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立體造型活動的實踐與探索論文
【摘要】立體造型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內容之一,它不僅關于視覺、觸覺的表現,更是空間想象的表現。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與幼兒園美術制作活動開展的現狀分析,我們通過專業綜合藝術環境的創設;豐富多樣材料的提供;技能技巧的適時適當幫助;作品藝術化的呈現等策略開展立體制作活動。孩子通過對材料的選擇,形象的構思,實際的操作,靈感的激發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實現現代美術教育表現、創新、審美三個重要價值。
【關鍵詞】立體造型 幼兒園 策略
什么是立體造型?
立體造型是以一定的材料、以視覺為基礎,以力學為依據,將造型要素在大小、比例、方向和面積上起變化,并按一定的法則創造出富有個性和審美價值的新的形體,呈現是一個具有長度、寬度和深度三維空間的立體物,其目的是培養我們創造性思維和人的空間想像的意識和能力。
人們生活在各種立體的空間環境中,從日常使用的各種物品到所居住的環境,乃至人類自身和整個宇宙,無一不是立體形態,因此立體空間與人息息相關。但人們常常習慣于從平面的角度去思考、在平面上表現造型,無形中具有平面的造型觀念和意識。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提出:0—6歲是人的空間智能發展敏感期,空間智能突出的人觀察力、圖象力、美感、空間感、方向感等多種能力都比較強。因此,在0~6歲有針對性地刺激培養,能更好地促進幼兒空間智能的發展。立體造型,就是培養人的空間智能的有效途徑。但是,由于制作活動的材料準備要豐富多樣,還需具備一定的制作技能,還有安全等因素的考慮,給教師的組織帶來不便與難度。因此,幼兒園美術制作存在以下問題:
(1)重繪畫輕制作;
(2)制作形式以平面制作為主;
(3)制作材料選擇以紙質材料為主:
(4)制作方法以剪貼為主。我們通過專業綜合藝術環境的創設;豐富多樣材料的提供;技能技巧的適時適當幫助;作品藝術化的呈現等策略開展立體造型活動。孩子通過對材料的選擇、形象的構思、實際的操作、靈感的激發、作品的欣賞,培養幼兒的動手表現能力、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能力,實現現代美術教育表現、創新、審美三個重要價值。
一、創設專業綜合的美術工作室,營造蘊含藝術創作的活動環境
幼兒園美術教育分為繪畫、欣賞、手工(平面、立體制作)三大類型,以全美術教育理念為引領,在我園的美術特色課程的實施中,突破傳統觀念的局限,創設了一個現代專業、富有藝術感的創意美術工作室,成為幼兒園環境特色的一大亮點。
1、布局從隨意到專業,提供操作平臺
根據美術教育的類型,按照功能的不同,我們把美術工作室進行了科學合理規劃,劃分為繪畫區、制作區、工具操作區三大區域。繪畫區主要引導幼兒大膽的體驗色彩、感受色彩,運用色彩表達情感;制作區主要提供豐富、多樣的各種材料讓幼兒體驗造型的魅力。如大班《紙管搭建》活動,就是利用幼兒繪畫作品,卷成粗細、長短不一的紙管,再運用剪、粘、接等方法進行搭建。工具操作區為幼兒提供了鋼鋸、錘子、釘子、鉗子、木條、竹條、PVC管等工具材料,幼兒在工具操作區可以看看、摸摸、用用這些“禁區”,在滿足他們好奇心的同時,也培養了他們挑戰困難的勇氣,積累了造型的技能與經驗。不同區域的設置,不僅能使幼兒接觸更多的美術表現形式,也為其提供了更寬泛的選擇機會,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主選擇、創作。
2、活動從單一到綜合,構建造型課程
