 篇15

  摘要:關于大學生的理財問題一直是高校關注的焦點,很多高校就此也開設了相關的課程和講座來思想上感知大學生的消費觀,本篇論文我對大學生的個人理財問題從國內外分析、大學生理財的現狀、造成現狀的原因、大學生理財中存在的問題、大學生如何理財等幾個方面來研究和討論當代大學生的理財問題,也搜集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和數據,從不同的角度來論述大學生個人理財問題。

  關鍵詞:大學生;理財;個人影響與社會影響

  一、國內外理財模式。

  1.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生的理財模式。

  1.1生活的高質量追求。歐美學生大多習慣提前消費,當經濟蕭條時來嘗試改變原有的習慣和觀念,在生活的點滴中積累一定的資金。美國大學生就理性消費和奢靡消費具有一定的認知,例如減少咖啡等適當高檔品的消費量,用普通消費品來代替高檔消費品并相應的增加消費量:降低打車頻率,打車的檔次,堅持以步行、公共交通代替無謂的打車消費。據了解可知日本大學生在現今消費時最注重資源的節約,他們擅用優惠券、關注促銷商品、反季購買消費品以降低相對于正常經濟市場時期的開支。

  1.2投資理財的合理規劃。西方發達國家的資本和商品市場為大學生個人投資、自主創業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歐美大學生生活費用的主要來源是外出打工,成人之后沒有向自己的父母索要費用。加拿大學生將自己閑置的資金存人金融機構,如:銀行等,機構幫助他們在銀行存款、基金、債券等理財產品中合理分配自己的資金:在投資理財方面,美國大學生大多選擇購買共同基金來解決自己的資金來源,他們是靠經驗管理機構來替自己理財來降低自己的投資風險。

  2.國內大學生個人理財模式。目前我們中國人的理財習慣也在慢慢的發生著變化。以前理財習慣是:生活理財。父母教給我們一個基本的觀念是勤儉持家,怎樣省錢過日子。現代人的習慣:投資理財。錢可以變成資本,也成為了創造收人的手段。現代理財的一個很重要的變化就是從生活理財轉變到投資理財,達到資產的增值。但由于我國大學生從小的生活觀念,我們一直都在靠自己的父母來完成自己的理財計劃,或是由于資金的來源單一,沒有資金實力來做資金的投資理財,再加上沒有投資觀念和經驗,迫使投資的失敗,投資理財的最基本要求是:資產增值=投資理+生活理財。

  二、大學生個人理財現狀及原因分析。

  1.大學生個人理財研究現狀。

  1.1經濟來源具有單一性。資料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當代大學生生活費來源方面。由家庭供給的占91.45%.由親友無償贊助、勤工儉學、借款、貸款提供部分經濟來源的分別8.15%, 10.05%, 5.05%和4.40%.后四種方式都與家庭供給方式相同的性質。由此調查結果顯示可見學生主要的資金來源主要依靠家庭的支持。很少考慮去嘗試采用更多的融資渠道來增加自己的財務來源導致大學生自己獨立生存能力差,也抑制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上升,大學生在學習期間創造的價值極低,如果當代大學生的財務來源主要來自于自身的創造,那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有不可估量的變化。據查資料得知,大學生生活費的主要來源顯示:家庭提供生活費的來源占大學生的88.82%自己賺錢作為生活費的.的人很少占大學生的4.74%除此之外都是用其他來增加收人的。

  1.2消費結構的不合理及缺乏消費理性。大學生是具有獨立的購買能力的個體據了解調查顯示在消費心理和購買行為上有以下不良行為傾向:

  1.2.1資金結構安排不合理一在人際交往、休閑娛樂、戀愛等方面消費較多而在學習上的消費較少。作為大學生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學習,所以我們應將大部分的生活費安排運用到生活必須和學習中,精神追求固不可少,但我們要適量的在其投人資金來幫助我們的身心發展,認清作為大學生的首要任務。

