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韓國推進公平教育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論文
論文摘要:促進我國教育公平的發展,我們可以對韓國推進公平教育的經驗進行借鑒。韓國調整教師隊伍、依靠不均衡投資謀求教育公平所取得成效很大。我國經濟發展戰略方式選擇方面和具體教育政策方面存在若干問題。為此,要看力加大對落后地區的投入、推進教師流動制度、縮小校際教育差距,推進我國的公平教育。
論文關鍵詞:韓國;公平;教育
教育公平是社會和諧的標志之一,任何國家都致力于教育公平。我們說教育公平出了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主要的方面:一方面,是對公平沒有一個較為客觀的認識,在認識上有些不一致;另一方面,是在一些教育制度和政策上還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有些群體可能由于政策制度方面的原因,能夠享受到一些較為合法優勢,一些人可能在制造了不公平以后,也沒有受到任何制裁和制約,沒有付出這些人所應承受的代價。為此,我們應通過一些政策和制度的不斷改進,讓不公平被壓縮到最低限度,讓我們這個社會的群體享受到盡可能多的教育公平。筆者認為,教育的公平是參與機會均等的起點公平,更重要的是能否讓有能力的人接受與其自身情況相一致的教育,只要做到這兩點,教育結果就會更加公平一些,教育公平也就會得到大家基本認可,從而發揮好教育公平促進整個社會公平的作用。
一、韓國推進公平教育的經驗分析
韓國以法律形式在教育法第一條對其教育的基本方向和目標作了較明確的闡述,韓國教育的目的在于協助所有的人完善其個人的品德,培養獨立生活能力和取得能參加建設國家和促進全人類繁榮活動的公民資格。
1、調整教師隊伍,謀求教育公平。
韓國從教隊伍建設人手,謀求教育公平。韓國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教師進行流動教學的義務性,嚴肅地規定一名教師在同一所學校連續工作的年限,這樣來看,整個教師隊伍就處于動態的流動狀態之中了。韓國還制定了完善的教師定期流動制度,從而使教師流動操作起來更有規范性。整個教師流動過程都是公開、透明的,同時韓國以法規的形式規定教師流動的定期性,依靠程序的制度化操作保障教師流動的公正、公平和合理,以法律作為實現教育公平的有力保障,防止流于形式,形成一套既完善又有效的教師定期流動輪換制度。這一制度已在韓國不同地區實行多年,得到了科任教師和校長的認可。韓國政府在待遇上給予教師流動以很大的支持。韓國教育部規定,教師無論在哪所學校,經濟待遇及各項福利不能改變,而且隨著教齡的增長,待遇也會相應地增加,因而教師定期輪換流動制在韓國實行的情況較好,給韓國教育公平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無論是從教育公平理念的角度看,還是從學校、教師的發展角度來看,韓國教師定期輪換流動制是必要的。從學校這個層面來看,教師定期輪換流動制有利于保持學校之間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專業結構等結構的相對合理。從教師這個層面來看,有利于保持教師對工作環境的新鮮感,激發工作熱情,最大限度地挖掘教師自身的潛能,從而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更好地進行施教。
2、依靠不均衡投資,謀求教育公平。
為了促進落后地區教育的發展,韓國政府在不同地區的教育投入有其不平衡性,他們優先把資金投入到落后地區。以推進初中義務教育為例,韓國政府在推行初中教育時,他們確定免費的順序首先是由偏僻較為貧窮的農村、島嶼開始的,以此為開端,再向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推進。從總體上來說,他們的教育投資采取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形式。正是通過這種不均衡投資,韓國政府力求最大限度地來保證了國民教育機會的均衡性。
二、我國教育公平存在的問題
1、具體教育政策上存在一定問題。就教育公平而言,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機會,二是人人都能公平接受高質量的教育。從實踐來看,我國目前接受基礎教育的入學方式主要是行政劃片入學。行政劃片入學方式的產生是為了在客觀上營造一種公平氣氛,試圖通過強制手段來淡化人們的“重點”意識,以此來保證所有學生入學的公平,但這樣做的結果恰恰在某種程度上損害了教育公平。同是接受義務教育,由于所處地段不同和所在學校教學質量不同,有的人能接受高質量的教育,有的人則只能接受低質量的教育。顯然,實行行政劃片的入學方式會導致那些天資優異、成績好的學生僅僅因為所居住的地段關系,而只能進入師資比較薄弱的學校,這種情況很可能會導致這些學生因受學習環境的影響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使其動力不足,淡漠對目標的追求,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不公平。事實上,行政劃片的方法并不能真正杜絕目前在基礎教育中頗遭人非議的擇校行為,一些家庭背景較特殊的學生,仍可以通過種種辦法達到進入重點學校的目的。因此,對那些天賦較好、成績優異而又無特殊家庭背景的學生來說,便顯得很不公平。
因此,要較好地實現教育公平和教育機會均等,關鍵是加大對落后地區的支持,提高落后地區的教育水平。作為同一地區的來說,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學生的升學制度,在占有優質教育資源上做得更加公平些。
2、經濟發展戰略方式選擇存在一定問題。
依據區域發展的梯度推移戰略,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依靠自身發展所固有的優勢和國家所給予的帶有明顯傾斜性質的優惠政策。但同時也應清醒地看到,運用梯度推移的戰略,在極大地推進了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導致地區之間經濟發展差距的進一步擴大。隨著東、西部經濟發展水平差距的拉大,西部地區的教育注定要為梯度推移發展戰略付出沉重的代價,進一步拉大與東部沿海地區的差距。無論是教育投資的絕對數,還是每年在教育上的投入的增長幅度,東部地區都遠遠地超過中部和西部地區,造成教育發展的不平衡。