創意美術是我園的主要特色,在特色課程的建設中,我們從以繪畫為主要的課程實施,逐漸增加欣賞與造型兩大內容。依托美術工作室有利的條件,我們開展了大量的立體造型活動。如“紙”系列:有把紙卷成粗細、長短不一的紙管搭建各種房子、桌子、椅子等;有把紙揉成團粘接成各種動態的人物動物;有把紙做成紙漿直接捏成各種物體造型;有把紙撕碎層層粘貼各種立體骨架上進行再次造型等。并以美術工作室為點逐漸輻射到班級,活動分別以材料為主線、以內容為主線、或與主題課程相結合等方式開展。初步構建了“紙的魔法”“花花草草”“海陸空”“創意椅子”等課程內容。
3、裝置從平面到立體,形成視覺沖擊
一個富于美感和獨特創意的裝置,就是對當今美術教育理念的最好詮釋。在我們的美術工作室中,從地面到墻面再到天花板進行了全方位的裝置,且突破了傳統環境設置。如:孩子的座椅是有原始木質紋理的木樁;墻上掛有繪畫區用過的涂滿各種顏料的畫板;天花板上貼有名畫、掛著孩子的作品;還有用粗的PVC管造型的隔斷等等,都呈現出互動性、多元化的藝術氛圍,賦予環境更多思考的回味和啟發的意義,使幼兒時刻感受到視覺的滿足,形成整體的藝術感染力。
二、提供豐富多樣的操作材料,激發幼兒造型操作的動機。
多樣化、富于視覺美感和表現力的操作材料,是幫助幼兒不斷產生好奇心和保持新鮮感,刺激幼兒創作欲望,使他們對美術活動保持興趣的重要因素。根據立體造型的要素,我們把材料分為:
1、點:點是立體造型中表達空間位置的最小的視覺單位,它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點”與“形”“體”沒有具體的尺度的規定,只有在與有關的背景條件相比較下,才能決定出“點”的性質。點在視覺感受中有凝聚視線的特點。點的連續排列可以形成虛線,點的密集排列可以形成虛面和虛體,它表現出一種空靈的特殊感。材料:石子、珠子、谷物、顆粒等。
2、線:現實中的線是長度、厚度、寬度的比例相差懸殊的“體”。線是構成立體造型的基礎,線的不同組合方式,可以構成千變萬化的空間形態。材料:可劃分為軟質線材和硬質線材兩種。軟質線材包括:棉、麻、絲、化纖等軟線(或軟繩)。硬質線材有:木、竹、塑料、鐵、銅、鋁等金屬線材。
3、面:相對于三維立體而言,厚度比長度和寬度要小的多的形體。材料:各種紙、板、樹葉、貝殼等。
4、體:是由多個連續的表面構成的封閉式三度空間立體形態,是立體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球體、立方體、圓柱體是進行各類立體造型的基本形態。用此種形體可以集聚構成或切割變化,組成各式各樣種類繁多的立體造型。材料:瓶、罐、盒子、管子、肥皂、泡沫塊等。
三、適時適當給予操作技能技巧的幫助,體驗到更多的成就感。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藝術教育活動要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美術知識和技能技巧是幼兒進行立體造型活動必備要素,是幫助幼兒保持活動興趣進行創造的手段。因此,必要時教師要通過各種有效的策略給予技能技巧方面的幫助,使活動能順利開展,也能使幼兒體驗到更多的成就感。
1、為不同年齡的孩子選擇適合的造型方式
《幼兒園教育綱要(試行)》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根據幼兒園不同年齡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和造型經驗積累,我們為不同年齡的孩子的造型活動作如下安排:
小班:借形造型“就是通過繪畫、剪貼等方法對幼兒熟悉物品的形體進行裝飾,培養幼兒初步的立體空間感知能力。”
小班幼兒還處于直觀行動思維的階段,思維離不開具體事物的直接感知和動作,對事物的認知是平面的局部的。同時,小班幼兒小肌肉精細動作的發展還比較弱,手眼協調性差,因此,小班的幼兒還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立體造型。技能要求:以簡單的剪、貼、撕、團、搓為主。如:小班造型“花花草草”,來自主題內容,春天是小草生長、花兒開放的季節,教師帶領幼兒采集各種形狀的樹枝,把各種顏色的皺紙揉成小團,單個粘貼成花蕾,多個粘貼在一起就是開放的花朵,再剪貼上綠樹葉,就做成了黃的迎春花、粉的挑花、紅的山茶花等,教室成了一個花的世界,給予幼兒美的`感受。同時,幼兒通過對樹枝全方位的裝飾,進一步感知上下、前后、左右等空間方位的概念。
