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適應新形勢加強中學地理素質教育的論文
摘要:素質教育以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為根本目的。地理素質是國民所具備的地理知識及在行為活動中遵循地理法則的情感和能力,包括地理知識素質、地理品德素質和地理行為素質三個方面。地理素質教育對學生全面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中學地理;素質教育;教育途徑
素質教育以發展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全面發展的人才為根本目的。地理素質是國民所具備的地理知識及在行為活動中遵循地理法則的情感和能力,包括地理知識素質、地理品德素質和地理行為素質三個方面。地理素質教育對學生全面素質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一、中學地理教學現狀令人堪憂
目前,我國的課程設置使初中地理與升學無緣,在應試教育的導向下,初中地理教學現狀令人擔憂。據初步調查可知,在廣大農村,因社會衡量教育質量只看升學率,所以,不少學校把初中教育搞成了升學教育,只重視升學考試的學科教學。在農村初中,90%的地理課由兼課教師擔任,教學效果很少過問,導致大多數兼課教師隨意把地理課作為自己所教“主科”的復習課或練習課。向學生傳授地理基礎知識的時間難以得到保證,還談什么地理素質教育呢?在城市學校,初中地理課基本由專職教師擔任,地理教師掌握了教學陣地,而大多數學生卻把地理科當作“副科”,甚至有的班主任鼓動學生棄學地理,因而學生對地理課無興趣,上課不專心,在地理課上記英語單詞或做其他科的作業,在這種狀態下進行地理教學的效果可想而知。
當前,高中地理受普通高考科目設置的冷落。高考不考,對高中學生產生誤導作用,使他們認為地理課可有可無。雖然高一地理學科要求會考,但因會考要求簡單,且有的學校會考監考力度不夠,學生過關容易,絕大多數學生覺得學習地理無壓力,也就沒有熱情和興趣學習。教師難教,教學效果較差,勢必影響到未來國民的地理素質和科學素質。
針對上述現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為全面實施好素質教育,重視和督導中學地理教學勢在必行,刻不容緩。我們中學地理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改變傳統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地理素質教育的質量。
二、加強中學地理素質教育的途徑
(一)轉變教育觀念,明確素質教育的要求。
應試教育把教育目標任務更多地定位于知識傳授、技能培養和考試技巧的訓練,以升學考試為目的,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夠重視。而素質教育則以豐富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良好身心素質、較強的實踐和動手能力為宗旨。因而,地理教學中,不僅要重視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而且更要重視地理品德素質、行為素質的培養。教學中,可結合教材內容加強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國情國策教育以及科學的人口觀、環境觀、可持續發展觀教育等。
(二)重視地理教師教學基本功訓練,是加強中學地理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
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素質。教師的素質主要體現在教學基本功上,地理教學基本功是地理教師為完成本學科教學任務所應具有的最基本的教學能力、教學技能和教學經驗的一種綜合體現,是反映地理教師隊伍和地理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
地理教學基本功主要包括課堂教學能力、語言技能、板書技能、板圖技能等要素。近幾年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舉行的青年教師地理優質課競賽、教研論文競賽以及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無疑對地理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
目前,在地理教學陷入困境的情況下,我們地理教師不應自暴自棄,而應使自己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對地理教學投入深厚情感,精心敬業,開拓進取,努力提高自身的敏銳觀察力和創意思維能力,苦練教學基本功,提高學科教學水平,從而真正發揮地理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三)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素質。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讓學生主動發展,為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維”、“學會創造”、“學會做人”等打下扎實的基礎。因此,在沒有升學壓力下的地理教師應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視差生,充分信任和尊重差生,給予差生更多的鼓勵和指導,使差生產生學習興趣,從而使他們在原有基礎上得到較大的發展。
“學會學習”主要是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地理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對某項地理事物想一想:“是什么”、“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該地理事物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有什么影響”等。其次,讓學生掌握地圖的“順序觀察”、“整體與局部結合觀察”、“抓住重點或特點觀察”等方法,讓學生圖文結合學習,提高學生自學地理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項長期的細致工作,可通過嚴格訓練法、指導法、競爭評比法、制約法、疏導法等,使學生養成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工整書寫、自覺完成各項學習要求等的良好學習習慣。
“學會思維”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生獨立思維”是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地理教學中,訓練學生思維的方法是多樣的。南北取向法是教學生按照地圖方位或線性方向展開思維,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注意目標取向法是教學生思維的批判性、敏捷性,讓學生做選擇題、讀圖填圖題的目的就在于此。因果綜合法包括原因綜合和結果綜合,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能力,如對工業布局、廠址選擇進行的多要素原因分析屬原因綜合法,而“由于co[,2]的溫室效應,地球平均氣溫將升高,兩極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低地平原”則屬于結果綜合法。
“學會創造”就是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創造方法,培養學生強烈的創造意識和良好的創造個性。創造方法主要有“智力激勵法”、“類比啟發法”、“聯想法”、“形態組合法”、“信息交合法”等。地理教學中,除注意滲透這些方法外,還應讓學生積極參加興趣活動小組,把課堂學到的知識用于解決所遇到的實際問題,吸收更多的知識信息。這樣,掌握的知識信息愈多,產生創造的可能性愈大,獲得創造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許多創造都說明了這一點,如魏格納創立“大陸漂移學說”、李四光創立“地質力學理論”等。
“學會做人”主要是指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增強環境意識和社會適應能力。中學地理教學目的要求:對學生進行環境意識和全球觀念的教育,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人口觀、環境觀、資源觀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深化對國情、國力以及國策的認識,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由此可見,教學生“學會做人”是地理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如何使學生具備較強的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培養學生自覺維護人類利益又不損害環境的地理行為素質,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是地理素質教育中值得重視的問題。
【適應新形勢加強中學地理素質教育的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高校德育如何適應新形勢04-27
英語備課應適應教改新形勢的需要05-02
淺談檔案工作如何適應新形勢的需要04-30
適應新形勢開創新局面04-27
適應新形勢推動企業技術創新04-30
適應新形勢開創科技人才動員新局面05-02
新形勢下加強醫德醫風建設的探討05-02
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途徑05-02
小學素質教育論文,小學素質教育畢業論文08-13
加強中職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探討04-29