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英語教學之我見論文
【摘要】
就如何在中醫藥院校本科生中醫英語教學中引入翻譯理論和實踐,實現課堂互動,切實提高中醫英語課堂教學效果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中醫英語 教學改革 翻譯技巧
Abstract:The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i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for TCM by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reinforcing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and enhanc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
Key words:the teaching of English for TCM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cross瞔ultural communication;classroom interaction;teaching effect
近年來,我國的不少中醫院校都開設了《中醫英語》這門課程,可見英語在中醫國際化進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中醫英語的教學目的必然是讓學生通過英語這一媒介,把中醫介紹給世界,為全人類造福。這就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翻譯理論和技巧,并應用到中醫英譯的實踐中去。本文就重點探討中醫英語的教學目的及如何提高中醫英語的教學效果,滿足時代和社會的需要。
1 介紹翻譯技巧和方法
作為大學生,有比較扎實的英語知識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但是,翻譯知識對他們來說,幾乎是空白,而這對學習中醫英語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要讓學生學好中醫英語,必須先填補這一空白。因此在課程設置暫時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教師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把翻譯的基礎知識介紹給學生,其中還包括科技英語翻譯的一些特點,使學生有“法”可依,有規則可循,而不是盲目地、隨心所欲地進行翻譯。在教學過程中,我一開始就向學生強調翻譯理論和實踐在這門課程學習中的`重要性,由此引入翻譯理論的學習,包括翻譯的原則、方法、技巧。由于這些理論對學生來講比較生疏而且抽象,我就一一舉例說明。比如,在講到翻譯技巧中的“增益法”(amplification)時我就舉了這樣一個英譯漢的例子:Matter can be changed into energy,and energy into matter.(物質能夠轉化為能量,能量也能轉化成物質。)其中“也能轉化”就是增加的內容。我同時告訴學生,如果從中文“物質能夠轉化為能量,能量也能轉化成物質。”譯成英文“Matter can be changed into energy,and energy into matter.”,使用的是另一種技巧,學生馬上就知道是“省略法”。通過這樣的講解,學生理解得非常透徹,印象也很深刻。然后,我還通過布置課外作業,讓他們運用這些學過的翻譯方法和技巧進行翻譯實踐,進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學生反映效果非常好,而且饒有興趣。
2 介紹科技英語的術語特點及句法特點
科技術語一般都比較長,不容易記憶,學生往往對著一大串長長的科技詞匯感到無所適從。讓學生掌握科技英語術語的構詞規律對學生理解和記憶有很大的價值,比如在介紹affixation(綴合法)時,我舉了這樣一個例子:deoxyribonucleic acid=de(去掉)+oxy(氧)+ribo(核糖)+nucleic(核)+acid脫氧核糖核酸DNA。作為醫學專業的學生,對DNA是非常熟悉的,但他們原來不知道這個術語是這樣組成的,而且大部分的術語的構成都是有規律可循的。這一發現令他們興趣大增。又如,“中醫”這一術語經常被譯為TC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這里用的是首字母縮略法。在講到科技英語的句法特點時我主要通過舉例和分析的形式把例句講透,給學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并鼓勵他們在翻譯實踐中盡量有意識地關注和運用,提高了課堂效率。
3 重視語境因素
由于缺乏翻譯知識和文化意識,學生往往只會在英語中尋找與漢語對應的詞,而忽略了文化及語境等因素,從而造成錯譯、誤解,甚至鬧出笑話。因而讓學生在翻譯時要注意不同語言、文化的差異,以及在同一語言的不同語境下使用不同的譯法。比如中醫有“少火生氣”的說法。如不推敲“生氣”在這里的含義而直接用“angry”來翻譯的話,就完全曲解了原文,也會使目的語讀者不知所云。另外,同一個術語,在針對不同的讀者群時,譯文就必須考慮讀者的認知語境和閱讀反應,也就是要考慮譯文的實際交際效果,[2]宜采用不同的譯法。一般說來,對于醫學研究人員、臨床(西)醫師或有志于學習中醫的人,就適宜采用科技英語構詞法中的縮合法、綴合法等構成的專業性強、比較規范的術語,這樣便于中西醫之間的貫通和國際間的學術交流;而對于不懂西醫但對中醫有興趣、愿意了解中醫或有意接受中醫治療的普通讀者群,由于他們大多不懂拉丁文、希臘文之類的,也不諳西醫,如果譯文中盡是由各種詞綴組成的術語,會使他們望而生畏,也就起不到翻譯的交際效果了,故應盡量用淺顯的普通詞匯,比如盡量選用根據復合法構成的術語[3]。如“高血壓”一詞,對于專業人士可采用“hypertension”,而對普通讀者則宜用“high blood pressure”。
4 引入語用學和跨文化交際的知識
奈達曾指出“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為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4]我國學者王佐良先生也曾說:“翻譯者必須是一個真正意義的文化人。……不了解語言當中的社會文化,誰也無法真正掌握語言。”[5]故而在教學中我既強調文化修養在翻譯中的重要性,又注意讓學生了解跨文化交際的的基礎知識,使學生不僅掌握翻譯理論和技巧,同時又深化文化知識,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為文化差異給翻譯帶來的困難直接體現在語匯缺失與詞義沖突上,即:源語詞語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在譯語中找不到對等的語匯,或者與譯后的對應詞語所載的文化信息相互矛盾或者不一致。如在翻譯“《難經》:一難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臟六腑死生吉兇之法,何謂也?”中的“動脈”時,我就告訴他們不能想當然地把“動脈”理解為與靜脈相對的動脈而譯成artery。中醫古籍中語言非常精練,概括性相當強,有許多術語或詞匯在英語中不能簡單地找對應詞(equivolent)。在閱讀時要仔細推敲,只有準確理解了原文的意思,才有可能忠實于原文。此處所謂“動脈”指的是脈之搏動,故宜譯為pulse。
通過多年來中醫英語教學的研究和
實踐,筆直認為介紹翻譯理論和跨文化交際知識,加強翻譯實踐在中醫英語教學中是非常必要的,否則這門課就成了無本之木。另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課堂互動,培養學生的興趣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
【參考文獻】
[1]何自然,陳新仁.當代語用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194.
[2]李虹.淺談中醫術語的英譯[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2006,26(3):181182.
[3]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J].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109.
[4]王佐良.翻譯中的文化比較[J].翻譯通訊,1984,4(1):26.
[5]吳曉梅.論中西文化差異對科技翻譯的影響[J].中國科技翻譯,2004,17(2):5154.
【中醫英語教學之我見論文】相關文章:
教學創新之我見論文01-18
高效課堂之我見論文12-15
朗讀訓練之我見論文04-20
班級管理之我見論文09-19
幼兒園英語教學之我見05-02
經歷之我見議論文07-10
如何修改科技論文之我見10-05
中學唱歌教學之我見論文10-09
使用導入語之我見的論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