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城市小學生學習動機調查研究的論文
摘要:對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一所重點小學二到五年級的1228名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調查,對調查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小學生;學習動機;調查
學習活動占了小學生在校生活的絕大部分,為了能夠更好地了解小學生學習過程中關于學習動機的水平及其對個體學習行為、心理健康狀況產生的影響,我們對四川省達州市小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了調查,調查資料分析整理如下:
一、調查研究的過程與方法
1.調查對象與樣本選擇
本研究抽取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二小二到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發出問卷1350份,收回問卷1228份,剔除無效問卷16份。參測的學生主要來自一般干部、知識分子和工人家庭。
2.研究方法與評定工具
調查選用華東師大心理系周步成教授編制的《學習動機診斷測驗(maat)》(包括調查學習、技能、運動、社會生活場面的成功動機、考試焦慮中的促進性緊張和回避失敗動機、自己責任性、要求水平七個內容分量表)。
測驗采取團體方式進行,測試人員是在高校從事心理和教育學的教師和選修《學校心理輔導》課的師范院校專科大學生擔任,施測前接受過短期培訓。測試時,先由主試宣讀指導語和注意事項,然后學生以紙筆作答,每個測驗約40分鐘。
先將原始分數輸入有配套數據處理軟件計算標準分、等級分及學生個人報告表,再利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統計分析不同年級、性別學生在總焦慮水平和各分量表上存在的問題的發生率及顯著性水平。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各年級學生學習動機各指標分析
對達州市一所重點小學學生學習動機的調查結果顯示:知識學習和提高技能方面個人的學習動機較強,回避失敗的動機和責任心方面的成就動機偏弱。同時,學習壓力使學生促進緊張這一項數據一直高居不下。
當今,我國正處于應試教育努力向素質教育方向轉型的關鍵時期,新舊體制常常發生碰撞,應試教育在人們觀念中印象深刻,加之許多教師自身就是從應試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對應試教育的一套方法熟悉且運用自如,要想轉變觀念轉變作法還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因而,在小學教育中,大多數的學校仍把分數作為衡量和評判學生的一個重要手段,有的學校甚至是唯一的手段。老師,家長對學生的分數是如此的看重,就會自然不自然的在與學生的交流中通過言語、行為、表情等手段傳遞給學生。有研究結果表明:從發展角度來看,學齡兒童早期階段的外部動機對學習具有重要作用,隨著年齡的增長,內部動機逐漸發展起來。學生為了避免老師,家長的懲罰;為了獲得老師,家長的表揚、獎勵;同學的認可等一系列的外部誘因激發學生外部動機。而學習成績的提高可以滿足學生的外部動機,因此學生也把學習看得很重要,自然而然的學生在知識學習方面的動機也就隨之增強了。另一方面,我國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建立,“科教興國”“提高全民族素質”等一系列戰略方針確立,都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素質教育已經開始引起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的重視,雖然舉步維艱,但仍在緩慢中前行。一些學校已經開始重視學生的需求,考慮學生的需要及身心發展特點。并不只是一味地看重升學成績,而是把學生的健康和發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針對學生的需要和身心發展的特點,一些學校正在逐步改變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立求從教材、學習活動本身吸引學生,培養學生學習的內部動機提高學生的能力。學生在科學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指引下,知識學習和技能學習方面的學習動機有所增強也是自然而然的。
由于此次參測的學生主要來自一般干部,知識分子和工人家庭,其中獨生子女占了絕大部分,可能收入相對穩定的家庭中,父母對孩子關于家庭義務的要求較少,物質供應充沛,缺乏責任感的鍛煉,孩子因此可能較為幼稚、任性。另一方面,一部分家長一味地追求孩子的學習成績,只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其它的都沒有什么重要,忽略孩子的一些問題行為,更不要說對孩子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正所謂“一白遮百丑”。因此,獨生子女學生依賴性強、任性。有研究表明:對于學習不良的學生而言,面對自己不好的學習成績越是作內在的,他人控制的歸因,越可能降低其自我價值感。孩子把自己的成功或失敗都歸結為外在的原因,而不是從自身出發,一方面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也不能使學生形成持續、穩定的學習行為;另一方面,學生對自己的行為缺乏一種責任感,不利于自我調節和控制。
