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校應對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途徑探析論文
[論文摘要]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已經成為高校教育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通過對大學生網絡失范行為的歸納,分析其產生原因,并提出學校解決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的教育對策。對規范大學生網絡行為,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現實意義。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網絡道德教育;網絡文化建設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網絡化成為大學生生活的新特征,網絡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一些大學生在網絡空間出現行為失范現象,給高校教育發展帶來了種種問題,已經成為高校教育者的重要研究課題。
一、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的主要表現
1、網絡不良信息瀏覽。網絡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寶庫,各種信息良莠不齊。不僅包含有利于大學生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信息,同時還包含了許多對大學生有害的信息。當這些信息不加選擇地直接呈現在大學生面前時,一些好奇心強而自控能力低的大學生就被這些信息所吸引,產生失范行為。
2、網絡交往的不文明行為。社會具有屬人性,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網絡社會是現實社會的延伸,人際交往仍是網絡空間的一大特征。網絡交往也是大學生日常網絡行為的主要方式。然而大學生們在網絡空間的人際交往中卻表現出種種失范現象。主要表現為:網絡語言不文明、網絡交往誠信缺失。
3、網絡沉迷。大學生們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精力旺盛,充滿活力,長期以來繁重的學習使他們更加愿意尋求刺激。互聯網功能的多元化滿足了大學生的這一需求,也造成了一些大學生網絡沉迷的現象。主要表現為阿絡游戲沉迷、網絡交往沉迷、網絡色情沉迷。
4、網絡抄襲。互聯網為大學生學習提供了豐富的文字資料和圖像視頻資料,提高了大學生學習的效率。然而在實際生活中,許多大學生并未好好利用這一資源,而是以此為媒介投機取巧。許多大學生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時,不是在圖書館靜心讀書,也不是在網上搜集相關信息加以整合,而是在論文庫中輸入相應關鍵詞,搜索出相關文章,手指一動復制加粘貼,一篇幾千字的文章瞬間完成。這種現象已經非常普遍。
二、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的原因分析
1、學校管理理念錯位
目前高校在對學生管理的過程中,存在重形式、輕內容,重校內、輕校外,重知識、輕德育等現象。高校對學生的管理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或者可能出現的具體問題,以明確的校規校紀來規范學生的具體行為,把學生的安全和學校工作的正常運行作為學校管理的最終目的。對于學生的思想變化以及網絡中的行為失范問題涉及寥寥,即使在遇到此類問題時,也缺乏必要的措施加以解決。學校管理理念的錯位使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缺乏必要的規范制約而得以存在。
2、教育觀念和模式滯后
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模式注重對學生知識和品德的培養,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在這個過程中,以傳統的道德規范為內容,強調培養學生的規范性,但缺乏創造性,學生的好奇心理、創新意識、個性品質容易被忽略。這種模式培養下的學生也許在現實社會中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能夠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但是在完全虛擬的網絡社會中,面對完全自由的網絡空間,原本被壓抑的好奇心和尋求刺激的強烈愿望使大學生無法抵制互聯網的誘惑,從而引發了網絡失范行為。
3、教育工作者網絡素質偏低
教育活動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動。傳統教育活動中教育者占據主導地位,對于既有道德,教育者往往先于學生認識、體驗、力行,因而教育者能夠預見并處理學生在品德發展中的矛盾,保持一定的教育優勢。然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互聯網的資源信息庫功能使每個人都可以瀏覽和獲取想要的知識,教育工作者原有的優勢顯然已經不存在了。在教育活動中無法給予學生積極正確的網絡行為引導。
三、高校應對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的途徑與對策
1、與時俱進,轉變德育觀念和模式
為了應對網絡化時代的到來,高校的管理與教育必須轉變觀念,把網絡教育的工作和內容納入學校工作的范疇。首先,在管理上,學校領導高度重視。面對學校教育出現的新情況,學校管理工作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對網絡教育引起足夠重視。其次,道德教育進網絡。傳統道德教育模式已經不適應今天的信息社會。網絡已經成為大學生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所以德育工作必須進網絡。第三,進行課程改革,網絡道德教育進課堂。必須把網絡道德教育的內容納入大學生道德教育的體系,通過多種渠道和途徑對大學生進行網絡道德教育,提高大學生在網絡行為中的自律意識。第四,發揮組織優勢,重視學生黨員、學生干部的模范作用。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質,加強網絡道德隊伍建設
采取多種途徑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網絡素質。首先,對一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進行集中培訓,絡技術,掌握網絡信息。網絡化時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僅要能夠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論內容,而且要把握網絡背景下科學理論的時代性,能夠把科學理論與網絡文化發展規律相結合,堅持與時俱進,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適應不斷變化的新情況,正確把握事物的本質,對出現的新事物能夠做出全面客觀的分析和把握。其次,成立一支專門隊伍,負責對校園網絡的建設和管理,并對全校各級領導和教職工進行網絡知識培訓,使所有的教育者都可以參與到網絡道德教育活動中來,全體總動員,引導大學生正確利用網絡這一現代化信息手段。
3、搞好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營造良好氛圍
首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校園網絡文化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保證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方向,以共同理想為基礎增強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感召力,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動力激發校園網絡文化的活力。其次,建設特色網站。在校園網站增開特色板塊,并且在這些板塊的建設中滲入網絡道德規范的內容,形成具有特色的網絡文化。第三,利用技術手段加強網絡管理。對于校園網的管理,嚴把“入口關”,利用技術手段控制不良信息的滲透,努力創設一個積極向上的網絡環境。
4、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培養大學生自律意識
網絡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自身的自我修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其網絡行為。網絡空間沒有現實社會的道德與責任約束,大學生在網絡空間的行為主要靠自律,因此,開展網絡道德教育,培養大學生自律意識,是解決大學生網絡失范問題的重要途徑。首先,網絡道德教育融人課堂教學,使大學生對網絡有較為系統的認識,對網絡中的行為是否合乎道德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從而在網絡行為中自覺規范自我。其次,充分利用校內圖書館的資源優勢,開展網絡知識宣傳,并且可以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注明文明上網的準則,規范學生上網行為。第三,注重人文社科類課程的開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對網絡所提供的信息進行正確判斷,不斷提升自我修養,培育自律意識。網絡空間的行為規范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網絡主體的自律意識。而這種自律意識的培養除了長期以來自己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吸取,還取決于教學過程中的有意識的培養。可以通過開設一些相關的人文社科類課程,來提高大學生對道德規范的認知,培養其自律意識,規范網絡行為。
【高校應對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途徑探析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大學生感恩教育途徑探析論文04-07
高校行政管理倫理失范論文04-28
大學生讀者公德失范行為與對策探討04-30
論網絡道德失范現象04-07
淺析企業道德失范行為的社會危害與根源04-30
大學生網絡人際交往行為探析04-30
消費者行為導向的網絡營銷探析論文04-26
網絡道德失范問題、原因與對策分析05-01
基層教學管理改革途徑探析的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