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原則探討論文
摘要:作為綜合性工程中生態水利工程,應滿足對灌溉、防洪等多種需求及環境生態的發展,基于生態學及水利工程原理,采取人水和諧的設計理念建設生態水利工程。本文與實踐經驗相結合,較深入地分析了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原則,對于提高生態水利工程設計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生態水利;環境生態;規劃設計原則
1概述
生態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分支,主要結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研究為滿足人們需求,確保生態水域健康,對水利工程技術進行合理運用。不只是采用傳統建設理論,還要恢復建設完成的水利工程生態,時刻關注對河流生態性的修復。嚴格遵循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原則,對生活環境不斷改善,進而有力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
2生態水利工程
2.1生態水利工程內涵。水利工程在傳統中是由水文、水力及結構力學等多個學科組成比較完整的工程力學體系。不僅對人類行為影響水域的程度提高關注程度,也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更加重視。有機結合環境工程及生態理論,進而形成具有較強綜合性的跨學科領域體系。
2.2生態水利工程分類.在實際中根據水利工程用途,可將生態水利工程分為農田及防洪水利工程兩類,如小浪底是農田水利工程,三峽工程是防洪水利工程。
2.3生態水利工程特點。生態水利工程所需建設經費較多,相對于普通水利工程,具有較長工期、較大建設規模及難度等特點,具有不確定的經濟和生態效益。生態水利工程與環境具有比較密切的關系,不管是對生態環境、氣候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利工程對其的影響都很大,其相互作用難免存在不足之處,但在水利工程規劃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水利工程的優勢,重視其不足之處并盡可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其綜合性與系統性特點使水域之間產生一定的聯系,也具有一定制約,使水利工程與經濟發展建立聯系。
2.4河流生態系統對水利工程的影響。在社會生產中,水利工程對于社會及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但在建設過程中不可忽視水利工程破壞生態環境的程度。使河流連續性、多樣性及流動性的到一定程度的改變,也改變了水域水深、水溫、流速等情況。針對破壞生態環境的水利工程應予以高度重視,在建設中應滿足社會經濟及生態環境的實際需求,從而確保水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3生態水利工程規劃原則
一是反饋調整式原則。水利工程修復所需時間較長,生態系統成長比較漫長,但針對不同情況,生態系統也需不同的恢復時間,若時間較短恢復河流生態是無法實現的,若時間較長,生態系統結構在進化中將增加復雜性及多樣性,在一定程度上使穩定性增加,對外抵抗力也明顯提高。通常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原則應實現對較為成熟的自然界河流生態體系盡可能模擬后,再建設水利生態系統。投入建設的水利工程已實現生態系統的自然演替,但其發展可能不是按照設計計劃進行,可能向著可能性較多的方向發展。通常外界對最高層不能脅迫是最理想的演替,但在實際中,若對生態系統的恢復施工中,難以避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自然界生態系統演替是以不受干擾的狀態為上限,若沒有修復水利生態工程,系統將不斷惡化甚至不能修復,這是生態系統演替過程中的下限。在兩個極限之間,生態系統恢復存在的可能性較多。任何生態恢復系統都無法恢復到最佳的自然生態狀態,只能盡可能減少所受的危害,使其發展向著良好的生態方向。生態系統與社會系統不管是在時間還是空間上,都存在不斷變化性。不僅系統逐漸更替,生態系統狀態也會受到人類行為狀態的干擾。生態水利工程設計受這種非靜態特征的影響,與傳統工程設計方法存在明顯差別,采用反饋調整式設計原則,遵循設計—執行—監測—評估—調整的流程。監測是基礎,在監測工作中水文及生物監測是主體。因此建立的監測系統在確立項目時應完善,將監測貫穿項目施工的整個過程。在階段性評估中善于應用數據集資料,實現預期評果。評估對象主要是河流生態系統結構或功能,主要采用參照比較法進行評估。該方法應用便捷,具有較高的效率及較廣的普及性。二是景觀尺度及整體性原則。以長遠的發展觀點而言,盡竟可能選擇具有較大尺度的景觀區域開展河流生態修復規劃與管理,基于可持續發展理念,若選擇較小尺度,短期內在局部分散的范圍內進行,不具有較高的效率及較高的成功率。但若在較大尺度的景觀上修復生態河流,可明顯提高工作效率,實現預期良好的目標。此外,還應嚴格遵循整體性原則,將生態系統結構功能作為關鍵,深入了解生態系統中要素之間的關系,有針對性的提出河流生態系統修復方法,對水域和生態環境特點提高重視。對動態擴展的生境邊界予以充分考慮,因遷徙的動物和隨機擴散的植物將動態影響生境邊界的變化。控制好修復河流生態的時間尺度,由于都需要較長時間,更要做好充分準備。三是生態系統自設計與恢復原則。生態系統的典型特點就是自組織功能,生態學采用自組織功能對豐富的物種分布進行解釋,可證明對時間變化食物網也不斷變化。生態系統可持續性是其自組織功能的主要表現,物種以自組織機理為自然選擇,物種與生態系統具有比較和諧的關系,能夠接受自然選擇考驗,對適應其發展的良好環境也能找到。基于此情況,生物環境對具有足夠繁殖數量的種群提供相應支持。自組織功能原理類似于達爾文進化論,只是在研究尺度方面存在差別。四是經濟性與安全性原則。分析經濟效益應掌握風險不斷降低,逐漸獲得更大效益的原則。因隨機性是水域環境生態系統演變的一個主要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生態水利工程規劃的風險性具有決定性作用,需要在初選生態水利工程方案過程中進行比較研究,注重長遠利益,高度重視評估監測水域生態環境。還要將投入的經費不斷降低,對生態系統恢復力充分利用,獲得較高的經濟和生態效益。生態水利工程不只是滿足可持續發展要求,還要滿足人們具體要求,使生態水利工程達到耐久性、安全性、穩定性,與客觀的科學發展規律相符。
4結論
綜上所述,作為新興學科的生態水利工程,其目標是實現社會經濟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平衡。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循有關原則,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只有不斷吸取先進的技術并提高創新性,才能有利促進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為農業發展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邵蕾,李麗.淺談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基本原則[J].民營科技,2013,11.
[2]禹博.論生態水利工程的基本設計原則[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4,10.
[3]楊建葉,王德建,李季.南陽市生態水利建設思考[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5,8.
[4]銀建慶.淺談我國發展生態水利的重要性[J].甘肅農業,2013,17.
[5]徐冰,鄔佳賓,郭克貞等.西藏牧區生態水利研究進展[J].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2013,5.
【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原則探討論文】相關文章:
生態水利工程的基本設計原則探討論文05-02
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探討的論文04-27
水利工程規劃生態環境影響探析論文05-02
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基本原則探微論文08-16
生態水利工程設計論文10-15
生態水利設計在河道治理的應用論文05-04
討論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的環境影響論文08-21
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基本原則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