從阿特金森的成就動機理論中可知,個人在競爭時會產生兩種心理傾向:一種是追求成就的動機,另一種是回避失敗的動機。由于兩種心理傾向的相對強度方面各不相同。可以分為力求成功或力求避免失敗兩種類型的人。在面對難度不同的任務時,他們會評估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力求成功的人旨在獲得成就,并選擇有所成就的任務,這種情況,最有可能發生在他們的預計自己成功的可能有50%把握時,因為這給他們提供了最大的現實挑戰,反之,避免失敗的需要強于力求成功愿望的人,在預計自己成功的機會大約有50%時,則會采取回避態度,他們往往選擇更易獲得成功的任務。以使自己免遭失敗,或選擇極其困難的任務,這樣即使失敗也可為自己找到合適的借口。不同年級的小學生回避失敗動機都相對偏低(m<3),與學習知識技能方面的學習動機相比,有很大程度上的降低。
促進緊張這一項的數據仍是高居不下。小學兒童處于成就與自卑并存的階段,此階段求知欲特別強烈,因此學習上的困難是此階段的主要壓力來源。特別是在學校,應試教育使得升學競爭異常激烈。而一些低素質老師的不當管理造成孩子身體或心靈上的傷害。這些對兒童的影響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長期的。有研究結果表明: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小學生發生比率最高的前十項生活壓力事件還是發生比率最高的前十項負性壓力事件,考試壓力都排在第一位,說明小學生的學業壓力問題確實存在,學業壓力確實影響著小學生的生活。但我們不能一味地忌用學業壓力,考試失敗的威脅。有心理學家指出“考核的動機力量,更多的是在于失敗的威脅,而不是在于成功的希望。”與學業上的失敗相聯系的那些有可能導致喪失自尊的威脅,也是可以促使學生在學業上作出長期而艱巨的努力的。由此可見,在嚴格而明確的教學要求的前提下,失敗的威脅也是老師用以調動學生學習動機的一種策略。但是,要把握好一個“度”的問題。不應讓學生一直受到學業上的失敗。如果一直得低分,學生就會產生焦慮,或導致極不實際的志向水平,焦慮會嚴重地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從而破壞學習情緒,就收不到預期的效果了。
從表2可以看到關于學習動機研究的七個方面男女并無明顯的差異,這一現象可能是獨生子女家庭中,父母較少傳統的重男輕女的觀念以及在兒童中期階段性別分化不甚明顯有關。
從表3中可以看出關于學生學習動機的知識學習方面,技能方面,運動方面,社會生活方面,促進緊張方面,四年級學生有較為明顯的下降,五年級開始又有所回升。而與二、三年級相接近,這可能是由于四年級是由小學低段向高段的一個過渡時期,兩個階段在教學內容上有較大的變化,學生一時無法適應導致學生的學習動機產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對課業的要求,人際要求有所提高對社會知覺,觀察力也有所增強。從表3中還可以看出,學生要求水準方面在四、五年級有了明顯的下降,這可能是由于到了兒童后期,附屬內驅力在強度方面有所降低,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內部動機逐漸發展起來,外部動機的勢力相對受到削弱。
三、小結
本次調查雖然抽取了不小的樣本,但畢竟數量有限,樣本的分布也不夠廣,所以,由測試調查分析的信息不能簡單的推而廣之,不過,此次調查也較深人地分析了城市小學生學習動機的各相關因素及其變化、發展的原因。并提出作者的幾點看法以供參考和共同探究。
1.適當的失敗的威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動機,但不可走極端,因為過度的學業壓力會導致學生焦慮,產生問題行為。
2.男女生在學業動機的七個方面并沒有顯著的差異,加之,兒童中期尚未形成穩定的性格特征。因此,老師對學生的學習不應有錯誤的性別引導。
3.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應重視培養兒童的內部動機,促使內外動機相互協調作用。
4.對于學生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盡量引導學生作內在的歸因,追求獲取成功的動機,而降低避免失敗的動機,從而對其行為產生巨大影響。
【城市小學生學習動機調查研究的論文】相關文章:
武威城市精神文化調查研究04-27
歸因理論與學習動機04-28
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04-29
城市污水論文04-28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05-01
關于小學生信息技術學習動機的調研報告02-23
大學英語學習者學習動機的培養05-02
英語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關系的實證研究04-30
試論學習動機對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