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論文
[摘要]面對當前企業市場越來越專業化、科技化、復雜化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必須加強校企合作,擴大合作辦學規模和形式,探索校企合作教育新思路,努力形成自身的辦學優勢和辦學特色,使校企聯合辦學與促進職業學校發展形成互動關系,實現院校和企業互助共贏的良性環境。
[關鍵詞]高職教育;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改革與發展的方向。2006年4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見》,明確了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在各地高職院校關于探索就業導向的實踐中,最具實效、帶有方向性的就是校企合作。該合作模式在高校適應市場機制的過程中主要體現以下幾方面:
一、校企共商調整專業結構、優化教學體系
專業建設是職業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校企合作則有利于學校突出專業設置的實用性。根據行業企業的需求,校企合作能有效地打破高校自我封閉、脫離社會的局面,將企業最新的科技動向及先進成果引入到專業教學中,優化教學體制,動態調整課程的開發。
企業是人才的接受者,人才的需求標準,企業最具有發言權。為使學校更好地了解到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素質的需求及其發展趨勢,高校應建立有行業、企業參加的專業咨詢委員會。委員會的建立為供需雙方搭建了一個直接對話的平臺,是學校聯系企業,企業又反作用于學校的關系紐帶。企業將直接參與制訂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專業發展規劃,教學計劃制定、課程與教材建設等多項環節,在專業建設中起著指導,領航,把關的重要作用。在這種雙向參與的模式中,學校與行業企業通過共建專業、共建課程體系等合作,可使高校與企業實現“共贏”。對學院來說,根據產業需求,對現有專業進行重新規劃和結構調整。根據人才培養目標,注重專業復合,合理安排課程開發、教學組織模式,增設市場急需的新型專業,改造或停招就業率較低的老專業,使專業設置與地區經濟發展相適應,形成專業設置的自我調節機制與進程安排靈活的彈性模式。對企業來說。學院直接為他們培養行業企業所需的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和知識技能型的高技能人才,使畢業生做到“零距離”上崗。直接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因此為使學校教學與企業需求相銜接,技能訓練與崗位要求相銜接,高職院校必須依靠和吸收企業技術骨干、專家參與培養目標的研討和制定,這樣從根本上化解了學院辦學、企業用人兩方面的矛盾,實現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目標。
二、建設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
建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是提高學生崗位職業能力的核心。通過校企合作,利用企業的資源優勢,建設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實現社會資源教育化,有效地加快高職職業教育的穩步發展。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后主要從事企業一線的技術性勞動,因此,院校必須提供具有高技術含量的、相關專業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畢業后就業進行熱身訓練和能力強化。但在目前高職院校辦學經費普遍不足、市場需求相對復雜的情況下,依靠學校自身的力量是難以解決的,因此,在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過程中,高校除由社會支持和政府資助外,要充分調動企業參與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的積極性,引入企業豐富資源,通過投資主體多元化、運行機制市場化、基地功能多樣化,根據生產流程和職業崗位要求,建設集“學做合一、生產與實訓合一、教學與技術服務合一”的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和緊密型的校外實習基地。從根本上解決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中的實際困難,完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體系,實現校企資源共享,提高基地建設質量,體現“實際、實用、實效”原則的高職教育示范性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因此高職院校在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及運作中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加大學院高新技術和課題項目的研發,面向社會吸納資金,把學院實習實訓基地辦成名副其實的高新技術企業研發基地。
(二)利用企業有形的資產和資源,使用企業所提供的工作場地和生產條件,為學生提供實踐環境,切身體會企業技術的專業性、真實性、先進性和復雜性。有組織地安排學生到相關崗位頂班勞動,建立具有專業針對性的校外實習基地。有助于高職學生零距離工作崗位,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三)充分發揮高校人才資源優勢,通過企業引入具有生產性、研發性的儀器設備,建立科技創新服務平臺、重點實驗室和研發中心等,開展新產品、新工藝的研發與技術服務,使其成為區域推行新技術、研發新產品的科技中心。
(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彌補實習實訓室某些硬件條件的不足,通過計算機仿真技術開發虛擬工廠、虛擬車間、虛擬工藝、虛擬實驗,建立校內實訓基地,可為實踐操作前的理論教學提供多種有效途徑。
(五)聯合一個或多個有信譽保障的行業企業,共同建立教師能力提升基地、企業員工技能培訓與鑒定基地。
三、建設專兼結合的教師團隊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實踐的不斷深入,高等職業教育中師資隊伍建設的薄弱日益顯現,市場需求已由傳統的用人方式轉向為面向培養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具有鮮明的職業性和實用性的高技能型專業人才。高職教育要想適應市場需求,得到持續穩定的發展,就必須在提高辦學質量和教學效能上下功夫,就必須加強專兼結合教師團隊的建設。實踐證明,最能體現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特色的就是建設一支穩定的、專業化的、富有朝氣和創新精神的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借鑒國際教師團隊的培養經驗,加強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高職院校可建立校外兼職教師信息庫,拓寬院校教師的來源,高校可聘請長期在服務建設生產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能工巧匠、優秀管理人員來校兼職上課;也可從大型知名企業的培訓教師、高層管理人員或相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生產、建設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中引進對象來構建一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
(二)通過校企合作,學校可定期選派年青教師、骨干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利用合作的契機,高校教師可在合作中參與生產過程的管理和設計,先進技術的革新與改造,承擔科研項目的研制與開發,從而獲取企業的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直接從生產第一線獲取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理論知識對實際工作的指導和技能的應用,為實現高職教學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高校教師又可將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先進的科研技術帶給企業,為行業企業提供各種技術支持與服務,加強企業市場的競爭實力。因此。建立一支高技能、高素質的專兼結合的教師團隊是高職院校適應市場需求的必備條件和首要任務。
校企合作是一種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的運行機制;是一種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綜合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重點,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參與人才培養過程的教學模式;是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環境和資源,將教學與實踐有機結合,來培養適合市場需求的綜合性的高技能人才。在日本,職業教育被稱為“企業眼中的教育”;在德國,職業教育被稱為是“企業手中的教育”;在中國,隨著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體系的逐步完善,高職院校必將成為“企業心中的教育”。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擴大合作辦學規模和形式,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教育新思路,根據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受益的原則,推進產學結合,努力形成自身的辦學優勢和辦學特色,使校企聯合辦學與促進職業學校發展形成良眭互動關系。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合作模式探索的論文04-27
校企合作模式的實踐與探索04-30
關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04-30
地質工程教育與校企合作模式探索的論文04-30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校企合作研究論文04-30
職業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與途徑04-28
校企合作培養電氣類高職技能型人才的探索與實踐的論文05-02
我校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論文05-02
國外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對我國的啟示05-01
高校文秘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模式研究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