中班:簡單造型“就是運用造型中的一至二種形態元素,通過剪、貼、卷、扎等方法創造出新的形體。”中班幼兒對物體的大小、形狀、前后、上下、里外、遠近、之間等空間感知能力有明顯發展。具體形象思維有一定的發展,動手操作能力也有明顯的提高。因此,中班的幼兒可以學習簡單的立體造型。技能要求:學習卷、捏、扎、排列、圍合、折疊等。如:中班造型“紙的魔法”,把紙卷成粗細、長短不一的紙管,通過密集排列、兩端圍合、拼接等方法,制作成圓的、方的筆筒、花瓶、水桶等,還有把紙制成紙漿,用紙漿捏出各種動態的人物、動物、植物等。
大班:單體集聚造型“就是用簡單的立體物(如球體、圓柱體等),按照作者的構思靈活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一種新的立體造型。”
大班幼兒具體形象思維高度發展,抽象思維開始萌芽,有了初步的綜合思維能力,能較準確地區分左右這一空間方位概念,動作準確性、精細度進一步提高,力量增強,已具備了基本的立體造型能力。因此,大班幼兒可以進行單體集聚造型。技能要求:學習移動、旋轉、擺動、擴大、扭曲、彎曲、切割、展開、折疊、穿透、膨脹、混合等。如:大班造型“紙的魔法”中人和動物系列,把紙揉成球體和圓柱體,根據人的結構或動物的結構進行擺動、扭曲、銜接等,制作成各種動態的人或動物。還有直接運用易拉罐、飛盤、盒子等制作成火車、汽車等。
2、當幼兒的創作受到技能技巧的干擾時,教師應給予適當幫助
兒童的學習是在接受挑戰的過程中熟悉和掌握某種技能的,當兒童的表現遇到困難,當他們的創作受到技能技巧的干擾時,教師應給予適當幫助引導。如大班《紙管搭建》活動中,有的孩子總是接不牢,是因為他只知道紙管可以豎接和橫接,但是,紙管兩端粘合面的長短、粗細,還有膠水的多少等因素都會影響搭建的牢固度,這一技能技巧會直接影響孩子制作的成效。因此,教師就應通過引導幼兒觀察范例,找出原因,進行集體講解示范和個別指導等方法來解決這一難題,使后面的活動得以順利進行。還有,美術工作室的鋼鋸、錘子、釘子、鉗子等工具使用,對幼兒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也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對這類工具的使用,操作前教師必須進行正確的示范與指導,使幼兒能較快的掌握使用方法,預防意外的安全事故發生。
3、營造寬松的創作氛圍,允許幼兒以自己的成長節奏學習
幼兒園的美術活動應寬松自由,教師要相信幼兒的藝術潛能,尊重和支持他們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現。技能技巧既要滲透和體現在每一次的活動中,教師又要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統一化的要求傾向,教師要尊重個別差異,學會等待,允許幼兒以自己的成長節奏學習。如“紙管造型”活動中,由于中班幼兒的能力差異比較大,我們就進行分層的指導,能力強的幼兒可以直接用紙卷成單圈或多圈的紙管,對能力弱的孩子,我們要求先用筆、管子等輔助物進行單圈卷,再多圈卷,最后脫離輔助物直接卷。教師的寬容與耐心,能使幼兒體驗到更多的創作樂趣。
四、注重作品藝術化的呈現,享受更多的視覺審美
美術教育是視覺的藝術,是培養審美的教育。幼兒喜歡展示自己的成果,教師要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交流、欣賞,感受強力的視覺審美。
1、完善作品的后期制作,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審美價值
