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雛鷹假日小隊活動真正“活”起來的農村小隊活動論文
摘要:近年來,由于各級教育部門的重視和廣大輔導員教師的共同努力,農村少先隊工作正在蓬勃發展,少先隊活動豐富多彩,促進了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但在這大好形勢下,我們也忽然發現,在大隊、中隊、小隊這三級少先隊組織建設中,蓬勃發展的只是前兩者,而三級中最基礎的小隊建設卻幾乎無人提起。筆者就農村小隊活動的現狀和實施策略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農村;少先隊;雛鷹小隊活動;策略
歷史教學模式是創造歷史教學環境的一種方法,是歷史教學中師生活動的一種計劃,是歷史課堂結構和課堂教學開展過程中的一種教學策略。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要找出適合自己的新路來,另辟蹊徑,找方法,找興趣。我在教學中逐漸摸索出:“情境創設、重點講解”、“學科整合”、“動手實踐”、“學教相長”的教學模式。通過這些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對自身學習活動的自我意識和自我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與能力。
一、情境創設、重點講解
1.創設意境
學生在認知過程中總是伴隨著一定的情緒體驗。如果能根據課文的實際情況努力創設各種意境,學生有了身臨其境之感,就有可能更深透地理解教學內容,掌握歷史知識,發展智能。針對初中生較多依賴形象思維的心理特點,適當使用多媒體技術,借助聲、光、像、動畫等多種媒體立體的呈現在學生面前創設情境,能極大的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我通過制作CAI課件把知識變成可視的畫面,再配以解說、音樂和學生的互動,拉近了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距離,直觀生動的再現了歷史,豐富了學生視野,陶冶了他們的情操,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2.重點講解
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進行講解時,我尤其注重板書的設計,力求揭示出知識之間的脈絡關系。我們初中的學生編織知識網絡的能力較差,教師需要經常地啟發、點撥和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歷史的方法。學生明了把握知識要點的方法后,就有了主動學習的精神。學生的比較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也會隨之提高。如《唐朝經濟繁榮》一課中,學生比較“直轅犁”和“曲轅犁”、“翻車”和“筒車”,了解了唐代農業、手工業發達的原因;比較了日本京都與長安的地圖、和服與唐代服飾的區別,明了了唐代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總結課文時讓學生們“假設自己就是處于盛唐時期的長安人,你會看到什么?”學生們把課文的重點一一重現,更好地理解了教材內容,又提高了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科整合
歷史博古通今,涵蓋面廣,初一各學科都是新教材,教學信息可以相互溝通,鑒于此,在教學中,我注意搜集其他學科中一些與歷史學科相關的信息,并及時的將這些信息加以整合,融匯到歷史教學之中。例如七年級上冊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居民》,引言部分列舉了中西方關于人類產生的神話傳說,很簡略,不能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而初一語文課本內正好有兩篇完整的關于這方面的閱讀資料,《女媧造人》和《伊甸園里》,因此,上課時,我將這個信息融入教學中,引起學生對問題的思考,開闊他們的思維。又如在講《三國鼎立》時,為了使學生對曹操這個人物有正確的認識,我發現學生閱讀教材里有兩篇曹操的詩《觀滄海》和《龜雖壽》,在教學時,我結合他們看過連續劇《三國演義》和本課內容提出問題:你認為曹操是一個怎樣的人?然后又讓他們朗誦曹操的詩,思考得出正確的結論:曹操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這一正確的觀點,通過學科融合,可以使課本中一些難以理解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
三、動手實踐
歷史知識與現實之間有一定的差距,僅僅依靠思維,想象、解說有時學生很難理解,這時動手操作實踐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教材中,有許多知識點,教參僅僅要求講一講,學生了解一下,而這些知識點恰恰是學生想探求知道的東西,如河姆渡民居桿欄式房屋的用途、商周青銅器的制作工藝,還有漢代的造紙過程等知識點,簡單的講解,引不起學生的興趣,生硬的講解學生又難以理解,因此我采用動手實踐教學法,每4人為一小組,每小組合作仿制桿欄式房屋和青銅器,做兩件手工作品。要求房子用木制,大小不限,但接口處不能用鐵絲,鐵釘等物品連接;青銅器皿用泥來做,具體做什么樣、怎么做自己動腦筋。這樣做學生的情緒高漲,拿來的手工作品各式各樣,色彩各異,充分展示了學生的聰明才智;做調查的學生也做出了詳細的調查報告,并向大家進行了匯報,然后我要求學生觀察模型結合書本知識和補充的資料,對這些知識點理解消化。通過動手實踐,學生在活動中把歷史知識加以活學、活用,創造性的開展活動,并展示自己的才華。這種寓教于樂,寓學于樂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樂在其中,其樂融融。
四、學教相長
所謂學教相長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先自學課文內容,在課堂上自我展示,之后由老師加以指導指出問題,學生再學。教師和學生相互探討、相互協作解決課堂內容的教學方式。此方法是針對農村初中課堂教學中課堂活動難以開展、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難以調動情況下,實行的一種教學嘗試,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受到學生的喜愛。具體是這樣操作的:在一個班級中,找出三、四名平時思維敏捷、發言積極、肯鉆研的學生,把課文內容按課題分給他們,每人認真準備,然后在課堂上講給大家。課堂具體怎么組織由他們決定,與此同時要求全班預習配合。上課時,教師認真將學生講課過程中的疏漏、失誤一一筆記,每講完一內容,及時以商榷口吻加以指正,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大增,課堂氣氛相當活躍。經過初步實驗和反復思考斟酌,我將此方法推及每一個學生進行再實驗,全班以四人為一小組分為若干小組,每小組一個標題內容,四人共同商討然后先推舉一人講解,以前死氣沉沉的課堂,被氣氛活躍熱烈參與的課堂所取代。在兩次實驗的基礎上,再把這種模式推及全年級,并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將課文涉及的課內外知識編為“歷史大餐”,在學教之后展示給學生,以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
學無常法,教無定法,教學方法不一而足,具體怎么操作,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因人而宜,因學生的具體情況而論。我們要始終牢記用教育學、心理學、新課程理念來指導我們的行動,這樣才能實現思想觀念的解放,完成新課程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讓雛鷹假日小隊活動真正“活”起來的農村小隊活動論文】相關文章:
雛鷹假日小隊活動總結11-22
雛鷹假日小隊總結11-22
雛鷹假日小隊封面05-01
一次雛鷹小隊活動04-28
假日小隊活動日記11-30
假日小隊活動作文02-18
假日小隊活動作文02-18
利用“雛鷹假日小隊”推進隊工作全面活躍04-30
假日小隊作文11-15
小隊活動日記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