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多元化居住社區的規劃應對論文
內容摘要“居住社區”作為“社區”的一種類型,是一個微型的市民社會,具有一整套相對獨立的自主性機構,其成員在整個國家、社會中有自己的角色,又在其所居住的居住社區中承擔另一種責任。另外,居住社區的個性也來源于它自身創造或繼承的一整套地域性文化,即居住社區具有能獨立于其它地域共同體的精神基礎......
1居住社區
“居住社區”作為“社區”的一種類型,是一個微型的市民社會,具有一整套相對獨立的自主性機構,其成員在整個國家、社會中有自己的角色,又在其所居住的居住社區中承擔另一種責任。另外,居住社區的個性也來源于它自身創造或繼承的一整套地域性文化,即居住社區具有能獨立于其它地域共同體的精神基礎。
因此,本文將“居住社區”的概念定義為:一定規模人群集聚而居的地域共同體。包括圍繞居住活動而展開的社會活動,以及為居住活動提供各種服務設施和為了確保這些活動正常運行的一整套相對獨立的自主性機構。
2居住社區的多元化發展
2.1多元化發展背景
當今的國際社會已逐步呈現多元化的格局,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已初露端倪;文化上提倡多元共生。
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我國正在經歷一個多元化發展過程。政治、經濟上的體制改革直接引起我國的社會結構和體制的全面轉型。由于各方面利益整合的結構趨向,我國社會階層出現了較大的分化,文化也形成了多流派、多觀點的多元格局。
2.2居住社區的多元化發展
在城市住房制度轉軌時期,一般大城市居住社區空間結構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①城市中心的住房向高層化發展,趨于綜合型,周邊居住社區強化,檔次提高。②城市邊緣居住社區的成片開發,安居工程的啟動。③城市邊緣高收入別墅區的出現。④近郊工業區周圍的中低收入居住區。⑤城郊結合部的外來流動人口居住社區的出現。⑥人口分布逐步向外疏解。針對上海城市的現實狀況,按居住社區建構過程的差異及由此引起的居住社區差異,居住社區可分為六種類型:舊城改造區、舊宅保留區、近建居住社區、市政運遷居住社區、新辟高檔居住社區、外來流動人口居住社區。
綜觀我國大城市居住社區空間結構和類型的分布變化與重構現象,一方面反映了在市場體制下,住宅連同其所在地域作為商品所引起的一種必然的再分配現象,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在城市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居住社區多樣化的空間表征,這是研究如何建構、優化和完善居住社區所必須關注的現象。
3居住區規劃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在城市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居住社區呈現出多樣化發展的格局,不同類型的居住社區無論從建構過程,建構內容以至社區的發展需求都不盡相同。然而在城市規劃工作中,居住區規劃依然延續著上世紀50-60年代的規劃模式。本文主要應對近年來的居住區規劃設計進行反思,從規劃的基本理念與模式上作出根本的檢討。
3.1對居住社區經濟目標的片面理解
基于50年代從前蘇聯的以“功能第一”為本的我國居住區規劃體系與80-90年代房地產發展商對經濟利潤的追求一拍即合,產生了以追求最大開發利潤為目標的居住區開發運作模式,部分規劃工作者從計劃經濟時期由上而下的城市建設指揮省蛻變為房產開發商的附庸,使居住社區在建成之初便隱藏了諸多產生社會問題的誘因,諸如生活起居不便、交通擁擠、小孩入托上學問題、老年人生活照料問題、社會環境污染等社會問題。另外,在居住社區經濟發展方面,出現了街道工商業、勞動服務業、居委會經濟、社區服務經濟等多種經濟形式。這一方面雖然豐富和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增加了就業機會,但是由于其小規模、低水平的經濟基礎,不可避免地存在結構不合理、基礎條件差、設備陳舊、資金短缺等缺陷,限制了其進行大規模社會合作,提供社會化服務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壞了居住社區生活環境質量。
3.2規劃缺乏對居住社區文化的尊重
我國古代的文化觀念對古代城市形態有著明顯的影響,如天圓地方說、天人感應思想、風水說和倫理觀念等。而住宅作為數量最大的建筑,更深深地烙記著這些文化觀對它的影響。然而在近期的居住區規劃與建設中,尤其是在舊城改造中,大規模的居住區規劃缺乏對居住社區傳統文化的尊重與傳承,對創造居住社區新型、有個性的文化缺乏信心。其實,對傳統的傳承與文化的創新是相輔相成的,只有扎根于傳統的土壤才能開出創新的奇葩。在逐步擺脫了改革初期住房短缺問題的當今社會,居住社區已不能再滿足于保障生活需求的低層次發展,應該追求居住社區歷史性格的自我確認,在審視自身傳統文化的同時,創造出擁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居住社區空間。
