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多亞派的命運觀及其現代啟示的論文
一
斯多亞學派是古希臘的四大著名哲學學派之一,是晚期希臘哲學的一個主要流派,是希臘哲學中流行最廣泛、延續時間最長的一個派別,是由它的第一創始人芝諾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創立,因芝諾及其弟子們經常在“畫廊”聚合而得名。斯多亞派的哲學體系分為邏輯學,倫理學,自然哲學三部分,它的倫理學建立在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說、邏各斯思想的基礎上,據第歐根尼·拉爾修的記載,“斯多亞派把哲學比作一個動物,把邏輯學比作骨骼與腱,自然哲學比作有肉的部分,倫理哲學比作靈魂。”“也拿肥沃的田地作比,邏輯學是圍繞田地的籬笆,倫理學是果實,自然哲學是土壤或果樹。”[1]在斯多亞派的哲學體系中,自然哲學是基礎,邏輯學是手段,倫理學是核心與歸宿。
二
晚期希臘哲學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倫理化的傾向。漫長的希臘化時期,斯多亞派與其同時代的伊壁鳩魯派、懷疑派和新柏拉圖主義一樣,都試圖解決當時人們共同關注的幸福問題。斯多亞派將自己的倫理學思想建立在赫拉克利特的火本原說、邏各斯哲學思想的基礎上,提出“按照自然生活”的口號,這里的“自然”指世界的本性,即“邏各斯”、“正確理性”或“共同法”。“按照自然生活”是其倫理學思想中最重要的命題,其關心自然的目的是為了達到幸福的生活,作為世界本原的自然、邏各斯,在倫理領域成為一個有意志、有情感,并且決定人們道德生活的最終本體。人的本性即為理性,人作為宇宙的一部分,其本性是與宇宙理性相一致的,遵從自然即遵從理性,按自然生活也就是按理性生活,按照自然律生活,也就是要服從命運,即要我們按照理性的'指引,去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真正按照理性去生活,不是消極地聽任命運的安排,應該是積極地影響自己未來的命運。
三
按照斯多亞派的嚴格的決定論,按照自然生活也就是要服從命運。斯多亞派認為,一切都按照命運而發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人不能改變或控制命運,愿意的人,命運領著走,不愿意的人,命運拖著走。命運表示最嚴格的必然性,按照克里尼雪斯的說法,命運包含著天命,就連神也不能擺脫命運。斯多亞派所提倡的順應天命的態度正像公元2世紀的基督教哲學家希波利特所形容的一樣:“好比一條狗栓在馬車上,當它情愿遵從時,它拉車,當它不情愿遵從時,它被車拉。”[2]斯多亞派認為世界是按照理性的原則運行,甚至可以說是按照某種必然性運行,這種必然性落實在人身上,就是命運。人能夠參透世界的理性和必然性,命運能夠被人類理性領會,即命運雖然是不可控制與無法改變的,但人卻可以控制對待命運的態度,順從命運是正確的、理性的態度,即使是面對死亡,也要像馬克·奧勒留說的一樣,“有理性的人,不要以煩躁、厭惡和恐懼心情對待死亡,而要等待這一自然動作的來臨。”[3]不正確的態度就是不按照自然生活,為命運加給我們的有益產生了錯誤狂熱的激情,為命運加給我們的有弊而陷入痛苦悲傷的境地。
斯多亞派雖然要求人們服從命運,但這并不必然導致消極無為的宿命論。斯多亞派最基本的命題“按照自然生活”是為了過上幸福的生活,獲得幸福是要“把理性放在硬殼之中”[4]但理性并非生而有之,因而在人們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要按照自然的指引行事,要按照理性行事,其嚴格的決定論思想顯然不允許走向消極的宿命論,宿命論要求人們安于現狀,接受現實,不用努力勤奮,只要消極地磨時間,不僅對個人,而且對整個社會,整個人類都有極大的不良影響,勢必會阻礙甚至破壞社會的發展,而且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生活的人們當然過的不是一種幸福的生活,而是一種碌碌無為,乏味單調的人生。于是,克呂西甫說:“命運是整體的聯系不斷的,一類事物跟隨著另一類,并導致別的一類,他們之間的相互聯系不可違反。”[5],他認為命運是多種原因組成的“合成原因”,而并非由超自然所產生的奇跡,這是斯多亞人為避免宿命論而做出的努力。“合成原因”把命運的形成納入到了因果系列中,這樣通過我們對原因結果的科學分析,命運自然就成為了我們有可能把握的東西,盡管現實世界中存在著原因與結果的復雜聯系,但這起碼已經給我們提供了希望與信心去把握命運。斯多亞人告訴人們在遵從自然,遵從理性的同時,不要陷入宿命,人們并非毫無自由、自主,仍然有行善的幸運和作惡的不幸。
四
斯多亞哲學要求人們按照自然而生活,要求人們遵從自然,遵從理性,從而過上幸福的生活,但如果由自然完全決定了人們的言行,人們就會消極度日,陷入宿命,人們不會再去考慮責任與義務,因而就不可能真正地去按照理性生活,如前所述,斯多亞派雖然要求人們服從命運,但這并不必然導致消極無為的宿命論,于是人們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間,需要擁有一定的命運變更權,這樣,伴隨著現代信息社會的快速發展,人類邁進了21世紀,社會在快速運轉、生活中壓力橫生,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下想要過上幸福的生活,斯多亞派的命運觀成為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指導理論,既要按照自然而生活,努力承擔命運賦予的責任,又不能消極聽從命運,要以積極的態度影響或改變自己的命運,追求幸福。我們無法選擇自己出生的環境,不能控制外界事物的客觀變化,不能完全實現我們所期望的狀況,不能隨心所欲的改變世界,面對命運的安排,我們要做到“不動心”,人雖然不可控制與無法改變命運,但卻可以控制對待命運的態度,因此我們不能消極適應命運安排,碌碌無為,荒廢光陰,陷入宿命。命運是多種原因組成的“合成原因”,是由多種主客觀原因綜合形成的,我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改變這些因素,使改變后的因素能夠綜合成我們所期望的命運,不管是在順境還是逆境中。但同時我們清楚自己的能力階段性有限,我們不可能期望所有的狀況都實現,要以冷靜的態度去面對現實,加大我們與命運對抗的步伐,增強我們與命運搏擊的熱情,達到至善,過上幸福的生活。
[參考文獻]
[1]北京大學哲學研究室.西方哲學著作選讀(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178-194頁
[2]希波利特:《駁一切異端》,1卷21章
【斯多亞派的命運觀及其現代啟示的論文】相關文章:
張載的佛教觀及其啟示10-06
現代西方企業職業道德觀及其啟示07-04
孔子德治觀的現代啟示07-22
試論老子的共處觀及其啟示07-14
恩格斯的生態觀及其現代意義01-20
《易傳》圣人觀及其現代意義07-27
先鋒派以及其困境論文12-15
課程的沿革、演變及其現代啟示07-03
柏拉圖《斐多篇》的論證及其啟示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