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如何使學困生解困教育論文
摘 要:“學困生”是一個讓大多數(shù)老師都感到頭疼的群體,在很多教育工作者看來,學困生似乎是不可救藥的,或者說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一部分。“學困生”也有許多閃光點,只是我們沒有發(fā)現(xiàn)并找到正確點燃他們的方法罷了,當然這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艱辛和努力,用愛心和耐心幫助“學困生”解困。
關鍵詞:學困生 解困 愛心 耐心
“學困生”的轉化是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它直接影響著素質教育的成果。那么,如何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成為社會的有用之人呢?
做“學困生”工作,要首先找出“學困生”致“困”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有效地幫他們解“困”。作為一名多年從事農(nóng)村教育的工作者,筆者接觸過許許多多的“學困生”,通過長期的觀察、了解、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盡管“學困生”致“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復雜的,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因疾病或先天不足導致的智力障礙;二是因父母離異缺少母愛或父愛,形成怪癖的性格,不愿與人交往,學習也沒有動力;三是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生活在祖母或外祖母身邊,嬌慣成性不服管教;四是因父母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對男孩過分嬌慣,養(yǎng)成了我行我素的習慣;還有就是受網(wǎng)絡游戲及不良信息的影響,或者結交不三不四的朋友等等,由原來的優(yōu)秀生變成了“學困生”。具體工作可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既要有愛心,還要有耐心
對那些因疾病或先天不足導致學習困難的學生,一定要尊重其人格和情感,要把愛心無私地奉獻給他們,并與他們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知心朋友關系,多關心他們、誘導他們、親近他們、幫助他們,一定要傾注愛心,由愛而產(chǎn)生耐心,持之以恒地關心愛護他們,不厭其煩地幫他們解釋學習上的疑惑。大家還記得《千手觀音》吧,一群聾啞姑娘能創(chuàng)造出令世人驚嘆的作品,我們不能不佩服指導老師的偉大。如果我們也能像那位指導老師那樣指導我們的學生,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二、既是嚴父又是慈母
古人云:“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惰。”老師對學生要求嚴格自古就有名訓,但是有些老師在教育學生時,只是片面奉行“嚴師出高徒”的信條,對“學困生”只是一味地強調嚴格要求,不去主動接近他們,了解他們在生活上、學習上的困難,不與他們推心置腹地談心,把握他們的思想動向,結果師生之間的距離越嚴越遠,甚至出現(xiàn)學生頂撞老師的現(xiàn)象,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其實為師之道必須是嚴厲中蘊含慈愛,若只嚴不愛,嚴就變成了壓,其最終結果是“學困生”無法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總認為老師在有意跟他過不去,從而產(chǎn)生逆反情緒。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但愛優(yōu)秀生易,愛“學困生”難,而“學困生”更需要老師深深的情、濃濃的愛。這情、這愛,不僅僅是給學生以微笑、給學生以贊美,而且是心與心的相交、情與情的交融;這情、這愛,是愛而不縱、嚴而不兇,由此,撥動了震撼心靈情感的心弦,奏響了溝通心靈情感的樂章,使情化為春雨,使花蕊吐露芬芳。
三、少一些指責,多一些鼓勵
“學困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一般學習成績差,思想素質差,紀律觀念不強。對“學困生”的這些思想行為,有的老師認為批評鞭策見效快,總是喜歡將他們作為反面材料對學生進行教育,點名批評,指責教訓,對他們的表揚和鼓勵卻非常吝嗇。于是他們產(chǎn)生了自卑感,總覺得自尊心受到嚴重挫傷,心境復雜,情緒低落,甚至自暴自棄,自信心全無。老師應該相信任何一個“學困生”都有潛力,都有自己的長處,要深入了解、全面分析學生,對他們的性格、興趣、愛好等情況進行細致的觀察和調查,挖掘他們潛在的閃光點。
作為班主任老師要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勵,少指責。平時,哪怕他們只有一點微小的進步,老師都要及時表揚,使他們感知到老師的關注和期望,從而增強自信心,鼓起上進的勇氣。
四、善于捕捉最佳教育時機
馬卡連柯指出:“任何教育方法都不是永遠絕對有益的,最好的方法在若干情況下也會成為最壞的方法。”這就說明教育方法本身具有二重性,其使用效果取決于時間、地點、條件,取決于運用方法的指導思想和具體實際。
比如,面對脾氣暴躁的“學困生”,我絕不會拍案而起,粗暴地訓斥,使矛盾更加惡化,我會采取“避其鋒芒,以柔制剛,靜待時機”的策略。待我做完手頭的工作后,我會若無其事地叫他發(fā)放作業(yè)本,或者幫助班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此學生感到意外之余,猶豫間他的怒氣已消了大半,等他完成我叫他做的事情時,他的情緒已平靜下來了。這時若抓住有利的時機,心平氣和地與他交談,對他進行思想教育,往往會取得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見,對“學困生”進行思想教育,要選擇最佳的教育時機,需要對時間、地點條件進行綜合具體分析,要從教育的實際出發(fā),把握好他們的思想“脈搏”,教育的結果才會水到渠成。
“學困生”的轉化,需要長期艱苦的工作,更需要許多人的共同努力。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如果我們都懷著“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信念,對那些“學困生”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幫助他們擺脫“困”境,使他們成長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淺談如何使學困生解困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如何對待學困生論文05-01
淺談如何實施初中語文素質教育論文05-02
淺談班主任如何做好學困生工作04-29
淺談如何寫好專題小論文04-30
淺談如何進行有效備課的論文04-27
如何讓學困生脫困04-29
淺談幼兒的美術教育論文04-27
淺談應如何提高職工素質論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