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絡新技術對傳統民法理論的挑戰論文
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我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網絡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網絡技術使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我國的民法在互聯網的影響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是民法理論進步的標志,隨著網絡的影響,我國民法將會迎來一場巨大的變革。本文主要闡述了網絡新技術對傳統民法理論的挑戰。
關鍵詞:網絡新技術;傳統民法理論;挑戰
1 互聯網對民事權利體系的影響
1.1 擴大了民事權利體系的范圍
民事權利不同于法律權利,法律權利比較死板,而民事權利與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民事權利的規定與時代也有著重要的聯系。互聯網的發展對時代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此,民事權利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互聯網使民事權利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最顯著的影響就是擴大了民事權利體系的范圍。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信息儲存庫,為人們帶來的大量的信息,人們都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信息專用庫權。信息開發者和信息提供者應該享有相應的權利,因為信息也是有專利的產品,很多的信息會對其他人產生一些幫助和有力的影響,提供信息的人應該享有信息專用庫權。一些人可能會通過互聯網散播不實的謠言,甚至對社會產生不利的影響,這就需要散播不良信息的人承擔相應的責任,可以由民法對其進行責任追究。民法還增加了個人資料、作品以及錄音作品的控制權,這樣的情況證明了我國民法擴大了一定的范圍,對于人權的管理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有效的保護了公民的個人利益。一個人的作品應該是歸自己所有,任何人在不經過本人同意的前提下盜用其作品都屬于違反了我國民法的相關規定,這項規定有效的維護了人權,更多的人有動力發表新的作品,促進了公民的進步。網絡新技術擴大了民事體系權利的范圍,為人們帶來的積極的影響,讓人們享受到更多的權利。
1.2 造成了民事權利之間的沖突
互聯網雖然擴大了民事權利體系的范圍,但是由于互聯網發展的時間還不夠長,在民法理論中的應用也不夠完善,造成了很多民事權利之間的沖突,對人們帶來了負面影響。在互聯網的影響下,新民法在制定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困難,民法注重維護人們的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因此很多人或者集體的權利產生沖突是必然的。例如版權人的版權與企業的正當使用權發生了沖突,個人的隱私與相關部門的正常使用發生了沖突,這些事互聯網在民法中的應用不夠完善的地方,需要人們對其進行一定的研究,從而更好地改進互聯網的運用。
2 互聯網對現行民商法的調整對象和基本范疇的影響
2.1 擴大了民商法的調整對象
互聯網使相對來說是一個開放的信息來源,互聯網為人們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各個行業的人如果想要對某一方面的事物有深入的了解都可以從互聯網上獲取信息。互聯網還為人們的交流提供了方便,不管人們像個多遠都可以進行交流,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捷。互聯網與信息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互聯網就是一個傳遞信息的介質,將人們需要的信息傳送到人們的生活中來。互聯網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運用互聯網的時候也會發生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得到妥善的解決,于是民法就將互聯網時代的一些問題納入了管理范圍內,例如個人資料控制權,作品專利權,這些雖然不是實實在在的東西,但是這些權利對人們的精神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人們的生活中也具有很大的作用,民法也應該對其進行嚴格的控制,這使得民法更加人性化和時代化。社會在不斷地進步,民法也應該隨著人們生活的改變而有所調整,這是民法進步的標志。但是在我國的民法中,對于個人版權和作品專利權等關于互聯網帶來的權利還沒有做出明文的規定,在解決這一類糾紛的時候還是有些力不從心,這是互聯網的不足之處,應該盡快出臺相關的明文政策,這樣能夠更好的保護人權。民法在適應互聯網的過程中擴大了民商法的調整對象,讓人們有法可依。
