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構建校企合作體系的探索論文
摘要:構建校企合作體系,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必然要求。構建校企合作體系的具體措施包括,牢固樹立“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的辦學理念;建立校企合作辦學咨詢委員會和頂崗實習管理委員會兩個組織;建立學生企業內實訓、教師企業內培訓、員工學校內培訓三類基地;建立戰略對接、文化對接、教學對接、利益對接五個校企對接平臺;建立安全、過程控制、教學訓練、師帶徒、評價激勵五項管理機制。
關鍵詞:校企合作;思想體系;組織體系;實施體系;保障體系;管理體系
在國家現行政策、法規尚不足以充分調動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積極性的情況下,職技院校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職業教育辦學規律,構建校企合作體系,走出一條深化校企合作培養高技能人才之路。
一、樹立一個理念,構建校企合作思想體系
校企合作不僅是一種辦學模式、辦學制度,更是一種辦學思想、辦學理念。職技院校可從多角度認識校企合作的內涵及其理論和政策基礎,牢固樹立“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必由之路”的辦學理念,構建校企合作的價值觀和思想體系,促使師生積極投入到校企合作實踐之中。
(一)充分認識和理解校企合作的理論基礎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構建的方式獲得。
建構主義關于學習的理論為校企合作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出:
“生產勞動與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它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式,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途徑。”教育只有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才能使知識理論服務和指導生產勞動,進而促進知識更新、理論升華和技能形成;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己任的職業教育更應借助其他資源,廣泛、深入地開展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活動。
(二)認真學習理解校企合作的政策
依據近年來,國家先后頒布的相關政策都要求職技院校要緊緊依靠行業企業辦學。《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關于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綱要》、《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2010-2012年)》等都明確提出職業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大力推進校企合作,是推動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應堅持的一條根本方針。
(三)充分認知校企合作是國際職業教育共同追求的方式
校企合作作為一種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雖然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做法,但都體現了合作教育的總特征,如美國的“合作教育”、英國的“三明治”模式、日本的“產學合作”、德國的“雙元制”模式、澳大利亞TAFE模式、俄羅斯“教學生產聯合體”以及新加坡“教學工廠”模式等都是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成功的典范,這些成功經驗為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四)充分認識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內在規律的要求
構建校企合作體系有利于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學校只有依靠行業企業辦學,加強教育與社會生產實踐相結合,才能推進職業教育模式由以課程為中心向以校企合作為中心轉變,促使學校瞄準市場設置專業、突出實踐教學,推進院校的持續健康發展。
構建校企合作體系有利于學
生的成才就業。生產實踐是培養技能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學環節。
安排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形成以學校為主體,企業和學校共同教育學生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技能,是職技院校培養學生成才就業的必由之路。
