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大學人文教育的反思與重建論文
[論文摘要]人文教育的要旨在于回歸大學的育人理念,重建大學的教育思想,最終實現培育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標。中國大學的人文教育在實現這一目標上存在很大偏差,需要重新加以審視、改革與重建。
[論文關鍵詞]人文教育反思重建
一、人文精神——中國大學人文教育丟失的靈魂
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素質教育算起,中國大學的人文教育已經走過近20個春秋。經過近20年的努力,人文教育從原來專家學者的學術討論,個別學校的實踐,社會輿論評說,上升到了國家政策的范疇。人文教育已成為中國社會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受到中國大學廣泛的關注,各種各樣的人文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在高校中進行,如北京大學實施的“元培計劃”,清華大學本科教育中的“通識教育”,中山大學開展的“博雅教育”等,還有五十幾所大學增設了人文教育專業,中國大學的人文教育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但同時我們也發現,伴隨人文教育的蓬勃發展,當代大學生的信仰危機與價值觀念的迷失也日趨嚴重,實用主義、功利主義、拜金主義盛行,中華文明幾千年積淀下來的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等優良傳統,幾近消失,代之以金錢為核心價值的權錢崇拜,這種價值觀泛化的結果是道德的虛無化。這一多一少折射出中國大學人文教育的尷尬,揭示出中國大學的人文教育在形式上的喧囂興盛之后,呈現出人文教育新的實質上的失語。也就是說,當前我們大學中所實施的各種人文教育實驗工程并沒有取得實際的效果。
我國大學的人文教育從一開始設計就先天不足,因為它從一開始就背離了大學的教育理想,而走向見物不見人的功利主義和工具主義。如果我們追溯一下大學的發展史,就會很清晰地發現,培養具備完善人格的人一直是中西方大學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終極目標,育人始終是大學的核心和根本任務。古希臘的博雅教育傳統,其目的不在于教給人實利性的知識,而是意在培養人的德性,旨在培育典型的貴族素質,使貴族在擁有財富的同時,能得到精神的幸福和靈魂的自由。中世紀的大學繼承了古希臘守護人文價值的歷史責任,以古典人文學科為主要內容,致力于傳播世界和人性的思想體系,即所謂“有效地引導人們生活的包容各種信仰的綜合體系”。①近代大學的代表牛津、劍橋,其教育理想是使學生成為紳士,即具有學養、涵養、教養的心智能力,精致的趣味,坦誠、公正、冷靜的頭腦,高貴與合乎禮儀的生活方式。而德國學派則側重于使大學在寧靜與自由的方式中培養學生,使他們獲得創造性的知識,致力于思維水平與判斷能力的提高,從而獨立地發現真理與新知。現代大學將中世紀的宗教信仰追求轉變為普遍主義的人文價值追求,將知識的傳授、社會關懷和人生意義闡釋為一體,實現大眾的自我解放,從而真正享受文明高度發展條件下的社會全體的福利;而后現代的大學更加關注人文關懷、社會良知和精神家園,這一大學功能更是從根本意義上的向大學的基本功能——育人的歷史回歸。大學的根本在于重塑人的意義世界,真正的大學應當充滿著對人的意義和價值理解和尊崇,大學的終極意義不在于窮盡真理、而在于回歸人身自由,這正是大學的人文精神所在。大學的人文精神是一種文化和歷史的沉淀,其靈魂是對人類社會發展崇高理想的向往與追求,它滲透到了大學的一切方面,是一種大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由此反觀中國正在進行的人文教育之所以不成功,就在于我們的人文教育一開始就丟失了大學的育人之本,而變成了一種沒有“人”的人文教育,而缺少人文精神底蘊的人文教育,猶如缺少了靈魂的軀殼,必然變得空洞,筆者把這種現象稱為人文教育的非人文化傾向。這種空洞化、非人文化的人文教育正是我國大學人文教育的通病。“元培計劃”的目的很明確,它實施通識教育就是為研究生教育提供可靠的生源。中山大學的博雅教育則旨在通過跨專業跨學科的學習,來開發培養學生知識技能,意在培養思想家、學問家。武漢大學、清華大學的通識教育,不是立足于培養健全的人,而是以寬口徑跨學科的專業知識人才培養為目標。至于其他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質教育,或是有人文教育專業的學校,也僅僅停留在人文知識學習的層面,而忘了人文教育的根本是全面培植人性,是培養人文精神。這種徒有其名的人文教育就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因為它不以人性的塑造、人格的完善為目的,而是在工具理性與功利主義的壓迫下一種迫不得已的強顏歡笑,大學正逐步變成職業養成所,教育被抽去了靈魂,大學被抽去了靈魂,人文教育作為大學的天賦使命淪為或變成專業教育或職業教育的花邊點綴,這樣的人文教育只能制造出新的“野蠻人”,他們可能更專業更有知識技能,但卻沒有德性修養和文化內涵,他們既原始又落后,與他們自身存在的現代社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正是非人文化的人文教育帶來的不可承受之重。這是人文教育之痛,也是中國大學的教育之痛。