孩子的作品如果能在后期運用一些輔助材料,豐富制作方法,作更完善和藝術化的處理,就能帶來更多美的享受和美的欣賞。如大班“紙的魔法”系列中,在人和馬的造型后期,先用丙烯顏料上色,再用各種線、繩、燈泡、珠子、紐扣、貝殼、瓶蓋、木片等在頭部、五官、身體等部位進行裝飾,呈現在孩子們面前是神態各異、神情生動、色彩豐富的作品,作品本身的美感帶給孩子更多視覺享受與身心的愉悅,也更能激發幼兒的創作激情。
2、創設情境組合作品,賦予作品藝術教育的生命力
在創作活動中,每個孩子的個性、能力不同,對內容的理解與運用材料方式也不同,所呈現的作品也會形態各異。對于同一主題內容作品展示,可以通過情境的創設,把作品有機組合,營造主題作品的整體美,充分發揮作品教育價值。如“陸地交通工具”這一主題造型作品,我們用黑色的KT板作柏油馬路,貼上白色即時貼為斑馬線,盆景擺放成環島,立上紅綠燈標志,馬路四周貼有圖文并茂的各種交通安全標志。通過“馬路上的車”這一情境來展示作品,作品整體有序的呈現,既使幼兒感受到作品整體的藝術美,又滲透了交通安全意識的教育,充分發揮了作品潛在的教育價值。
3、運用“裝置藝術”展示作品,形成強烈藝術感染力
“裝置藝術”是當下藝術界非常推崇的一種作品展示方式,它是“通過錯置、懸空、分割、集合、疊加等手法對現成的作品予以重新建構,置放于新的展示場所,并賦予其新的意義。” 幼兒園的立體造型作品展示運用“裝置藝術”這一新的藝術形式,可以產生強烈視覺沖擊和獨特創意。在幼兒園門廳的展示區,我們就運用“裝置藝術”的理念和方法,把教師和孩子所創作的椅子和人進行組合,大小、動態不一的人,或坐、或立、或趴、或站、或靠與各式的椅子組合成一幅栩栩如生、夸張詼諧的嬉戲圖。“裝置藝術”賦予了作品的生命靈動,形成強烈藝術感染力,更使每個走進這一展廳的人,感受到獨特的創意和強烈的視覺美感的震撼。
造型活動既是藝術活動又是科學活動,孩子們通過對不同材料的觀察、感知、操作,講究用眼觀察、用頭腦思考和用手表現,是“指尖的舞蹈 思維的體操視覺的享受” ,也發展孩子創造性思維、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有效手段。如何選擇、運用材料(材料的合理性、操作性、安全性、環保性、創新性等);如何把握立體造型中形態美的要素(重復、對比、平衡、比例、韻律、想象、創意等);如何發揮孩子的自主性、主動性;如何與課程有機結合構建園本特色課程,豐富幼兒園的辦園特色內涵是我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孫嵐,成暢,王蕾. 立體造型-工業產品形態美學教程[M].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9.2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5
【3】朱國華.兒童的“裝置”,玩的是創意[J].少兒美術,2009.7:封二
【4】許麗萍.美術欣賞走進幼兒生活的支持策略[J].早期教育美術,2011,10(564):02-03
【幼兒園立體造型活動的實踐與探索論文】相關文章:
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探索論文11-19
幼兒美術教學活動探索與實踐論文12-06
中職語文實踐活動課探索論文04-19
探索語文實踐活動評價計策論文04-18
《面材的立體造型》教學反思02-25
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探索論文01-27
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前進論文01-09
網絡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探索論文07-14
談色彩造型的語意和實踐論文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