二、建立兩座橋梁,構建校企合作組織體系
(一)建立校企合作辦學咨詢委員會
在校企合作實踐中,校企合作辦學咨詢委員會可由職技院校的學校領導、招生就業部門與企業負責人、人力資源部人員組成。定期開展活動,建立起學校與企業的信息溝通渠道,使學校及時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和培訓要求,促使學校在辦學方式、目標設定、專業建設、課程改革與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主動適應企業要求,形成學生預配機制,推動學生預就業工作。辦好校企合作辦學咨詢委員會,首先要堅持校企合作滲透、誠信、溝通的基本原則。其次,充分發揮校企合作辦學咨詢委員會的作用,不斷創新校企合作模式。
(二)建立頂崗實習管理委員會
在校企合作實踐中,頂崗實習管理委員會可由職技院校分管校領導、實習處與企業人力資源部、車間負責人、教育干事組成,建立定期互訪、信息溝通、聯席座談等形式的校企協作配合機制,使校企雙方形成工作合力,實現“學校主動服務企業,教學主動跟進學生,學生主動適應崗位,企業主動提供訂單”的良性循環。
三、建設三類基地,構建校企合作實施體系
(一)建設學生企業內實訓基地
在校企合作中,職技院校可以利用企業資源建立較為穩定的學生企業內實訓基地,就是學生在完成基礎理論教學和綜合性實習課題教學之后,到實訓基地進行頂崗實習,熟悉企業生產工藝,增強崗位生產技能,學習“四新”知識,了解企業文化,培養吃苦耐勞、尊師合作、遵章守紀、現場管理、安全生產、工作效率意識和產品質量意識等,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二)建設教師企業內培訓基地
師資是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為加快“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將合作企業實訓基地作為教師培訓基地。近年來,河北機車技師學院主動適應社會發展、企業進步和市場變化的需要,每年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在企業內培訓基地參加生產實踐,組織骨干教師編寫各專業一體化教學實施方案,特別是組織專業教師深入動車各生產車間,與工程技術人員、工人跟班作業,編寫動車校本教材。通過校企合作,在企業內建立教師培訓基地,有力地提升了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能力。
(三)建設員工學校內培訓基地
河北機車技師學院充分發揮企業辦學和學校作為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國家高技能人才(機電項目)培訓基地和中國北車動車組培訓基地的優勢,在學校內建立員工培訓基地。通過建立運行ISO10015國際標準,建立培訓質量管理機制,用科學的方法確定培訓需求,對培訓實施全過程的監控,切實把持續改進作為培訓質量管理的目標,主動適應企業發展戰略需要,積極為企業開展員工培訓。
四、搭建四項對接平臺,構建校企合作保障體系
(一)搭建校企合作戰略對接平臺
校企合作要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實現企業資源與學校資源的有機整合和優化配置,就必須實現校企雙方戰略對接。在校企雙方聯合開展技能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職技院校應牢固樹立貼近企業、服務企業的意識,緊緊圍繞企業發展和人才戰略需求制定學校的發展戰略。企業要長期持續發展,就應克服短視和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不良傾向,建立資源儲備和積累機制,而參與人才培養和終身培訓是人才儲備和積累的基本途徑。
(二)搭建校企合作文化對接平臺
職業教育文化本質上是實現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文化,是影響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元素。企業文化是全體員工在企業創業和發展過程中共同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及行為規范。職業教育文化與企業文化結合的目標指向是實現職技院校畢業生的全面零距離就業,提高校企合作的緊密程度,促進職業教育文化的創新。
文化對接就是要將企業文化的元素引入校園,讓校園文化有明顯的企業烙印,有意識地對學生加強企業管理規范、行業質量標準等方面的教育,有效地縮短學生就業后的過渡期。而通過對勞動者基本素質的培養來影響他們的職業文化取向,還能幫助企業更好地建設和發展自身文化。
(三)搭建校企合作教學對接平臺
校企合作的基本內容是學校和企業共同建立校企合作教學工作指導機構,共同確定培養目標、共同進行專業設置、共同制定課程和教學計劃的工作機制。在“以服務為宗旨”的辦學理念下,以校企聯合的方式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緊緊圍繞企業需求,研究專業設置和課程調整,真正做到企業需要什么人才就培養什么人才,需要什么樣的培訓就提供什么樣的培訓,需要培訓什么就培訓什么。同時建立基于工學結合的教學管理機構、教學管理機制、教學質量監控體系,以保障校企合作教學工作有效運行。
(四)搭建校企合作利益對接平臺
