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論文
翻開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你會發現每課的作業要求中都有這樣一項: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可見,讀好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多么重要。因為朗讀注于目,出于口,聞于耳,記于心,是一種復雜的心智過程,它有助于學生掌握每個漢字的音、形、義;有助于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層次結構;對兒童語言的形成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再加上篇篇課文都是編委們精心選取的,文質兼美,內容豐富,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力、想象力,豐富學生的感情,陶冶學生的人格。朱教仁教授說過:“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給作品以生命;講解使人知道,朗讀使人感受。”所以,能夠熱愛讀書并能懂得怎樣讀書,對一個孩子真是最大的財富。
如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呢?下面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前提,親其師才能信其道。為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讓學生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2.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的心,喚起他們朗讀的欲望。3.采取激勵機制,抓住學生在朗讀時表現出來的成功之處進行表揚,使其得到成功的喜悅。因為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夠使學生產生好好學習的強烈愿望。4.經常進行朗讀比賽。
二、打好朗讀的基本功
要讀好課文,首先要把課文讀正確,打好朗讀基本功,即做到“五不”: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復,不讀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簡而言之,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讀書也不例外,就這點來講,最好從小學一年級抓起,嚴格要求,學生讀書時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學生能達到正確朗讀,也就初步形成了讀書能力,那么把課文讀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范讀領路,摹仿入境
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不難,但要達到有感情,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因為小學生閱歷淺,知識面窄,感悟能力差,在沒有任何指導的情況下,他們不可能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也不可能有感情地朗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讀。因為范讀能幫助學生了解掌握課文的基調是歡快的、高昂的,還是平緩的、低沉的,給學生以遵循。因此,減少了朗讀訓練的盲目性,增強了針對性,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再加上摹仿是兒童的天性,范讀能使學生很快入境,有的學生摹仿出來的東西一點不亞于老師的“原汁原味”。學生摹仿久了,就形成了知識的積累,那么讀書的能力也就逐步形成了。當然,教師范讀時要全身心地投入,把自己融入作品之中,運用聲調、音量、速度、停頓等變化,使語調高低起伏,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深深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身臨其境,倍受感染。
范讀一般有三種形式:一是講前范讀,一般適合于情境教學的文章。像《十里長街送總理》,課前可做適當布置,營造文中的氣氛,這時教師進行精彩的范讀,能一下子接近學生與總理的距離,使學生仿佛進入了當時的情景,這時再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就比較得心應手了。二是講中范讀,適合于范讀文中精彩的或重要的句段,多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如《詠華山》中老頭的話,“好詩!好詩!”這句話是老人聽了寇準詠華山的詩后發自肺腑的贊嘆,一開始學生把握不準,我的范讀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學生讀得更精彩,更具韻味,使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三是講后范讀。講后范讀具有一定的欣賞性、品味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要選擇那些寫景狀物的優美文章,如《夕陽真美》,范讀時可讓學生把眼睛閉起來,靜靜地感受,在頭腦中形成一幅畫面,達到一種境界,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朗讀能力的目的。
四、主動參與,適當點撥
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去創造。經過前兩個階段的訓練與指導,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能力,這時要充分給學生自主權,激活參與,讓學生在自主朗讀中進一步掌握朗讀的技巧,主要采取的方法有:自讀自評,學生互評,教師點評,以此喚醒學生的靈感,激勵創造,關鍵的時候還要“扶”一把,注意扶要扶得精巧,要扶在學生的疑處、難處,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最好的發展,最后實現不是讀會而是會讀的目標。
然而,學生朗讀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播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只要你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學的訓練方法,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還是不難實現的
【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生語文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論文05-02
淺談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05-01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05-02
如何進行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05-02
朗讀能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04-30
小學生說寫能力的培養論文04-27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運算能力論文05-02
對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一些思考04-30
關于幼兒能力的培養的論文04-27
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