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基于高等教育多元質量觀的應用型財經院校人才質論文
摘要:在高等教育多元質量觀語境下,應用型財經院校須確立適應社會發展所需的人才培養規格與質量,構建與自身規模、目標相一致的科學有效的質量標準體系,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要在正確理解高等教育多元質量觀的內涵基礎上確立科學的質量標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不斷推進的語境下實施錯位競爭,才能不斷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和社會競爭力。
關鍵詞:高等教育大眾化 多元質量觀 應用型財經院校 人才培養模式
一、確立科學質量觀的背景
我國高等教育的連續擴招,加快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步伐,至今已跨入國際公認的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門檻,高等教育已進入了大眾化的過渡階段。隨之我國高等教育在量和質上都出現了新的變化,辦學模式也呈現出多樣化特征。在這樣的前提下,高等教育的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培養方案及其課程體系、教學方法、質量標準與監控體系、管理體制等要素與精英教育階段形成了較大差異,與之相應的質量標準也形成了多元共存的格局。因此,人才培養質量也不能以精英教育的質量標準來衡量,而要以分類指導為原則,建立不同類型、不同層次高校的質量標準,要糾正“高等教育大眾化可以不顧質量或降低質量”、“大眾化階段高等教育將不再成為高等教育了”等偏激認識,從而建立大眾化語境下不同類型、和層次的高校質量體系,制定與之相匹配的人才培養模式,使高校人才培養走上多樣化、靈活化、可持續化的道路。
由于我國高等教育推進和發展堅持發展速度遵循“適度超前”、內涵式發展與外延式發展并重(以外延式發展為主)、在大眾化進程中保護精英教育等三大原則。因此,這就對應用型財經院校如何使其教育在精英教育與大眾化教育的鐘擺之間尋找到平衡點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多元質量觀語境下應用型財經院校如何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質量觀
多元質量觀實際上表明,大眾化語境下精英教育模式與大眾化教育模式的并存發展。即總體而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承擔著培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等領域的創新拔尖人才或科學家這一精英教育的任務,大量的專業性、應用型高校承擔著大眾教育的任務,它們的主要任務是培養有寬厚理論基礎的不同層次的工程師、經濟師、臨床醫師、律師、教師等人才,職業性技能型的高職院校則承擔著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從事實際工作的技術人員。應用型財經院校應強調學生的職業適應性,其主要任務顯然是培養經濟、管理領域的一線經營與管理人才;高職院校強調的是職業針對性,其主要任務是為生產第一線和工作現場服務的,承擔將設計、規劃等轉換為現實產品或其他物質形式以及生產具體物質產品的技術人才、智能操作人才和直接面向客戶的初級服務人才。
基于其主要任務是培養經濟、管理領域的一線經營與管理人才,應用型財經院校就應堅持“社會導向”的原則。在具體的辦學模式上,可以借鑒美國19世紀70年代與農業部門聯合設立農業實驗站推廣知識、20世紀50年代與高科技企業共同開發“硅谷”培養高科技人才的“產學合作教育”的模式,逐步增強社會適應性。另外,為滿足現代社會校企聯系加強的要求,應用型財經院校須注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要求其把握辦學“為社會經濟、政治服務,促進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的主導方向。
在價值目標層面,應用型財經院校的人才培養也應張揚價值理性高于工具理性的辦學理念,堅持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應用型人才的原則。當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中面臨數量增長與質量不高的矛盾、單一化質量觀與多元化質量觀矛盾、質量的學術評價與社會評價的矛盾時,應用型財經院校更應處理好這些矛盾,需要樹立首先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再培養業務技能過硬的專門人才的理念,要樹立強調社會責任、創新、效能并滿足國家、社會、受教育者實際需要的質量觀。
在教育的理念層面,應用型財經院校確立質量觀要與自身的所屬層次及類型相適應,要樹立著重于培養應用型人才,即在總體質量觀的縱向層次上定位為“以本科教學主體”,在橫向層次上定位為“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誠如潘懋元先生所說:“對于一所大學來說,必須有不同的分工,研究型的大學要著重發展精英教育,培養學術型人才,而一般的高等學校,尤其是高等職業院校要承擔起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任務,目的在于培養各類應用型人才”[1]。應用型財經院校無疑應該培養應用型人才。因此,在中國高等教育處于大眾化過渡階段和大眾化階段,應用型財經院校應在堅持“目的適切性”和“價值增值”兩個原則基礎上構建質量標準體系,并努力克服高等教育大眾化快速擴招所帶來的生均教學資源不足而影響教育質量,克服盲目以研究型、綜合性大學所應堅持的“學術導向”標準來指導自身辦學的好高騖遠傾向。
三、如何構建科學的質量體系
首先,要堅持可持續發展與和諧發展的理念,要控制好規模,要優化內部結構。就其在整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實際位置而言,應用型財經院校宏觀上要控制好規模、調整好結構、發揮好效益,做到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微觀上要有正確的辦學指導思想、明確的培養目標、充實的教學內容、高效的管理職能、鮮明的辦學特色,并最終將這些內在的理念落實到辦學質量、人才質量、教學質量、服務質量和管理質量上。
