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外著名大學校訓價值取向比較研究論文
[論文摘要]通過對“211工程”大學和當代外國著名大學校訓的價值取向進行統計分析和比較研究,旨在剖析其蘊涵的價值取向,以供大學校訓確立時提供借鑒,從而豐富和發展大學校訓文化。
[論文關鍵詞]大學校訓 價值取向 比較研究
中外著名大學之所以“著名”,一個共同的特征是:具有獨特的校訓。清華大學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校訓,突出了“自強”、“厚德”的“學格”和人格的培養和鑄造。哈佛大學以“讓真理與你為友”為校訓,辦學閃耀著“真理”的光輝。在中國大學走向世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時代,中外著名大學校訓的比較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研究視角,為特色校訓的打造和校訓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一、中國重點大學校訓價值取向的特點
為更好地研究中國重點大學校訓價值取向,特選取109“211工程”[1]大學作為調查對象,通過統計分析,中國重點大學校訓價值取向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七個方面:
(一)崇尚使用古語
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為大學校訓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從109所“211工程”大學的校訓統計來看,直接或間接引用古代用語占47.7%。大部分中國重點大學的校訓都引經據典,可以從古典文獻中找到淵源。例如,清華大學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八個字來自《周易》中“乾”“坤”兩卦的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中國古代典籍特別是儒家經典,成為了當代大學校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理想源泉。
(二)強調求實、至真
從109所“211工程”大學的校訓統計來看,其中涉及“實、求實、求是、求真、至真”的占48.6%,例如,中國人民大學的“實事求是”、 北京理工大學的“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等,這些校訓都體現了這些高校求實崇真的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激勵學生養成科學精神,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獻身真理,把對真、善、美的追尋作為終極目標。
(三)取向創造、拓新
從109所“211工程”大學的校訓統計來看,其中涉及“新、創新、創造、拓新”的占36.7%,比如,北京工業大學的“團結 勤奮 嚴謹 創新”、南開大學的“允公允能 日新月異”等,這些校訓都體現了勇于創造、敢為人先的治學思想,體現了一種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的革新思想。
(四)推崇自強、勤奮
從109所“211工程”大學的校訓統計來看,涉及“自強、自強不息、勤奮、勤儉、勤勉”的占45.9%,蘊含了傳統文化中勤能補拙、天道酬勤、自我修煉的哲學思想。比如,清華大學的“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東北大學的“自強不息 知行合一”等,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對學生的敬業精神的培養,鼓勵學生要效法天地,為實現人生價值、理想信念而自強不息、奮發向上。
(五)突出團結、樂群
從109所“211工程”大學的校訓統計來看,涉及“團結、樂群”的占22.9%,這充分體現了高校對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意識培養的高度重視,比如,北京工業大學的“團結 勤奮 嚴謹 創新”、 北京理工大學的“團結勤奮 求實創新”等,這些大學校訓中都強調團體發展的重要性,暗含個人是團隊中的一員,個人發展應以團體的發展為基礎,不能脫離集體而特立獨行。
(六)追求厚德、至善
中國傳統文化異常強調德治,現代中國又提出了“以德治國、依法治國”的執政方略。從109所“211工程”大學的校訓統計來看,其中涉及“立德、厚德、師表、至善”的占31.2%,是傳統立德育人、厚德載物思想在當代的反映。比如,清華大學的“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正是德治在大學辦學中的直接體現,完全契合了大學立德立人的教育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
(七)倡導博學、篤行
中國傳統文化十分強調博聞強識,積學篤行。從109所“211工程”大學的校訓統計來看,其中涉及“學風、學識、博學、篤行”的占35.8%,體現了大學對學生學習的重視,對 “博學、篤行”的倡導。
二、外國著名大學校訓價值取向的特點
(一)對知識和真理的追求
在收集的當代外國著名大學的21個校訓中,跟“求知、知識”有關的校訓占52.4%,與“真理”有關的有關的占19%,表現出對知識和真理的追求。比如,哈佛大學的“讓真理與你為友”、 耶魯大學的“真理與光明”、 哥倫比亞大學的“在上帝的神靈中我們尋求知識”、 芝加哥大學的“讓知識充實你的人生”、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愿知識之光普照大地”、 杜克大學的“追求知識.信仰宗教”、 加拿大皇后大學的“智慧和知識將是未來時代的穩定劑”等,對知識和真理的表述形象而具體,讓人不由得對知識和真理產生渴望。
(二)反映了明顯的宗教色彩
