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探討的論文
一、生態水利工程的概述
生態水利工程能夠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控制,充分利用水資源,為人類創造更多的價值,同時還能防治災害的發生,保護生態環境。生態水利工程已經超越了傳統的水利工程的范圍,它能夠將自然、水文、人文等因素有效的結合起來,發揮出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生態水利工程具有比較獨特的特點,它的規劃建設過程有別于傳統的水利工程,因此,規劃人員必須對生態水利工程的特點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才能有針對性的設計出優秀的方案,生態水利工程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建設的成本較高,生態水利工程由于要兼顧生態與效益,因此,建設環節會更加復雜,工程的建設周期較長,工藝難度較大,因此,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工程的質量。二是工程項目與生態環境聯系緊密,生態水利工程有別于傳統水利工程的方面就是它能夠保護生態環境,減少對環境的危害,因此,在規劃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因素,把水利工程的經濟效益與環境保護的生態效益緊密聯系起來,讓兩者呈現出相輔相成的關系,讓生態水利工程發揮出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三是生態水利工程的綜合性更強,它的規劃建設過程要考慮比較多的客觀因素,例如位置的選擇、地勢條件、地下巖層結構等,綜合來看,生態水利工程的綜合性是比較強的。
二、加強生態水利工程規劃的意義
傳統意義上的水利工程學研究對象僅僅是河流、湖泊等組成的水文系統。而生態水利工程學關注的對象不僅是具有水文特性和水力學特性的河流,還是具備生命特性的整個河流生態系統。生態水利工程的技術方法:為新建的工程,提供減輕河流生態系統脅迫的技術方法,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需求。為已經人工改造的河流,提供河流生態系統修復規劃和設計的原則和方法及河流健康評估技術,提供水庫等水利工程設施生態調度的技術方法和污染水體生態修復技術等。隨著科學進步.人們認識到水利工程對于河流生態系統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近年來,各地在進行防洪工程建設和河流整治工程中.已經采取了一些新技術和新材料加強河流的生態建設。比如生態型護坡技術,堤防綠化措施等。但是這些技術經驗還缺乏系統的總結。也迫切需要有關技術規范和技術導則的指導.使之更具科學性和規范化。
三、加強生態水利工程規劃的措施
1、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要求兼顧安全與效益。生態水利工程要承擔的責任更多,它必須要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同時又不能喪失水利工程學的原理,還要對生態環境有所貢獻。這些功能的發揮離不開工程的安全因素,生態水利工程在規劃時,必須要符合水文學和工程力學的規律,保證工程在安全、穩定的狀態下運行,具體的方法就是要制作多個規劃方案,然后組織相關的專家學者進行論證,從中選擇最為優秀的方案,方案中應當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恢復能力,力爭通過最小的成本賺取最大的利益。
2、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要求尊重生態系統的功能。生態系統具有自身的調節能力、整合能力,能夠適應一定程度的變化,這也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特征,在生態學上用自組織功能來定義這種現象。自組織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能保持自然環境的可持續性,維持生態穩定,它的原理是基于物種的自然選擇,通過自然選擇能夠有效的降低人工干預,充分利用自然的自我調節能力,達到一種比較和諧的狀態。自組織功能的內涵與達爾文進化論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這說明生態水利工程利用自組織功能是一種非常科學的手段,依靠自然環境的自組織功能,減少了人的工作量,同時效果也是非常的好,讓自然環境形成一個比較有序的小環境,在生態水利工程的范圍之內,形成一個合理的結構,達到預期的效果。
3、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要求景觀尺度及整體性規劃。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是一個比較綜合性的項目,在設計景觀時,不能只著眼于當前的規劃,設計的景觀要能在很長的時間內完成自身的價值,因此,景觀必須要具備大尺度、長期性和保持可持續性的要素。通過大尺度的規劃和建造,能夠讓水利工程周邊的景觀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景觀建造的效率更高。而小范圍的景觀建造既不能提高建造的效率,同時也不能為生態水利工程做出貢獻,與一般的水利工程沒有差別。在規劃時,要考慮工程周邊的所有要素,將這些要素當成一個整體,從生態環境的結構和功能出發,掌握這些要素之間相互的關系,熟悉它們之間的影響作用,在建設生態水利工程時能夠做出一個整體、綜合的項目,周邊的環境會得到極大的改善,景觀會更有美感和藝術性,讓生態水利工程具有更多的作用。同時,要考慮水域的易變性,水域會隨著氣候、人類等因素的變化而變化,在規劃時要為工程設置更強的彈性,讓生態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內可以適應水域的變化,保持水域內及周邊環境的穩定。最后,還要考慮生態水利工程向周邊擴展的問題,因為,水利工程的建造必定會影響一部分生物的生長生活習慣,在動物遷徙和植物擴散的過程中,要盡量減少對它們的傷害,讓動植物在被移動的過程中盡量保持穩定。
4、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要求加強工程管理。為降低施工環境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延長水利生態工程的壽命,必須加強前期養護和后期管理,包括維護、監測和評估,并積累數據和經驗。生態水利工程規劃建設是將水利工程簡單的“防洪減災”的功能拓展至既防洪又與城市生態建設規劃結合在一起。隨著社會快速發展以及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防洪問題與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需要加強對生物棲息地進行保護和恢復,避開動植物發育期進行施工。對特殊區域的物種,要采取其它輔助保護措施。
結束語
水利工程對人們生產生活的意義重大,能夠滿足人們多方面的用水需求,而生態水利工程作為一種比較先進、環保、高效的水利工程,對社會幫助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大力興建生態水利工程已經成為我國的重要水利工作。但是我國由于缺乏相關的生態水利工程規劃建設經驗,建成的生態水利工程并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因此加強生態水利工程規劃的合理性至關重要,規劃者必須考慮到水利工程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嚴重影響,并同時保證水利工程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參考文獻:
[1]邱游.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探討[J].大觀周刊,2012(6)
[2]毛慶國.生態水利工程設計的初步探討[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3(5)
[3]孫宗鳳,聶建平.生態水利的哲學思考及其研究框架[J].水利發展研究.2013(12).
【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探討的論文】相關文章:
探討水利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04-26
生態工業園及其規劃設計探討04-25
生態環境建設規劃中引入生態環境需水的探討04-28
軍山自然生態園保護規劃探討04-28
生態恢復理論探討04-25
生態旅游的探討與研究05-02
宣威發展生態工業探討04-26
發展生態水利,建設生態環保型灌區-位山灌區生態水利現狀和發展規劃探討04-28
生態建筑論文04-30
水利工程生態供給足跡與生態需求足跡計算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