其次,要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本科教學質量。在推進教改的過程中,培養目標上要注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建設上要促進內涵建設、促進特色發展和質量提高;辦學目標上要認真領會分類指導的思想,全面實施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健全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再次,應用型財經院校的定位要以區域經濟社會需求和就業為導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線;要增強社會適應性,加強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要改善辦學條件、深化教學改革,要著重于培育特色,重視大學精神和大學文化的建設。
第四,應用型財經院校推進質量工程應把握“專業建設是龍頭、課程建設是核心、實踐實習基地建設是重點、教師隊伍建設是關鍵、科學管理是保障、完善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是根本的規律。要著力將市場需求大、專業力量強的專業建成特色品牌專業,要大力扶持市場需求大、專業力量弱的專業,要調整或逐步放棄市場需求小的專業。要重視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和系列課程建設,實現課程體系和結構的整體優化,要注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第五,應用型財經院校要培養區域社會經濟所需的應用型人才,要完善實踐課程體系、充實實驗項目、創建富有成效的實習基地。在課程建設上要注重聯動性和體系性,在項目設計上要注重與專業課程的滲透與復合,在基地建設上要注重基地效能的發揮。
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科學的質量體系
科學的質量體系需有創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與之適應。大眾化語境下,應用型財經院校要設計符合自身實際的人才培養模式,根據多元質量觀的要求和分類指導的原則,從培養目標、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實習、畢業論文、考核方式、管理規范等各環節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確立與科學質量體系相適應的培養模式。
首先,要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模式包含培養目標、培養規格以及為實現培養目標和規格的整個教育過程。應用型財經院校要注重搭建有利于吸引滿足自身教學、科研及服務社會的人才平臺,注重提升自身的人力資本競爭力;要以構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為抓手,打造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教育高地,從整體上提升學校教學硬件和軟件方面的綜合競爭力。
其次,應用特色型財經院校要明確多元質量觀語境下學術型、工程型、技術型、技能型等各類人才的基本素養及其培養的基礎,要確立適合自身層次及未來發展的人才培養規格,即確立培養能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富有創新精神和一定管理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確立在職業導向上具備較強的智力應用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再次,應用型財經院校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要增強“錯位競爭”與“占位競爭”意識。所謂“錯位競爭”就是指高校要凝煉特色,與綜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學錯位競爭,在人才培養規格定位、特色專業打造、服務面向把握、教學模式創新等層面結合自身的區位優勢、行業指導優勢、區域經濟戰略發展優勢,努力打造品牌、錘煉特色;所謂“占位競爭”就是要發揮好多年辦學積淀,依托行業、依托區位,在同類院校中樹立品牌,發揮品牌的輻射帶動作用,從而提高自身的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提高學校社會聲譽。
第四,社會的動態變化對高等學校培養模式、目標、過程具有重要影響,尤其是在大眾化和全球化語境下,任何大學對此都要有敏銳性,對社會變化的新需求和新挑戰要保持敏感。應用型財經院校更應對經濟社會變遷保持敏感,對社會的人才需求變化保持敏感,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深化教學改革,遵循高等教育的發展規律,確立科學的人才質量觀,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潘懋元,主編.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結構與體系[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潘懋元,主編.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理論與政策[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格威狄·博格,金伯利·賓漢·霍爾著.高等教育中的質量與問責[M].毛亞慶,劉冷馨,譯.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馬丁·特羅著.從精英向大眾高等教育轉變中的問題[M].王香麗,譯.外國高等教育資料,1999.
[5]薛立軍,尹慶民,主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
[6]田恩舜.高等教育質量保證模式研究[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7.
【淺析基于高等教育多元質量觀的應用型財經院校人才質論文】相關文章:
多元化人才培養論文05-02
論應用型本科院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04-30
培養應用型的微電子人才論文05-02
基于游戲的幼兒多元學習的實施策略的論文04-27
淺析海西應用型高校高級財會人才培養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