二、回歸大學理念,重塑人文教育理想
面對中國大學人文教育的這種非人文化傾向,我們該如何作為?是讓錯誤繼續下去,還是推倒重建,這是當代中國大學必須面臨的抉擇。
一切教育應該歸源為以人自身為目的,追求崇高而完善的`人性,探求生命的真諦,在混亂的世界中為人類的德性指明前進的方向。關于大學的責任和使命,美國哈佛大學校長尼爾·陸登庭1998年3月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這樣說道:“大學必須考慮應該提供一種什么教育,那就是要重視對人文學問的傳授,大學要提供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最佳的教育。這種教育不僅賦予我們較強的專業技能,而且使我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特別是通過不同學科領域的滲透,使從事科學研究的人開始懂得鑒賞藝術,從事藝術創造的人逐漸了解科學,使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由于大學的終極目標是投向人身,所以人文教育就成為其最基本的身份特征。因此,在一個工具理性和功利主義盛行的時代,作為人文精神的傳承地,沒有任何機構組織比大學更有責任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必須回歸大學的育人理念,重塑大學的教育理想,明確把大學教育的目標規定為人格的培養與人自身的完善,也就是超越現行的工具理性,功利主義教育理念,樹立“全人教育”的思想,把人文教育看成是整個大學教育的中心和基礎,而不再是附屬于專業教育之下的裝飾。大學從來就不應是簡單地傳授專門技藝和職業訓練的場所,它是文化與能力的源泉,是社會的知識中心和精神殿堂,是人類社會的文化希望,其不可替代價值正是在對完善人格的不懈追求中得以彰顯,也正是在對完善人格的追求中,因為完善人格的不斷展開與生成的超越性而體現出大學的精神與理想,這就是我們必須持有的大學觀念和理性。
同時,我們還必須認識到,大學的人文教育是人類社會發展所必需的。20世紀是科學技術發展最快的時期,但也是人類對自然進行最殘酷掠奪的時期,民族間的仇恨、國家之間的戰爭、頻繁的恐怖事件使世界充滿了混亂災難,徹底打破了科技進步必然會帶來文明、財富和社會進步的理性主義,重新喚起了對被邊緣化、被空洞化的人文精神的重視。一個國家的自然科學落后,可能導致國力衰弱、淪為弱國、被動挨打;一個國家的人文教育出了問題,可能導致民族精神渙散,成為一盤散沙。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發生在東歐的歷史事件讓人們對此記憶深刻,同時更具有人類性悲劇的是物質主義享受主義所造成的人的物化和非人格化,使人性淹沒在物欲橫流、人欲橫流之中。面對如此人類境況,社會學家提出,21世紀教育最重要的任務是喚回“失去”的人。
三、完善課程體系,構建人文教育核心價值
育人作為大學的根本任務,是通過課程教育實現的,所以課程建設最能反映大學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課程的目的在一定意義上就是教育的目的和育人的目標。因此,課程建設就成為人文教育實施全人教育的重點和核心,課程設置必須充分體現大學的辦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反觀我們今天大學為實施人文教育所設置的課程,它既游離于人文教育之外,又沒有體現出大學的固有傳統——精神成人,更背離了大學現有的培養目標(我們現有大學都以培養專業專門人才為目標),雖然數量眾多、五花八門,但大多數是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沒有靈魂和核心的課程,設置得再多也沒有意義。它既不能給學生以專業知識技能,使他們學會做事,又不能賦予他們德性修養,使他們學會做人,白白浪費教育資源,浪費學生們的時間和精力,遂使人文教育在大學教育體系中成為雞肋,被邊緣化和去中心化也就在所難免。
造成中國大學人文教育課程設置多、快、差、費的現實原因在于,我們大學人文的設計者不知人文教育的核心價值是什么,自然也就不知道該把什么傳授給學生,以為人文教育就是讓學生多識鳥獸山川草木之名,懂得風花雪月,有閑情逸致,于是以此為宗開列出一大堆的所謂文化素質通識課,少則上百門,多則幾百門,試想如果人文教育的目標需要上百乃至幾百門課才能完成,那么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其中的3~5門,這樣掛一漏萬的主觀選擇,其人文目的如何實現?
