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視野中的高校影視美育論文
高等院校影視教育可以大致分為"素質教育體系”“相近專業教育體系”“專業教育體系"三個層次明顯的運作體系。后兩者屬于偏重技能型或專業研究型的影視教育,前者是側重審美主體素質提升的普及性審美教育。影視美育,即影視審美教育,它的基本任務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提高審美能力,培養審美情趣,發展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它和其它類型的教育活動一樣,屬于人類社會最重要的傳播活動之一。本文借鑒傳播學的相關研究成果,試對高校影視美育進行探討。
古希臘柏拉圖曾講述一個被稱之為"洞喻''寓言:沿著地面有_個斜形的地洞,在黑黑的洞底有一排從小就面朝洞壁、全身被縛住、不能轉身的因徒;因徒身后是一垛矮墻,和矮墻平行的是一條道路,來往路上有很多肩負器物的人在他們后面和洞口之間則燃著一堆火,火光把器物等的影像投在囚徒面對的洞壁上;這時,因徒看到的只是器物等的影像,卻誤以為影像就是原物。這個比喻看似平常,但是用它來闡釋當代大學生閑暇時間大量觀看電影電視的行為不僅貼切而且很有啟發意義一一當代大學生是伴隨影視成長起來的,影視在一定意義上主宰和包容了他們閑暇時間里的信息、觀念和意識的來源;當下部分高校的所謂的影視美育僅從藝術、技術角度解讀部分經典影視作品,這就像對"洞喻"囚徒從"影像"到"影像"進行解說,不能超越虛幻。影視是藝術幻象,"具有神奇的力量,它能美化世上最小、最不起眼的事物,使之耀眼"它遠非客觀事物的本身。影視美育倘若不能超越銀幕和屏幕,也就無法解放影視"虛擬世界''塑造的現代"囚徒〃。
影視有兩種本質,一種是經濟本質,一種是文化本質。首先,影視是體現經濟力量的"注意力產品”在制片人體制下,影視"產品"是商品,商家最關心的是商品價值。也就是說,在電影、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經濟因素是制片人最先考慮的因素,為了謀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制片人會采取所有可能的手段來拉動票房和提高收視率。為了產生視覺沖擊與震撼效果,怪異新奇、色情暴力等成了許多影視制作人爭取觀眾"選擇性注意"的法寶;為了擴大受眾群體,無深度的平面文化、無等級的泛大眾文化等在銀幕或熒屏上泛濫成災。其次,影視是體現文化力量的"文化消費”現實社會中,影視文化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其它曾_度被理論界和教育界視為破壞傳統高雅文化,滋長低俗娛樂活動的"文化病毒''。大眾傳播學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影視會對受眾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及其對現實世界的看法產生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影響有好壞之分,有專家研究發現“青少年使用影音傳媒與創造力之間的關系為負。換句話說,使用影音傳媒多,創造力低。''其二,文化是民族的靈魂。"任何一種文化的自身都不構成一個問題,它只是生長著……如果1種文化不去干涉另_種文化的精神生活和價值觀,那么文化就不可能被搞成一個問題。”但是,全球化處在以強勢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為主導力量的后殖民背景中,影視文化成為了問題一一"美國的第一大出口行業是影視和音像出版業,出口總收入已達上千億美元。''全世界成為美國影視文化的超級市場。他們有針對性的對一些國家和地區制訂"傾銷”政策,譬如早在1927年,美國商業部推出的第一部國外電影市場的報告就是中國電影市場,至今我們沒有達到這樣深度的調查;他們遵循先吸引影視教育
湖南科技學院I趙榮生陳仲庚后教化的原則在全球青少年中培養自己的追隨者。影視經濟本質和文化本質扭結在一起,共同影響著年輕的一代。影視在為當代大學生開闊視野、增長見聞的同時創造出新的消費時尚,創造出不同于從前的消費價值尺度,這種消費價值尺度最終擴展為整個社會生活的價值尺度,成為衡量人生價值的尺度之_。于絕大多數大學生而言,"高消費的社會,正如奢侈生活的個人一樣,消費再多也不會得到滿足。消費社會的誘惑是強有力的,甚至是不可抗拒的,但它也是膚淺的。"它會對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倫理道德等產生強烈沖擊,容易產生過分強調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表現出急功近利的淺薄與狹隘,走向自我迷失,導致人格的缺失。再者,西方影視產品大量涌入,大學生價值觀念必然受西方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影響,可能造成思想觀念劇烈沖突或價值真空,形成民族精神的缺失。
