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中年級閱讀教學言意兼得的策略論文
當前的第二學段閱讀教學存在著"得意忘言"的現象,特級教師于永正針對閱讀教學中存在這一現象曾說:"閱讀教學要關注課文內容,更要關注作者是怎么寫的,關注它的形式和語言。"那么中學階段閱讀教學應該怎樣做到言意兼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呢?
一、提煉內容,讓閱讀教學聚焦重點
"教什么"是目前語文教學首需解決的問題,語文學科的教學內容不像其它學科那樣直接呈現,而是隱藏在教材中。當我們研讀某一篇課文時,發現文章中值得學習的內容很多,這就需要我們把握"語文學科是學習語言運用的學科"特點,根據學段目標和單元主題,對教學內容作出合理地取舍。
《鄉下人家》這篇課文,根據"走進田園,熱愛鄉村"單元主題及學段教學目標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將文中表現鄉下人家之美的詞句段定為教學核心內容。教學時,既要引導學生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又要讓學生感悟作者是怎樣抓住鄉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場面,描寫出鄉村之美。
又如《尊嚴》一課,根據學段教學目標和單元主題,將描寫哈默的語言、神態、動作的詞句及鎮長杰克遜大叔的話"別看他現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作為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學時,通過品讀,讓學生懂得什么是尊嚴的同時,體會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寫具體的表達方式。
二、精心設計,讓閱讀教學言意共生
在確定了核心教學內容后,接下來就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
《鄉下人家》這篇課文確定把描寫鄉下人家之美的詞、句、段作為教學核心內容后,讓學生找出中心句、品讀體會寫景的句子、想象畫面、模仿遷移展開教學,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1.談感受,整體感知
(1)(出示課文插圖)從圖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整體給你什么感覺?
(2)鄉下人家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請同學們找出有關語句。(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3)"獨特、迷人"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2.品讀句子,感受美
(1)默讀課文,畫出體現"獨特""迷人"景色的句子,并寫簡單的批注。
(2)品讀描繪美景的句子,想象畫面。
3.學習表迭方琺
作者是怎樣寫出鄉村風景的美的?
4.仿寫鄉下人采的冬天
課文通過描寫和鄉下人家密切相關的景物,體現了鄉下人家春、夏、秋三個季節美麗迷人的生活環境。那么鄉下人家的冬天又是怎樣的一道風景呢?(課件展示:鄉下冬天的風景)請用你們手中的筆,把鄉下人家冬天的美景寫下來吧!
三、模仿遷移,讓閱讀教學學以致用
語文課本中入選的大多是文質兼美的文章。課堂里,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品讀基礎上,模仿,遷移,提高學生駕駛語言的能力。
1.摹語言
詞句的積累運用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厚積才能薄發。課文中各具特色的詞句是引導學生積累運用的最佳素材。
《花鐘》一文的第一自然段用不同的說法表達鮮花的開放。學完文章后,布置學生觀察周圍的花,并模仿課文用不同的詞語描述鮮花的綻放的作業。學生在模仿中,進行了有效的語言實踐。
又如《燕子》一課第二自然段有一句是這樣描寫春景的: "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在學生品讀文章、想像畫面后,引導學生用"______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______,都像______似的______,形成了______的______."的旬式,寫公園一角。
2.摹結構
段是聯結低段詞句與高段篇章的橋梁,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關鍵。課文中,總分式、轉折式、因果式、并列式等表達效果獨特的段落很多。教師要依據教材,選取語言生長點,引導學生發現構段規律,實現讀寫遷移。
如《盤古開天地》第四自然段"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他發出的聲音……他的雙眼……他的四肢……他的肌膚……他的血液……他的汗水…一"這是典型的總分式段落。可適時讓學生仿寫"課間十分鐘,操場上真熱鬧啊""天上的白云變化多端"等話題,幫助學生掌握這種構段方式。
《桂林山水》一課的第二自然段,先從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來襯托漓江之水的迷人,隨之運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辭方法,準確、生動地寫出漓江水靜、清、綠的三個特點。第三自然段以同樣的手法寫桂林的山,這兩自然段結構相同,在學生研讀完這兩自然段,感悟到作者先用其它事物來襯托所要描寫事物的與眾不同,再用相同的句式描寫事物的特點,讓學生模仿這種構段方式,寫自己游覽過的印象最深的一處景物。
3.摹順序
中學時段課文常常出現的時間、方位等寫作順序也要讓學生模仿。
《記金華的雙龍洞》一文是按游覽的順序,記敘了作者去金華的雙龍洞所看到的景象。初讀課文時,要求學生邊讀邊畫出作者游覽路線示意圖。在學生品讀課文后,要讓學生學習怎樣按游覽的順序描寫景物:(1)抓好游記的行文線索。《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就很好地抓住行文線索。一是作者游覽的先后順序:路上→洞口→外洞→內洞→出洞;二是泉水流經的路線:從深黑的石洞流進內洞,再經過外洞流出洞口,然后隨著山勢流下去。(2)做到有始有終,結構完整。如:文章開門見山,直接寫游覽的時間和地點,中間部分記敘了游覽的經過,篇末寫游覽結束,出了雙龍洞。敘述完整,讓人印象深刻。游記多用這種順序。如《頤和園》一文,作者就是按游覽的先后順序,將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昆明湖的美麗景色娓娓道來,耐人尋味。課后讓學生試著按游覽順序寫寫自己曾經游玩過的最難忘的地方。
中年級閱讀教學要做到"言意兼得",就需要我們在研讀教材時提煉核心教學內容,進而設計基于文本語境的說寫訓練,才能有效促使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
【淺談中年級閱讀教學言意兼得的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魚和熊掌可以兼得-淺談沙譯本Family的翻譯策略04-30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05-24
淺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論文07-15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體會論文04-27
小學有效閱讀教學實施的策略論文04-27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論文8篇05-25
淺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論文05-01
閱讀教學中開展角色表演的策略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