為改變中國大學這種人文教育狀況,我們的課程設置必須進行徹底改革,讓其回歸人文教育的本質,真正擔負起使人精神成人的責任。那么,大學的人文教育到底是一種什么性質的教育觀?我們究竟要教給學生什么呢?20世紀30年代在美國倡導永恒教育的赫欽斯的思想對我們很有借鑒意義。他認為人文教育不是什么特殊的高深教育,它只是對所有大學生進行的共同教育。大學之道在于所有不同科系、不同專業之間必須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礎。這就是要求所有人應該在大學內接受一種共同的教育。這種共同的教育即人文教育。他認為現代大學只有發展共同教育才能符合大學之道,因為只有這種共同教育才能溝通不同科系、不同專業的人,從而建立大學所有師生的共同文化語言,并通過這種教育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架起橋梁,使人類文明得以延續。因此他進而指出,這種共同教育的內容必須屬于永恒學習的范疇,它不是現代人在現代社會的特殊問題,而是人類之為人類永遠需要探討的永恒內容和永恒問題,即所謂的共同人性。現代大學正是通過共同教育使一代又一代的年輕學生獲取和掌握這一人類共同文明財產,從而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并通過這樣的共同教育,不僅奠定一所大學的共同文化基礎,而且是奠定美國現代社會的共同文化基礎,打造美國文化共同體。教育應是主體為人的教育,其目的唯在發掘人性,使人性達到完善的境界,其目的是人性,而不是人力。可見人文教育的核心在于普遍人性的共同教育。我們要突出強調人文教育,就是為了強調人與人之間在專業學科的不同之外,還有共同的東西,也就是人類精神中那些永恒不變的價值。在變化成為人類信仰價值形態的現代社會,在一個越來越個體化,利益越來越分散的時代,通過人文教育來告訴學生,這個世界還具有不變的超物質的永恒價值。通過它,一個人可以與過去未來相接,建立人類與社會的共識,這就是人文教育的核心。我們現在的大學人文教育課程設置正是因為缺少這樣的核心,而需要重建。
因此,我們大學的人文教育必須根據構建人文教育的核心價值而設置課程,并通過有核心價值的人文教育課程使學生建立共同的價值,實現精神成人。那么,哪些內容應成為我們人文教育的核心課程。首先,中國的大學必須根植中國文明的深處,必須成為中國文化的傳承地,成為承載歷史與現代的橋梁,因此,中國文化中的經典典籍的閱讀,應成為人文教育的核心課程,因為其中蘊含著中國文化的普遍和永恒價值。中國文化講孔子為萬世之表,核心即是德性修養和人格的完善。這種德性修養是人之共性,是可以通過教育達到的。整個中國文化就是圍繞怎樣做人,做什么樣的人,即人格問題而展開的,不一定人人都有曹植、李白之才,但人人一定要有堯舜之德。這就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也是中國文化的教育傳統。其次,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語境下,我們要有開放的胸襟和寬廣的視野,積極去吸納接受世界的先進文化。如西方從古希臘傳承下來的以理性、自由、民主、科學為核心價值的優秀文化。印度文化對人永恒生命的追求,對靈與肉和諧人生的向往等都具有普世主義和永恒價值,它們作為人類共有的價值,理應得到繼承和普及。因此中國大學人文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梳理中國與世界文化的經典典籍,由此形成核心課程,并通過這樣的核心課程,重塑中國文明的主體性,建構一個具有世界情懷的現代人格。據此,中國大學人文教育的課程內容可以由三個方面構成,即西方古代文化與文明、中國古代文化與文明、東方古代文化與文明。我們可以以這三個方面為綱,著重建設三門課程,作為人文教育的核心課程,即中國古代人文經典文獻導讀,西方古代人文經典文獻導讀,東方古代人文經典文獻導讀。我們之所以要把課程設置為導讀,而不是一般的概論式文明史,是因為人類文明的精華就蘊含在經典典籍之中,你擁有了這些典籍也就獲取了人類文化的精華。因此,我們要徹底改革原有的概論通史式的講法,而以經典文獻的深度閱讀討論為主,通過對經典文獻文本的直接閱讀討論,使學生直接面對人類文化遺產中的精華,通過學習浸染,了解和實現其價值標準,從而成為具有理性和負責精神的人類公民。
在一個科技發達的時代,沒有哪個國家會輕視科學教育,但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一個社會的科技進步必須與人文精神的進步相協調,我們的高等教育不能以大力發展科學教育來削弱人文教育為代價,我們必須實現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的融合,使兩者相協調,同步發展,不讓教育淪為可悲的經濟工具。因此,重建中國大學的人文教育就成為中國大學真正回歸育人的本質的歷史必然。
【中國大學人文教育的反思與重建論文】相關文章:
任務驅動教學的反思與重建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2-08
大學人文教育的困境和路徑選擇論文01-20
課程改革下大學英語教學反思與重建論文11-14
《教育的重建》讀后感07-19
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觀的重建論文01-10
新媒體公信力的缺失與重建論文06-24
重慶新詩檢閱審視重建論文01-02
淺析中國動漫教育的困境論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