從技能人才培養的主體角度看,學校是國家法律規定必須履行培養職責的主體,企業是市場規律決定理應參加培養的主體,只有校企兩個關鍵主體聯手才能有效地培養技能人才。然而學校與企業雙方走到一起的關鍵是尋求到校企之間的利益“交集”,即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校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校企雙方利益的核心在于人才的培養。企業通過合作獲得學校的產品,即高技能人才,學校通過合作獲得企業的資金、技術和實習場地的支持,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要以挖掘共同利益來調動學校和企業合作的積極性,形成校企互動、校企相互滲透,使人才培養、技術進步、校企競爭力等得到提升。職技院校要與企業利益接軌,一方面要為企業著想,實行彈性學制、學分制,支援企業生產性實習,起到企業生產蓄水池和充電器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與企業簽訂合作契約,使合作利益得到法律、制度的約束和保障。
五、建成五項機制,構建校企合作管理體系
(一)建成校企合作的安全機制
關于職技院校學生頂崗實習期間所面臨的勞動保護、人身傷害等安全問題,現有的政策、法規不僅沒有明確規定,而且在現行法規或司法解釋中,對實習學生人身權益保護不利的一些間接規定還比較多。這也是企業對校企合作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為化解實習風險,保障學生實習安全,2009年11月,教育部、財政部、中國保監會聯合下發了《關于在中等職業學校推行學生實習責任保險的通知》,要求各地逐步建立起基本覆蓋城鄉、貫穿學生實習實訓全過程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風險管理機制。
為防范和妥善解決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發生的人身意外傷害事故,職技院校要制定頂崗實習安全教育制度,并與企業簽訂頂崗實習協議,明確頂崗實習、預分配實習中安全責任的契約規定,制訂頂崗實習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啟動律師法律支持機制,確保學生的合法權益。
(二)建成校企合作過程控制機制
一是頂崗實習前的準備過程控制。學校可通過召開師生動員大會、致家長一封信等形式,做好企業、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等五方思想準備;校企雙方共同制定頂崗實習計劃,確定實習學生人數、實習時間、實習課題和生產任務;進行學生頂崗實習前安全教育,完善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成立以校方實習教學部門為核心的組織管理機構,指派專業帶隊教師,建立企業反饋制度和學生自我管理制度。二是頂崗實習實施過程控制。針對學生的雙重身份,由校方與企業人力資源部對接,實施頂崗實習組織管理;由帶隊教師與崗位主管、車間班組長對接,實施頂崗實習職業技能學習管理;由班主任直接與學生對接,實施做人、做事、實習紀律管理。三是總結與評價。校方對于頂崗實習及時進行總結,執行日指導、周巡視、月小結“三項制度”,形成學生實習鑒定報告,落實安全實習、實習轉就業、穩定就業“三項任務”;實施學生自評、學校考評、企業評價“三方評價”,實施閉環控制的學生實習過程管理。
(三)建成校企合作的教學訓練機制
學校要堅持頂崗實習“六定”原則,即制定頂崗實習計劃、確定實習課題、確定實習崗位、確定師傅、定期輪作、定期考核。建立清晰的實習學生崗位分配表,作為校企雙方,頂崗實習和檢查考核的依據;由車間工程技術人員結合生產實際講解設備使用、操作規程、工藝流程和質檢標準等技術知識;由車間技師結合產品生產以及職業技能鑒定等級標準教授操作技能,避免學生實習期間的隨意性,切實提高學生實習教學質量。
(四)建成校企合作的師帶徒機制
師徒制是中國企業傳統的員工培訓模式。頂崗實習中應正式簽訂《師帶徒協議書》確立師徒關系,師傅要制定帶徒計劃,徒弟要制定一套學習計劃,有計劃、全過程、全方位地進行師帶徒培訓。
(五)建成校企合作的評價激勵機制
評價激勵機制應在權威性、科學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四項原則的基礎上,使考核主體多元化,使評價形式多樣化,重視過程性評價。與企業共同制定訂操行考核及獎懲制度,并邀請企業參與學生綜合考評,并把考評結果作為學生學業成績和推薦就業的重要依據。
思想體系、組織體系、實施體系、保障體系、管理體系這五個子體系構成了校企合作整體體系,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相輔相成,相互配套。
【構建校企合作體系的探索論文】相關文章:
地質工程教育與校企合作模式探索的論文04-30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論文05-02
校企合作模式的實踐與探索04-30
關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04-30
關于校企合作工學一體的實踐和探索論文10-15
山西探索研究生培養校企合作05-06
校企合作培養電氣類高職技能型人才的探索與實踐的論文05-02
高職院校合作模式探索的論文04-27
合作學習的反思與探索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