  1.2.2消費缺乏理性觀念。片面追求時尚消費心理不成熟不根據自己資金來源和資金的實力有計劃地消費,而盲目自費,自身消費意志力較差。容易在同學之間形成攀比、沖動消費的習慣,我們要更具自身的經濟實力來策劃和制定有效地消費計劃,不要置前消費導致資金供不應求,因為很多事情是善變的,當遇到正真有利于自己發展的東西時無法支付而導致錯失良機,不僅給自己帶來心理上的影響,更會抑制自身的發展。

  1.3存在很多理財誤區。

  1.3.1投資理念不成熟。大部分學生在學期開始時都要將錢全部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人銀行一沒有投資理財的想法:要么將錢投資于風險較高的金融行業中。比如炒股、炒匯、買彩票等。由于我們并非是金融行業的投手,也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來做基礎,更沒有實踐經驗,更不了解其中的行情,不能很好地控制風險、行情不好帶來巨大損失。

  以后失去了生活費,不能夠更好的投資于學習中,失去了更多的積極向上的機會,再次,如果有個小資本的投資就沒有了考慮的機會,就而失去了更多,其實很多小資本投資也是不容忽視的,既能為自己帶來相關的經驗,更能帶來一點微小收人。

  1.3.2沒有處理好短期與長遠利益之間的關系,勤工儉學成為大多數大學生賺錢的渠道但是不少學生沒有認清學習和勤工助學的重要性,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勤工儉學上忽視學習而導致學習成績的下降,最后沒有自己合適的工作,導致長遠的利益與短期利益的輕屬關系發生了質的變化,最后導致失去更多創造財富的機會。

  1.3.3部分學生金錢觀發生扭曲。在盲目消費后為了充實自己的可用資金,不惜用違法手段來獲取經濟來源,來支持自己供不應求的貨幣資金。比如參與傳銷組織、聚眾賭博等。很多學生甚至走上了的犯罪道路上。這樣不僅扭曲了個人的行為觀念還給家人帶來很多的擔憂和焦慮,也為自己以后的發展埋下了不可揮去的一幕。

  2.造成大學生理財觀現狀的原因分析。

  2.1社會環境的影響。高校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環境。21世紀由于我國經濟迅速的發展步人了經濟建設的軌道,傳統的消費觀念與現今的觀念相互產生了矛盾消費方式同時有了很大的變化。大學生正處于學習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很容易被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影響和左右。社會上不正確的消費觀。使大學生形成了盲目消費、奢侈的消費心理。我國大學生缺乏獨立理財的校園與社會環境。

  現實中大學生做兼職的學生比例相對很較少的在這種大環境下想讓學生有很好的理財觀念簡直是癡心妄想的事情,再加上科技的進步與發展,現今很多大學生都用銀行卡來方便自己的消費,消費卡的方便使得大學生沒有了消費的理性。

  2 .2家庭因素:現今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嬌生慣養的,家長把孩子視為家庭的重點照顧對象一部分的經濟來支持自己的子女成長,對子女的消費基本上實行有求必應的政策把孩子上大學的費用視為必須的、責無旁貸的一項巨大支出家庭竭盡所能。

  削減其他開支也要盡最大的責任,保證這一項支出。而家庭的經濟來源從來不要求大學生擔心。因而許多學生不知金錢來的之不易更不可能意識到理財對大學生發展的重要性。

  2.3學校理財教育的缺位。在現今社會教育的形勢下高校放松了對學生進行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等優良傳統的思想教育。在日常管理方面一學校在一定程度上認為,學生花的是自己的錢對浪費等間題并沒有太大的要求與管理,對大學課程設置考慮不周的原因教學脫離學生實際發展不能有針對性地結合大學生的實際理財情況進行思想教育。以致大學生得不到更好的教育與引導,使得當代大學生在步人社會中存在諸多的理財間題。

  三、當代大學生應如何理財。

  1.可以在適當時間參加一些勤工儉學的活動,以增加消費收人來源,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例如家教、實習等工作。也有些同學可能會做一些勞動力和技術型的工作以獲取應有報酬,例如打工、寫作等工作。有兩點是需要說明:一是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取應有報酬是光榮的,沒必要感到羞恥:.是這些事情不應當以影響學業為基礎,畢竟學習才是學生的主要工作,因為賺錢而荒廢了學習,一般來說是不值得的,也是非常愚蠢的。當然,如果你是比爾·蓋茨那可另當別論。