3.3對居住社區社會結構特征的忽視
居住社區建構的內涵并不僅是居住形態、空間、建筑質量、住房設備、基礎設施和交通設施等顯性環境的架構,還包括了隱性環境的延續與創造。主要分為兩個層面:①表層層面,指直接反映“物-人”關系的空間結構意象(image)、場所識別性、環境紋理等;②深層層面,指反映“物、人-人”的社會精神內涵,包括如社會網絡、認同感和定居意識、感知密度、環境意義以及多樣選擇性等。長期以來缺乏對深層隱性環境的關注和研究,總是延續“居住區——居住小區——組團”分級結構模式的居住區規劃,不僅無益于居住社區社會網絡的形成,也阻礙了物質設施更好地發揮作用和促進居住社區的發展。
3.4單一的居住區規劃設計模式與多樣化居住社區的矛盾
居住區規劃設計長期維持著單一的模式:相同的結構模式;面面俱到的用地構成;統一的用地指標;依據標準的技術經濟指標布置的居住建筑容量;按照居住人口數量分級配備的設施與服務等等。這種無視個體需求差異的均質規劃模式,可能在計劃經濟時代,通過行政手段指導居住社區快速建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城市多元化的發展背景下,居住社區類型多樣化,需求與發展目標多樣化,住宅建設成為一種商品與服務進入市場,顯然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模式是需要迫切改正的。譬如,一處舊城改造的居住區與另一處新區開發的居住區從傳統居住區規劃的視角找不出任何區別,然而在相同的物質載體上,卻要承載著可能截然不同的居住生活和迥異的文化認知。這不能不引起我們對居住區規劃設計單一模式的反思。
4居住社區的多元化規劃應對
居住社區的良性發展既關系到我國億萬人生活的質量,也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穩定與持續發展,而居住區規劃又是我國現行制度對城市居住建設的有效控制手段之一,因此我們有必要在實踐中努力把居住區規劃與社區發展整合起來,尋求一種更有利于居住社區發展的規劃機制。
4.1宏觀層面的規劃理念轉換
4.1.1規劃發展觀的整合
“以人為本”的發展觀既不放棄經濟發展的目標,也不片面強調社會發展,而是將這些發展目標整合在居住社區“內在的”、“平衡的”、“公正的”和“自主的”發展基礎上,保證居住社區發展的協調與持續。
4.1.2可持續戰略觀的再認識
(1)居住社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任務是解決人類不斷增長的消費需要與資源環境提供的有限發展能力之間的矛盾,是一種互動過程。
(2)居住社區可持續發展包括:①可持續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資源;②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充分發展的經濟能為居住社區、國家乃至全人類的發展提供永續的支持;③可持續社會發展,培育和引導建立為所有人們提供認識社會、交流文化以及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機會;④公平的社區管理體系,確保所有的居民在社區服務以及對政策的發言權方面享有平等權利。
(3)居住社區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動態變化過程,它總是由低級向高級、由局部到整體,由要素向系統優化演進。居住社區的可持續發展要求對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居住社區予以相應的關注與努力,以不同的發展戰略應對不同的居住社區。
4.1.3規劃政策制定的多元整合
在居住社區規劃政策的制定方面,首先要注意的是在政策適用范圍上的平衡,針對整個城市發展的宏觀總體政策應與針對局部管理的微觀局域政策協調與配套。其次是在微觀層面的政策制定上應充分考慮多元化的可能,促進居住社區個性化的發展。再者要與其它相關政策相協調,諸如房改政策、住宅發展政策、社會保障政策等相關政策與居住社區規劃政策加以整合,以便更有力地促進居住社區發展目標的達成。
4.1.4規劃體制、程序的多樣化應對
城市規劃的運行過程基本可劃分為規劃編制、制定法規和規劃實施三個部分。以往強調的是規劃的編制和審批,而對規劃實施的過程和組織則少有限定,甚至未涉及。
居住社區的類型多樣化和動態發展,要求居住社區規劃不能只是局限于前期建設,而應涵蓋整個居住社區物質形態形成之前的研究分析,以及對結果作出的合理設計,建設過程中的信息反饋與及時調整,建成后的跟蹤調查與再一輪的信息反饋和后續完善的整體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自始至終都應有廣泛的居住社區參與機制的運作。居住社區參與是社區居民作為社會管理的客體,更作為社區管理的主體,參與居住社區發展的制度,是確保規劃對多樣化居住社區有效應對的有力武器。
