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應用型人才培養會計實踐論文
一、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會計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1.專業認知實習
會計專業知識對于初學者而言是抽象且枯燥的,因此我院在大一第二學期的暑假之前安排了為期一周的專業認知實習,學生在專業教師的帶領下到校外實習基地進行參觀學習,了解企業的機構設置、走訪會計部門,認識真實的會計資料,與財務人員交流,到生產車間了解產品的生產流程,使學生通過感性的觀察與認知消除其對會計工作的陌生感,進而激發其對會計專業學習的興趣。
2.專業社會實踐
專業社會實踐要求學生利用大三的暑假時間,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當面訪談、網上調查等方式進行一些專題調查,并根據調查的內容和結果撰寫出相應的調研報告,進而培養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寫作能力、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以及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創新技能實踐
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我院鼓勵學生積極開展創新技能實踐,并將創新技能學分的獲取作為學生畢業的條件之一。學生可以通過參加課外科技創新、各類技能競賽、社會實踐以及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等活動來獲取創新學分,以此來提高對學生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
4.畢業頂崗實習
畢業頂崗實習是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的重要方式。通過最后一個學期的畢業頂崗實習,使學生在實際的工作環境中接觸具體的會計崗位并完成相應的會計工作,將其在學校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運用到現實工作中去,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幫助學生更深刻的認識會計的工作環境和工作過程,從而實現學習與就業的有效對接。
二、實施會計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校內實驗室建設
近年來,學院在已有的會計手工實驗室、會計電算化實驗室、財務管理實驗室的基礎上,又先后建設了ERP沙盤實驗室、審計實驗室和會計開放實驗室,先后配備了用友、金蝶、網中網等財務教學軟件。在會計開放實驗室的建設過程中,受現有實驗資料的限制,學院成立專門團隊收集不同行業的全真會計資料(包括工業企業、商品流通企業、外貿企業、房地產企業、小企業等),形成了一整套多行業可供學生自主選擇的全真會計實驗資料,有效保障了輪崗開放實驗的順利進行。
(二)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與此同時,學院加大了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力度,先后與20多家企業、事業單位、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機構等單位簽署了合作協議,為學生校外實訓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此外,學院還成立了專業建設校外專家委員會,聘請知名企業財務總監、事業單位會計主管、金融機構及會計師事務所的有關專家前來參與,共同探討社會各界對會計應用型人才能力需求的變化,探索有利于會計專業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和方法。
(三)優化師資隊伍
一方面,學院通過積極選送教師參加財政部門的有關培訓、鼓勵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鼓勵教師聯合企業和科研單位進行橫向的項目開發與課題研究、鼓勵教師考取相關的執業資證書等方式來提升教師的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學院積極聘請來自校外的財務總監、會計主管、財務經理、注冊會計師等實踐經驗豐富且業務素質高的專業財會人員擔任實踐教學的兼職教師,除擔任具體校外實踐課程的教學工作外,還積極邀請兼職教師參與實踐教學案例開發、實踐教學資料收集、實踐教材編寫等工作,為我院的實踐教學提供了非常有益的補充。
(四)強調“多證書”培養
“多證書培養”是指學院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在校期間考取各種能力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具體如計算機、英語、普通話等能力等級證書以及會計從業資格證、會計職稱證、理財規劃師證等職業資格證書。近年來,我院畢業生會計從業資格證的獲取率接近100%,會計職稱證書、理財規劃師證等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取率接近20%。
(五)積極開展并參與各類技能競賽
多年來,學院高度重視各類技能競賽對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積極作用,學院每年組織的“會計技能大賽”“、沙盤模擬經營大賽”和“創業設計大賽”等比賽,為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鍛煉與提高提供了廣闊的平臺,也激發了學生對專業技能的學習熱情。此外,學院還鼓勵學生參與國家級和省級的各項技能競賽,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2011-2014年,我院學生多次榮獲“用友杯”全國大學生企業沙盤模擬大賽遼寧賽區團體第一名和全國總決賽二、三等獎。
(六)改革畢業論文形式
我院自2012年開始對會計學專業本科畢業論文進行試點改革,將原有的畢業論文環節調整為學位課程綜合考試和實習單位專題調查報告及答辯兩個部分,2013年在會計開放實驗室建設完成的基礎上,將學位課程綜合考試調整為綜合輪崗開放實驗。學院對畢業論文的改革,主要目的是要改變近年來學生不深入企業調研、單純通過“東拼西湊”的方式編造論文應付了事的普遍現象,要求學生在畢業實習過程中,深入了解實習單位的實際狀況,運用所學專業知識發現企業在生產經營、公司治理、投資策略、財務狀況、內部控制等某個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通過撰寫實習單位專題調查報告的形式,針對實習中所發現的某一具體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進而提出改進建議。最終,通過答辯的形式,教師可以更真實地掌握學生實習的實際狀況,辨別其專題調查報告中所寫內容的真偽,以便減少杜撰與抄襲等現象。我院對畢業論文形式所進行的改革探索,更符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使學生在實際調研中真正運用所學知識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使其綜合能力得以提高。
(七)完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
學院根據會計實踐教學的實際特點,不斷完善我院的實踐教學考評體系,具體做法包括:一是從考評主體方面,將專職教師、兼職教師和學生都納入考評主體的范疇中來,區分校內外實訓的評價主體,同時增加學生的自評與互評,將實踐教學的多個參與方都納入考評體系中來;二是從考評內容方面,既要關注學生提交的實驗成果,也要關注其實驗的態度、動手操作的能力、團隊協作的精神、實驗報告的完成情況等;三是從考核形式方面,將小組作業、口試、成果展示、小論文、調查報告、案例分析、技能比賽等形式運用到實踐教學的考評中來;四是從考核方式方面,將原有單一的結果性評價調整為注重過程性的考核方式,在綜合仿真實驗和輪崗開放實驗中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
【應用型人才培養會計實踐論文】相關文章:
石油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實踐的論文04-27
軟件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工程論文04-27
生物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探索論文04-27
國際化會計審計人才培養的實踐思考的論文04-29
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面臨的挑戰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