三、韓國推進公平教育的經驗對我國的啟示
構建和諧社會,我們需要教育公平,但教育公平的實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整個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推進。在現階段我國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有限的條件下,我們可以借鑒韓國公平教育經驗,不斷完善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政策和教育政策,依靠制度的改進和社會政策的不斷調整,促進教育公平,應是最現實、最可行的有效選擇。
1、著力加大對落后地區的投入。國家應對教育經費作出統籌安排,建設起公平合理的教育撥款體系。在教育資源配置方面。改革政府教育資源投入配置模式是與增加教育投入相對應的。國家在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時應改變當前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模式,做到義務教育經費的統籌配置,避免由于地區發展的差異,制造教育差距。
為了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在教育資源總量一定的情況下,我們應以改革促公平,進一步調整教育資源的配置方式。調整教育資源配置方式的基本方向,推動公共教育協調發展。堅持公共教育資源向農村、中西部地區、貧困地區、邊疆地區、民族地區傾斜,逐步縮小城鄉和地區間的教育發展差距。統籌城鄉教育發展,堅持農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國家財政新增教育經費主要用于農村。通過多種政策和制度,促進基礎教育辦學條件包括辦學經費、師資水平、設備條件等的均衡化,使一定范圍內的適齡青少年享受到質量大體一致的義務教育。
2、著力推進教師流動制度。影響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師資問題。作為我國來說,為實現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我們應借鑒韓國的形式,讓優秀師資流動起來。
現在,我們面臨的實際情況是,因對口支援的教師數量有限,教師定期輪換流動制在個別地區試行外,各地還沒有建立起教師定期輪換流動制度。由于我國每個地區的文化、經濟發展等差異,以及在同一城市內重點學校、一般學校、薄弱學校教師間的實際收入也存在顯著差距,因而實施教師定期輪換流動制存在不少問題。我們應該通過階段性目標,來實現教育公平的發展目標。為此,有必要借鑒韓國實施教師流動制的經驗,總結國內實行教師流動制的地區的經驗與教訓,進一步完善有關的政策法規,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師定期輪換流動制度。
3、著力縮小校際教育差距。時下的重點學校制度正在成為擴大校際差距的一項制度。一些建筑豪華的重點學校,與教育應有的教育功能很不一致,加劇了納稅人的教育負擔。新一輪的創建“示范校”方興未艾,很多地方熱衷于建示范性高中,動輒投資億元打造一所重點高中。目前,國內重點高中學校的硬件條件早已超過國內的重點大學的一些硬件設施,而且有些還超過發達國家公立中小學的水平,與發展中國家的國情很不適應,這是很沒有必要的,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我國基本國情。
最近一個時期,正是在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口號下,政府在經費投入方面加大了對重點、示范學校的投入。雖然義務教育階段的重點學校制度已經被教育部明令廢止,但實際上,少數“名校”仍然被繼續“發揚光大”,一些重點學校在投資、師資、招生等多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不少地方甚至將“擇校費”合法化,在擇校費的收取上不同學校有不同的標準。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經濟條件好的家庭可以花錢,讓孩子到師資、教學條件好的學校擇校學習;而經濟拮據的家庭交不起所謂的擇校費,孩子只能到差一些的學校去學習,眼睜睜地看著同樣分數、甚至更低分數的“富孩子”站在“起跑線”前面,與自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為此,筆者認為,我們應取消“重點學校”、“示范學校”,縮小學校之間的差距,盡量采取措施,讓每一個學生能夠站在更平穩、透明、公平的“起跑線”上面向自己的未來。
推進教育公平,是一項事關國家教育發展的大事。韓國在推進教育公平上給了我們很多有益的借鑒,對此,我們應立足我們的實際,從我國的具體國情出發,同時要借鑒一下韓國在促進教育公平上的經驗,積極采取一些有效措施,這樣,就會在促進我國教育均衡發展上取得好的成效。
【韓國推進公平教育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論文】相關文章:
我國高等教育不公平現象論文05-02
用教育公平推進社會和諧04-29
韓國電子政務建設對我國的啟示04-28
韓國技術創新的經驗及啟示04-27
日本經驗對我國院士制度的啟示04-26
我國現階段的教育公平:問題與策略04-26
我國實現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對策探討論文05-01
自然主義教育對我國幼兒教育的啟示論文05-02
我國教育不公平的現狀分析04-30
韓國的啟示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