4.1.5規劃方法的整合
強調居住社區規劃方法的整合,就是強調將多學科、多方面的研究與工作方法和現有規劃方法的有機融合。這種整合首先要重視行政手段與專業技術的結合,借行政命令的力量,更有效地推行有專業指導的社區發展;其次是政府行為與民間活動相結合,在房地產市場日益成熟的今天,在政府制度化運作方式之外,大力推動居住社區的內部與外部各種民間組織的功能,發揮其在促進居住社區的自我發育、自我發展上的作用。
4.2微觀層面的規劃技術應對
4.2.1規劃設計多元目標的整合
從近現代城市規劃的發展歷程可發現,強調“物質性傳統”規劃容易把規劃工作引入以工程技術解決一切社會問題的怪圈。
規劃設計不能再是一個簡單的以解決物質空間問題為惟一目標的經濟操作,還應包括對社會目標的考量,文化目標的建構,甚至是對政治目標的體現。盡管規劃設計分項目標是多元的,但其最終目標還是“以人為本”,這便是“一體多元”的整合觀。
4.2.2規劃法規條令的多樣化支持
居住區規劃一貫沿用的“人口定量指標”和“居住區分級制度”已逐步顯現其落后于時代的缺陷,限制著居住社區的發展,不僅直接導致了單調的城市居住形態,無法滿足不同居住社區的特殊需求,也破壞了居住社區文化的傳承和社會網絡的建構。因此,規劃法規條令應給予居住社區規劃多樣化設計以更靈活的政策支持,以求設計能真正反映居住主體的需求。
4.2.3對多類型居住需求的多樣化設計
在我國社會結構轉型的背景下,現代生活也產生了多樣化的居住需求:①居住質量衡量標準的變化。②社會構成的多樣化發展,如老齡化、家庭核心化、社會信息化等對住宅功能提出進一步要求。③對住宅設施的智能化、程序化調控功能要求加強。④居民更多地要求生活個性化,表現自我。⑤對社會化服務需求提高,居住文化、居住教育和居住保健等發展有了更豐富的內涵。⑥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的增強,居民回歸自然的心態需求趨多。
基于居住社區呈現出的多樣化需求,規劃工作者應整合社會平衡發展與文化繼承創新的目標,把居住區規劃設計從被動地服從市場,作委曲求全的妥協,轉變為主動的引導市場開發,合情、合理、合法的貫徹規劃思想,體現“人本”目標內涵。
第一,針對不同類型居住社區規劃布局的研究。居住社區布局研究包括在城市宏觀區域的總體分布研究與微觀區域上的功能布局研究。在總體分布研究中,不僅要關注城市土地區位的經濟因素,還應關注城市文化區位的構成與城市整體社會網絡的結構。在微觀的功能布局上,應將重點放在不同類型居住社區在居住生活需求上的差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設計與創造居住社區的規劃布局。
第二,針對不同類型居住社區建筑設計的
第三,不同類型居住社區設施、服務需求的滿足。分析交通、綠化、房型、物業管理及社區設施配套五項因素在同一價格水平上對居民選擇住房的首要性比較,以反映出不同類型居住社區居民的不同需求。例如在中低收入階層居住社區的大部分居民由主及次地選擇交通、綠化、房型、社區及設施配套,而物業管理基本上被列為最后考慮的因素。這既反映出這一類居住社區的區位弱勢,交通出行不便,綠化環境不佳;也反映出這一階層居民經濟能力水平的有限性。因而,根據不同類型居住社區的主體需求而不是根據人口規模進行設施與服務的配置,將是居住社區規劃的重中之重。
第四,不同類型居住社區環境設計的多樣可能性。不同類型的居住社區有著不同的整體文化背景和個體文化認知,且通過環境設計對居住社區的文化特性進行物質化、空間化,形成特色化的居住社區標識。
第五,不同類型居住社區社會空間的規劃設計應對。在快速城市化和全面社會結構轉型的過程之中,如何結合現有的社會經濟文化基礎,充分考慮不同的地域、功能類型、人口特質等諸多因素,促進不同類型居住社區的社會空間的整合,將是能否保證國家穩定的關鍵,也是居住社區規劃面臨的一大難題。不同類型的居住社區主體,在社會交往的習慣和方式上,以及在對居住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和社會網絡結構等方面均存在著極大的差異,而另一方面,城市人口異質化及同質聚集的趨勢已然形成,如何在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在防止城市人群過度分化,甚至異質群體對立局面的出現,同時又保證適度競爭的存在與發展,并滿足不同的社會需求等多目標中,尋求最佳的平衡,達成居住社區的社會整合發展,將是居住社區規劃不容輕視的一大課題。
【多元化居住社區的規劃應對論文】相關文章:
高考英語:如何應對書面表達多元化04-30
社區居住證明11-04
社區居住證明02-04
幼兒教學多元化模式研究論文04-27
墻體出現裂縫的應對論文04-27
宋莊居住區規劃方案04-27
居住小區綠地規劃設計05-01
中學體育教學模式多元化探討論文04-27
社區居住證明范本(精選5篇)12-28
職業規劃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