國外高校校訓經常出現上帝、主、神靈等宗教色彩的詞匯,反映了明顯的宗教色彩。比如,牛津大學的“上帝乃知識之神”、 哥倫比亞大學的“在上帝的神靈中我們尋求知識”、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愿知識之光普照大地”等,體現著宗教文化。宗教對人的道德和行為具有強大的規范和約束力,對文化教育具有持久的滲透力。
(三)表現出對學術自由的渴望
對學術自由的渴望和追求,這是外國著名高校校訓價值取向的又一特點。比如,斯坦福大學的“愿學術自由之風勁吹”、 加州理工學院的“真理使人自由”。洪堡認為:“從事學術是在進行一種精神活動,而精神活動需要‘必然的自由’和‘不受干擾’才能進行。只有保證學術自由,才能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個性,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2]
三、中外著名大學校訓價值取向的比較
在中外大學校訓價值取向上,中國大學校訓表現為“求實求是”、“求真至真”的科學性思想,“日新月異”的革新思想,“自強不息”的奮斗思想,“厚德載物”、“止于至善”的道德性思想,“團結樂群”的集體主義思想,“博學篤行”、“學參天地”的治學思想;外國大學校訓表現為“求知”、“求真”的科學性思想, “重神靈”、“重上帝”的宗教性思想,“崇尚學術自由”的思想。中外大學校訓價值取向在“求知”、“求真”的科學性思想方面有共同之處,差異主要表現在文化上的差異:一是中國大學校訓中厚德至善的倫理傾向與外國大學校訓中的宗教傾向差異,二是中國大學校訓中團結樂群的集體主義傾向與外國大學校訓中個體自由發展傾向差異。
四、中外大學校訓價值取向的啟示
(一)科學與人文并重
我國校訓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的影響,強調人的道德和內心修養。例如,在109所“211工程”大學的校訓中,其中涉及“德”的占31.2%,“立德、厚德、師表、至善”等詞多次出現在校訓中。正如陳寅恪在《吾國學術之現狀及清華之職責》中所說的,“吾民族所承受文化之內容,為一種人文主義之教育” [3],從中可以看到我國高校特別重視對學生人文主義精神的培養和教育。
從外國著名高校的統計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外國高校校訓受到宗教文化的影響,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而反映人文主義教育的很少。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外國高校校訓中也表現出人文主義教育與科學主義教育相互融合的發展趨勢,比如,普林斯頓大學的校訓“為國家服務,為世界服務”,西點軍校的校訓“職責、榮譽、國家”等,這些校訓就很好地體現了外國高校在學生培養中,重視學生的知識培養的同時,也強調學生為國家服務、為社會服務的人文精神的培養。
(二)繼承與創新結合
校訓很好的反映學校的優良傳統和文化精髓,一旦確定,就不宜輕易修改。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的變遷,其校訓內涵可能會與時代有點脫節。在不改變校訓的情況下,就要賦予校訓新的時代內涵。 比如,中國科技大學就是很好的例子, “紅專并進,理實交融”,是1958年中國科技大學經黨中央批準創辦時,由郭沫若校長提出的,很有當時的時代氣息。“紅”一定還要“專”,僅僅是思想好,沒有專業的技能,這樣的“紅”也算不得紅;同時,“專”一定要“紅”,僅僅是專業水平高,缺少一定的思想政治覺悟,也是不行的。當前,國家非常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們不僅要創造高水平的物質文明,而且要創造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大學需要培養德才兼備、具有共同理想的高素質人才。中國科技大學在保持原有校訓的前提下,把原有的校訓與新時期的辦學理念很好地結合起來,既繼承了學校優良的辦學傳統和文化精神,又賦予了新的時代要求。
(三)校訓要有鮮明特色
校訓要有自己的特色,要能反映學校的辦學特色、專業特色和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辦學歷史與現實條件,不同的辦學定位和辦學目標,不同的學校類別,決定了不同的高校應該有不同的校訓。斯坦福大學用“愿學術自由之風勁吹”作為校訓,讓人們記住了斯坦福人對學術自由的渴望和不懈追求;北京師范大學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就很恰當地對教師的人生追求和社會角色進行了定位,對辦學定位、辦學理念、培養目標和價值取向表述得淋漓盡致。
近年來,國內有名氣的大學先后喊出了創辦世界一流大學的口號。有學者研究認為,所謂世界一流大學,自然位于世界上最好的大學之列,其明顯標志是:它的科學研究水平處于世界的領導地位;它對世界范圍的最優秀的學生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依筆者之見,世界一流大學還應該具有特色鮮明的校訓。因此,中國重點大學校訓的建設方面,很有必要充分吸納美國哈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校訓的精華,并認真結合自身實際,形成特色校訓文化。
參考文獻
[1]“211工程”高校名單
[2]李其萬、孫祖復,戰后德國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170
[3]李成智,大學理念的演變與思考[J]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69-74
【中外著名大學校訓價值取向比較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價值取向與價值導向現實運行機制比較研究04-28
大學生創新素質價值取向研究04-29
中外健康體育產業比較研究論文05-02
中外嫉妒文化比較研究04-27
幼兒教育價值取向探討的論文04-27
舞蹈論文《知識舞蹈及其價值取向 》05-01
初中語文寫作價值取向研究04-30
中國著名大學校訓(精選200句)10-30
當代大學生性道德價值取向調查研究04-28
國債市場的中外比較研究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