  2.學會利用社會中的金融工具增加自身的收益。有一部分同學手上還是有部分閑置的錢財,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選擇定利貨幣市場基金、用期存款或者其他金融工具來增加自己的財務收人,但具體的選擇要看不同的情況而定。如果你還有半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才畢業,手上有一筆暫時用不上的資金,與其活期存款倒不如定期存款,畢竟利自、會多一點。當然也可以買一點風險較低的貨幣市場基金,流動性很高,預期收益率要高于銀行定期存款,安全性也非常的不錯。如果你本身就是財經類專業,切對股票或基金比較相對熟悉,風險承受的能力也比較強,或者你根本就是抱著交學費的態度,你也可以少投人一點在股票或者基金里。特別提示:投資股票基金前請慎重選擇。

  3.制定理性的消費計劃。人的天性中就有強烈購物的欲望,很多人喜歡逛街,看見喜歡的東西就想買下來的欲望。可是超市中惹人喜歡的好東西實在太多了,你能每一件都買下來嗎?再說了,喜歡的東西買回來后,有多少會是以后能夠為自己用得著的?}又僅因為一時的喜歡,就掏空了自己原本就不飽滿的錢包,值么?更重要的是,你失去不止是錢包里的這點錢,還有動搖了你的消費習慣,這會讓你今后花掉更多的錢,永遠也無法攢到你的第一筆用來投資掙錢的資本!

  4.重視小錢的來之不易。泰山不讓細土則能成其大,江河不擇細流方能就其深!必須知到大錢來源于小錢的積累,當年李嘉誠先生也是少見的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我想曾經他的工資也不是很高,工作也并非想象的心儀,我們怎能看不起小錢的作用呢,所以我們要對每一分錢更加的珍惜,懂得它的來之不易,才能夠為自己創造更高的貨幣資金。

  5.將有效的資金投人到有效地應用中讀書人愛書固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你買的書你都看了嗎?我們總是雄心勃勃地要學習這個,要學習那個,學習是好事。于是,我們在書店會“以學習的名義,買下這本,買下那本”.我們絕對不反對買書,但是,同學,你買的書你看了幾本?書的價格我不用說大家都知道,與其買了置之一旁,不如買一本就認i的學習消化一本。有時甚至不禁有‘書非借不能讀也“的感慨,當然,借書也不失為學習的一種好辦法,所以我們要達到一定的目的但不能因此而為借口來盲目的消費。

  6.在校園內多開展關于豐富的理財活動,如模擬理財,大學生理財規劃設計,為校園的環境逐漸形成良好的理財氛圍,學校要注重大學生理財的思想建設間題,多在校園內廣播、電視宣傳理財的相關內容,還可組織理財方面的講座,或以討論交流形勢定期開座談會,在交流中發現與總結最近大學生理財觀念中存在的間題并為解決困難提出相關的建議。

  四、結語。

  大學生作為當代的消費主力軍,在現代社會引領消費時尚、改善消費結構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們的消費現狀、消費特點在一定程度上折射著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面對未來復雜多變的社會,生活壓力和工作壓力不斷增大的狀況,我們更應該趁早建立理財觀念、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做好長期的理財規劃,能有效合理的利用金錢。

  參考文獻:

  [1]王旭林,關于大學生個人理財若干問題的思考[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xx.

  [2]楊謙,大學生個人理財調查分析[J].財金晚報,20xx,(10)。

  [3]劉位璐,融營銷背景下銀行個財務發展[J].財稅金融20xx,(6)。

  [4]朱清香、辛曉,個人理財投資組合策略實證分析[J].資理財,20xx(2)。

【個人理財論文】相關文章:

個人理財論文04-30

個人理財論文02-16

個人投資理財畢業論文08-09

公司理財論文04-28

關于個人投資理財工具的選擇及探討論文07-16

個人理財的原則08-07

個人怎樣理財09-02

個人理財計劃11-07

證券投資理財論文范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