影視是經濟和文化的產物,是社會歷史的符號凝結。如果說影視生產是一個收集符號、占有符號、制作符號的過程,那么,影視傳播是使用符號巧妙地敘事的過程,高校影視美育是深刻地解讀符號的`傳播過程,是復雜的傳播結構體。影視美育包含大眾傳播、組織傳播、人際傳播、人內傳播等多種傳播類型。①在曰常影視欣賞和影視教育推薦片目欣賞過程中,大學生是影視大眾傳播的受眾。美國傳播學家施拉姆認為大眾傳播具有四項社會功能:一是社會雷達,用于監視社會環境:二是具有對受眾進行誘導、勸服、解釋信息,并引導其做出決定三是具有指導、教育功能;四是具有娛樂功能。對于很多普通觀眾來說,收看影視只是為了娛樂,可是,伴隨"娛樂"卻發生了一系列的潛移默化。譬如政策傾向、價值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的轉變(社會穩定和民族凝聚力的潛在威脅)。@在課堂教學、討論及課外交流中,影視美育過程中具有目的性,是一個經常互動的開放的系統,也是一個自我認識與自我表露的平臺,大學生是組織傳播和人際傳播中的學習者、參與人。③影視美育教學目標的達成,即大學生審美能力得到提高,形成健康高尚審美情感,成為具有健全完善人格的藝術爰好者和欣賞者,需要人內傳播的"自我互助''和"內省式思考"的參與。基于以上分析,采取單向、孤立、封閉的"照本宣科"教育教學方式是難實現美育的。影視美育需要不斷溝通,這個過程中的傳播者必須具備良好的媒介素養,然后才能根據學生的需要組織影視美育教學。下文具體分析有效的影視美育傳播。
第一,教師做有較高媒介素養的"文化自覺''者。
媒介素養是指"人們面對媒介的各種訊息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思辨性應變能力,以及創造和制作媒介訊息能力''。柏拉圖在"洞喻"里做了一個這樣的假設:其中某個囚徒被釋放后,經過一番艱辛的歷程,就會發現和治愈自己的無知,越過矮墻,他會發現自己以前所看到不是原物而是原物的影像;繼續往前走,走出洞口,慢慢地他看到了洞外的生物、太陽等;以后這個人再重返洞穴,經過一番艱難險阻再去解放其他尚被囚禁的人,逐步使他們和自己一樣。有效影視美育傳播的前提是有良好媒介素養的教師來擔任"解放者”媒介素養不僅來源于對電影、電視等本身具有較為全面的認識,而且還來源于對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趨勢的分析,由此達到"文化自覺”狀態。"文化自覺”費孝通先生的解釋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們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對其起源、歷程、特色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大學承擔著先進文化倡導、傳播的重要任務。倡導和傳播的重任落在大學教師身上。隨著全球文化多元化的沖擊,時代要求大學教師對社會、文化有批判和前瞻素質。影視文化不是一次性消費的簡單功能的消費品,而是一種負載民族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識形態的文化載體,只有較高媒介素養的"文化自覺''者才能成為合格的影視美育傳播者。
第二,根據學生的需要組織影視美育教學。
大學生處于成年初期的早期階段。在這一時間,個體處于人生中的一次轉型期,自我意識迅速發展,創造性思維有了相當程度的提高,但尚未達到成熟水平,仍處于創造性思維發展的積極準備階段。這是個體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發展最重要的階段之一,也是影視美育的一個黃金時期。但是,目前很多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兩種不同的運作體系影視教育沒有得到有效區分的問題。影視美育也將重心落在構圖、光影、色彩、音響、蒙太奇、場而調度等的講解,忽視對大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影視藝術是一門與現代科技結合十分緊密的新興藝術,適當地穿插藝術造型、表現手法等的訓練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素質教