2.2 互聯網對現行民法范疇的影響
互聯網時代為人民帶來了一個三維世界,人們在現實與互聯網的虛擬世界來回穿梭,互聯網包括資料庫,資料庫不是實際的物體,但是它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人們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因此與域名專用權等權利被納入了民法的范疇。互聯網中的資料庫是存在于一個虛擬的空間,而我國傳統的資料庫是紙質的,因此,在民法的管理中,紙質的資料與互聯網中資料庫的管理具有很大的難度。互聯網對現行民法的范疇有利有弊,任何一個信息產物在進入社會中都會顯示出它的不足,只要人們對其進行充分的研究,不斷改善我國的民法在互聯網時代的應用,就會使民法越來越完善。
3 網絡新技術對傳統民法基本原則的創新
3.1 對安全原則的創新
在如今社會,人們已經離不開互聯網的應用,互聯網已經融入到了人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但是在互聯網中人們也應該注重安全原則,這里的安全不是指人身安全,是指對人們的精神產物的影響。例如,人們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會用網銀支付,這就是一個很敏感的環節,人們需要事先將自己的個人信息以及銀行卡輸入到資料庫中,在支付的時候應該注重是否是正常渠道,應該提高安全意識,例如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對互聯網的高超技術盜取人們的信息,偷取人們的財產,這種行為已經違反了民法,雖然網銀不屬于現金,但是網銀也是人們的實際財產,屬于民法的管理范圍,因此安全性是網絡時代民法的基本原則。人們在使用互聯網的時候可能會將自己的個人信息輸入到數據庫中,一些不良商家或者hacker可能會對個人信息進行盜取,盜取個人信息可能會進行一些不法操作,這對個人的信譽以及財產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人們在利用互聯網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安全性,保護好自己的個人隱私,需要輸入個人信息的時候要慎重,這就是傳統民法理論的安全性原則。
3.2 對平等中立原則的創新
在人民利用互聯網進行交易的時候,應該對所有的參與者平等對待,不能夠偏向某一方,應該公正公開,保證所有人的利益都能夠得到保障。如果互聯網偏向于某一方,那么結果就會有失偏頗,對于部分當事人來說是不公平的,互聯網本來的意義就是為人們服務,而不公正的互聯網會讓人們失去信心。互聯網的公正性原則是最基本原則,這是民法中明確規定的。互聯網還應該對參與互聯網的不同人事進行同等的保護,人們在參與網絡活動的時候,個人信息應該得到有效地保護,房子不法分子盜取進行不正當交易,因此民法要求相關的網絡應該對所有人的個人信息實行同等有效的保護。
3.3 對效益原則的創新
民法與經濟之間的關系是微妙的,在民法允許的范圍中應該注重經濟效益,而民法又是依附于效益而存在的。在人們進行網絡活動的時候應該以民法的規定為主,在民法允許的范圍內盡量增加經濟利益。民法應當促進人們在生活中進行的經濟事件,為人們獲取正當利益而做出適當的努力,但是不應該為了獲取利益而不擇手段。在人們在網絡中從事民商活動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到民法因素,不能夠做出逾越民法的交易,在這個范圍中利用民法對商業活動的推動作用,將正當的商業活動做到最好。傳統民法在互聯網時代的改進增多了人們獲得禮儀的渠道。由于民法對人們在互聯網中進行正當的商業活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促進了人們參與網絡正當商業活動的動力,加強了我國的經濟發展。
4 總結
網絡新技術的出現對我國的民法理論提出了一定的挑戰,但是只要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不懈的努力,完善我國的民法,就會使民法為人們帶來更多的好處。
參考文獻
[1]張惠.關于網絡新技術對傳統民法理論的挑戰[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16(5):90-91.
[2]張新寶.互聯網發展與民法制度創新[J].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67):25-26.
【網絡新技術對傳統民法理論的挑戰論文】相關文章:
網絡經濟對傳統理論的挑戰05-01
網絡經濟規律對傳統理論的挑戰05-01
網絡銀行對傳統貨幣理論的影響的論文05-03
網絡管理論文01-30
網絡個人信息民法保護思考論文05-02
論網絡環境下信用權民法保護論文05-04
網絡空間的自我倫理論文05-01
網絡對中職學校德育的機遇與挑戰的論文04-27
傳統工業化面臨新挑戰論文05-03
民法原則與民法規則的關聯性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