育體系"的影視美育重點是培養當代大學生良好的媒介素養,所以應該跳出"影像"的樊籬。具體組織影視美育教學的策略有很多,根據學生的需要來進行組織是可供選擇的方案之一。
法蘭克福學派馬爾庫塞將人的需要分為真實的和虛假的兩類。①虛假的需求是"那些在個人壓抑中由特殊的社會利益強加給個人的需求”在他看來,影視塑造的流行娛樂、行動和消費,爰別人所爰或恨別人所恨都是虛假的需求。雖然馬爾庫塞是針對西方發達資本主義社會發出的聲音,但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當下大學生中出現的攀比消費、過度消費、炫耀消費都可以視為是虛假需求的一種表現。針對大學生的虛假需求,影視美育要實現對學生現實存在的這些心理、思想適當地進行超越和升華。在資訊發達的今天,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教師"滿堂灌"的做法往往是低效的,充分調動起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將教學成效的衡量從課堂擴展到學生課前準備,增強教學的自主性、研究性和寬廣性才是相對有效的做法。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可以采取分組的形式既分工又合作。因為有實驗表明:對教育程度較高的人,雙面說理比較有效,能增強"免疫力”所以高校影視美育可以根據影視的傳播效果正負向功能來進行小組合作一一影視傳播的正向功能可以細分成"傳播信息”"引導輿論”"教育大眾”"提供娛樂”負向功能主要體現在"社會問題”“社會風尚”“兒童問題”“鑒賞力下降''等方面。@大學生通過影視來了解和探索外部世界是一種"求知的需要”這是一種真實的需求。馬斯洛認為,只有當低級的需要得到適當的滿足后,后一較高級層次的需要才會充分出現。如果馬斯洛所假設的是正確的“需要層次論"給影視美育傳播過程中最大的啟示是,影視美育向下要關懷的是學生"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爰與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影視美育向上引導的方向是"求美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就大學生選擇影視而言,主智受眾主要是為了獲取信息,了解輿論,以認識客觀外界的變化,并以此作為自己的行為的參考;主情受眾則是為了調節生活,消遣娛樂。但是無論哪種類型的受眾,由于閑暇時間接觸影視較長,影視實際上就會起到了一種"教養(cultivation)"功能。有人認為,當代社會"崇高"和"理想"有低俗化、弱勢化傾向,這并不是其本身生命力的式微,而是與年輕一代與之接觸的時間相對越來越少相關。以好萊塢用金錢堆出來的夢幻豪華歷險記《泰坦尼克號》為例,它不僅有關于人與自然關系、大眾如何成功的夢想故事,而且還有如何以勇氣和尊嚴面對災難和恐懼的故事。可是如果沒有引導,這些就會被其它奢華的場景遮蔽,遭遇視而不見的命運。認知是態度形成的基礎。影視美育應把學生的目光更多地引向對真善美的關注,逐步地實現態度的改變。總之,大學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它的作用之一是必須遵循一定的教育方針、培養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把社會規范、道德的價值觀以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健全人格。影視美育要做的是盡量縮小影視在大學生中負面的、消極的影響,多開發影視的正向的、積極的功能。
【傳播學視野中的高校影視美育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體育教學中的美育教育07-26
高校美育創新思路論文01-14
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作用論文01-11
體育教學中的美育觀論文03-25
淺談對影視傳播學的理論思考論文12-05
談談對影視傳播學的理論思考論文04-17
傳播學視野下的孔子10-06
論文化視野中的科學精神07-03
美育對高校生德育推動作用論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